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第23节

  三姑则命运曲折,虽判剐刑,但昨夜被徐天顺一脚重创,至今昏迷不醒。狱中苦痛日复一日,怕是熬不到行刑之日,便已命归黄泉。

  尘埃落定后,徐天顺向衙门借了一只信鸽。

  若论这综武世界中最奇妙之物,信鸽必居其首。

  山高路远,荒村野店,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振翅声,仿佛谁在暗处拍打竹帘。紧接着,一只灰羽信鸽落下,爪上绑着细绳,绳上系着字条——“您的消息到了,请查收”。

  这情景似曾相识,像极了话本里的桥段,可偏偏不是虚构。飞鸽传书,真实得让人惊叹。

  徐天顺写给诸葛正我的那封信,将洛阳“盗童案”的来龙去脉尽数道明,结尾还添了几句看似随意的话:“全冠清一伙将在苏州杏子林召集丐帮大会,时机正好,若能趁此一并拿下,必除后患。”

  话虽说得含蓄,实则是想调些人手。

  离黎九斤所言之期尚有一个多月,时间绰绰有余。信一放出,徐天顺便在洛阳寻了个清静客栈住下,一边等回音,一边观察城中动静。

  可他没料到,那信鸽竟快得出奇。

  天刚擦黑,诸葛正我已在六扇门后堂,指尖捏着那张薄纸。

  “天顺这孩子,办事还是靠得住。”他轻声念着,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像是自己亲手布局得逞一般。

  一旁,无情正低头翻阅卷宗,听闻此言,眉梢微动,唇角刚扬起一丝弧度,又迅速压下,只淡淡开口,“洛阳的事结了?”

  “结了。”诸葛正我将信折好,“北丐净衣派所为,主谋正是全冠清。此人狼子野心,早该收拾。”

  “天顺已知晓丐帮密探的情报,特向我请命,赴苏州缉拿要犯。”

  请命?无情心中冷笑。她太清楚徐天顺的性子——哪是请命,分明是打着旗号讨援兵。

  她语气平静,“依我看,他是想借您的人罢了。您打算派谁去?”

  诸葛正我摆手,“这事不归咱们管。江湖纷争,让‘护龙山庄’去办便是。否则朱无视那老东西又要闹腾,说我们越界执法。”

  无情点头,稍顿片刻,似是随口一问,“那徐捕头那边……”

  “让他去。”诸葛正我笑着端起茶碗,“难得见他主动揽事,由他去吧。”

  “倒是你,我前几日提的那桩事,徐家那边……”

  无情猛然抬头,耳根霎时泛红,声音里带了些羞恼。

  数日后,洛阳城外官道旁。

  “徐哥哥,再住几天不行吗?”朱七七拉着他的袖角,眼底满是不舍。

  这几日同进同出,谈笑相伴,少女心事早已悄然萌动。虽未至刻骨铭心,却也如春芽初绽,藏不住那一缕甜意。

  徐天顺何等人物?风月场中走过的浪子,一眼便知她心意。可他只是轻轻一笑,语气温和地劝慰几句,又许下些不远的诺言。

  他知道,情之一字,最怕日日黏腻。唯有留白,才生回味;唯有相隔,方见真心。

  朱七七终究松了手,低着头,脸颊微红。

  朱百万站在不远处,望着这一幕,也不多言。他清楚公事要紧,只以长辈口吻叮嘱几句,末了道:“办完差事,记得再来洛阳。”

  话不多,却暖人心。

  婚事似乎已成定局。

  离别终将到来,徐天顺跨上马背。

  白马青衣,身形挺拔如玉树临风,眉宇间尽是少年意气,风采夺目。

  朱七七望着他,目光久久未移……

  徐天顺面容温煦,抱拳道:“伯父,七七,后会自有期。”

  话音落下,他轻扯缰绳,马首调转。

  那日,江湖波澜再起。

  那日,徐天顺策马奔赴南方。

  春风拂面,蹄声如歌。

  太湖之上,碧波微漾。

  一叶扁舟轻轻摇晃,两名少女泛舟湖心。

  一人娇艳动人,一人清丽如荷。

  清丽少女眉间含愁,以软糯吴语低语:“那些乞丐好生蛮横,硬说公子害了马大元,分明是栽赃。如今公子流落四方,连家都回不得,万一行差踏错,可怎么办?”

第17章 一筹之辈

  娇艳少女听罢,指尖轻抚她的发丝,柔声道:“莫怕,邓大哥他们一直随行护着公子。”

  “再者,九姑娘不是捎信来了么?她与顾家表公子联手查案,真相不久便会水落石出。”

  她说得坚定,眼底却悄然掠过一丝忧虑,藏得极深。

  “但愿如此……”

  清丽少女再度轻叹。

  湖风拂过,两人默然无言,只凝望水面涟漪。

  “啊啊啊啊啊啊……

  太湖风光六月天哟

  夏雨醉人柳如烟哟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不相连

  十年修得同船渡

  百年修得共枕眠

  啦啦啦啦啦……”

  湖面传来歌声,虽非刺耳,却也称不上悦耳。

  刹那间,打断了二人的思绪。

  她们抬眸望去。

  不远处,一艘小舟随水漂荡,缓缓靠近。

  船头一人斜卧,口中曲调不断,正是歌声来源。

  词句尚佳,唯嗓音……

  两女相视一眼,随即掩唇轻笑。

  “咯咯咯……”

  笑声如珠玉洒落。

  歌声却骤然停下。

  那人坐起身,转头望来。

  披发素衣,容颜乍现。

  纵然不修边幅,仍令人怦然心动——真美!

  清丽少女怔住,不由低语:“好美的姐姐……”

  话音未落,对面传来一声轻笑:“不是姐姐,是哥哥!”

  她愕然抬头,只见那“美人”正含笑挥手。

  “噗嗤,哈哈哈!”

  身旁的少女终于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愁绪如烟散去。

  美好的事物,总能让人心生亲近。

  少女轻笑过后,毫无防备地朝着对面挥手示意。

  “公子安好,我名阿朱,这位是我的妹妹阿碧。”

  “阿朱、阿碧?”

  那人微微一怔,随即含笑回应:“二位好,我是徐天顺,并非什么贵人,唤我徐兄便可,或者鱼兄也行。”

  这少年正是从洛阳南行而来的徐天顺。

  到了姑苏,他并未急于寻找全冠清的踪影,索性作罢,只等杏子林大会开启。

  空闲时日里,他便独驾小舟漂于太湖之上,享受这一段难得的悠然岁月。

  未曾想到,竟在此处与阿朱、阿碧相遇。

  望着眼前两位气质各异却皆生得明眸皓齿的女子,他心中暗叹:“若当年府中那些丫鬟也有这般灵秀可人,我又怎会轻易遣散……”

  正思忖间,只见阿朱盈盈施礼,语带俏意,“徐公子安好。”

  她依旧称呼“公子”,未改口分毫,反倒让徐天顺更觉欢喜。

  聪慧灵动又不失分寸,知礼守节,真是难得的好婢女!

  慕容复那家伙,真是走了大运……

  心念稍转,徐天顺抬手虚扶,示意不必多礼。

  旋即装作不解地问:“阿朱姑娘,你们也是来湖上赏景的吗?”

  阿朱轻轻摇头,“我们住在对岸的燕子坞,刚从姑苏回来,划船久了有些疲累,便在此歇息片刻。”

  “公子呢?可是专程来游湖的?”

  徐天顺点头应道:“正是。我自京师而来,听闻太湖风光极佳,便租了这只船随意走走。”

  “游湖?”阿朱抿嘴一笑,“公子既为观景而来,方才为何躺在船头不动?难道湖光山色入不了眼?”

  她说着,眸中掠过一丝惊奇。

  起初见他肤若凝脂,容貌俊美胜过自家公子,还疑心是江南出了哪位风流人物,没想到竟是北地来的少年。

  被点破后,徐天顺挠了挠耳根,尴尬笑道:“不是景色不美,而是太过迷人。站久了累,坐久了倦,心情一受影响,美景也就失了滋味。唯有躺着看,才最尽兴。”

首节 上一节 23/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修仙界趋吉避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