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诸天,从功夫开始 第164节
与此同时,河北的窦建德、刘武周两股势力也结成同盟,一边清扫隋朝在河北的势力,一边暗中联络突厥,密谋进攻李阀势力所占据的太原,一来扩张自身势力,二来牵扯关中的李阀大军,让其不能东出潼关,与宇文化及的大军合流。
在得知大隋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之后,天下几大叛军迅速默契地放弃了各自之间的勾心斗角,齐心要为这个早该灭亡的大隋埋上了最后一筐土。
当这些消息陆续传达到长安城时,顾阳已然离开了长安城,踏上了南下江汉之路。
临行前,他早已做出了部署,让李神通率领偏师继续驻守潼关,李世民率领大军前往太原御敌,至于李渊与李建成则继续留在长安处理政务。
唐国公府。
李建成望着手头纷至沓来的情报,心中那颗野心再次跳动了。
他找到了李渊,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父亲,顾阳已经离开了长安,还带走了阴葵派的人。现在长安城以及关中之地仍是我们李阀说了算,不如趁此机会重新联络各方势力,暗中积蓄力量,一举杀掉顾阳,夺取天下。”
李渊听完自己这个大儿子的发言,不由地轻叹了一声,淡淡道:“你觉得国师为什么如此信任我们,将这关中之地原封不动地交给我们李阀掌管?”
“自然是因为他无人可用了。”李建成目光中闪过一丝傲气,“我李阀在关陇之地深耘数十年,门生子弟多如牛毛,他顾阳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不将权力交到我李阀手中,他也别想掌控关中。”
“糊涂!”李渊难得的对自己这个大儿子发了脾气,“难道那一日的遭遇还不能让你认清国师的实力吗?他根本不需要对我们有任何的制衡与防备,只要国师想,随时都能要了我们的性命。”
李建成想到那一日顾阳展现的强大,也不由地胆战心惊,但心中的贪欲让他的恐惧并不如李渊来的深刻。
李渊可以放弃当皇帝的机会,但他不愿。
“父亲,那一日我们只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已,若是我们真的调集来了千军万马,顾阳也未必真的能够杀了我们。”李建成沉声道,“明教骤然崛起,得罪佛道两家,我们可以联络佛道高手助阵,而阴后在魔道之中也树敌众多,我们也可以徐徐图之……”
“够了。”李渊挥手打断了李建成的话语,怒然道,“别忘了,国师这次南下,身边还带了你妹妹李秀宁,你说的这些事情一旦被国师发现,岂不是置秀宁于险境之中。”
说起此事,李建成脸上反而流露出了一丝不屑。
只不过,李渊拒绝的态度坚定,他心知劝说无果,便不再争辩,拱手道:“父亲教训的是,是建成思虑不周。”
李渊脸色渐缓,语重心长道:“建成,你是我的长子,早晚要继承李阀之主的位置,切记不可太过贪心,否则不但会害了你自己,还会连累整个李阀。”
“建成明白。”李建成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低头应声,但眼底却闪过一丝不甘与算计。
“你退下吧。”李渊点了点头,挥手示意李建成离开。
李建成离开大堂,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府中下人禀报道:“公子,柴少爷已经在大堂等候多时了。”
李建成眼神一亮,快步走入大堂,却见一名英挺青年在堂内徘徊踱步,脸上挂满了担忧之情。
“建成大兄,世伯他怎么说?”英挺青年见李建成归来,连忙上前急问道。
李建成闻言,轻叹一声,摇了摇头:“抱歉,我父亲他不肯答应,害怕得罪了国师大人。”
英挺青年大怒道:“什么国师,分明是个淫棍。我早就听说这个顾阳每日身边皆有数名绝美女子陪在他身边,供他玩乐,便知此人绝对是好色之徒。他这次离开长安,却要秀宁陪他一起南下,定然是心怀不轨!”
“不可乱说,国师神通广大,耳目众多,万一被他听到了这话,只怕绍兄你性命不保啊!”
原来这名英挺青年名叫柴绍,乃是李家千金李秀宁的未婚夫。
柴家乃是关中头号富商,手里掌握着漕运、盐铁、粮仓的产业,可以给李渊提供大量粮饷,所以李渊才把李秀宁许配给了柴绍。
柴绍心中也一直爱慕着李秀宁,因而听到李秀宁跟随顾阳南下的消息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赶到了长安。
路上,他正好遇到李建成,便向李建成请求一起前往国公府,劝说李渊召回李秀宁。
李建成安抚了他一番之后,让他先去自己府上等候,由自己先去国公府探探父亲的口风,然后再回来向他说明情况。
但很显然,李建成前往国公府,并没有向李渊说出这件事情。
柴绍不知李建成的算计,仍把他当做知心的兄弟,悲愤道:“顾阳都要抢走我的妻子了,难道我还要怕他杀了我吗?那我还是个男人嘛?”
李建成笑道:“绍兄你误会了,国师带秀宁前往南方,只是因为秀宁认识飞马牧场的场主商秀珣,打算借她的关系,以此来拉拢飞马牧场这个势力,获取大量马匹,组建骑兵。”
柴绍根本不相信这个理由,他的内心已经完全被恐惧所占领:“那只是掩人耳目的说法,此人如此好色,怎么可能放过秀宁呢?”
李建成严肃道:“绍兄,你千万不要听信街边的流言,国师大人品行端正,智慧仁德,断断不是好色之徒。”
“是吗?”柴绍问道,“那建成大兄你说,这位国师大人的身边,是不是美女如云?”
“这……”李建成哑然失语。
虽然顾阳好色的传言正是他暗中散播出去的,但顾阳身边的女子的确称得上美女如云这四个字。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出他这个门阀子弟的想象。
圣洁纯净的明教圣女卫贞贞、风姿绰约的高丽女侠傅君婥、妩媚多娇的阴后祝玉妍以及她那清媚可人的弟子婠婠……
不管是哪个女子皆是万里挑一,甚至是万中无一,作为一个男人,李建成也会羡慕,也会嫉妒,这也是驱使他反抗顾阳的原因之一。
柴绍见李建成默不作声,心中更加笃定顾阳是好色之徒的念头,怒眉道:“不行,我还亲自去找世伯求情,不能让秀宁跟着那个好色之徒南下。”
说罢,便要迈步离去。
“不可……不可……”李建成连忙伸手阻拦,沉声道,“绍兄,现在我父亲俨然是对国师马首是瞻,你去说的再多,也不可能改变父亲的心意。”
“难道我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妻被顾阳所辱吗?”柴绍怒目圆瞪,攥紧拳头道,“我柴家虽非门阀大家,却也容不得这般欺辱!”
李建成把按住他肩膀,压低声音喝道:“糊涂!顾阳武功已非人力可敌,连父亲和宁道奇都不得不低头。你若贸然行动,不仅救不回秀宁,反会连累你柴家满门!”
见柴绍仍不甘心,他又叹道:“你今日若强去请求,只怕父亲……只怕父亲会……”
“会取消与柴家的婚约吗?”柴绍冷笑一声,“现在你们李阀已经进驻关中,我柴家的财富对你们李阀来说,也不再重要了,所以就可以利用秀宁,另找一个靠山了对吧。”
“绍兄这是哪里的话?”李建成微微一笑,“我知道你一直爱慕吾妹,也一直支持你与吾妹在一起,只是国师毕竟地位尊崇,仅凭你我之力,根本无法与他对抗,除非……”
“除非什么!”柴绍急问道。
“除非我们能够完全掌握李阀。”
第238章 竟陵
竟陵城建立在汉水江畔,是北方襄阳的门户,又是东方鄂州的屏障,经由陆路南下,便可抵达荆州,实乃水路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进入城中,便可见到满街的火焰图腾与四处行走的白袍人士。
这种景象并非竟陵城由来已久的传统,而是近一年来突然发展起来的明教势力,给竟陵城带来的改变。
在竟陵城南郊,一座崭新无比的寺观静静的矗立在汉水旁的平原上。
这座寺观名叫双龙观,其中靠近竟陵城的方向便是双龙观的主体,供明教信徒参拜以及举行仪式的太一宝殿与太一广场。
而在双龙观后方还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工坊,工坊中招募了上千名工匠,每日生产大量商品,通过汉水码头,源源不断地向四周的城镇输送商品,有的甚至已经越过巴山巫峡,流入了川蜀之地。
凭借着工坊销售所获得的资金,明教势力在竟陵城中迅速扩张,吸引到了大量底层的百姓。
随着江都朝廷发布诏令,宣布明教为国教,明教势力在竟陵城乃至整个江汉地区的发展更加迅猛。
明教教徒数量激增,双龙观的香火日益鼎盛,工坊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为明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竟陵城的官员和百姓纷纷皈依明教,使得明教在当地的影响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双龙观,太一宝殿。
徐子陵一袭纯白教袍,手持经卷,正在给一批新入教的弟子传授明教教义,阳光透过窗棂照射在他的白袍之上,反射出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
新入教的弟子们屏息凝神,专注聆听这位年轻观主的讲解,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而在太一宝殿后方的练武场上,寇仲一身素白劲装,英气勃发,手中握着一把长刀,正在与一名高大粗壮的黑衣大汉激烈切磋。
黑衣大汉挥动长剑,剑气凛冽,杀气腾腾,显然是一位战场宿将,所用剑招都是招招取人性命的战场杀敌之招,凶狠霸道,毫无半点留情。
寇仲虽无黑衣大汉身上那股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煞气,但他天生傲骨,心中自有一股铿锵战意,竟是以硬碰硬的方式,与黑衣大汉斗了个旗鼓相当。
日头渐高,黑衣大汉招式用老,气势也不复最初时候的强盛,反观寇仲却是越战越勇,刀法愈发纯熟精炼,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仅练武一年出头的小子,反倒像是一位浸淫刀道多年的宗师大家。
蓦地,寇仲瞅准时机,一刀击飞了黑衣大汉的长剑,随即刀舞如月,长刀化作一道银色匹练,飞回到了刀鞘之中。
黑衣大汉望着锵然落地的长剑,苦笑一声,拱手道:“观主刀法超群,末将佩服!”
寇仲抱拳道:“方将军客气了,你这些从战场中提炼出来的剑招,对我来说,也是受益匪浅。”
两人并肩走到了练武场旁的阴影处,两名明教弟子递上汗巾,在两人擦去了脸上的大汗之后,便接过汗巾退下。
寇仲问道:“方将军,你手下的三万兵卒训练的如何了?”
方泽滔道:“已经差不多能做到令行禁止了,只不过终究没有经过战场的检验,所以这些兵卒具体训练到了哪一步,末将还不能确定。”
寇仲眼中精光闪烁,自信道:“放心,出兵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你回营继续训练兵卒,随时等候我的命令。”
“末将明白。”方泽滔微微颔首,一副唯寇仲马首是瞻的模样。
作为一名隋将,即使是明教贵为国教,而寇仲是顾阳这位国师的弟子,按理来说,方泽滔也不必对他如此恭顺。
但若是方泽滔现在的身份是一名明教弟子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在寇仲与徐子陵两人的努力之下,竟陵城乃至周边各州县的官员百姓之中,都有了大量的明教教众。
其中徐子陵更加专注于吸纳那些无依无靠的底层百姓,严格挑选信徒加入明教,正式成为明教弟子,此乃正道。
而寇仲的手段便更为的奔放,他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迅速吞并了一大批江汉地区原有的帮会势力,将他们牢牢控制在手中,使得明教的影响力得以迅速扩张。
在两人一文一武的配合下,江汉一带到处遍布了明教的组织,原本的佛道势力只能划地自守,根本不该跟如日中天的明教相抗衡。
他们两人也成为了江汉地区的无冕之王,尤其是有手段有野心的寇仲,更是将手伸进了军队之中,招揽了一批精干的隋将,组成了专属于明教的一支军队。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请示过顾阳,得到顾阳允许,寇仲才开始执行的。
寇仲道:“若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尽管来找我,我一定满足你。”
方泽滔闻言,迟疑片刻,轻叹道:“若说军中还有什么不足的话,那便是战马了。没有足够的战马,以步卒迎战天下群雄,终究是力有不逮。”
“战马吗?”寇仲眉头微蹙,指尖轻敲刀鞘:“战马确实是个难题。听说竟陵周边有一飞马牧场,其中培养了无数的好马,难道还不能供应大军所需的马匹吗?”
方泽滔摇头苦笑道:“飞马牧场自然能够供应大军的马匹,但……”
寇仲见方泽滔有些迟疑,好奇道:“莫非是飞马牧场坐地起价,向你索要了高价?”
他笑道:“无妨,我明教有的是钱,不管飞马牧场要价多少,我明教都给的起。”
方泽滔摆手道:“非也。飞马牧场在商言商,价钱向来公道,绝无坐地起价之事,之所以无法供给我大军所需的马匹,是因为我军所需的马匹太多。而飞马牧场向来恪守中立,若是真向明教销售大量马匹,难免会给人一个飞马牧场倒向明教的感觉。”
寇仲沉吟片刻,从方泽滔的话语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既然飞马牧场在商言商,那与我明教之间的交易,无非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马而已。至于所谓的中立,更是无稽之谈,如今江汉一带已大多被我明教所掌握,飞马牧场说来也是在我明教的地盘上,为了中立而得罪明教,我倒不信那个商秀珣会如此愚蠢。”
方泽滔听罢,轻叹一声,实言道:“其实根据末将得知的一点小道消息,似乎是因为那个飞马牧场场主商秀珣极其不喜明教,所以才刻意限制了对我们的马匹销售。”
寇仲闻言,双眼顿时眯了起来,眼眸中闪过一丝危险的目光:“我明教与飞马牧场向来没什么瓜葛,为何商秀珣会厌恶我们明教?”
方泽滔道:“听说是因为商场主身边的一个丫鬟信仰明教,却被明教弟子骗取身上的钱财,甚至差点失身,幸好商场主及时发现,赶跑了那个明教弟子,但从此时以后,商场主便极度厌恶明教。”
寇仲脸色阴沉,蹙眉道:“此事我会详细调查的,若是属实,大不了我亲自去一趟飞马牧场,向商场主致歉,以免坏了师父的大事。”
话音未落,一名明教弟子匆匆跑来:“观主!教中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