首页 > 武侠修真 > 红尘尸仙

红尘尸仙 第186节

  胡宝松曾与他讲过,说是凡有道行者,均有机会开通九通识,即‘眼、耳、口、鼻、舌、身、意、末、藏’。

  人或妖每通一识,就能获得诸多玄妙能力。

  不过人寿数短暂,许多人穷其一生,也只会开启一两个通识,辅助修行。

  徐青有天眼阴瞳,已经不需开辟眼识,至于其他通识

  在突破金甲尸,躲过雷灾成就伏尸之前,寻常僵尸原也无法借助通俗法门开辟通识,可一旦修成伏尸,在悠久的岁月长河冲刷洗练下,僵尸却可以将九通识逐一开辟。

  在九通识里,鼻为多闻识,舌为五味识,徐青寻思自个若真要想品味美酒佳肴,至少也要等到伏尸之后,把多闻识和五味识开了再说。

  不然就是牛嚼牡丹,纯粹是暴殄天物。

  “师姐不妨把酒埋在这桃树下,等到将来桃花盛开,时机相宜之时,再挖出来享用不迟。”

  桃花盛开

  逸真愣了会神,随后颔首点头。

  “我最擅长挖坑,这活师姐就交给我吧!”

  徐青伸手往背后一拂,也不知从哪掏出来一把铲子。

  三下两下挖出一个三尺深的坑,逸真双手抱着酒坛,小心放入。

  “这是师姐家传的酒,便由师姐封土吧。”

  将铲子递给逸真后,徐青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若他没有记错,二百年前胡宝松梦遇粉装女子托梦,大彻大悟后,曾立志戒酒,将贴身的酒葫芦埋在了桃树下。

  摩挲下巴,徐青琢磨着等哪天开辟了五味识,能食五谷酒味时,就把那葫芦挖出来,好生痛饮一番。

  九月初,天作织机,云作布,秋雨如绵密针脚,均匀的斜织着。

  今日是秋斩的日子,不知从哪朝起,凡是刑狱刑杀,需弃市斩首者,除却罪大恶极即刻问斩的,其余死囚均会定在秋冬季节处斩。

  对此司天监节气论中也有解释,说是秋冬季节神灵潜降,死囚问斩后,天人感应,会将这些因刑杀心生不满的怨鬼阴魂拘到幽冥国土,再行复审。

  此谓阴阳双判。

  除了这种玄乎其玄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秋末正值农闲时节,百姓有更多时间聚集闹市口观看行刑,朝廷正好能借此机会震慑那些心存不法之念的宵小之徒。

  再有就是九月天气渐渐凉爽,有利于尸体保存,若是在酷暑时节,尸体许是刚刚处斩不久,就会腐臭有味。

  总之,秋斩不是个吉利的日子,在这一天,会有想要去刑场蘸馒头吃的愚昧百姓,会有胆大包天劫法场的人,也会有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客

  不过相比之下,更多人会刻意避开闹市口,不会去那秋斩刑场凑热闹。

  徐青则是独立于所有人之外的另一类‘群体’,秋斩这一天对他而言,无疑是他一年中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这一日怕是没有谁会比他更开心了!

  秋斩这一天,徐青早早换上给人做法事时才会穿的白底灰袍。在他手里还拿着一个长幡,上面写着秋斩特惠,送葬埋人一率半价的字样。

  那些被刑杀之人,有些会有家属找人收殓尸体,徐青身为临河丧葬行当的扛鼎之人,必然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将所有潜在客户发展过来。

  所谓秋后问斩,秋斩至少持续两个月,若死囚众多,一直行刑至腊月的也不是没有。

  徐青顾不得吃饭,手里揣两根蜡烛,胡乱对付几口,便乐呵呵的往菜市口赶去。

  开斩第一天,人头数最多,天刚蒙蒙亮,徐青就早早来到菜市口,提前把那招揽生意的幡子插在了刑场旁。

  有提早过来归置刑场的捕快正在那儿搭设监斩台。

  为首的捕快是赵中河的侄子,他见徐青在那插幡子,便赶上前来问话。

  “徐掌柜,您这是?”

  徐青伸手摸了摸自家的广告幡子,笑呵呵道:“今天这不是听说秋斩吗,我寻思自个也是临河的一份子,这不就过来帮忙收收尸,殓殓容,送送葬什么的,你们忙你们的就是,不必管我”

  若是以往,赵元指定会觉得这人有什么大病,哪有来刑场拉生意的,这不胡闹吗!

  但怎奈徐青不是第一天干这事,以前没秋斩的时候,这人也没少外出拉客,那城门口的布告栏上,现在有一半都是丧葬出殡的告示。

  衙门里的人早见怪不怪。再者,如今有这么个人来刑场上拉客,也不见得是坏事。

  “你把这幡子插这,别人能看见吗?”

  赵元瞧了瞧那一人高的幡子,拿手比划了下,不比自个高多少。

  “这不是想着怕影响到衙门秋斩,不敢太过招摇,也就没做太高。”

  赵元闻言大咧咧道:“嗐!这有什么,衙门都是自己人,你即便高些,哥几个还能给你拆了不成?”

  “得嘞,有兄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此时光顾客气的赵元完全没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呵呵一笑,转身便又去操持起了刑场杂活。

  等到忙完一切,赵元领着兄弟们打算回去吃口饭时,就瞥见刚回去仵工铺的徐青又拿了一卷红布和两根竹竿过来。

  “徐兄弟这是?”

  “哦,这不想着那幡子太矮,我就寻了根竹竿,看看能不能撑高些。”

  瞧着那丈五高的竹竿,赵元内心莫名有些发虚。

  可想到自个刚刚拍胸脯应承下的事,赵元还是按下了心里的那点不安。

  “行,徐掌柜您忙着,我和兄弟们去吃口饭,不然等下监斩就该没胃口了。”

  目送衙门一班衙差离开,徐青解开红布横幅,两头套在两根竹竿上,用绳带勒紧绑好,接着便将竹竿牢牢的插在刑场前。

  肃杀的秋风拂过,红布横幅上‘仵工铺秋季促销大回馈’的字样格外显眼。

第169章 故人,故去的人

  开斩第一天,纵使秋雨绵密,也阻挡不了围观群众的热情。

  在菜市口不远处搭建的雨棚下,甚至还有卖馒头的摊贩。

  笼屉里的热气与雨幕中的肃杀气氛交织在一块,显得格外不真实。

  然而,更不真实的还有刑场跟前,那丈五竹竿支撑起的红布横幅。

  上面仵工铺大酬宾的字样比刽子手握着的鬼头刀都要亮眼。

  有不识字的百姓就问了:“这竹竿撑的布条上写的嘛呀,看起来怪瘆人的。”

  有通文识墨的就回道:“仵工铺让利赊销,说是什么响应秋斩,季节性大回馈,每年只限一回,量大从优”

  “仵工铺,耳熟,干嘛的?”

  “嗐!就一白事铺子,给人出殡下葬的。”

  “嘛玩意?”

  就没听说过医馆叫卖、丧葬铺子出来招客的,这不纯膈应人吗!

  再往那刑场旁边看,还真有死刑犯的家属上前询问收尸的事。

  “嘿,真是活久见了,爷们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瞧见丧葬师傅上街拉活的”

  “亏他也能拉到!”

  徐青手里扶着幌子,腰间绑着花布条,除了外面是灰袍,内衬袜子无一例外全是白的。

  这是丧葬行当常见的打扮,人往那儿一站,不用多说话,懂行的就知道你是干嘛的。

  一些死刑犯的家属本来就害怕看到活人身首分离,若是自个的亲戚朋友,害怕之余更多的则是不落忍。

  这时候就体现出收尸人的重要性了。

  徐青手里拿着簿子,手里握着笔杆,好似阎罗殿里的判官,挨个记下待会要收尸的人家。

  那些个胆子大的,或是不喜徐青作为的,本不打算过来寻他帮忙,可当这些人听闻了仵工铺今日特惠,收尸额外赠送殓容缝头的业务后,便也都找了过来。

  徐青来者不拒,若是遇到有些瞪眼瞧他的客户,他也会笑脸相迎。

  “承惠,平时殓尸需五十文订钱,今日只要二十五文。”

  “下葬要多少?”

  “那要看怎么操办了,咱这边分小办,大办,特办,这价钱自然也不一样.”

  监斩台上,董县尉眉头直跳,他看向一旁伫立的赵中河,心说你也不管管,这可是秋斩的大日子,州府长官亲自过来监斩,怎么能整这一出。

  赵中河转而看向负责刑场秩序的赵元,后者若无其事的旁顾四周,压根不敢回应。

  好在卢知州和李通判并未在意。

  等午时一到,一声锣响,坐在主位的知州大人,正要开口宣告罪状时,前排第一轮被押上台的死囚里,有人高呼道:

  “尧州苍义军已经起事,西南白羽军不日就要攻入皇城,狗官今日虽杀得了我等,但等到来日,尔等一家老小亦要人头落地,这就是报应,我若身死,必将化作恶鬼,在下面等着尔等!”

  “妖言惑众!不过一些鸡鸣鼠盗之辈,也敢危言耸听!”

  监斩官下令堵上所有死囚嘴巴,随后取出斩首令牌,往前一掷,斩!

  刽子手喷酒祭刀,咵嚓咵嚓刀影闪过,猩红的鲜血顿时洒满刑台,底下民众安静了片刻,接着就有人拍手叫好!

  随即便有更多人附和叫好。

  他们也不管这些人犯了什么罪,反正被砍头的不是自个,相比之下刑台上的人顷刻气绝,而他们却还能好生生的站在底下观看,这何尝不值得庆贺?

  死囚犯死了一批又一批,跟割韭菜似的,当那些死囚被按到颈枕上任人宰割的时候,正好能瞧见刑台前挂着的横幅。

  这谁啊,谁在刑场挂的招牌,缺不缺德!

  再往下看,一个白面青年推着铺了一层稻草石灰的板车,上面摆放着一具具身首分离的尸体。

  而在那青年脸上,则满是丰收的喜悦。

  秋天,真是一个不错的季节。

  刑场上,好大的头颅滚落在地,有些生命力顽强的,哪怕身首分离,眼珠里都还有神采。

  徐青也不害怕,拿那裹尸布往下一兜,就帮衙差清理好了刑台。

  监斩台上,李通判看向董县尉:“这人是你找的?”

  董县尉心里咯噔一下,正寻思该怎么找补时,就看到李通判抚须点头道:“不错,很不错,今年倒是比往年监斩爽利不少,董县尉有心了。”

  “哪里哪里,都是下官职责所在。”

  董县尉松了口气,而后顺着李通判的目光看向台上台下麻利收尸的徐青,不得不说,论收尸还是人家开丧葬铺子的专业,瞧那行云流水的动作,连带着行刑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首节 上一节 186/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