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从收徒开始 第197节
相比之下,这个时候的佛门信仰极其混乱,天竺的神灵,中原的神灵,胡人的神灵乱成一锅粥。
陶弘景跨宋、齐、梁三代,就连信佛的梁武帝也对其恩遇有加,有“山中宰相”之誉。
但是在南梁时期,禅宗初现,菩提达摩渡江而来,压倒天下,南梁几乎建成了陆地佛国,陶弘景一人之力又岂能对抗国家意志?
作为道门领袖,他不得不出走远游。最后以道门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让他所在的茅山宗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提起寇谦之,提起陶弘景,在座的几个道士即便心性淡定,对佛门的怨怼之情也油然而生。毕竟,这两位先辈在道门的名声实在是响亮了。
几人沉默片刻后,方才拿着茶叶出来的明云道士冷哼一声,“道友口气甚大,你的话也没错,可如今之道门怎能与佛门对抗?那慈航静斋师徒舌绽莲花,裙下之徒不知繁几,静念禅院四大圣僧更是宗师高手,连魔门都只能暂避锋芒,我们如何抵抗?”
闻言,苏铭精神一振,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汉代,天师张道陵整合黄老之学,创立道教,与此同时,汉明帝时期,佛门胡僧传入中原,自此便开启了佛道之争。
在这中间,道门先是出了太平道,而后又经历了天师道作乱,因此道门为历代掌权者忌惮,备受打压,而佛门就进入了统治者的视线,被扶持起来与道门打擂台。
而佛门的思想也非常利于统治者,寺庙广受香火,吸取民间钱财,不上税,兼并土地,势力庞大,但问题是,他们没有政治上的势力,很容易被拿捏。
相比而言,道家的理念就不太一样了,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葬送了四百年的汉朝。
春秋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管治国家的理念和方法。
于庙堂上,便是治国理念的争夺,于江湖上,便是正统派系与异端派系之争。
佛门之所以屡屡压过道门一头,更受统治者青睐,其一便在于佛门在镇压异端派系(魔门)之时,远比道门更卖力,慈航静斋、净念禅宗正是其中表率。
更重要的是,佛门还没有自己的那套主张,无形中暗合商君书中的疲民弱民之策,一个好拿捏,又能配合统治百姓的教派怎能不得到统治者的喜爱。
这玩意对百姓可能没什么用,但对顶层阶级而言,比刀兵还有用,总之受苦的又不是他们,只要他们自己不被忽悠就行了。
道门的危险性太大,只能被当朝者摒弃,后来给儒家夺走了政治思想的主导地位,黄老之道,魏晋玄学,无不是道家治国理念充斥其中。
只可惜,五胡乱华打破了一切,而佛门配合异族统治百姓,大行其道,在这样的背景下,玄学渐渐落寞,道门也退而求其次,彻底沦为一个教派。
现在的道家远离朝堂,遁入深山老林,求仙问道,已经是躺平了,爱修不修,不要道观,不要地盘,钻进深山老林当宅男,当权者也拿他们没办法。
只是,人不可能凭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就会有牵挂和缺陷,这也是苏铭能说服他们的缘由。
成仙虚无缥缈,只有破碎虚空才有未来,但问题在于,穷文富武,没钱拿什么去练武,只要对破碎虚空有所求,这些道人也免不了俗。
佛道高人确实是等闲不为外物所动,但这只是世上绝大部分“外物”尚不够档次使其心动罢了,他们的目标与常人根本就不一样。
苏铭一一扫过众道人的脸,哈哈大笑,“区区一个慈航静斋,一个静念禅院就把你们吓到了?天下之争,刻不容缓,信仰之争,你死我活。”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今日其他道派为佛门所欺,尔等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有谁能为你们伸出援手?”
短短一句话,让几人沉默,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沉重。
“几位是蜀中道门之人,中原乱战暂时顾不上你们,可等佛门定下大局,他们又怎么会放弃这块清净之地。”
“至于怎么对抗佛门,我敢说这句话,自然有所依仗,诸位不妨猜一猜,我的底气为何物?”说完,苏铭静静地喝茶,等待下文。
良久之后,满脸皱纹的老道长叹一口气,朝苏铭施礼,“贫道青羊观扶风,道友所言不错,我等无路可退了。”
另一位仙风道骨,须发皆白的老道人打了个稽首,“贫道青城山浮云,道友所言发人深馈,只是空口白话就让我们信你,我们又怎知你说的是真是假!”
青羊观,青城山,蜀中道门的牌面!
苏铭脑海里浮现出这两座道观的讯息,他知道,这两个人已经被他说动,但分量还不够,便直接下了猛药,“不瞒你们,我已经跟岭南宋阀合作,助他们争霸天下!”
此话一出,几人眼珠子瞪的溜圆,这句话中蕴含的信息量太大了。
宋阀作为四大门阀参与争龙,未来天下大局又要生变,几分眸光闪烁,不断盘算着宋阀争龙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要不了多久,宋阀阀主宋缺就会兵压蜀中,我想,在这蜀地,没有人能挡得住他!”
又是一句话,好似晴天霹雳落在他们心头,太快了,他们没想到宋阀的动作竟然这么快!
“道友,宋阀虽强,可只有一个宋缺,如何挡得住佛门?”浮云老道士心中暗自思索,已经动心了,但想到宋阀,他又说道,“贫道听闻宋缺年轻之时曾与慈航静斋之主梵清慧同游蜀地,他们之间或许有什么关系,你要慎重考虑。”
这时候,旁边三个中年道士已经彻底插不上话。
苏铭知道他的顾虑,“宋阀的主张想必两位道长都清楚,他们支持汉人正统,无论是佛门,还是其他四大门阀,与胡人的关系千丝万缕,唯有道门是堂皇正宗,也是本土教派,双方合则两利。”
“更何况,在整个天下面前,区区一个女子又算得了什么?”
历代掌权者大多都是薄情,当上了皇帝就成了另一种生物,所谓的情谊也要为大局让步,而宋缺也正好是这样的人。
而浮云老道士却依旧摇头,“还不够!”他看得很清楚,宋阀的未来系于宋缺一身,这样的统治并不稳定,一旦宋缺出了差错,整个局势都将毁于一旦。
说到底,这是一个武侠世界,刺客斩首核心人物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他们的想法,苏铭猜的一清二楚,随即,他露出淡淡的笑容,一字一句的说道,“假如,我能拿到宁道奇的人头,诸位是否愿意与宋阀合作?”
“宁道奇?”
“此话当真?”
……
猛地听到这句话,五个道人皆是面露诧异,咬牙切齿,人的名,树的影,宁道奇可是大宗师,想杀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整个道门里,只要是道门的人,对宁道奇这三个字都痛恨无比,之没有把他驱逐出道门,不过是忌惮他大宗师的强大武力。
宁道奇之所以称之为散人,是因为他在道门之中的处境,就是一个山野散人,根本没有有传承的道教门派愿意理他。
佛道之争,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他还紧靠佛门,这跟二鬼子没什么区别。
身为道门之人,却甘为佛门打手,甚至用自己的名声成全慈航静斋,只要这家伙还是道门之人,还是大宗师,道门的名声就会先天弱佛门一筹。
这家伙就是道门的耻辱,如何不令他们痛恨,如何不让他们咬牙切齿。
闻言,扶风老道士双目凝视苏铭,“就算是宋缺,也未必杀得了宁道奇。”
“何须宋缺,只我一人,便足以拿下!”
话音方落,一股沛然剑意冲霄而起,周遭空气充斥无边剑气,浩浩荡荡,几人面前的陶罐应声爆碎,但里面的水却没有流出,反而在剑气包裹下维持着稳定常态,清冽的水中,碧绿茶叶上下浮沉。
几位道士的胡须和衣衫都被吹散,只感到一股寒意笼罩周身,仿佛只要一动就会大难临头!
第274章 蜀中道门入局
“这剑意!”
浮云老道士眯着的双眼猛地睁开,在他眼里,苏铭就像是一柄举世无双的神剑,他周围空间的天地精气被剑意凝聚,化作一道道剑气,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好霸道的剑气!
扶风道人惊骇莫名,下巴的胡须都揪掉了几根,脸上皱纹挤得更深,他年近古稀,武功离宗师只差一步,江湖上也称得上是高手,可他却发现,自己挡不住这剑气,连一丝都挡不住。
另外三个中年道人更是张大嘴巴,陷入深深的震撼,世上竟有如此厉害之人?
片刻后,浮云老道士看向苏铭,犹豫刹那,问道,“道友,你难道是大宗师?”
此话一出,几人心神震颤不已,大宗师?眼前这个俊美的不像话的道人竟然是一尊大宗师,他才多大年纪?
苏铭心念一动,周遭天地元气平息,剑气崩散化作元气消散,身上的剑意也迅速收敛起来,重新变成了那个面如冠玉,俊美飘逸的绝代道人。
被剑气拖着的茶水也猛地散开,洒落一地。
“何以见得?”
浮云老道士面上满是复杂之色,“我年轻的时候,也曾随先师游历江湖,宗师高手,绝没有这样的剑意,慈航静斋的传人我也见过,她们练不出这样的剑道。”
青城山声名不显,可一代代的传承却也是底蕴深厚,这样的门派或许一代只有三两个人,可却都是高手,能保证门派传承下去。
苏铭轻轻一笑,“我虽不是大宗师,却可力战大宗师,宋阀有我,有宋缺,这个分量够不够?”
浮云老道士和扶风互相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道友,我青城山愿与宋阀合作。”“我青羊观愿与宋阀合作。”
“好,有青城山与青羊观相助,蜀地指日可定!”苏铭面上笑容更盛,朝他们抱拳行礼。
蜀地是少有的佛门势力没能扩张到的地方,光是中原偌大地盘他们都来不及占据,何况是蜀地,而佛门内部派系众多,三论宗,禅宗,法相宗等等明争暗斗,根本抽不出余力扩张。
这就导致了如今蜀地牌面最大的黑道势力是独尊堡,更成了蜀中武林盟主,这实际上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别的不说,站在苏铭面前的这些道人他们背后的门派,哪一个不比独尊堡要强?
他们不是不厉害,只是不能出头罢了。
浮云道长想到苏铭方才的话语,沉声道,“宁道奇是我道门之贼,若道友将其诛杀,我愿联系南北道门奉道友为大宗师,与佛门斗一斗。”
苏铭目光一凝,正色道,“有何不可,道门沉寂多年,如今天下大乱,各方势力重新洗牌,佛门魔皆要参与争龙之事,道门又岂能让他们专美于前?”
他知晓浮云道人是想把自己推出去与佛门打擂台,但那又如何?只要他想扶持宋阀,必然会与佛门对上,这一点毋庸置疑,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也未尝不可。
扶风道人猛地站起来,目光灼灼的看着他,“道友此言当真?”
苏铭淡淡说道,“杀了宁道奇,难道佛门还会给我转圜的余地?”
“好,道友好魄力,来,我等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明云,上茶!”
一旁的中年道士应了一声,急匆匆跑进山洞,捧着陶罐出来,放上茶叶,给几人满上。
“来,干!”
在场六人将茶水一饮而尽,茶虽苦,却拦不住他们心中的意气,这么多年了,佛门带给道门的耻辱终于有机会洗刷干净,这笔账,他们从未忘记。
见此情形,苏铭心中暗道,谁说道人不记仇?
扶风道人指着一旁的中年道人,“这是我徒明云,明远。另一个叫至清,是浮云那家伙的弟子。道友,先在山上住些时日,我等坐而论道,顺便传信门中弟子入世。”
苏铭欣然点头,“也好,求之不得!”
与宋缺一战,让她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武道奥妙,而后碰到寇仲徐子陵,也让他窥测到了长生诀阴阳双修的玄妙。
与射雕世界相比,大唐世界的修行核心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道门炼精化气那条路,可射雕之中大多都止步于炼精化气,唯有寥寥人士触碰到炼气化神的境界。
道门传承的长生诀难练,并不代表道门传承的武功就比四大奇书要差,四大奇书的源流都是战神图录,连佛门的人都能通过天魔策创出慈航剑典,他就不信长生诀流传千年,就没人能找到其中的炼气玄妙所在。
这世上的武功,绝大多数为粗糙疏浅的下乘小道,这些小道亦有不少可取之处,可惜,先天之道拦住了世上九成九的人物,这一境界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可望而不可及,资质,机缘,气运,缺一不可。
中乘的炼气法门可通向先天,但弊端颇多,修炼之中危机重重,稍有不慎,身死道消,前路断绝。
而上乘方为康庄大道,直通先天之境,完善大成者多属古今无数才智之士继往开来,道、佛、魔、儒便属于这一层次,余者寥寥。
至于绝顶的四大奇书,更是隐隐通向天人合一,破碎虚空的境界。
可即使一开始就修炼最上乘的功法,世上仍有九成九的人难以迈进先天之境。
至于四大奇书,更是难以入门,入门后亦有九成九的人难以练至圆满,比万里挑一还恐怖。
阴癸派、慈航静斋就是最好证明,每二十年一代传人,却罕有将天魔大法、慈航剑典练至圆满者,甚至练至天魔十七层或心有灵犀的也少之又少!
上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