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从收徒开始

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98节

  接下来的几日,苏铭便与几人在山中坐而论道,渴了有山泉水,饿了有野果,剑道,先天之道,炼气之道各种法门交汇,他的精神意志也在这一刻得到洗炼,更进一步。

  等到他出山的时候,好似返璞归真,洗尽铅华般,不再炫目耀眼,就像是普通人一般。

  青城山下,苏铭朝浮云道长等人抱拳行礼,“诸位,再会!”而后大笑一声,袖袍一卷,消失在山间。

  望着他离去的方向,浮云老道不由得轻叹,“如此人物实乃是我道门之福,说不定,他会是下一个孙恩。”

  扶风道人轻捋胡须,赞同的点点头,“倘若他真的横压佛门,襄助道门崛起,我等称他天师有何不可?也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

  隋大业十一年冬,岭南宋阀阀主率领一万精兵突袭蜀地。

  蜀地无大将镇守,地方官府节节败退,这时,蜀地武林盟主,独尊堡堡主受蜀中武林所托,在岷江之畔与宋缺会见。

  江水潺潺流过,风浪喧嚣。

  一黑一白两道身影立在江畔,方圆数里无人。

  解晖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鹰钩鼻,眉宽目阔,身形健壮,双手掌心有老茧,两人立在江畔,沉默良久,终究还是他先打破了平静,“宋兄,蜀地有我,你宋阀占据岭南,何必与我相争?我不想伤了我们之间的兄弟情义。”

  宋缺面色平静,“你想劝我退出蜀地?”

  解晖似是察觉宋缺的情绪不对劲,再度劝道,“对,我们是儿女亲家,也是兄弟,更是盟友,蜀地在我手上和在你宋家手上根本没有区别。”

  “解兄,我们认识已有几十年了,我宋某人自问从未亏欠于你,你做了什么,你心里明白,不用我再多说。”

  解晖心里咯噔一跳,他真的发现我做的事了?不对,他是在诈我!

  “宋兄说笑了,我解某人行得正坐得直,没什么不能说!”

  宋缺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发出若有若无的轻叹,“这些年,你背着我跟佛门勾结,暗地里给他们通风报信,泄露我宋家机密无数,这些事你真的没有做过?”

  这眼神令解晖心里一沉,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瞒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你说的没错,可那又如何?佛门为正道栋梁,我与他们合作有什么不对?”

  而后,他眼里露出一抹嫉妒之色,“你当年不也是拜倒在清慧的裙下,与她在蜀地把臂同游,你做的,我为什么做不得?”

  宋缺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句话也感到惊讶,“原来,你是嫉妒我。”

  解晖撕破伪装,咬牙切齿的盯着他,“没错,清慧是仙子,她就该遗世独立,她为什么偏偏选中你,却不肯多看我一眼,我比你也差不了多少。”

  

  “那好,今天我就让你见识一下,你和我究竟差在哪里!”

  “正合我意,你知道吗,我早就不想跟你做兄弟了!”解晖恶狠狠的盯着宋缺,掀开衣袍,亮出他的兵器,“来!”

  话音落下,宋缺以手作刀,轻轻砍下,霎时间,解晖瞳孔猛地一缩,只见到一抹无形的刀光在他眼前不断放大,占据了整个世界。

  一刀挥下,宋缺便头也不回的走了,而他对面之人却是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片刻后,一缕清风吹动解晖的衣衫,只见解晖脖颈间一抹血线浮现,逐渐扩大,鲜血喷涌而出,“噗嗤!”,一颗六阳魁首掉落在地,眸子渐渐变得灰暗。

  而后,有人来到这里,看到地上的尸体,神色大震,头也不回的离开,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蜀地,要变天了!

  解晖本就不是宋缺的对手,若不是顾忌大局,宋缺也不会放着卧榻之侧的势力存在,而今,没了顾忌,天刀出山,不费多少力气就拿下了独尊堡。解晖之子解文龙被当场斩杀,其女宋玉华重新回到宋家。

  独尊堡被灭,蜀中武林声势大衰,人人自危。

  在这个时候,一行人来到宋家军营。

  苏铭出示腰牌,带着三个道人穿过大营,路过一处营地,士兵三三两两的在休息,唯有两个人在营地当中演练武功,一招一式,狠辣威猛,杀意十足。

  他瞥了两人一眼便不再关注,带着三个道士进入宋缺的中军大营。

  而那两个打斗的士兵似是心有所感,回过头,却只看到一抹背影。

  寇仲愣了一下,拍拍徐子陵的肩膀,“小陵,你说我眼睛是不是看花了,刚刚好像苏先生走过去了。”

  徐子陵点点头,“你没看花,我也看见了。”

  ……

  中军大营,宋缺坐在上首,苏铭与三位道人站在营帐中间。

  看见几人进来,宋缺迎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汉家礼仪,“在下宋缺,见过三位道长。”

  明云和其他两人也纷纷朝宋缺还礼,“贫道青城山明云见过阀主。”

  “贫道青城山明远见过阀主。”

  “贫道青羊观至清见过阀主。”

  同时,三人也在暗暗打量着宋缺,越看心里越惊讶,久闻宋缺天刀之名,可见到此人,他们只觉得好似见到了一汪潭水,深不见底。

  青城山,青羊观!

  得知他们来路,宋缺心中一凛,邀请几人坐下,“诸位,请坐。”

  随即,便有亲兵送上茶水,看见这茶,明远道人和至清道人看了明云一眼,好像在说,他们怎么也喝这茶?

  宋缺转而对苏铭道,“先生去了几日,我宋阀已经拿下蜀地半壁,只要再拿下成都,蜀地便是我宋家囊中之物。”

  苏铭心中一松,笑道“阀主动作真是快啊。”

  明云三位道人听到宋缺的话心中更是惊讶,从苏道长上山再到下山,这才过了几天,宋家竟然拿下了半个蜀地,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

  他们又想到师傅来时叮嘱的话,急忙道,“阀主若想攻下成都,我们师兄弟或许有法子能襄助一二。”

  宋缺知晓苏铭已经与他们达成合作,欣然道,“愿闻其详!”

  随后,几人三言两语便定下了攻打成都的计策。

  ……

  安顿好三位道人,宋缺再看苏铭时,眼里也不由得露出笑容,“先生此行功不可没,有他们相助,攻打成都能减少诸多伤亡,若事情顺利,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拿下此城。”

  “宋兄谬赞,天下道门苦佛门久矣,我不过是恰好出现罢了,蜀地一下,宋阀便会与佛门对上,阀主,可要做好准备才是。”

  宋缺眉头一挑,脸上笑容缓和,“先生放心,此事我已有准备,不会让诸位失望!”

第275章 师妃暄会见四大圣僧

  宋缺神情坚毅,平淡的眼神里透着几许锋芒。“自从宋阀出山的第一天起,我便有了准备,这次也该做个了断了。”

  苏铭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选择与道门合作,那便势必会与佛门对上,梵清慧,这个曾经和他有过一段情的人,会在这场争龙之战中做个了断。

  宋缺眼眸一凝,精光闪过,“先生,拿下成都之后,蜀中可定,接下来我打算坐镇蜀地,将蜀地势力纳入掌控,岭南资源匮乏,无论是人口还是潜力都大大不如蜀地,若是经营好了,养兵十万轻而易举。”

  缩在岭南还不觉得有什么,以前他也游历过蜀地,知晓这里的繁华,可当他真正入主这里才感受到什么叫做王霸之基,三国时代,蜀汉以此立国,与魏国对抗几十年。

  而几百年过去,蜀中人口和耕地翻了何止数倍,岭南,广南,再加上蜀地,这样一股势力在天下群雄之中更是绝无仅有。

  苏铭想了想,接着道,“依我看,阀主不若将宋阀大本营迁徙至蜀中,想要守蜀,必须以汉中为屏障,如此一来,宋阀掌握天府之地,方可与关中一较高下。”

  在这个时代,关中,河北是天下的中心,南北朝以来,这里汇聚了大量人口与资源,人尽皆知,而南方的崛起是在唐朝后期乃至宋朝的事。

  “汉中啊……”提到汉中,宋缺喃喃自语,将其记在心中。

  ……

  数日后,宋阀大军势如破竹,一路横推,很快便兵临成都府。

  城头,刺史王恒望着城下林立的宋阀军阵,吓得脸色煞白,肥胖的脸上满是细汗,蜀地承平多年,守备空虚,兵员废弛,如何挡得住宋阀精兵?

  他双眼发直,不住的念叨,“完啦,完啦……”

  这时,他身旁幕僚进言道,“明公,单凭官府守不住成都,我们不若与城中大族合作,请他们出人出钱。”

  “这?他们能答应吗?”

  幕僚信誓旦旦道,“明公放心,宋阀要是攻下成都,他们也不会好过,属下出马,一定能让他们出力。”

  这时候,王恒已经没有办法,望着城墙上穿的破破烂烂的守城士兵,哀叹一声,无奈的点点头。

  青羊观,道宫。

  城外大军压境,道观里香火炽盛,高门大户面临战争手足无措,只能求神拜仙求得心中安宁。道观里供奉着道德天尊以及诸位神仙尊位,高大彩绘金漆,威严厚重。

  至清与明云道人穿着宽大道袍,手持白玉拂尘,头戴莲花冠,一副高人做派,傍晚,两人离开道观,拜访城内世家大族,说服他们投靠宋家。

  青羊观与青城山名声在外,扎根蜀地多年,许多高门大户之人都是他们的香客信众,这次他们的到来,恰好给了城中大户一个机会,一个投靠宋阀的机会。

  借助宋阀的虎皮,青羊观他们的威信被放大到了极致,如同救命稻草一般

  形势比人强,之前不接触,是因为他们与宋阀不熟,现在有了渠道,很多事情水到渠成,总不能用一家老小的性命赌人家的刀子硬不硬。

  翌日,王恒的幕僚回到府衙,面对上司询问,一脸颓然,“明公,我好说歹说,那些人就是不愿意出力。”

  “这可如何是好?”王恒瘫坐在毯子上,肥胖的身躯软成一团,六神无主。

  这时,幕僚突然凑上前,“明公,要不我们降了吧。”

  王恒面如死灰,却仍在挣扎,“你说什么?我若是降了,如何对陛下交代?”

  “明公,那可是天刀宋缺,出道以来从未败过,连先皇都败在他手上,咱们怎么挡得住啊。”

  王恒扶了扶头上冠帽,心中哀叹不已,“可也不能就这么投了,要不等几天?”

  那幕僚眸光轻眨,趁机进言道,“明公,我愿意作使者出城去见宋缺。”

  “也好,去谈谈也好。”

  当天晚上,城头放下吊篮,王恒幕僚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思孤身一人进入宋阀大营,不到一个时辰就被礼送出来,走的时候面带笑容,与来时截然不同。

  于是乎,宋阀大军在城下按兵不动,围困七日。

  七日后,城门大开,刺史王恒率领一众官员出城投降。

  自此,成都落入宋阀手中,消息很快在蜀地传开,宋阀威势大涨,兵锋所过之处,传檄而定,守城士兵没做多少抵抗就投降了。

  ……

  关中,洛阳。

  迎着洛水送来的夜风,一袭淡青长衫随风拂扬,如瀑青丝垂落,气质超然飘逸,俯眺清流,从容自若,来人是一位女子,更是绝代佳人,她背上挂着造型典雅的古剑,平添几分英气。

  半阕明月刚好嵌在她脸庞所向的夜空中,把她沐浴在温柔的月色里,有若钟天地灵气而生,如川岳般起伏分明的秀丽轮廓。

  此人,便是慈航静斋当代传人,师妃暄。

  离开慈航静斋之后,她的第一站便是关中不远处的洛阳,这里是大隋的国都,也是佛门势力最强的地方。

  忽然,寒风凛冽,吹动她衣衫飞扬,月光映照下,雪花落下,平添了几分寒意。

  远处,古老的城池露出轮廓,小舟靠岸,青衫飞扬,师妃暄足下轻点,身影已在数丈之外,来到城下,她纵身提气,一股无形力量托起她整个身躯,拔地而起,眨眼间便登上城头,消失不见。

首节 上一节 198/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