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红尘尸仙

红尘尸仙 第225节

  “傻柱,过来帮忙抬一下你爹。”

  “好嘞!”

  一嘴煤灰的傻柱呲着白牙,乐呵呵跑过来,帮徐青把自家老爹抬到了马车上。

  “我爹这是要去哪?”傻柱问。

  “你爹寿数到了,老天爷收他来了。”徐青答。

  “哦。”傻柱好像没听明白。

  一旁有多嘴的衙差冷不丁提了一嘴:“徐掌柜的意思是你爹没了,这傻孩子。”

  “瞎胡沁什么,少说几句!”赵中河没好气的瞪了那衙差一眼。

  傻柱依旧乐呵呵的。

  等车马收拾妥当,几名衙役便一路撒着纸钱,往城外赶去。

  路过闹市口的时候,有不少人投来异样目光。

  原因无他,只因送葬队伍里有个傻笑的孝子。

  谁家出殡,扶柩持杖的孝子不是满脸悲苦?这突然遇见个挺开心的孝子,可不就招人‘稀罕’吗!

  路过早食铺子的时候,赵中河买了几碗面,让众人对付几口。

  徐青守规矩,吃饭前先在灵车前插一炷香,端上一碗面,让死者先吃。

  至于为什么是一炷香,一碗面赌鬼他配让徐青喂饭吗?

  送殡的傻柱有两日没吃过正经饭,此时得了饭食,也顾不得使用筷子,就那么蹲在地上,用手扒着面条使劲往嘴里塞。

  赵中河刚挑起一箸面,正准备往嘴里送,就瞧见了傻柱狼吞虎咽的模样。

  放下筷子,赵中河盯着傻柱,皱起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等傻柱把一碗面吃完,赵中河朝他勾了勾手,说道:“傻柱,别蹲地上,坐过来吃。”

  傻柱迟疑道:“爹不让俺上桌。”

  “.”

  徐青见状,朝赵中河摆了摆手,让他安心吃饭。

  他则端来两碗面,陪着傻柱蹲在地上,吃了起来。

  “得!”

  赵中河眼看自己坐着也不是事,索性就端着面,蹲在街边一块吃。

  其他衙役见状,互相看了看,默默离开位子,和捕头一起排成一溜,嗦起了面条子。

  等吃完早饭,赵中河瞧见傻柱把一只盛有面的碗往怀里塞,便忍不住开口问他:“傻柱,面吃完了还有,你路上要是怕饿,我给你再买些油饼.”

  傻柱抽着鼻涕道:“不饿,这面我给我哥留着,等他回家吃。”

  这傻孩子

  徐青无奈道:“你哥已经吃过了,这面你不必给他留。”

  “我哥在哪吃的?我怎么没看着”

  “在车上吃的,刚吃饱,正在木盒子里睡着呢。”

  傻柱一听这话,又乐呵呵的把面碗掏出,呼哧呼哧‘喝’了起来,可见他之前并不是真的吃饱。

  吃完面,那些面碗的钱赵中河也给付了。

  没办法,几人出来给人送殡,多少沾点晦气,用过的碗筷,旁人难免会心里膈应。

  一行人出了城,没有直接往坟地走,徐青说是要先去一趟紫云山。

  毕竟李衙差是在紫云山附近不幸身死,所以必须得在那里给李衙差做个招魂法事,然后再送去无咎坡安葬。

  赵中河不疑有他,说起来他正好也要去一趟曲水乡,走访一下刘家的案子。

  而那曲水乡就在紫云山附近,你说这事巧不巧?

  “这紫云山上有县尊大人出资修建的一座庙,徐兄弟年纪已经不小,正好去求一求姻缘,争取早日找个婆娘成家,生几个大胖小子。”

  我拜我自己?

  徐青有些好笑道:“我听闻那庙是座保生庙,难不成保生娘娘还能管人姻缘?”

  “如何不能?”赵中河有理有据道:“我问你,生孩子是一个人的事还是两个人的事?”

  见徐青不说话,赵中河继续道:“我们习武之人尚且知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生孩子自然是也一阴一阳,两个人的事。”

  “徐兄弟若去求子,那保生娘娘可不得先给找个婆娘,不然怎么生孩子?”

  这都什么歪理邪说,别人过来求子,我还得给人牵线搭桥?

  徐青可从来没想过,自个稀里糊涂多了个娘娘庙需要打理外,还要兼职干那红娘的活!

  烧一炷香就想办成两件事,这是把他的庙当成许愿池了。

  一行人到了紫云山,赵中河带着几名衙役往曲水乡赶去,徐青则和傻柱留在附近村子里,负责给李衙差招魂。

  面上说是招魂,背地里却不然。

  那些衙差前脚刚离开,打村头就走来了一名黄衣大汉。

  “教主!”

  关大壮能跑马的胳膊上缠着一条驴绳,看起来孔武有力。

  徐青问道:“可曾探查到袁虎踪迹?”

  “就在曲水乡里窝着!”

  “曲水乡?”徐青心思微动,复又问道:“你可有把握将他生擒?”

  “不在话下。”关大壮笑道:“未入玄门者和入得玄门者本就是天差地别。袁虎名里虽有虎,却只是个未入玄的武夫,如今我已有不下百年道行,山草树木皆是我的眼线,况且还有乱石山的乌鸦相帮,只要他敢现身,我定能将他生擒活捉。”

  “这回不必如此小心。”徐青沉吟片刻,说道:“紫云山地界是我道场,而且已经由官家亲自出面敕封,你大可以放开手脚,进入乡中把那袁虎揪出。”

  “衙门差人就在曲水乡,揪出袁虎后你不必急着遁走,只需引着差人将那袁虎丢入保生庙里,这事便算成了。”

  关大壮不知徐青打算,但他知道听教主的吩咐准没错。

  “我这就去办!”

  话音刚落,黄衣大汉就地化作一股黄风,飞沙走石间便没了踪影。

  徐青回到灵车旁,此时被狂风吓着的傻柱正吊着车尾,生怕自个被那风给刮跑了。

  “傻柱,风已经停了,可以把眼睁开了。”

  傻柱睁开眼,左右观望,果然如徐青所言,四处都风平浪静,仿佛刚才的风不曾刮过。

  “傻柱,把手伸出来,先生给你糖豆子吃。”

  傻柱听到徐青的话,下意识看过来,就看到徐青递来了一颗雪白透亮的丹丸。

第201章 娘娘显灵,孝子哭丧

  曲水乡东临曲水,北依紫云山。

  从山高处往下眺望,能看到茅檐灰瓦间升起的炊烟,还有那如梯田垄上成片相接的金色稻浪。

  “秋收在即,每年这时候总是不太平。”

  赵中河走在乡间土路上,有些农户已经开始收拾田边地头,等到八月,就得正式秋收秋种。

  “头儿何须担心,最近那镜照司来了不少人坐镇津门,听说里面个个都是好手,今年谁敢在这节骨眼上生事?”

  “镜照司”赵中河眼睛微眯,正想说些什么,却忽然眼角余光一瞥,看到前方田垄上有个黄衣大汉伫立。

  赵中河本以为自己的块头已经够大了,但在黄衣大汉面前,他竟也显得娇小起来。

  “这人好生古怪。”

  那黄衣大汉站在田垄下风口处,鼻翼不停翕动,似是在寻找什么。

  而在大汉头顶上空,还有一群乌鸦来回盘旋呱噪,并且每隔一会儿,就会有一两只乌鸦落在黄衣大汉跟前,像是在回禀什么。

  “那黄衣汉子,汝且下来与我答话!”

  当瞧见赵中河一行人气势汹汹赶过来时,黄衣大壮脸色一喜,竟忽然转身跳下田垄,往乡里狂奔而去。

  赵中河顿时来了精神,衙差见到无故奔逃之人,刻在骨子里的反应,便是上前追击!

  然而,纵使一群衙役卯足了力气,也总是与那大汉差三五丈距离。

  赵中河脚力快些,腾挪纵越间,就和普通衙役拉开了距离,但他和黄衣大汉之间却好像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壁障。

  赵中河隐隐有种预感,对方若想逃离他的视线,绝非难事!

  此时的他倒更像是被对方牵着狗绳,到处溜着跑。

  曲水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前后贯穿下来约莫有十五六里远近。

  赵中河追了七八里,就放慢了脚步,然而前面的大汉也跟着放慢脚步,甚至还会抽空回头看看他有没有追上。

  “欺人太甚!”

  赵中河甚至感觉他此时要是掉头就走,这大汉指不定还会倒反天罡的过来撵他。

  不过赵中河却没打算就此离去,眼前的大汉看起来是在故意溜他,但更像是要带着他去到什么地方。

  或许是陷阱,或许是其他目的,赵中河承认,对方确实摸准了他的性子。

  他这人就是有股子犟劲儿,哪怕明知山有虎,他也会向虎山行。

  不然,他也当不上这个捕头。

  俩大汉晨起跑圈似的,在乡间道路上追逐,至于后面那些衙役,早就看不着了人影。

  深入曲水乡十二里,有一户人家院子上空满是黑黢黢的乌鸦盘旋。

  那些哑噪声就像是在说:人在这儿!人在这儿!

  赵中河看见黄衣大汉直勾勾往那宅院跑去,心里惊疑不定。

  因为那宅院不是别家,正是曲水乡陈丰家的住所。

首节 上一节 225/3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