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第104节

  文静娘子有些迟疑,“铜钉吗?”

  楚天舒轻咳一声:“这是金针。”

  成瞎子伸手接过,摩挲了两下,又用指甲掐了掐,脸色微动。

  “是真金,而且很纯。”

  在汉朝以前,黄金黄铜都被称为金,甚至很多铜类的合金,也被冠以这种称呼,按照品相色泽等,分辨价值高低。

  等汉朝方士们,弄出了品相很好,却很不值钱的“药金”,大家对黄金黄铜的区分,才分外认真起来。

  铜类因此贬值不少,黄金价值越涨越高。

  楚天舒以前用的银针,名义上是银针,实际大多是钢针。

  这回出门的时候,他捏了好几根“金针”出来,一起带上。

  就这几根金针的价值,远远比不上金丝宝甲、铁咒铜绳,带过来耗掉的气数,也微乎其微。

  但就凭这几根金针,住宿吃食,暂时是不用忧心了。

  文静娘子对成瞎子似乎十足信任,接过那根金钉,喜笑颜开。

  “拿这个只点一桌菜,那可用不完啊!”

  楚天舒道:“那就给我留间房,最近住在这里。”

  “好嘞。”

  文静娘子又多拿两瓶酒,放在成瞎子面前,“送你的,你带来一位贵客啊。”

  成瞎子直接拿起一个黑瓷酒瓶就往嘴里倒。

  楚天舒轻嘶一声:“老兄,你也不搭点儿菜?”

  呼吸之间,成瞎子已经把那巴掌大的一瓶酒全灌下去了。

  “不急,先润润嗓子。”

  他嘴里回味了一下,拿起第二瓶,手在桌上摸索,这回总算是往酒杯里倒了。

  这酒微微发绿,还有些浑浊。

  楚天舒也倒了一杯,先闻了闻。

  闻起来像米酒,主要是一股酒糟的味道。

  他浅尝一口,发现这个不像米酒饮料那么甜,又不像白酒那么呛辣,是微甜微辣中,还带着一点微苦。

  很复杂的味道,但喝起来颇为爽口。

  楚天舒连喝三杯之后,发现苦味渐浓,如果不换换口,大约就品不出之前那种微甜微辣的感觉了。

  正好有个伙计已经上了菜。

  这酒楼上下,也足有十几个伙计,传菜如飞,香气四溢。

  伙计把菜放到桌上,见是面生的客人,还要介绍一番。

  “这头一道,是芭蕉花蒸青精饭,当年大唐一位状元的烧尾宴上,开创出来的菜肴,流传到南诏,现在能做好的,还没有几家。”

  以青精叶的汁水,把米染到青黑,煮的时候铺一层红枣,煮熟后,再把芭蕉花嫩芽洗过,拌在里面,靠热气蒸熟。

  楚天舒挑起一筷子放进嘴里,满口清香微甜的感觉。

  第二样菜是炙羊肉,也有一碟送在成瞎子面前。

  楚天舒正吃着,就听到琵琶声一停,台上换了个人。

  有伙计把胡凳搬走,另搬了一张半人高的桌子放在台上。

  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物件。

  有团扇,有短刀,有驼铃,有木雕的大印,还有纸糊的大锤。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头走到台上,四面作揖。

  “小老儿刀白树,这楼子里的说书人,在座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小儿都在这边先赔个礼。”

  “只因我说书讨生活,这些故事里的人物虽源自历史,也难免有几分乡野传言。”

  “倘若在座的有哪位,与故事里的人沾亲带故,或听到哪段与自家经历相仿的,纯属巧合,绝无含沙射影之意,万望海涵。”

  楚天舒不禁抬头看去。

  很专业啊,上来先一段免责声明。

  在座不少是熟客,闻言立刻有人调笑。

  “老头你尽管说,我听你故事里每个大英雄都像在影射我,本想隐姓埋名与大家相处,没想到还是被你戳破。”

  “但我不怪你,你说吧!”

  此言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好,那我今天就来说一段隋唐之交的故事。”

  说是已经开场,刀白树却先扯了个闲篇。

  “要说那隋唐之时,可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说书人里,头一个有名望的,也是在那时有记载。”

  “给人讲故事谋生计,从先秦时就有记录,但那只是空讲,到了隋朝的侯白才子手上,才开创出拿各种物件,配上动作,边讲边演绎的手段。”

  “大才子侯白,就凭这项本事,先跟杨玄感相交,后来还被隋文帝赏识,召他去编撰历史,也算混出了头啊。”

  楚天舒微微点头。

  关于说书人这个职业的演变,这一段,倒是跟他老家历史上的记载一样。

  “但在隋末乱世之中,一个说书人,一介史官,终究不过是草芥,那是武人的盛世,兵家最璀璨的时候。”

  “大隋九老柱国,十八路反王,西府赵王李元霸,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还有最后得了天下的秦王李世民,及他帐下大将,哪一个不是名驰八表,哪一个不是名震天下。”

  刀白树说道,“而要谈名将,就不得不先谈他们的武艺。”

  “从汉末到隋唐,全部盛行阵前斗将,就是因为顶尖高手冲杀起来,千军难阻,倘若自家大将挡不住对面大将,那除非兵力比对面多出数倍,否则必败无疑。”

  “武艺又分三大法门,熬力法,悟招法,血炼法。”

  “对应人的力气,招数,兵甲。”

  “显而易见,三者之中,兵甲最为重要,所以,血炼法,又称血炼兵法,兵家选将第一要务。”

  “举凡名将,必有自己养出了兵魂的器物相伴。”

  “武人的力气、招数再好,毕竟是肉体凡胎,有太多不便,若遇邪术,更是麻烦,而兵魂之力,却是各有神妙,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譬如贞观年间,太宗出巡,为鼓励对抗蝗灾,不惜吞吃蝗虫,遭百邪病疫之气进犯,又有反王余孽,驱使邪物造次。”

  “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持金锏神鞭,守在行宫外,当夜有烈火涌,有雷音现,使百邪辟易,不敢近前。”

  “这个故事,人所共知,小老儿今天要讲的,正是这故事中另一番曲折隐情,掰细了给大家说一说……”

  楚天舒心中微动。

  血炼兵法,就是能够养出兵魂的异术吗?

  在这边,大家好像都认为这种异术,也属于“武”的范畴。

  那演武令牌认不认同?

第87章 药沙,听风刀

  楚天舒在这座酒楼住下了。

  他每天上午分出一个时辰,从酒楼客人里挑一些明显有病的诊治。

  短短五天,这酒楼里有个好郎中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上午其余时间,他基本都在找没登台的刀白树,打听这个世界各种消息。

  给钱,让老头排除戏说的部分,把所知道的消息中,可靠性比较高的说出来。

  楚天舒边听边问,对这世界跟老家历史的差异,还有当前时代局势,算是听了个大概。

  首先是跟老家的差异。

  这边在隋唐时期,还真有李元霸这人,铜皮铁骨,板肋虬筋,弩箭都射不破他的皮。

  八百斤的大锤,挥舞如飞,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力。

  这就导致李家起兵前期,比老家历史上还顺利。

  直到李元霸在悬崖上抛锤骂天,被天雷击中锤头,大锤倒砸在他脑袋上,唐军形势才算艰苦了些。

  在那之前,李世民轻佻到带寥寥几个人,就敢去别人大军营寨附近打探消息。

  在那之后,李世民才不得不展现出主将的才能和担当。

  饶是如此,隋唐交接的乱世,维持的时间,也比老家那边短了两年。

  但之后,就没有李元霸那么离谱的存在了。

  安史之乱的一些事情,都是大同小异。

  如今大唐那边,在那个大名鼎鼎的唐玄宗之后,又经历了肃宗、代宗两代皇帝。

  现在的这个皇帝,是代宗的长子。

  他作为长子,坐稳了太子之位,又顺利即位,在大唐还挺少见的。

  上位之后,此人听从臣子建议,推行两税法,试图在民间以“计资而税”代替“计丁而税”等手段,初时造成朝中鼎沸,颇有一番动荡,后来终究也推行下来。

  但是,各地藩镇节度使,已形成父子相继的传统,不少节度使藐视朝命,在税法等多个方面,并不听从朝廷命令。

  皇帝下令过于强硬,反而还被某些节度使找到借口,趁机起兵。

  好在这个皇帝颇有手段,手下有韦皋等名臣大将,又有天罗地网般的大唐内卫,密布各地,提供情报,成功平叛。

  因此,现在的大唐颇有中兴气象。

  不过,大唐内卫这个机构,屡立战功之后,被朝中文臣盯上,大为诟病。

  因为“内卫”创立于武则天时代,当时简直与酷吏一体两面,本来就有监察百官之责,被百官深恶痛绝。

首节 上一节 104/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婚当天去照顾师弟,我走你哭啥

下一篇:从五禽拳开始肉身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