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第36节

  目光掠过一张张面孔,最后落在徐长老脸上。

  他笑了,牙齿白得刺眼,唇角勾起的弧度近乎温柔。

  可四周空气骤然发冷,连风都绕着走。

  徐长老喉咙发紧,勉强挤出一句:“徐捕头今日莅临,不知有何指教?”

  “谈不上指教。”徐天顺慢条斯理道,“只想借几个人头用用。”

  “人头?”徐长老脸色煞白,“大人,北丐帮忠于朝廷,从未作乱,何至于此……”

  “嘘——”徐天顺竖起一根手指,轻轻压在唇边,“该不该砍,不是你说了算。”

  说着,他偏头看向一侧的全冠清,声音轻柔得像在问候故人:

  “你说呢,全舵主?”

  全冠清双膝一软,跪倒在地,额上冷汗如雨而下。

  “大……大人,小人不知情……”

  “不知情?”徐天顺眯起眼,眸光一寒,“你若不知,那就没人知道了。既然如此——”

  他抬手一招。

  一名护龙山庄密探疾步上前,双手捧着卷宗,躬身道:“大人!”

  “念。”徐天顺淡淡开口,“一个字都别漏。”

  “记住,要大声。有些人耳朵不好,得喊清楚才行。”

  “是!”密探应声,展开卷册,朗声宣读。

  “据洛阳分舵舵主黎九斤供述,共贩卖幼童四十六名。”

  “部分流入青楼牙行,部分残其肢体以乞讨牟利,非法所得逾两千两白银。”

  “幕后主使——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

  “长安北丐帮传来消息……”

  “晋阳那边也有了动静……”

第27章 神色愧然

  徐天顺一封飞鸽传书发出,六扇门迅速出动,各地贼寇纷纷落网。

  案卷整理成册,秘密送往京城。

  一条条罪状读来令人发指,桩桩件件皆是血泪写就。

  最后一个字音落下,厅中众人已是怒不可遏。

  徐长老目光颤抖地扫向全冠清,只见他面色惨白,瘫坐如泥。

  老人双目一闭,直挺挺向后倒去。

  口中低语,“北丐帮……彻底毁了啊……”

  一场所谓的“登基大典”,几乎成了灭门之祸。

  铁证如山,谁还敢辩驳半句?

  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唯恐被牵连入罪。

  全冠清满脸唾液,像弃物般被人拖出大门。

  若非徐天顺在场压阵,江湖豪客早已将他碎尸万段。

  江湖重义,可此人所作所为,连魔道都羞于与之为伍。

  北丐帮虽只折了大智分舵,但一旦“盗童案”公之于众,北方之地再无立足之处。

  恐怕从此所有乞丐都将背负骂名,沦为街巷间人人喊打的贱民。

  曲罢人散,灯火熄尽。

  临别之际,郭靖与黄蓉前来辞行。

  见郭靖迟疑不语,徐天顺轻笑道:“怎么,还想替谁说话?”

  这不过是一句调侃。

  郭靖却生怕误会,连忙开口,“那样的败类,郭某岂会动半分怜悯?”

  “我只是担心,徐捕头因此迁怒整个丐帮。”

  徐天顺淡然一笑。

  “郭大侠不必多虑,我还没那么糊涂。”

  “不过,我倒想问你一事。”

  “人人都叫你大侠,那你心里,究竟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这个称呼?”

  郭靖沉吟片刻,正色答道:

  “依我之见,能行侠仗义、扶危济困者,方称得上大侠。”

  “徐捕头以为如何?”

  徐天顺轻轻摇头,眼中掠过一丝深意。

  “练武之人,图的是什么?救人于水火,助人脱困厄,本是应当。但这只是‘侠之小者’。”

  “真正的侠,当为国为民。”

  话音未落,郭靖怔立当场。

  随后双眼骤亮,神情渐趋激昂。

  忽而深深一礼,躬身到底。

  “徐兄弟,我今日才算真正明白。”

  “你说得对,唯有心系家国、造福黎民者,才配被万众敬仰。”

  “不敢当,快请起!”

  徐天顺急忙上前搀扶,连连推辞。

  这话原是将来郭靖自己的领悟,如今提前说了出来,哪敢受此重礼?

  怕是要折福折寿。

  不过,从“徐捕头”变成“徐兄弟”,他心里还是悄悄欢喜。

  这世道,做个闲人未必需要自身有多强大,但身边得有几个真能撑腰的人。

  有人挡风遮雨,才能活得安稳自在。

  徐天顺默默盘算着手中握有的势力,朝堂之上有国公府与六扇门为臂助,江湖中乔峰已可倚重,陆小凤勉强算得上半个盟友,此次郭靖也纳入了人脉网中,待来日再将逍遥派收入囊中……

  到那时,谁敢不服,谁敢妄动?他只需轻轻一挥手,喊一声“爷爷、奶奶、大哥、兄弟们,上!”便有人前赴后继。

  自己则悠然躺下,袖手旁观,岂不快活?

  “嘿嘿……”

  想到那般光景,徐天顺忍不住傻笑出声,嘴角竟淌下一缕口水,眼神飘忽,全然沉浸在幻想之中。

  与此同时,郭靖也在痴痴发笑,嘴里同样“嘿嘿”两声,满脸憧憬着行侠仗义的未来。

  黄蓉盯着两人,眼皮直跳,心里嘀咕:“这俩人莫非心有灵犀,一起犯了癔症?”

  送走郭靖夫妇,陆小凤也不多留,拉着花满楼笑呵呵地告辞而去。

  杏子林中,风拂叶响,转眼只剩徐天顺与三位女子,外加一个沉默寡言的苦头陀。

  大明与蒙元之间向来刀兵相见,彼此毫不掩饰。

  在护龙山庄眼中,苦头陀不过是个身份不明、略有些武功的闲散人物,无足轻重。

  因此,当徐天顺开口索人时,上官海棠眼皮都没眨一下,直接应允。

  待护龙山庄众人离去。

  徐天顺指尖连动,解开苦头陀被封的穴道。

  他笑了笑,轻声道:“范右使,日后还打算重返草原吗?”

  苦头陀缓缓舒展筋骨,未答反问,语气带着几分讥诮:“徐捕头,你当众揭我身份,就不怕我灭你口?”

  “范遥先生,”徐天顺神色平静,“若我不敢放你,又怎会动手?”

  “再者,以范右使忠义之名,总不至于对一个后生下手吧。”

  范遥心中暗叹。他确实不敢轻举妄动。

  眼前这年轻人诡计难测,竟能识破自己真身,背后未必没有布置。他不敢冒险。

  其实,徐天顺并无埋伏,更无后招。

  不过是熟读旧事,深知范遥性情刚烈,重情重义,最在乎光明正大四字。这才大胆一试,顺势而为,图谋长远。

  江湖行走多年,范遥明白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

  他与徐天顺毫无瓜葛,对方无缘无故放他自由,必有所求。

  于是直言相问:“徐捕头,说吧,要我做什么?”

  “范右使果然痛快。”徐天顺一笑,开门见山,“不为别的,只想请你从蒙元带回一味药。”

  “取药?”范遥微怔。

  原以为会是刺杀重臣、搅乱军心之类的大事,结果只是带药,心头顿时一松。

  “什么药?”

  “黑玉断续膏。”

  “这……”范遥神色忽然变得复杂。

  徐天顺见状,眉头微皱:“很难办到?”

  黑玉断续膏出自西域金刚门,向来稀有,寻常人难以得见。

首节 上一节 36/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修仙界趋吉避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