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94节

  陈光良错愕,他赶着来香港,这位华侨则赶着去沪市,难道这就是人生的际遇不同!

  “嗯,价格合适就买下,但也要稍微杀杀价,毕竟现在行情在,”

  “好”

  5000平方尺,等五十年代中后期,若是开发高层住宅,怕是不够;故后期要一步步‘并楼’,提前买下旁边的物业,这样将来省事、省钱许多。

  这一点,陈光良会在长江地产下达一个文件,仅管理层知晓。

  这幅旺角地皮,在1947~1948年,保守能上涨七八倍,这还不算期间还能收佣金。1937年后,香港有波地产高超,租金也会上涨,故五年租金说不定都能回本。

  陈光良来香港,自然也会拜会一些香港本地人,但在沪市有发展的企业家,不过他在香港认识的朋友也算多,干脆以‘平安银行’在港发展两周年为契机,举行了一场晚宴,和本地商人聚一聚。

  来参加晚宴的,包括何东、简东浦、永安郭氏、先施马家、‘戏院大王’卢根等众多香港的名流。

  若是让本地人知晓,也会佩服陈光良在香港吃得开。

  此事的陈光良,是华夏商人的‘巅峰’,来港的话,相当于杜月笙来港,就算他不邀请大家,如果大家知道他来香港久住,也会上门来拜访的。

  另外一方面,香港商人得知陈光良来港发展,普遍的态度还是很平静的,此时全国上下的华人比较团结,派系之别还不明显;等到1947年后,大量的内地人涌入香港,届时派系之间的竞争才算明星一些,主要是粤籍人羡慕沪市人有钱,就爆发了一场‘黄金大战’,让一些沪市投机者输得倾家荡产。

  当天晚上的宴会,陈光良设在‘大酒店’里,嘉宾来了上百人。

  在期间,卢根走到陈光良面前,压低声音的说道:“陈先生,不知道明日是否有时间,我想和你聊些事情。”

  陈光良思考了一下,说道:“那就明天中午吧”

  “好”

  卢根这些年可谓在电影界风头正劲,他和犹太人合伙的电影公司,在华夏拥有大量的电影院,同时他又掌握着西片的发行;凭借这一点,他的电影院都是第一轮播放西片,其它二三轮影院都要看他的脸色,才能拿到西片的上映权。

  在1933年,卢根又在香港创办了代理世界各国电影机械的“振业公司”。全华夏的电影院要购买各种电影器械和配换零件,都要由“振业”采购。

  但卢根还不满足于仅仅在电影院、代理电影发行、电影放映设备上的生意,他还想建设一个从生产到面向观众的一条龙式的电影王国。

  今年,他在香港创办了有庞大制片计划的凤凰影片公司,试图在香港电影制片业中大展手脚。卢根在创办时,总共投资200万元,当时的200万是一笔极大的资金,闻名全国。

  凤凰公司开设在香港北角名园山联华港厂旧地,同时卢根广招电影身材,一大批沪市的电影人才纷纷来到香港。凤凰公司还开办了大规模的演员训练班,一次就招收了200名学员,其中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卢根想为公司培养各种演员,所以给学员的待遇也相当可观,一入学即每人每月发津贴十元(当时一个人的生活费六元),三个月后更加到三十元。

  如今看来,卢根莫非是遇到什么麻烦?

  陈光良心中已经有些猜测,不过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他还是要把握住尺度的。

  当天晚上,陈光良也和金融界人士,包括东亚银行的几个创始人、广东银行的几个创始人,都聊了聊未来的发展。

  东亚银行的简东浦,就请教道:“陈先生,面对如今沪市的银根紧缺、经济糜烂,你觉得南鲸政府如何做,才能改善这种情况,还是放任不管?”

  陈光良当然有这个资格被人请教,他还担任着南鲸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

  对于这个问题,他思索一下后,说道:“可能最终还是要放弃银本位,以纸币取代银元,才能改善这种情况。”

  众人惊讶起来,随即有人问道:“纸币发行,一定要有什么担保,否则如何确保它的地位?”

  陈光良说道:“这自然要取得西方主要国家的支持,实行货币之间的正常稳定交易,所以说发行纸币也很难。”

  事实上,各家银行也有发行纸币,一些民营银行取得南鲸财政·部门批准,发行了不少纸币。

  这样的好处很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银根,但也埋下了被官僚资本入侵的种子。

  南鲸政府只要安排几家官僚银行,拿着纸币去各家银行挤提大洋,那就是机会来了。

  简东浦最后说道:“香港的金融受沪市影响,今年香港的日子也不好过。”

  众人纷纷点头。

  当然不好过,如今东亚银行还没有发生挤提,预计就是今年的事情。仅此一事,简东浦会让东亚银行保守发展,也是后来没有赢过恒生银行的原因(恒生在没有被汇丰收购前,已经超过东亚)。

  将来平安银行来港发展,也会保守的发展,能不能成为香港第一华资银行,倒是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陈光良要将自己的企业和银行,建立一种‘托拉斯’或‘财团’的模式。

  当晚的聚会,大家还是聊了很多国家大事、商业大事。特别是在商业上,大家很是尊重陈光良的身份地位。

第302章 发展壮大

  次日,陈光良抽空和卢根一起吃了顿午饭。

  卢根很快也道出实情,说道:“陈先生,我的资金出现一点的问题,想从平安银行获得一批贷款,希望你看在我们多年合作愉快的份上,照顾一二!”

  陈光良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直接说道:“恐怕不是一点的问题吧,这个不是什么秘密,我能很轻易的查到的。”

  仅他知道的,就有西片商不再通过卢根来发行,而是直接在沪市成立办事处,直接的发行;少了这一个优势,卢根还有什么底牌呢?

  他的凤凰影片公司,看似投资巨大(200万),实则电影行业不是全靠钱能解决的,靠的是好电影。

  例如时代影业最近三年出头,平均每年拍摄十部电影左右,基本上都是赚钱的电影,而且不少还是大爆特爆。

  卢根心知瞒不过,就说道:“我被一伙洋人给骗了,损失不菲,已经动摇我的事业。”

  这个年代,洋人骗了太多的华夏人,主要还是华人的信息渠道,以及对于洋人在骨子里的自卑。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如果你真的需要资金,那就将凤凰影业卖给时代影业,价钱方面,我倒是可以考虑我们朋友一场,你投资的金额可以原价上稍稍折价。”

  卢根脸上大变,说道:“陈先生,我不是卖资产,而是希望获得贷款。”

  陈光良摇摇头,说道:“你别激动,就算时代影业要买你的凤凰影业,最近几个月也拿不出资金,至少得等到下半年。毕竟现在的情况,你多少也了解,没有银行可以拿得出来资金,都是自身难保。而你的财务情况,我想你自己明白,到时候该如何取舍,这是由你。”

  卢根顿时心如死灰,他做梦想建设一个从生产到面向观众的一条龙式的电影王国,倘若凤凰影业被收购,那么这个梦就断了。

  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知道的商业王国,能支撑多久,可能三个月,可能半年时间,所以他实际上选择不多。

  最后,他只能说道:“好,那我回去考虑考虑。”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把话题扯开,聊起电影方面的事情,卢根虽然没有什么心情,但也对得上。

  一顿饭吃完,卢根有些垂头丧气的离开。

  他从陈光良身上,看到如今的‘银根紧缺’的严重性,就连陈光良这样的人,也不敢在上半年轻举妄动,必须等到下半年。

  也就意味着,他接下来想得到银行帮助,更加希望渺茫,因为其它银行一定是更加的谨慎。

  另外一边。

  陈光良愿意收购凤凰影业的原因,除了其在北角那幅13万多平方尺(22亩)的地皮外,还有卢根购入的设备、影棚,网络的人材等等。

  时代影业在香港拥有两个制片基地,并不算浪费,毕竟陈光良准备卖掉沪南的那个基地,在1937年将制片业务全部搬到香港。

  同时,以香港为基地,向东南亚供应电影。

  仅1937~1941年,完全可以赚回;更好电影设备之类的,他更是会提前转移至奥门;可以说,日本人想没收他的财产,基本也是不可能的(物业除外,但后续可以拿回来的)。

  汉口。

  总司令、孔祥熙、宋仔文‘三巨头’及南京政府的一些‘非亲日派’,正在秘密聚会。

  今天聚会的内容,主要是讨论‘一项对ZG银行的改组计划’.

  为什么要避开‘亲日派’——ZG银行副总裁张嘉璈(负责实质性的工作)、汪精卫、张群、黄郛等亲日派巨头呢?

  这事,还得从宋仔文‘下台’说起走。

  1933年秋,因为在军费问题上与总司令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宋子文又一次辞去了南鲸政府财政部·长的职务,一同辞去的还有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院长等政府要职。

  他暂时远离了民国权力的核心,政治上的失意,反而刺激了宋子文从商的兴趣。这时,他利用还保留着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的头衔,表现出了对全国经济建设的热心。

  宋子文深知,要推行新的经济建设计划,需要大量资金,于是筹划成立了一家具有强大实力的投资集团——ZG建设银公司。

  宋子文特殊的身份,对其发展经济的计划,无疑会起到不可估测的推动作用,然而阻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宋子文设想,ZG建设银公司应该是一个集中了中外各大财团资源的投资公司,资本额1亿元,由华夏与英美银行家组成。

  但此举遭到了日本的方面的强烈猜忌,日本驻南鲸领事明确反对英美等国资本参与其中。日本的讹诈政策,令英美财团只得退避三舍。无奈,宋子文的建设银公司只争取到华夏财团的支持。

  在此时的形势下,自然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凡是宋子文的手笔,自然都会引起日本及亲日派的不满;而宋的经济行为,也在不失时机地打击着日本的利益。

  建设银行公司成立后,宋子文虽有了华夏“摩根”的头衔,但是他清楚这还只是个虚名而已。他若想在经济领域继续呼风唤雨,绝离不开大财团的支持,而以此时金融界背景而言,又绝不能没有华夏银行的加盟。

  华夏银行本由清王朝的“国家银行”,即大清银行改制而来,虽改为商办,但其地位与实力使然,始终是事实上的“中·央银行”。因历史的渊源,其一直为北洋系所掌控,而历任的总裁又都是亲日一派的人物。

  以实为中行灵魂的副总裁张嘉璈为例,他像宋子文喜欢美国文化一样热衷于日本文化,迷信日本实力,甚至平时穿和服、着木屐、说流利的日语,完全一派东洋作风。因而,与欧美派隔阂很深;因而,建设银公司成立后,华夏银行很快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故宋子文深以为恨。

  如今,机会来了。

  会议上,宋仔文说道:“总裁,若想改善财政情况,必然要利用‘两局四行’为核心,建立一个大型的托拉斯王国。对工商业、金融业的掌控,也将非常直接之体现。”

  他做梦都想做华夏的‘摩根’,那么何为‘大型托拉斯王国’呢?

  很简单,那就是吞噬和掌控民营企业,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中央财政,又能扶持各行各业的发展。

  不错,比方说这个‘大型托拉斯王国’如果控制了荣家的‘申新系’,那么就相当于控制了‘面粉业’和‘纺织业’这样的民生工程。‘申新系’发生经营困难时,核心银行就会给予全力支持,‘申新系’经营良好,又能为核心银行带来巨大的存款和收益。

  说白了,就是‘财团模式’、‘G企模式’。

  这一次,孔祥熙也站在了宋仔文一边,说道:“总裁,值此机会,我们可以利用官办银行,趁机收购数家民营银行,一些企业也可以趁机入股和收购。一旦完成这样的布局,将来对中央财政大有好处,对你掌控经济走向,也更有把握。”

  在这一方面,孔祥熙和宋仔文的观念一样,那就是‘不要放过民营企业’,要趁虚而入。

  总司令对于宋仔文的才华,那是绝对的放心,只不过有时候宋仔文‘恃才傲物’不听话,这让他头疼。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原本宋仔文只要不主动辞职,他也不会让宋仔文离开。

  所以,总司令一如既往的支持道:“你们想怎么做,有没有方案?”

  宋仔文这一次主动说道:“我想掌控ZG银行,这样,利用这些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释放出的能量,可以为D国做很多事情。”

  孔祥熙点点头,便是同意宋仔文的主张。

  总司令说道:“好,你们放心的去做,T·V你就担任ZG银行的董事长,并负责改组。”

  担任董事长自然不够,自然还需要改组,将原来的亲日派踢出权利圈。

  “是,必不负重托。”

  经济上,南鲸政府还是靠孔宋家族的。

  随后,孔祥熙说道:“总裁,我想组建小四行。”

  总司令说道:“何为小四行”

  孔祥熙说道:“如今四明、国货、企业、通商这四个老牌银行,都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我想以两局四行为核心,先吞并这四家银行,增加南鲸政府的金融实力。”

  总司令点点头,说道:“既然是他们遇到麻烦,总比倒闭的好,可以支持。对了,这个招商局情况如何?”

  孔祥熙回道:“经营理想,如今南洋运输都已经占领很大的份额,听刘鸿生说,下一步是希望航行到欧美。财政情况方面,每年盈利也很理想”

  总司令发出一声感叹:“这个陈光良是厉害,为国家也做了不少贡献,就是他为粤省创造巨大的财阀,让陈济棠的实力大增。不过他还为国家提供建议,前几年多进口一亿白银,也缓解了国家的财政。总体来说,还是有点功劳的。”

  陈光良对国家应该是‘三大主要贡献’——白糖(每年为国家节约5000万两的进口),航运(一家四千多万资产的企业)、当年建议进口白银(由三家官办银行进口1亿两)。

  但是白糖产业,主要受益人是军阀陈济棠,南鲸政府也就收了一点税收,不过是毛毛雨。当然,沪市的制糖厂也建立起来,其实南鲸政府也收获不少。

首节 上一节 294/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