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第22节
可惜手中竹棍舞得再急,也掩不住破绽百出。
对付这等角色,徐天顺连兵器都不屑动用。趁其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双掌化爪,猛然扣住对方双肩,“咔嚓”两声脆响,臂骨应声脱臼。
接着指尖连闪,封穴如雨,眨眼间制住周身经络。
黎长老浑身抽搐,冷汗浸透衣衫,张大嘴想要嘶吼,却发不出一丝声音。
徐天顺拍了拍手,尘土飞扬。
屋顶上传来一声轻唤,朱七七迅速跃下,目光直勾勾落在徐天顺身上,心跳如鼓。方才那一战,她看得清清楚楚,每一招每式都刻进了脑海。
心里只剩两个字,“佩服”。
徐天顺没多言语,提着黎长老,带着朱七七悄无声息地折返朱府。
朱百万已在厅中等候,神色凝重。徐天顺也不避他,当场便开始盘问。
黎长老起初还强撑气势,自称是丐帮五袋长老,扬言若动他一根手指,整个丐帮都会追查到底。
可惜,他选错了对手。
徐天顺腰佩银衣捕头令,背后是朝廷铁律,岂会惧怕一群乞丐闹事?
当那枚令牌在他掌心一晃,徐天顺淡淡开口:“你说,我怕不怕?”
黎长老脸色骤变,喉头一紧,顿时哑了声。
你本以为自己站在高山之巅,却不知对方脚踩的是雪域绝顶。
此人不是无名小卒,而是真正的大人物。
见他低头,徐天顺立即发问:
一个眼神,一声轻哼,黎长老冷汗直流,急忙改口:“小人黎九斤,北丐帮大智分舵七袋长老。”
第16章 风采夺目
“七袋?”徐天顺略一挑眉。这职位在丐帮已属高层。
至于北丐帮——
当年洪七公归隐后,丐帮便分裂为南北两部。南支由郭靖黄蓉执掌,北支则由马大元继任帮主。
徐天顺心头微沉。此界非寻常朝代,武力足以颠覆常理。
宗师可挡百人,大宗师能破千军。
丐帮号称十万弟子,若北派全数卷入,势必掀起滔天波澜。
朝廷一旦出兵围剿,江湖必将血流成河。
他盯着黎九斤,语气低沉:“说,北丐帮中有谁参与此事?马大元在不在其中?”
黎九斤摇头:“马帮主毫不知情。此次行动,仅净衣派出手。”
徐天顺眉头稍展,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但“净衣派”三字仍让他心生疑虑。
净衣派不同于普通丐帮弟子。他们不乞讨,不穿褴褛,只在衣角缝几块布片以示身份。
多为江湖豪客,或敬佩丐帮侠义,或与门中旧识结交而加入。
平日生活与常人无异,自给自足,行事也一向端正。
这样一群人,怎会涉入阴谋?
直到黎九斤将内情道出,徐天顺才明白缘由。
丐帮分裂之后,原属净衣一脉的多留在南方,北方新立的净衣派则是另起炉灶,由大智分舵舵主、九袋长老“十方秀才”全冠清牵头组建。
此人素有图谋。
北丐帮成立后,他广纳人手,不论出身,收拢的多是街头流民。这些人不识字,无技能,久而久之,靠什么维生?
唯有行窃劫掠。
于是,一条名为“罪饿”的暗道就此铺开。
黎九斤与三姑,正是全冠清遣往洛阳主持此事的两名骨干。
案情至此,真相浮出水面。
当黎九斤将前因后果尽数交代之际,
徐天顺脑中响起一声轻响,系统提示浮现——首个任务完成。
他心头一松,却又略感羞惭。
意识到自己受过往所读故事影响太深,总把事情往复杂处想。
实则,这伙人不过是地方性的小规模作乱,活动范围不出西北。
与他先前猜测的江南苏扬之地、乃至南丐帮牵连甚广的设想,相差甚远。
细想也合理,江南本为南丐帮地盘,以全冠清眼下势力,绝不敢轻易染指。
“幸亏没贸然开口,否则脸可就丢尽了……”
徐天顺暗自嘀咕,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见审讯完毕,朱百万下令将二人押走。
临出门时,黎九斤忽然回首,颤声问道:“大人,朝廷……会如何处置我们?”
徐天顺唇角微扬,冷冷吐出两字:
黎九斤当场瘫倒,片刻后似想起什么,猛然爬起,跪地叩首:“大人!小人知晓一个天大隐秘,可否换条活路?”
他仰头望着徐天顺,眼中燃着最后一丝希望。
徐天顺摇头,“你罪无可赦,命保不住。但我能让你死得干脆。”
黎九斤嘴唇颤抖,脸色如纸。
但比起死亡,他更惧那千刀万剐之痛,终是咬牙道:“只求大人言而有信。”
徐天顺冷哼:“别拿你们那一套来揣度我。说吧。”
“好。”黎九斤点头,“昨日我收到密报——马大元帮主已死,乔副帮主接任帮主之位。”
“全舵主察觉乔帮主身藏隐情,已传令各地长老,定于一个月后在苏州杏子林召开大会。”
“目的,是要当众揭发。”
“马大元死了?”
朱百万脱口惊呼,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徐天顺未动声色。
这结果并不意外,只是没想到来得如此突然。
至于那场杏子林之会,他必到无疑。
为抓全冠清。
一夜寂静,无梦。
清晨刚过,徐天顺整理完毕,朱百万便领着他与一众随从直奔知府衙门后门而去。甫一进门,便高声嚷道:“老王,出来瞧瞧,案子结了!”
外人听来似是邀功请赏,徐天顺却觉得此人纯粹是在显摆。
抓贼的又不是他,这般张扬为哪般?
莫非已将自己视作朱家未来姑爷,连姿态都提前摆正了?
既身处此世,何不放开心怀?一人亦娶,两人亦娶,何不多揽几分姻缘?
只要待人以诚,如那韦小宝一般,七位红颜并肩而立,不分高低——
不妥,我当更胜一筹,至少八位才够体面。
盛崖余、朱七七……这天下还有何人可入名单?
正当他神游天外,嘴角微扬之际——
“哈哈哈哈!”
一阵笑声由远及近,穿堂破风。
人影闪入门内。
徐天顺抬眼望去,只见来者头戴乌纱,一身绯袍加身,颔下长须飘然垂落,眉宇间透着威仪,步履从容,又不失文士风流。
此人正是洛阳知府王大人,官居正四品,执掌一方政务,权柄赫赫。
他甫一现身,便急切望向朱百万,“老朱,你说破案了?凶犯在何处?”
语速略快,但那一声“老朱”足见私交甚笃。
朱百万朝门外努了努嘴,“在外头押着呢,哪能让贼人进厅堂。”
随即指向徐天顺,满脸骄傲地说道:“这是我徐贤侄亲手擒下的。嘿~六扇门银衣捕头亲口认罪,供出乃是北丐帮大智分舵全冠清所为。你只需走个过场,省时省力。”
王知府目光落在徐天顺身上,上下打量数眼,心中已然明了几分。再看朱百万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哪里还不懂其中意味?不由得暗自叹息一声,为自家小儿惋惜。
“容貌、出身、才干……儿啊,你哪一样能比得上他。”
虽心有不甘,面上仍笑意盈盈。
“多谢徐捕头鼎力相助,本府心头重石总算落地。”
转头又看向朱百万,轻笑调侃:“你这老家伙……”
朱百万干笑两声,心知肚明对方所想,却也不辩驳。
事实如此——你儿子,确实配不上我闺女。
正如朱百万所言,程序不可免。
升堂、问供、画押、定谳,随后上报三司,游街示众,秋后处决。
一人斩首,一人凌迟。
黎九斤瘫软在地,心底却泛起一丝庆幸——徐天顺果然未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