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95节

  世人都知道宋阀最厉害的是他父亲,却不知道从未有过败绩的他已经输过一次,若是他们知道军师的真正实力就不会这样大放厥词了。

  他提出的考验定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希望他们能完成吧。

  一时间,宋师道看向两人的目光竟带着一丝丝怜悯。

  双龙对他的目光感到奇怪,问他他却不说,令两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以。

  ……

  半个月后,船队抵达岭南。

  码头上,宋阀的人正忙的热火朝天,搬运武器盔甲等军械物资。

  宋家山城。

  磨刀堂内,宋缺一袭白衣,坐在苏铭对面,亲手为他倒了一杯茶,“先生此行收获真是令我惊讶。”

  苏铭淡淡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是知道些许隐秘,时机恰到罢了,算不得什么。”他打量了宋缺一眼,眸光微闪。

  才一个多月不见,宋缺身上就浮现出了军旅的铁血气息,整个人就像是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已经有了几分大将军的气质。

  “看样子,阀主已经准备好了?”

  宋缺刀削斧凿的俊脸露出一丝笑容,“这次我召集岭南各家,得精兵两万,训练多日,随时可以出征,有了你带回来的兵器,这次我们一定可以拿下蜀地。”

  “天下没有人能在用兵战阵上胜过阀主,此战我想随军一起出征。”

  “你是想防备石之轩?”宋缺下意识的想到那个人。

  苏铭轻抿一口茶水,微微颔首,“对付石之轩只是一部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

  “哦?能被你称之为重要,看来此事不简单。”

  苏铭沉声道,“阀主,在回来的路上,我遇到一对良才美玉,若能大力培养,日后必有所成,会是宋阀一大助力。”

  宋缺显然早就收到消息,笃定道,“你说的是练成长生诀的那两个小子吧。”

  “不错,正是他们,这两人头角峥嵘,面相不凡,长生诀流传千年都没人能练成,偏偏让他们练成,实在是气运所钟,不可多得。”

  宋缺笑了笑,看了他一眼,“四大奇书确实不可多得,不过,你特意说出来,应该还有别的想法才是。”

  “瞒不过阀主,这两个小子一个叫寇仲,一个叫徐子陵,两人气息相互交杂,隐隐一体,我收徒只会收一个,另一个想请阀主收下。”

  这才是苏铭的真正想法,打从他们拜师开始,他就没想过两个全都收下,相比于寇仲,他更看重徐子陵的心性,而双龙之中,徐子陵无论是武功还是境界都隐隐高出寇仲一线。

  寇仲个性豪迈直爽,却又机智多变,生性好动,更适合在战场上厮杀,勇猛精进,而徐子陵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清修悟道,因此,他希望能由徐子陵传承他的武功,立下道统。

  宋缺沉默片刻,忽然轻笑,“军师敢这么说,对他们很有信心啊。”

  苏铭神色一肃,郑重道,“阀主说笑了,倘若他们没能得到长生诀,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机会跳出泥潭,石龙得到长生诀多年都没能练成,偏偏让两个不会武功的小混混练会了,这不是他们选择了长生诀,而是长生诀选择了他们,更准确的说,是气运所钟。”

  说到气运,宋缺也不得凝重,自两汉以来,五行轮转,讳谶之说大行其道,气运之说也深入人心,可能一般人只认为这不过是说辞,但他们这些宗师高手的精神意志强大,或多或少的都曾触碰过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于气运自然是信的。

  忽然,宋缺又想到自己,四大奇书之说流传多年,唯有长生诀最神秘,最虚无缥缈,这涉及到了破碎虚空的奥妙,为什么江湖上诸多势力对那两个小混混都无动于衷,反而让他们活到现在。

  魔门,佛门还有其他几家门阀可不是吃素的,难道他们就不想窥破长生诀的玄妙?

  这显然不可能,可就连他自己,听到那两个少年的事迹都不放在心上,更何况是别人?此刻,他忽然明白,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气运。

  “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身上果然藏着秘密。”宋缺醒转过来,接着道,“既然如此,那就收他们为徒。”人才最难得,宋阀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便想把两个人都收下。

  闻此言,苏铭脸上露出莫名的笑容,“阀主切勿说笑,我只说让给你一个,可没说全都让给你。”

  宋缺见状也不再争了,“此事就按军师所言。”

  苏铭早知会是这个结果,“此事不急,我还给他们准备了三个考验,道不可轻传,还是得磨一磨他们的性子,免得让他们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连工匠学技术收徒都要考验人品,更别说是练武,总要把他们身上小混混的习性改一改再说。

  ……

  房间里,诵读之声不绝如缕。

  寇仲和徐子陵坐在房间里,身前是一方书案,放着笔墨纸砚,周围是一群稚龄孩童,他们正瞪着眼睛,摇头晃脑的读书认字。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懵了。

  “不是,小陵,这到底怎么回事?”

  两人本以为苏铭会给他们出一些难题让他们去做,没想到他们被带到宋阀,连苏铭的面都没见到,就被丢进学堂,跟一帮小屁孩一起念书。

  “仲少,别急,咱们先看看。”徐子陵也有些懵,但终究是性格沉静的人,很容易就接受了现实。

  听到兄弟这么说,寇仲便按捺住心中的躁动,咬牙坚持下来。

  一天下来,两人读的头昏脑涨。

  寇仲心思十分敏感,苏铭把他们丢在一群孩童身边,在他看来,这无异于羞辱,“小陵,你说那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嘲笑我们不认字吗?”

  “说要收我们为徒,可到了这儿,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仲少,你先消消气,坐下再说。”徐子陵拉着他坐下,“你还记得我们拜师的时候,他说过的三个考验吗?”

  他一说,寇仲回想起自己说过的话,很快就明白了,“你是说?”

  “对,这就是他说的考验。”徐子陵又道,“当初我们跟老张学做饭手艺的时候也用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信我们,跟一群孩子读书而已,要是能把他的武功学会,那就值了。”

  寇仲心神一震,重新焕发了斗志,目光灼灼的盯着徐子陵,“你说得对,只要能学到武功,都值了。”说着,又笑道,“他想羞辱我们,把我们逼走,那我就偏不让他如意,还要学会,会的更好。咱们俩以前只在私塾那里听夫子读过书,却不识字,现在正好学一学。”

  

  ……

  一个月后,宋阀整军备战完毕,随时都可以兵出岭南。

  “那两个小子果然不是一般人,他们搬来大字不识一个,短短一个月,把字认全了不说,还能读论语春秋那些儒家典籍。”

  苏铭坐在宋缺面前,闻言却只是轻笑,“来,喝茶,我这茶跟别的茶可不一样。”

  在这个时代,人们煮茶喜欢加盐、红糖、生姜之类的调味料,煮出来的东西刺激浓浓,比中药好不了多少,这让喝惯了泡茶的苏铭实在难以忍受,为此,他亲自炒茶制茶,才得到了与后世相同的茶叶。

  唐人煮茶,宋人点茶,明清泡茶,恰巧岭南之地适合茶树生存,他吩咐下去之后,自有宋家人照办,苏铭取出些许茶叶放在瓷碗里,再用沸水冲泡洗茶,倒掉再泡,一股淡雅的香气在房间里蔓延。

  白色瓷碗里,碧绿茶叶上下沉浮,散发着若有若无的清香,令人陶醉,这卖相一看就不俗,宋缺轻饮一口,嗯,苦的。

  他看向苏铭,“先生,这茶……”

  然而,苏铭只是不紧不慢的品着茶水,“不急,再等等。”

  苦涩过后,宋缺只觉口齿生津,嘴巴里满是甘甜,回味无穷,“苦尽甘来,这茶水倒是别有一番滋味,若能在中原推广开来,又是一处财源。”

  好眼光!

  苏铭一点不惊讶,宋缺不仅是个政治家,眼光也非比常人,当年带领宋家沉寂,便足以见他的智慧,而且正如他所料的那样,大隋二世即亡,真让他等到了。

  如今,能从这小小的茶叶里看出商机,一点也不让他意外。

  苏铭点点头,“这一个月,那两个小子能忍下来,不错。”

  宋缺也赞同道,“成大事者,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他们有这样的心性,不差。”

  苏铭接着又道,“这次出征,把他们两个都带上吧,只要他们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就算是通过了第二个考验。”

  “战场上刀剑无眼,若他们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倒是有资格做我们二人的弟子。”

  能活下来,就代表他们运气够好,有成为强者的资格,宋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不经过磨砺,怎能绽放出珠玉的光辉。

  “先生,我打算十日之后发精兵一万,从桂地过,直奔蜀中。”

  苏铭没有反对,只是问了一个问题,“蜀地官府镇守兵力并不多,也无强大势力割据,一万精兵足矣,不知阀主准备如何处置独尊堡?”

  独尊堡堡主解晖是宋缺多年好友,更是儿女亲家,只可惜,有些事不上称没有三两重,可要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在宋阀这个庞然大物彻底动起来,独尊堡跟佛门勾勾搭搭的事情彻底发了,原著独尊堡就被师妃暄策反,不是突然,而是早有埋伏,有苏铭乱入,独尊堡的事情很容易就被宋阀查到。

  宋缺沉默片刻,冰冷的声音从嘴里蹦出,“留他一条性命,不降者,皆可杀!”

  作为一军主帅,宋缺不缺杀伐果断的决断力,即便独尊堡是他的亲家,他也照砍不误,宋阀要把蜀地吞下,必须杀鸡儆猴,而独尊堡,身份够,实力地位都很符合这个条件,自然就被拉出来祭旗了。

  十日后,大军开拨。

  点将台上,宋缺一袭白衣站在高台上,台下旌旗猎猎,一万精锐气势勃发,浩浩荡荡。

  他腰间系着一柄黑刀,恢弘的声音传荡四方,“诸位,皇帝无道,奸臣作乱,如今天下烽烟四起,正是我辈勇猛精进之时,胡无人,汉道昌,诸位,随我一战!”

  清朗的声音传遍每个人的耳朵,士兵们的士气被激发,纷纷举起武器怒吼,:“战!”声音激荡,穿云裂石。

  兵阵中,寇仲与徐子陵两人正穿着盔甲站在一起,感受着周围激昂的气氛与洪亮的声音,两人眼底好似有火焰升腾,激动的面目充血,奋力长啸。

  男人,大多都有纵横沙场,建功立业的愿望,两人在扬州城长大,听多了话本故事,也曾渴望成为故事里的大英雄,曾经还想着跟李靖一起投军入伍,只可惜杜伏威太拉了,让他们看不惯。

  没想到,兜兜转转,他们终究是上了战场。看着高台上那道白色身影,寇仲心里升起了一股名为野心的火焰,他突然想到自己曾听过的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是也。

  战鼓声擂动,宋缺带领宋家人告祭天地山川,举行了誓师大会,激发士兵士气,而后,在牛角号声中,大军正式开拨!

第272章 在下苏铭,见过道长!

  关中,长安。

  宇文家族重地。

  宇文家族一众成员齐聚一堂,家主宇文伤坐在上首,眉眼露出点点锋芒,“南边来的消息你们都看了吧?”

  堂下,一个身材健硕,英武不凡的青年上前禀告,“父亲大人,我们都看了,本以为宋阀这两个月动作不断,会缩在南方,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出兵。”

  此人便是宇文家族的后起之秀,宇文成都,也是家主宇文伤之子。

  “那你以为,宋阀意在何为?”

  此时,另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父亲大人,依孩儿看,洞庭湖以南都是宋阀势力所及之处,依我看,他们应当是想对荆南楚地动手。”

  “中原烽烟四起,窦建德,杜伏威,瞿让届时拥兵数万,盘踞数十州郡,宋阀虽强,可南方乃荒蛮之地,没有人口和产出,再加上岭南地处偏僻,我等大可以向皇上禀告,出兵围剿。”

  “如此一来,既可以消耗朝廷兵力,又能拖住宋阀脚步,等他们拿下楚地,中原大局已定,届时,就算宋缺再厉害,也回天乏术。”

  宇文成都看了他一眼,宇文无敌昂着脑袋,一脸自傲,“父亲,无敌说的虽好,但依我看,陛下未必会对宋阀动手。”

  宇文伤目露沉吟之色,“说说你的看法。”

  宇文成都思考片刻,郑重说道,“中原各地造反的人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的势力盘踞诸多山头,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不成气候,可宋阀不一样,当年先皇率十万大军亲征都败在宋缺手上,陛下未必敢碰这根虎须,现在的朝廷可经不起动荡。”

  堂下的宇文家族人也点点头,“大公子说的是,陛下游历江南,在江都大兴土木,反贼杜伏威盘踞历阳,可朝廷都拿他们没办法,更别说是远在岭南的宋阀。”

  宇文士及也赞同他的观点,“陛下虽昏,但却不傻,三征高句丽失败,已经动摇了国本,若是打宋阀再失利,陛下恐怕连江都都不敢待了。”

  “依我看,此事咱们先不管,谁都不要想着去当这个出头鸟,等其他几家发声了再说,免得被架在火上烤。”

首节 上一节 195/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