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 第844节
其他和许宣相熟的朋友也是与有荣焉,若有人问起那都是哥们儿。
新的民间故事开始大批量出现。
而当整个钱塘大部分人都还在为许宣的离去而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时,却有一个人是真的着急上火了。
码头上,背着巨大行囊的石王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船帆,那张面无表情的岩石脸庞,似乎也裂开了一丝无奈的缝隙。
我还没上船啊……
他内心无声地呐喊了一句。
但抱怨无用,只得迈开沉重的步伐,转身离开依旧喧闹的码头。
这尊水底的顽石开始了沿运河岸边的一路疾驰,脚步沉重却迅捷无比,硬生生靠着双腿跑到了快靠近苏州地界,才终于寻到机会,在一处僻静河湾飞身跃上了船。
“哈哈哈哈.这.”
许宣看到石王那张依旧毫无波澜、却莫名透着几分委屈的脸时,才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
“当时一时兴起,光顾着和乡亲们告别,忘了,忘了!对不住啊,老石!”
这也实在不能全怪他。
石王平日里太过于沉默寡言,一旦收敛起自身磅礴的土灵气息,就如同一块真正的大石头,存在感低得惊人。
不过转念一想,有这么一个任劳任怨、绝不会多嘴多舌还功能多样的全能护卫,实在是省心省力。
水路两栖,还能自动导航、负重无穷,简直是出行必备。
这一主一仆的小插曲并未影响行程,他们的船抵达苏州时,同样受到了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热烈欢迎。
苏州太守宋有德原本并没打算大张旗鼓地组织迎接。
毕竟贤弟许宣之前来信说了,只是简单路过,切勿兴师动众。
可当他听到从钱塘快马加鞭传来的、关于码头万人送行、许宣当众打拳答谢的消息后,顿时一拍脑门,幡然醒悟!
宋有德啊宋有德,你怎么当了这吴郡郡守之后,就变得如此官僚,如此不解风情了!
贤弟嘴上说着不用,那是他谦逊低调!
可百姓自发的热情,岂能辜负?这岂是为官之道?
我吴郡的百姓,哪个没有受过保安堂的诸多恩惠?
且不说那大规模的赠医施药,就说太湖沿岸这几年前所未有的风调雨顺,明眼人都知道是谁在暗中庇佑;还有郡守府除妖、太湖剿匪……那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第896章 终至长江
更不用说城外那片由保安堂主导开辟的“试验田”,若是真能成功,亩产得以提升,那绝对是能改变九州农耕历史的壮举,功德无量!
于是,宋太守“从善如流”,只是“稍微”对外透露了一下许宣船只抵达的大致日期和可能停靠的码头。
然后,苏州的码头便也陷入了一片沸腾的热烈之中。
这一切纯属自发,根本无需苏州城内的任何世家大族在背后鼓动组织。
保安堂的声望,在江南,尤其是在这吴郡腹地,本就是无可匹敌的存在。
在这里,保安堂所做的远不止是赠医施药,更有那数年如一日的定期施粥,不知救活了多少濒死的流民灾民。
近的有去岁荆州水患涌来的灾民,远的更有从北方战乱之地逃难而来的流离失所之人。
许多人都是靠着保安堂那一碗碗厚粥,才勉强吊住了性命,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
这份活命之恩,百姓们铭记于心。
这也是大一统王朝不准许私人救济以及团体互助的原因,真的会动摇统治权以及稳定的。
当许宣的船只靠岸,看到那无数殷切、感激的面庞,以及他们手中捧着的、可能已是家中最珍贵之物的野菜、鸡子时,为了不辜负这份心意,鼓舞人心,这次没有再婉拒。
他笑着收下了这些饱含深情的礼物,虽不值钱,却重逾千斤。
随后再次于码头空地上,当众打了一套刚猛与灵动兼具的掌法,权当给父老乡亲们助兴答谢。
掌风呼啸间,引来阵阵喝彩。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得意地高声议论:
“要我说啊,钱塘的百姓眼光还是太过狭隘!这分明是‘铁掌镇吴郡’嘛!怎的只冠个钱塘的名头?”
“没错,没错!合该是‘吴郡许宣’,而不只是‘钱塘许宣’!”
苏州的百姓心里门清,若单论“本地亲密度”,自己肯定争不过许宣的家乡钱塘。
于是便干脆大而化之,巧妙地将许宣的声望“升格”为整个吴郡的骄傲。
这样一来,日后跟远方亲友吹起牛来,底气可就足多了。
“我们吴郡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你知道嘛?就是那个许宣!一双震天铁掌打得妖魔辟易,诗词文章更是堪称一绝,巴拉巴拉……”
光是想想那场景,就让人觉得脸上有光,心里美得很。
就这么一路敲敲打打,在沿途百姓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情欢送中船只终于驶过了苏州,抵达了镇江地界。
喧腾热闹的场面,才总算稍稍消停了一些。
许宣这一路北上,可谓是酣畅淋漓,掌风几乎响彻了江南水道。
“铁掌”之名也随之真正名动江南,无人不晓。
他嘴上总是说着“不希望惊扰大家”、“莫要耽误正事”,但每每看到两岸聚集的人群,听到那震天的欢呼,内心深处那点小骄傲还是忍不住冒头。
看,这便是我们保安堂种下的善因结出的善果!
干了这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这便是人心所向,谁也无法抹杀!
人逢喜事,快乐翻倍,这等畅快时刻,自然想找个人分享一番。
他转头看向身边最忠实的听众,石王。
酝酿了一下情绪,用一种混合着感慨与谦逊的语气说道:“唉,我跟你说,我许宣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创立了保安堂……”
顿了顿,准备迎接对方疑惑或安慰的眼神,然后好继续抒发“最怀念当初只是个普通书生,无忧无虑”的凡尔赛文学。
然而,石王只是沉默地听着,然后极其认真、诚恳地点了点头,瓮声瓮气地给出了解决方案:
“哦。那,关掉。”
三个字,干脆利落,直接“杀死了比赛”。
许宣:“……”
瞬间被噎得说不出话,所有酝酿好的情绪都卡在了喉咙里。
好吧,有时候,你沉默寡言、只听字面意思的特性……也挺好的。
是我的错,我不该试图跟你玩文字游戏。
许宣默默地放弃了分享的念头,只能将这份“成功的烦恼”与“受欢迎的快乐”独自消化享受。
船队行至金山寺时,特意停靠了一晚。
监寺广亮大师闻讯迎了出来,见到许宣,胖乎乎的脸上笑开了花。
乐呵呵地双手合十,恭敬中带着几分戏谑地唤了一声:
“阿弥陀佛,方丈大师一路辛苦,贫僧有失远迎了!”
显然,这位“法海禅师”一路北上的动静实在太大,沿途事迹早已通过无数香客和路人的口,添油加醋地传回了金山寺。
在那些越传越神的版本里,许宣几乎已是陆地菩萨般的存在。
广亮听得多了,此刻见面,自然也忍不住打趣一句。
寺庙里的小和尚们听闻传奇方丈驾临,纷纷放下经卷、木鱼,好奇地跑来问候,顺便近距离观摩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法海禅师”。
他们挤在廊下,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窃窃私语:
“哇!他有头发哎!”
“还是个读书人打扮呢,看着好斯文!”
“胡说!香客们都说他是江湖上顶尖的大侠客,掌法厉害得能劈开磨盘!”
“那……那方丈会教我们这么厉害的掌法吗?”
许宣看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小沙弥,故意叹了口气,摆出一副“你们这群小朋友啊,真拿你们没办法”的宠溺表情,随即笑道:“想看好玩的?那就看好了!”
说罢,他身形一动,就在庭院之中快快乐乐地打了一套拳法。
砰砰砰!
掌风呼啸,拳影翻飞。
一掌一拳在空中急速穿梭,刚猛凌厉,每一次出击都精准地挤压空气,发出阵阵清脆的音爆,仿佛鞭炮在耳边炸响。
他深知小朋友就喜欢热闹炫酷的调调,故意将这场表演弄得声势极其浩大。
拳脚往来间,竟还隐隐夹杂着狮吼虎啸般的低沉轰鸣,震得庭院中的树叶都簌簌作响。
毕竟在孩子们粗浅的认知里,声光效果越大,那就代表越厉害!
最后一招“净土莲开”打完,他气定神闲地收势而立,姿态潇洒无比。
“怎么样?”他笑眯眯地看着一群眼睛发直、嘴巴张成O型的小和尚,“这些都是咱们净土宗压箱底的绝学,厉害吧?有兴趣的话,就去藏经阁里多翻一翻,那些典籍谁都可以看的哦~”
小和尚们哪里经受过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诱惑,顿时觉得那些平日里觉得枯燥的经典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一个个兴奋地点头如捣蒜:“净土宗的功夫好厉害啊!”“我明天就去藏经阁!”
一旁的广亮大师脸色瞬间黑如锅底。
堂堂一方寺院的方丈,怎么还在自家寺庙里用这种江湖把戏忽悠小辈!
他们禅宗正宗的罗汉拳、伏虎拳难道不刚猛正大吗?
不对……重点好像是,净土宗的典籍里根本就没记载这些花里胡哨的拳脚功夫好不好!
您这样搞下去,让我以后还怎么有脸回禅宗本山汇报工作?
怕不是要被师叔伯们当成净土宗派来的“叛徒”给清理门户了!
最后,广亮好说歹说才把一群兴奋得叽叽喳喳、还想着立刻就去藏经阁找“净土神掌”秘籍的小和尚们都哄散了,这才转过身,对着许宣这位“法海方丈”大倒苦水:
“我的方丈大师哎!您就高抬贵手吧!禅净合一?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啊!咱们禅宗讲的是顿悟本心、见性成佛,净土宗求的是念佛往生、依他力解脱,这……这路数它不一样啊!”
许宣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念了四句偈子:
上一篇:综武:通晓古今,你说我是乌鸦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