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30节

  几天后,租界的谣言四起——平安银行的资金周转困难,一时间大量的储户在平安银行租界的总行和分行排队提款。

  此举,自然也惊动了汪伪政权,对于这个一直在大后方出力的企业,他们自然恨得牙痒痒,故马上安排地痞流氓加入挤提的队伍,并进一步散播谣言。

  “排好队,排好队,乱糟糟的像什么!”

  林峰这个留守在沪市的安保公司负责人,亲自带人来维持秩序。

  不过平安银行特意交代他,这次是银行准备将存款还给储户,所以不要劝。

  “威风什么,都TMD要倒闭了!”

  林峰一听有人反驳,马上态度非常不好的说道:“你TMD说什么,不想取钱就走,要取钱就给我规规矩矩排队,不然一分钱没有。”

  “你”

  “平安银行请你这样的员工,真是倒大霉了!”

  “小子,你别得意,你知道不知道我是谁的人?”

  “我管你是谁的,来这里就得守规矩。”

  有这样的态度,更加坚定了大家取钱的决心。

  不过等到里面取钱时,很多人都傻眼了,只要有客户提出取钱,银行职员除了说一句:“定期还没有到期,现在取出,利息一分没有了。”

  客户本能的说道:“取取,再不取本钱都没有了!”

  银行职员直接将一份需要签字或画押的纸张给客户,随后就将法币兑现给客户,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你们不是没钱了么?”

  客户抱怨了一下,本来还有大几百的利息,现在一分没有了。

  “上面是这样说的,不过尽量会兑现给你们的。”

  听到这样说,客户半信半疑的离开,但也不至于后悔。

  很快,沪市的报纸也第一时间刊登了平安银行遭遇挤提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惶惶起来。

  毕竟平安银行一直以‘财大气粗’来形容,旗下更是拥有多座‘印钞机’工厂,深得储户的信任;就算陈光良宣布将工厂利润捐出做慈善,但这些工厂的流水总归是要汇聚在平安银行,不至于缺钱这种事情。

  有大额储户开始拜访夏高翔等高层,得到的答复也是——平安银行沪市缺钱,但会尽量将资金兑现给大家。

  那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相信平安银行,更重要的是相信陈光良,结果却被告知——要么取钱,要么这些钱后面只能去重庆分行取出,因为这边的资金可能要取出。

  一时间,还是很多大户选择取出。

  他们觉得,平安银行不会放弃沪市的市场,所以就认为平安银行可能是真的缺钱了。

  事实上。

  陈光良在准备让平安银行撤出沪市的时候(仅含储蓄业务),早已经算计好了,未必不能让日本人和汪伪政府察觉,他在准备撤退沪市的业务,避免影响后续的工厂自毁。

  在平安银行陷入‘挤提’时,包括多家银行提出愿意帮助,毕竟这个时候的法币他不保值,但家明白平安银行的资产是保值的,特别是那些工厂。

  但平安银行委婉的拒绝了大家的帮助,这让沪市的银行业警惕起来。

  通过种种迹象表明,平安银行的现金流很多,因为至今没有哪个储户传播——平安银行取不出钱的话;甚至,平安银行外面的挤提,一直排队整整齐齐。

  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些储户也忍不住问:“你们是真的没钱了?”

  平安银行的职员只能回道:“应该有点缺口”

  储户脑门子疑问增加,说道:“一点点缺口?哪个银行没有缺口?”

  职员再次含糊的说道:“反正你现在不取钱,后面在沪市取不出钱了。当然,我们重庆那边有不少钱,后续取钱可以去那边。”

  这下,也就让储户不得不取出资金。

  事实上,这样有些消耗‘信誉’,将来如果平安银行还开战内地的业务,怕是有很大的影响,毕竟很多本来可以拿利息的,现在利息也没有了。

  相比较沪市,香港则没有采取‘自我挤提’的方式,毕竟抗战结束后,香港平安银行要成为总行,继续在香港经营。

  所以,叶熙明带的指令是:部分资金转移至奥门,并存入大西洋银行(隶属葡萄牙);对于一些大户的资金,采取按照正常利息返还,并告知平安银行准备暂时撤出香港,原因自然是日本的咄咄逼人,针对大户,平安银行也提出自己的财务建议——向奥门和重庆撤。至于小额储户,平安银行只是暂停储蓄业务,能联络到个人的,也是劝取,利息正常支付。

  处理方式截然不同,这样抗战结束后,能获得大家的信任。

  平安银行(香港)的总经理李鸿生,有些担忧的说道:“就怕我们错过一段时间,因而造成信誉上的损失,当然,香港平安银行会严格执行老板的命令。”

  叶熙明这时候耐心的劝告道:“你都这样想,那些管理层和员工自然也会这样想,但大家想想,老板有什么时候预判过失误。退一步来说,日本现在已经被逼到墙角,不入侵东南亚和香港,如何保证他们的资源,东南亚起码有石油,进一步还能占领整个太平洋所以,你的工作要做到位,劝告大家陆续撤向后方,不然到时候到内地的飞机都没有了,大家想走,老板也是无能为力。至于奥门,当然也是个选择,不过那边必然日本特务很多,生活也注定不好过”

  李鸿生一震,当即说道:“好,我会耐心劝告大家的,好在老板给的时间有两个月,我们一定在这段时间处理好。”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我要暂时在香港,和大家一起从香港撤向大后方,毕竟平安银行体系下,还有新丰纺织厂、维他奶、时代影业等企业,我也要指挥大家撤退。”

  李鸿生感叹的说道:“只有老板,才真正照顾我们这些属下,这次撤退花不少钱吧,到了大后方,大家的也会消耗不少。”

  叶熙明笑道:“老板对这方面更重视的是人才,他同时坚信日本已经蹦跶不了几年时间,但他也说,往往是这个时候,我们国家更加困难,所以大家都撤到后方,也能同舟共济。”

  “好,老板如此照顾大家,我们也是这辈子卖给他了。”

  此次撤退,仅平安银行就有上百名的职员,和数百位家属,以各种交通方式撤向后方,资金都是由平安银行支付。比如香港的职员和家属,尽可能以飞机为交通,但如果买不到票,那么也就只能走粤北,但沿线都有‘向导’,安全不是问题。

  庞大的撤退规模,平安银行自然付出较高的代价,但一切都是值得;后方也需要人手,战后还能第一时间聚集大家,共同发展。

  叶熙明马不停歇的来到时代影业,会见了庄铸九和陆涵章等人,交代了撤退的命令。

  “从现在起,要马上将时代影业的机器设备,封存至奥门的仓库,暂停所以拍摄的电影,管理层和演职人员分批向大后方重庆避难.值得警告的是,我们得到了秘密线索,一旦日本人占领香港,要针对我们时代影业的演职人员和管理层,因为我们这几年拍摄太多的抗战电影,日本人恨得我们牙痒痒。”

  庄铸九询问道:“只是时代影业家大业大,就算撤出机器设备,还有庞大的物业。这一点,陈先生怎么说?”

  他的妻子和儿女,早已经去了重庆,他为了报答陈光良的知遇之恩,也一直坚守在香港和东南亚,处理时代影业的发展。

  这几年来,时代影业将香港和东南亚视为大后方,拍摄电影,甚至包括抗战电影,属于抗战的一份子,很多南洋华人看到他们的电影,就会对国内抗战加以支持,甚至直接回国参战都比比皆是。

  叶熙明说道:“老板有说,他这样说的,只要人还在,等抗战结束,时代影业就能第一时间东山再起。另外,物业什么的,日本不可能拿到日本去,抗战胜利后,都能拿回来,不用担心。”

  庄铸九点点头,说道:“好,那我们马上组织!”

  叶熙明补充道:“嗯,一定要在两个月内完成撤退,再晚,飞机就难有票了。普通的演职人员,可以带领家人走粤北去大后方,避免造成拥挤,这天线路也有我们的向导。”

  相当于,10月底要完成所有的撤退。

  “好,我们马上准备”

  随着一个个指令下达,‘陈氏企业’再香港和沪市的资产和职员,都开始分开撤退。

  像沪市的新丰纺织,也开始出售剩下的纱锭和棉纱等,甚至一些机器开始出售;也有人决定留在沪市,新丰纺织就委托值得信任的员工,将纺织机械交给他们藏起来。

  至于大型机器和关键机器,陈光良的意思是,最后时间直接毁灭。

  虽然这样一来,很多工人要失业,但是总比资敌的好。

  虽然有些残酷,但陈光良依旧坚定的要破坏香港和沪市的工厂,绝不给日本人拿去没收。

  另外一方面,这些工厂的工人,最近一年也赚了一些钱,以及也储备了粮食,短时间的生活问题还是可以的。

  至于后续,希望他们回到乡下,饿不死就行了。

  这年代,人命有时候真不值钱。

  别说华夏人了,就是在欧洲战场,普通人也是大量的死亡,战场就是如此的残酷。

  到了11月,沪市媒体终于率先报道出来——平安银行、新丰纺织、维他奶全部停止歇业,且新丰纺织、维他奶等工厂的重要设备全部遭到破坏。

  一时间,汪伪政府和日本人立即派出特务前去彻查,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

  整个新丰纺织已经人去楼空,仅剩下的一些工人讲:“只知道工厂遭到有人的故意破坏,然后所有工人领取三个月的米油,就地遣散。就连一些设备,也被人连夜拉走,不知所踪。”

  好家伙,太狠了!

  沪市一些聪明的商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心知陈光良一定是得到什么线索——日本人要接管租界,所以率先一步跑路,连工厂都不留给日本人和汪伪政府。

  当然现在摆在大家的面前是两个选择——第一,自毁工厂,去大后方避难;第二,继续生产,听天由命。

  不是人人都有陈光良这个魄力,绝大多数都抱着侥幸的心理,所以大家除了震惊陈光良的果断外,也就没有其它的行动。

  反倒是,日本人和汪伪政府气炸了!

  因为陈光良如此果断从沪市、香港撤出,再加上他在商人中的地位,那么一批商人恐怕要跑到后方去(工厂当然舍不得毁掉)。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担心他们的计划暴露,此举会造成节外生枝。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特务通过调查,平安银行、新丰纺织、维他奶等工厂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基本都已经去了大后方。

  就连香格里拉饭店,一些管理层也离开沪市,仅留下一些职员们自行负责管理,赚的钱则由留守的员工自行盈亏。

  一时间,很多人都说陈光良一定是已经预料到什么,跟风者不知凡几。

第335章 胜利的曙光

  在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次日消息才传到重庆。

  这个消息让一些国人欣喜若狂,因为美英在12月8日宣布对日宣战,意味着华夏抗战不再是独自面对日本。

  这一天,陈光良夫妇和孔令仪及其男朋友陈纪恩,聚在一家咖啡厅。

  孔令仪一直算是两人的朋友,抵达重庆后,大家也经常聚会,至于她的男朋友,倒是仅见过几次面。

  她一度还向陈光良夫妇询问:“觉得陈纪恩如何?”

  陈光良当时只是回答:“自己喜欢便可,不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虽然是多年的朋友,但陈光良和严人美还真不会操心孔令仪的婚事,一向都很少谈及;很简单,孔令仪虽然脾气好,但实际上性格又比较坚持自我,谈及那方面的意见,不仅有可能得罪孔宋两家,也会得罪孔令仪。

  今天一见面,孔令仪就说道:“这次邀请你们两位朋友来聚一聚,是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我打算明年去美国留学!”

  严人美笑着打趣道:“真的是为了留学么?”

  孔令仪顿时微微脸红,说道:“就知道瞒不过你,是我打算和纪恩在美国结婚,可惜你们不能到场。”

  陈纪恩非常善谈,趁机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实际上,我们也打算在重庆结婚的,不过主要是我的工作调动到美国,去中央银行在美国办事处的业务代理,也是为国做事,毕竟现在争取美国的支持太重要了!陈先生,你说是不是?”

  陈光良淡淡的笑道:“自然是,恭喜老弟事业有成。”

  孔令仪在一旁没有说什么,她知道陈纪恩的工作,还是自己父亲安排的,比起陈光良那自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不过,她很喜欢陈纪恩的艺术和魅力,事业自然是其次的。

  聊了一番后,陈光良说道:“对了,令仪,麻烦你去美国时,帮我带两封信,一封给梅英,一封给我弟弟。”

  孔令仪故意说道:“现在也不避着了点了”

  严人美笑道:“避什么,我也要写封信给梅英,你一并帮我带一下。”

  孔令仪有些不可思议起来,和严人美在重庆会面后,她还以为蒋梅英已经退出,去美国独自生活。现在看来,陈光良是将两房妻妾,分开安排的。

  她承认,就是自己也暗恋过陈光良,但想要给陈光良但小老婆,她觉得自己父母应该会想办法除掉陈光良,也不会答应她的。

首节 上一节 330/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