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美综世界的大奥术师 第438节
多神教的信仰传播速度完全出乎了一神教的意料。一场大瘟疫,一神教三个教派受创严重,而多神教的传播却犹如插上了翅膀。
在这种情况下,东罗马帝国开始以一神教为罗马国教为借口阻止多神教向巴尔干半岛和东罗马帝国传播。
同时东罗马帝国还以李察并没有罗马皇室血统,也没有娶罗马帝国皇室公主并不具备继承权。
要求李察退位让出西罗马帝国的皇帝位置。
对于这个要求,李察直接将东罗马帝国的使者割掉耳朵赶了出去。同时宣布,东罗马帝国没有得到他的承认,是不合法的。
双方之间的关系立刻降低到冰点,如果不是瘟疫还没有过去,西罗马帝国也需要休养生息,只怕双方立刻就要打上一场了。
不过这一战日后必然是要爆发的。
李察不会允许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他准备重新将东西罗马帝国合并。至于说合并之后罗马帝国疆域过大,不好管理。
李察准备大力发展海运,有地中海存在,海运天生就占据主导地位,只要继续提升海洋航海技术,帝国完全可以凭借船只在两个月内将兵力投送到地中海任何一处海港。
这种交通条件,比古代东大的交通条件要好太多了。
古代东大的交通条件,从关中到南疆或者江南调派大军大军都是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才行。而且道路难行,气候多变,恶劣。
相比起来,罗马帝国有地中海这样的水路,方便太多了。
伴随着冬季到来,第一场雪过后,意大利北方的瘟疫彻底消失了。
而元气大伤的匈人帝国也暂时安定下来,过去的一年中,因为战乱引发瘟疫,导致了北方大量人口死亡。
现在匈人帝国和北方地区都无力再发动战争了,欧洲迎来了一场难得的和平。
李察在瘟疫被控制之后,开始从北非,高卢征调粮食运送到意大利北部来赈济灾民。
在帝国的早期,因为地震、干旱、洪水等灾难帝国也曾经采取过赈灾,不过和古代东大的赈灾不同。
罗马帝国的赈灾规模很小,只是给灾民发放一些食物,而且因为帝国经历了大量天灾,再加上北方蛮族的进攻,帝国为了维持统治,将更多的钱都集中在了军事上。
赈灾方面几乎很少,这也就导致了大量民众逃亡或者成为贵族的奴隶。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就是那些逃亡民众所引发的起义。
李察这种征调大量粮食,赈济灾民的行为,在整个罗马帝国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对于李察来说,粮食用来赈济灾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他的这种做法,让不少贵族们都觉得李察很傻。
毕竟在他们看来,有这么多粮食,为什么不投入到军事上,反而去救助那些贱民。
高卢的粮食因为连续几年获得丰收,粮食众多,北非因为战乱时间段,恢复的也快,粮食产出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罗马帝国的粮食储备可以说非常充足。
李察让各地官员和德鲁伊一起赈济灾民,为了防止地方上的官员中饱私囊,李察给这些德鲁伊们监督检查的权利。
同时还派遣了他手下的超凡骑士前往巡查。一旦有人打这些粮食的主意,直接将这些人拿下。
实际上,李察一直都在找各种借口来收拾各地的旧贵族。
对于各地的旧贵族,李察对他们的权利进行了各种限制,一些旧贵族被他趁机收拾了,剩下的旧贵族们看到李察的铁腕,不敢和他对着干,一个个都变得非常老实。
结果就是他暂时找不到什么借口收拾他们了。
不过现在李察将大量粮食运送过去赈济灾民,他可不相信,这么多粮食摆在眼前,这些旧贵族们能够忍住。
只要他们敢伸手,李察就有了借口收拾他们。
到时候直接抄家流放一条龙服务。不仅清理了贵族,还能收获一笔财富,同时还可以将那些土地分给普通民众和奴隶。
说白了,李察就是要进行土地的再分配。
因为帝国粮食赈灾,这些遭受瘟疫区域的民众很快就得到了救助,这让一直以来被压迫的民众第一次感到了帝国的好。
李察成功用粮食得到了这些民众的认可。
与此同时,又一批贵族因为赈灾问题,被李察直接拿下。意大利北方区域也逐渐的被李察掌控。
在收回了北非殖民地之后,李察并没有将海军取消,而是加大了金钱物资投入,对原本的临时海军进行扩张。
之前临时组建的海军中,有大量商船和小船,并不适合海军使用,李察命令将这些不合适的船只退役,然后建设新船,同时开始征召海军进行训练。
罗马帝国作为海洋国家,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西方的伊利比亚半岛上,西哥特王国还需要海军来征服。
李察组建的海军,第一个目标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王国在得知罗马帝国成功收复了北非,原本的高卢行省总督成为了罗马皇帝后,立刻就警惕起来。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西哥特王国和高卢行省在比利牛斯山脉进行了多次摩擦,双方都想要掌控比利牛斯山脉。
毕竟谁控制了比利牛斯山脉,谁就拥有了战争的主动权。
西哥特王国很清楚高卢行省的实力,毕竟以前高卢行省经常被他们劫掠,而最近几年,他们的军队连高卢行省西南防线都无法攻破,更无法去劫掠了。
现在比利牛斯山脉的争夺还没有结束,北非突然被罗马收回了,这个时候从北非可以直接进攻伊比利亚半岛的后方,到时候西哥特王国就是前后夹击。
因此西哥特王国立刻就对南面增兵,准备防御罗马帝国从后面进攻。
至于说从海上进攻,西哥特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伊比利亚半岛三面环海。西哥特人现在的国力也不足以支持他们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
李察准备在海军组建完成之后,就兵分三路进攻西哥特王国,将这个隐患彻底消除,收回帝国的西班牙行省。
地中海因为被陆地环绕,海水和外界连通的不多,风浪很小,因此船只更容易航行。
李察又对罗马的船只进行改进,增加了船只的操控性,和抗沉性,让船只能够在地中海航行的更快更平稳。
同时他还将罗马人的弩炮进行了一些改进,简化了操作,缩小了体型,增加了射程,将其安装在船只侧面和船头上。
这个时代的海战武器还很原始,罗马人的弩炮对于西哥特王国的蛮族来说,已经算得上是黑科技了,弩炮搭配上希腊火,这让罗马的战船威力获得质变的提升。
第625章 欺诈和联盟
战乱,瘟疫,饥荒让北方诸国都变得非常虚弱,罗马帝国虽然有了高卢行省的粮食赈济,但是粮食依旧有些紧张。
同时,北方需要恢复生产,李察并不打算再发动战争。在他看来,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他不急着去进攻,而是准备先让国家发展一下。毕竟帝国连年战乱,又被那些官员各种贪污腐败瞎搞,底层百姓过得很苦,继续开战就算打下来,伤亡和损失也会很大。
现在北方诸国虽然暂时停战,但是只要度过这个冬天,粮食丰收了,这些人必然会继续接着打,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匈人帝国的内战势必是要分出你死活我才能结束。
趁着难得的和平时期,李察开始控制着帝国休养生息。同时抓紧时间来改进战船。这个时代的战船问题很多,船只速度慢,结构也不合理,李察拿出了改良后的战船,然后命令造船厂开始建造。
与此同时,李察也开始组建海军。好在罗马帝国一直以来都有海军,他只需要重新招募再进行训练就可以了。
以前海军因为耗费巨大,同时商贸几近断绝等问题,帝国的海军因为财政问题被裁撤。
现在李察开始壮大海军,准备跨海征讨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王国,在得知北非的汪达尔人被击败,帝国重新掌控了北非之后,西哥特王国的军事压力顿时倍增。
以前北非被汪达尔人占据,他们和汪达尔人交战数次,各有胜负,但是双方之间的军事压力并不大。
因为汪达尔人将扩张方向放到了罗马帝国身上。
毕竟罗马帝国的富裕是出了名的,而西哥特王国这里和罗马帝国相比就是穷乡僻壤。所以汪达尔人一直以来都是想要从罗马帝国身上撕下来一块肉的。
但是现在的汪达尔人被李察一棍子直接打死了,然后罗马帝国重新崛起,占据了北非。接下来罗马帝国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高卢北方的日耳曼人?就连西哥特人都知道,日耳曼人穷的叮当响,一个个又悍不畏死,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没有任何油水又难打。
作为曾经的高卢总督,李察会不知道?所以他肯定不会将目标对准日耳曼人。
既然不是日耳曼人,那接下来的目标就只有那么几个了。匈人帝国、巴尔干半岛地区,以及西哥特王国。
匈人帝国正在内乱,但是其实力并不弱,此时的匈人帝国还没分出胜负,所有人都不想要打断他们的战争。
毕竟匈人死伤惨重最后就算是重新统一,也没有实力再入侵其他国家了。至于巴尔干半岛,现在也是一团乱麻。
罗马帝国下一个目标最有可能就是巴尔干半岛和西哥特王国。
而且相比于巴尔干半岛,罗马帝国和西哥特王国之间的仇恨可就大了去了。当初西哥特人逃入帝国,然后在奴隶配合下,打开了罗马的城门。
然后西哥特人可是在罗马一番劫掠后,率军跑到了西班牙行省,将西班牙行省攻占下来,并且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可以说,西哥特王国的建立完全就是在割掉了西罗马帝国身上一大块肉,再加上还有劫掠罗马城的深仇大恨,罗马帝国要是崛起了,必然会来找他们算账。
别说是李察了,换了谁在这个位置上都一样。
对于罗马的民众而言,这可是复仇之战。
托里斯蒙德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于西罗马帝国重新壮大起来很警惕,但是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毕竟对于西哥特王国来说,想要从西班牙进攻罗马必须要占领高卢,然后再从北方进攻意大利。
至于说依靠海军几乎不可能。
意大利的位置太好了,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之间的海域中,意大利占据了三座大型岛屿,这三座岛屿都是意大利天然的防线。
西班牙想要从海上进攻,就必须要拔掉这三处岛屿,可是西班牙根本没有这么强大的海军。
在这种情况下,托里斯蒙德国王只能进行防御或者进攻北非,以北非为跳板,进攻罗马。
这两条路都不好走。
托里斯蒙德开始分别派遣使者前往罗马和北方的日耳曼蛮族。西哥特王国同样属于日耳曼蛮族的一支。
一方面,托里斯蒙德派出使者前往罗马,向罗马表示友好,并且祝贺李察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他派遣使者来这里,就是想要打探消息,试探李察的想法,是否有进攻西哥特王国的想法,另一边派出使者联络日耳曼蛮族,想要拉着他们一起对付罗马帝国。
他很清楚,这几年来,李察在高卢行省打的日耳曼人狼狈不堪,损失惨重,日耳曼人几乎不敢南下。
如果这个这个时候,西哥特王国能够伸出援手,日耳曼人很有可能和他们联手。
托里斯蒙德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战争的打算,即便是罗马帝国不准备进攻西哥特王国,他也准备和日耳曼人联手。
对于西哥特王国,不,应该说是对欧洲所有的国家而言,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是不符合这些国家的利益的。
托里斯蒙德觉得,一个虚弱的罗马更适合他一步步进行蚕食。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托里斯蒙德开始和北方的日耳曼蛮族勾搭起来,并且利用海路和日耳曼蛮族交易。
日耳曼蛮族虽然悍不畏死,但是整体装备却很差劲,很多人都是只有一柄战斧和一个头盔,身上穿着皮甲,甚至无甲。拥有铁质铠甲的人很少。
在日耳曼蛮族军中,铁甲的占比数量在三成左右,而高卢的军队铁甲普及率达到了七成,剩下的人也有皮甲。再加上占据有利地势,这才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就挡住了日耳曼劫掠。
可如果给日耳曼人装备升级,让他们拥有大量铁甲、投枪、战斧之后,高卢行省即便能够挡住日耳曼人的入侵,伤亡也必然会提升。
一旦时间长了,高卢必然是承受不住损失。
再加上托里斯蒙德从另一边进攻,他觉得有很大几率吞并掉高卢行省,或者和日耳曼蛮族瓜分掉高卢。
对于现在的高卢,托里斯蒙德是垂涎三尺。经过李察治理之后,高卢行省不仅成为帝国的粮仓,同时还产出大量手工艺品,布匹、陶瓷、铁器、食盐、糖、酒水等等。
上一篇:吞噬星空:悟性逆天,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从镇妖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