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28节
所以有些事情,碰得到就干预,碰不到也只能让历史继续走下去。
几日后,陈光良拿着总司令的手谕,找到重庆防空副司令兼参谋长蒋逵,并来到现场实地勘察。
他现在直接找总司令,私人随时能被接见,因为兹事体大,陈光良也担心下面的人不重视他的建议,有总司令的手谕在,重庆防空司令部才能足够重视。
“蒋司令,你看看这个出口,泥泞滑湿,里面的人要是发生混乱,必然将挤出洞口,届时这里就会发生滑倒,进而演变成踩踏。”
蒋逵看了一番,说道:“陈先生,根据防空条例,这里闸门一关,是不能出去的。”
他有些莫名其妙的被陈光良拉到现场,不过人家现在是总司令的红人,他可得罪不起。
陈光良说道:“你这话说的,里面发生窒息,那会是成片的倒下,这时候大家的想法是,宁愿被战机轰炸死,也不要那种难受的死法,大家必然冲出这里。”
蒋逵问道:“这里的通风口很多”
陈光良直接说道:“我知道很多,你们有没有想过,日本如果轰炸时间更长,比如长达四五个小时,通风口被堵住的情况。我希望,蒋司令能认真听取我发现的诸多问题,毕竟如果这里发生安全隐患,那性命是几千上万的收割。”
蒋逵也认真起来,说道:“好,陈先生请!”
随即,陈光良点出了很多的防空隐患,蒋逵也越来越认真起来。
其中陈光良还特意建议,将通风口加固,以钢筋混凝土,增加鼓风机;里面增加电话机,由护卫团值守,洞口也增加电话机,保持联络
蒋逵到后面,也增加了自己的想法,这个防空洞本来就是他主持的,那么他自然也非常专业。
最后,陈光良承诺,有宁安基金会拿出30万法币,对这个防空洞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加以改进。
有人出钱,蒋逵自然很高兴,毕竟如果想政府出钱,那怕是经费难申请。
陈光良自然也很高兴,毕竟要是真能阻止这场灾难,就算没人知道有人在付出,他内心也会很满足。
这一天,陈光良夫妇又接到总司令的宴请,和他一同出席的还有美国回来的汤飞凡夫妇。
在1937年初,汤飞凡正好已经能通过实验,确定青霉素的效用;随后陈光良给了他一部分资金,让他同时向南鲸政府申请保护,并去美国申请专利和进一步的支持。
因为汤飞凡正好是美国留学生,在那边有自己的人脉,很快就得到各方面的关注,甚至军方的支持。
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已经有实验结果,有青霉素提取、粗提纯的成功,这就是现场的‘震惊世人的结果’。
总司令携夫人出席了这次宴会,显然看得出来对汤飞凡的重视。
当然汤飞凡和陈光良有约定,不能透露他对青霉素的理解和贡献,只能透露陈光良是一开始的坚定投资人。
“这次邀请大家,也是感受到我们华夏人居然能在医药上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我听说,现在青霉素又称之为‘软黄金’,非常的珍贵。现在不仅仅美国需要,就是英国和整个同盟国都需要,特别英国发来感谢信,感谢汤教授的发明。”
英国人正陷入战场,而且又是美国人的同根同源,所以现在青霉素主要的客户,就是英国人,其次才是同盟国,至于华夏,根本买不起多少。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已经能通过玉米粉制作的培养液,开始批量的生产,仅这一步,比前世大概提前了三年时间。
汤飞凡感叹的说道:“当初我偶然发现英国人的论文,是陈先生斥巨资为我组建了实验室,这一研发就是六七年,资金是从未缺少过。所以取得专利时,已经是相当的顺利。”
总司令笑道:“陈先生总是有着领先别人的眼光,确实了不起。”
这话是真的,大家都知道,人家工厂还没有西迁,陈光良的工厂已经建好开始生产;等大家工厂西迁的时候,一路上的困境难多了。
陈光良连忙说道:“不敢当,只是我年轻,对一些事情比较感兴趣和冒险而已。”
“哈哈,这倒是,人家都不敢西迁,你倒是提前将工厂开到川蜀,对抗战有很大的作用。”
“不敢当,抗战守土,人人有责。”
都是场面话,只要保证自己一家人安全,什么都好说。
接下来,陈光良还说道:“以汤教授的贡献,接下来诺贝尔医学奖必然是他。这不仅仅是一份奖,而是代表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华夏人终于发明了自己的东西,作为每个华夏人,都会感受到荣光的。”
大家不可思议了一下,这里面的道理,大家居然一时间没有想到。
“好好,我觉得这个诺贝尔医学奖,也必然是我们汤教授的。”
汤飞凡连忙说道:“其实青霉素最早的论文,是英国人。”
陈光良笑道:“但他放弃了研究,不然也不会那么久才出来,毕竟我们华夏的设备和科研,还是落后英国很多。当然,我认为应该是共同获得,汤教授是肯定获得的,英国人则排第二,这也是好事。”
实际上,1938年已经提名了一名华人,不过提名归提名,真正获奖是完全不一样的。
要不是1940~1942年,诺贝尔医学奖停了,汤飞凡可能这两年就会得。
但如今青霉素在盟国的战场上,大显神威,西方一定会颁奖的。
接下来,总司令说道:“青霉素对我们国家也太重要了,这次邀请汤教授回国,就是希望我们也能生产青霉素。”
青霉素对伤口感染,总司令是知道的,士兵或许用不着,但将官要是有这个玩意,就是救命神药。
汤教授说道:“没问题,这次我回来,一定第一时间培养出的青霉素,相关的设备已经到仰光,还希望总司令第一时间运输回来。”
“特事特办,我已经严令戴笠负责,这个月就能拉回重庆。”
眼见如此,陈光良也表示道:“宁安基金会,愿意拿出一笔资金,继续支持这个事业!”
总司令笑道:“好好”
以如今汤飞凡的水平,在美国实践一段时间,以及得到设备和优秀菌种、玉米培养液等,华夏很快就能有几万单位的青霉素,差不多明年就能有了。
前世也是他在1943年生产出5万单位的,这一世提前两三年时间,但美国那边却提前了三年时间。
事实上,汤飞凡在1935年就有很大的成果,不过在陈光良的建议下,他继续低调的进行了提纯。直到1937年初,才正式在美国申请专利,以及发表详细的论文,一举取得巨大的轰动。
当然,后面的继续提纯、高产量菌种、批量生产,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汤飞凡在国民政府的示意下,将专利向美国放开,进而取得美国政府对华夏的医药援助。自始至终,汤飞凡没有获利,陈光良更没有获利。
如今,华夏获得优质的菌种,以及进口的培养液,接下来华夏的青霉素也会生产出一批,这对前线将士,也将是个好消息。
不过华夏依旧没有独立大批量生产青梅的本领,哪怕是日本也没有、苏联也没有、德国也没有就美国有。
回到家里时,严人美的眼神依旧带着崇拜,她实际上早就知道自己的丈夫在援助汤飞凡,但今天他想到一个可能,这个青霉素都有可能是丈夫率先提出的,只不过技术不是丈夫去研发的而已。
“好啦,有些事情给我也很大的压力,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不要把我想得那么伟大!”
严人美这才变了脸色,安抚道:“你说的对,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所以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更何况,既然我们坚信抗战会胜利,就力所能及的做些事便可!”
她知道很多事情,例如抗战预计在1945年胜利,因为日本人会将美国拖下水,自取灭亡;更重要的是,抗战胜利后,国内会有内战,他们一家必须到香港去发展,不要再卷入其中;与此同时,在香港发展要安定下来,坚信香港一直会保持下去,所以发展地产物业是最好的先见之明。
严人美的这些观点,自然是陈光良灌输的,他担心期间自己突然嘎掉,家族事业就戛然而止。所以严人美只要记住这些话,带着三个孩子去香港发展,凭借他留下的地产资产,再加上几个孩子的基因,至少也不会输给香港利氏家族。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准备,陈光良哪里会将自己置身危险中。
第333章 准备后撤
之后的日子,陈光良坐镇重庆,指挥着全国的‘平安系’商业帝国。与此同时,他先后视察了重庆的多个防空洞,凡是觉得有漏洞的,都亲自监督防空司令部进行维修改进,因为得到首长的手谕,他的话倒是很有份量,当然也捐出不少钱,差不多60万法币去完善。
与此同时,宁安基金会不仅做着慈善事业,也购买军需公债、抗战公债,变相的将在后方工厂的利润,回报给国家和人民。
此时。
日本人已经发动‘102轰炸’一个月出头,这段时间整个重庆都笼罩在日本人的轰炸当中。当然,这样的场景在伦敦,实际上也是差不多。
在轰炸期间,大后方的人民都抱着这样的观点——你今天炸,我明天修,绝不会妥协。
事实上,每一次日本人轰炸的对象,主要是后方的工业,以及商业区、政府部门。
就连新丰纺织厂也被炸了,但陈光良早就知道有这一天,自然做了很多的准备——例如新丰纺织在七个地方,甚至有模仿陕西窑洞的生产车间。
所以新丰纺织虽然损失一些机器,但却不是致命的,基本一两个月就能恢复正常生产。
1941年6月5日,这一天的18时18分,日本飞机24架分三批经湖北宜都、松滋等地突然夜袭重庆。
在CQ市区上清寺、中三路、两路口、大田湾、黄家垭口、观音岩、神仙洞、七星岗、通远门、巴县中学、南岸弹子石、玄坛庙以及江北等地投下爆炸弹、燃烧弹。
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轮番轰炸CQ市,看那架势大有要把重庆炸为平地的样子。
由于正是傍晚,进城的人和不属于在该洞躲避的人,在发布紧急警报后急不暇择。
于是就近躲避,该洞管理人员也没有检查核对凭证,尽量收容,致使四通八达的校场口一带大隧道人数大量超过规定数量。
以往,日本人轰炸时间持续不长,而今天显得特别长。
李旺忠,是‘护卫团’的一员,他负责洞内的秩序,以及守护在洞内电话机旁边。
这个电话机,是刚刚装上不久,听说是宁安基金会捐赠的,电话机上面就写着信息。
“太拥挤了,我感觉有些呼吸不过来!”
“就是啊,怎么回事,以往轰炸一两个小时就结束了,今天都已经三四个小时了。”
“我要出去,我不想窒息死!”
眼见騒乱要形成,李旺钟连忙说道:“大家不要拥挤,我们有鼓风机通风,也有照明,再等等。”
这两点已经比前世好很多,但这个原本容纳5000人的防空洞,此时怕是有上万人。
騒乱依旧开始蔓延。
李旺忠连忙拨通电话:“我是06段的李旺忠,里面的人太多,空气已经开始不足,大家开始拥挤,请尽快安排洞口疏散。”
“胡说,外面还在轰炸,现在出去就是死路一条。”
这时候有人喊道:“我们宁愿被炸死,也不要窒息!”
李旺忠连忙说道:“快快,里面的人快控制不住了。”
这样的电话,不仅有李旺忠的,还有其他段的,有了电话,就能了解洞内的情况。
一时间,外面的护卫团一面抢修通风口,一边将各个大门打开。
事实上,有多个通风口,里面的空气只能说氧气比较稀薄,更多的是人们焦虑的心情,进而演变成混乱。
因为有电话、电灯的原因,这一次各个洞口打开,一些人蜂拥挤出洞口。
第二天,首长带了市长吴国帧、卫戍首长刘峙等人,来视察。
“具体死了好多人?又是怎么死的?”
看着大老板阴沉的脸,刘峙知道,要想保住职位,一定要推脱责任,以及说好的。
“首长,昨天晚上轰炸时间五个多小时,是有史以来最长的。我们防空洞各方面都没有问题,有电、有电话、鼓风机正常,所以不曾缺氧。只是原本能容纳5000人的防空洞,挤进来10000人以上,最后因为一部分感觉难受,进而演变成拥挤。护卫团讲,我们当时电话保持沟通,第一时间放开各个闸门”
首长脸上缓和下来,既然工作到位,那么就不算失职,那自然不能说国民政府工作不到位。
“死了多少人?”
这一次,刘峙知道,自己可能保住了自己,他连忙说道:“就几十人,都是因为踩踏的原因。”
“具体数字多少人?”
刘峙一时间有些不确定,幸得护卫团的人补充道:“一共是102具尸体,都是拥挤造成的,当时我们电话保持畅通,已经尽力疏导,是人太多的原因。”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