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 第31节
“正是。”林如点头,“此物耐旱,可在北方干旱之地种植。一亩棉田所产,可制二十床棉被。”
李斯闻言,略感惊讶,“二十床?!”
林如继续展示,取出一块细腻的棉布:“这是用棉花纺织而成的布料。冬可保暖,夏可透气,远胜葛麻。”
赵高伸手触摸,眼中闪过惊艳之色:“竟如此细软。”
最后,林如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精致棉被模型:“这是缩小版的棉被。真正的棉被蓬松温暖,寒冬时节盖上一床,可抵三床麻被。若裁剪成衣服,可做冬衣,保暖性好。”
嬴政的目光在几样物品间来回扫视,“所言若真,此物可救活无数百姓。”
“千真万确。”林如肯定道,“棉花浑身是宝。棉籽可榨油,棉秆可作燃料。若推广种植,大秦百姓将不再畏惧寒冬。”
蒙毅激动地开口,“陛下!此物若用于军中,边关将士再不会冻伤手足!”
冯劫抚摸着棉布,感叹出声,“此物若能普及,必将改变天下黎民的衣着习惯。”
林如又补充道:“民女已整理出完整的种植、纺织之法。”
她取出一个整理好的小册子,“包括如何纺线、织布,如何制作棉被、棉服,以及织布机的图纸详情,一一记录在册。”
嬴政接过小册子,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图文,心情大好,“此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怀明稳步上前,向嬴政深深一揖:“陛下,草民张怀明,亦有一物相献。”
他打开行李箱,从中拿出一个木匣子,取出数十个精致的小方块,整齐地排列在御案上。每个方块顶端都刻着一个反写的秦篆,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玩意他让下面的人连夜搞来,花费了大价钱。
“此乃‘活字印刷术’。”张怀明拿起一个‘秦’字印块,郑重解释道:“将这些字块排列组合,涂上墨汁,覆以白纸按压,便可快速印制书册。”
他边说边现场演示,将‘大秦’、‘皇帝’等字块排列好,取来冯一鸣先前献上的白纸,轻轻一压。
转眼间,几个工整的墨字便跃然纸上。
嬴政的瞳孔骤然收缩,“此物能印多少?”
“回陛下,一套活字可反复使用,一日能印千张。”张怀明又从匣中取出一本装订好的小册子,“这是臣整理的《印刷术详解》与《造纸新法》,详细记载了活字铸造、排版技巧,以及改良后的造纸工艺。”
乔文柏四人见张怀明准备得如此齐全,整个人都麻了。
尼玛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李斯才翻了几页神色震动,颤声叹道:“此物横绝古今,当为万世开先河!”
冯劫胡子微颤,“文人雅士,再不必誊抄之苦!”
在场之人,更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知识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
张怀明继续道:“配合白纸使用,书籍造价将降至原来的百分之一。寻常百姓家,也能买得起《秦律》读本。”
嬴政缓缓抚过那些字块,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
他突然放声大笑,“彩!大彩!”
嬴政又转向张怀明,目光如炬:“张卿可知,你今日所献,将改变天下文教格局?”
张怀明深深一揖:“只愿大秦子民,皆能明法知礼。”
嬴政对张怀明微微颔首:“朕代天下读书人,谢过张卿。”
张怀明受宠若惊的回礼,郑重的说道:“陛下,草民不敢贪功。这两项技艺,并非我所创作,此乃后世先贤呕心沥血所创。”
第43章 治国安邦
嬴政眉头微挑:“哦?”
“这造纸之术,最初由一位名叫蔡伦的宦者在东汉时期改良。而后历经唐宋数十代匠人不断改进,方有今日之品质。”
他说着,指向那些活字:“而这活字印刷,最早是北宋一位叫毕昇的布衣匠人所创。之后又有朝鲜人改良金属活字,欧洲人发明印刷机。”
殿内众人听得入神。
他们虽不知‘东汉’、‘唐宋’、‘北宋’,但聪明人都意识到那代表着什么。
李斯、蒙毅、赵高、冯劫等人不动神色的观察着陛下的神情,见陛下神色如常,心中暗叹。
李斯捻须感叹:“想不到后世竟有如此多能工巧匠。”
冯劫若有所思,“一个布衣匠人也能名垂青史?”
张怀明点头:“在后世,无论出身贵贱,凡有真才实学者皆受尊崇。就像陛下不拘一格用人才。”
嬴政目光深邃,突然问道:“这些匠人,可都得善终?”
张怀明一怔,随即明白嬴政的深意,坦然道:“蔡伦因卷入宫廷斗争而亡,毕昇则默默无闻终老。但他们的发明,却造福了千秋万代。”
“张卿今日之言,发人深省。即日起设立‘匠作院’,凡有发明创造者,无论出身,皆可入册受赏!冯劫,此事便由你来督办。”
冯劫立即伏地:“陛下圣明!此乃开万世太平之策!”
张怀明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后世那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谚语,此刻终于深切体会到其中含义。
每一个改变世界的发明,都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
乔文柏、耿苍、冯一鸣、乌杰四人看着几位长辈一一拿出的东西,突然发现他们所带的东西,简直大巫见小巫。
他们放眼的是天下,而他们却是……
四人很是惭愧,莫名的升起一种白来秦朝一趟的感觉。
乌杰压低声音说道:“你们说等会儿李叔和赵叔,他们二人会给祖龙大大带来什么礼物?”
耿苍双手一摊,“不知道,但肯定是利在千秋的东西。”
冯一鸣摇头,“总之,肯定比我们带的东西靠谱。”
乔文柏幽幽叹了一口气,“等会儿就知道了。反正,我们比不过。”
李庆一略显局促地走上前来,向嬴政深深一揖:“草民李庆一,亦有东西所献,只是……实在惭愧,恐难与其他诸位所献之物相比。”
他从行李箱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册子,恭敬地呈上:“这是后世孩童启蒙所用的《三字经》与《千字文》。我准备了两种书写的文字,一种为我们后世所用文字,另一种为大秦所用的小篆。陛下可对比、观摩。”
这两本书,李庆一特意准备两种,一种是现代的简笔,一种是秦朝所用的小篆。
这小篆还是他托关系,让人连夜弄出来的。
花费了不少人脉和金钱。
赵高接过书册,转呈给嬴政。
嬴政拿了自己所熟悉的小篆书册,当书页展开的刹那,整齐工整的排印文字跃入眼帘。
他的目光在‘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上停留许久,眉头渐渐舒展。
“妙哉!”嬴政突然击节赞叹,“三字成句,朗朗上口,孩童必能速记!”
冯劫接过《千字文》,才读了几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便震惊地抬头:“一千字竟无一重复?此等文采,当真是令人叹服!”
李庆一见几位重臣如此反应,心中的忐忑稍减。
他又取出一个小本子:“我还整理了后世的‘科举制度’,详细记载了如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国之所用,为陛下所用。”
这个小本子也是李庆一花费人脉关系让那位古文学教授特意书写了一份。
“考试?”嬴政敏锐地抓住关键,“不是举荐?”
“正是。”李庆一点头,“无论出身贵贱,皆可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入仕为官,如此可避免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这话一出口,作为士大夫的冯劫、李斯等人心头剧震。
李斯,这位出身楚地小吏的丞相,比谁都清楚这个制度将如何撼动现有的权力结构。
嬴政来了浓厚的兴趣,拿过小本子,浏览着书册内容,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县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妙!”
他突然抬头,“李卿可知,此制在后世推行如何?”
李庆一恭敬答道:“回陛下,此制在后世沿用千年,为我华夏选拔无数英才。不过……”
他犹豫片刻,“初期推行时,确实遭遇世家大族强烈反对。”
“呵!”嬴政冷笑一声,“朕当年废分封、行郡县,反对声还少么?”
他转向李斯,“爱卿以为如何?”
李斯深吸一口气,郑重拜下:“臣以为,此制若能徐徐图之,确可为我大秦开创万世基业!”
冯劫跟着附和:“陛下,若真能实现,何愁天下英才不尽入彀中?”
嬴政将几本书册郑重收入袖中,突然对李庆一深深一揖:“李卿今日所献,看似不如种子、煤炭实在,却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朕心甚慰!”
这一礼,惊得李庆一连退三步,慌忙还礼:“陛下折煞我了!我不过是拾人牙慧。当不得陛下如此。”
“拾得好!”嬴政朗声大笑。
在场的几位重臣,已然预料得到,接下来的大秦将会迎来文教之治,将翻开全新的一页。
乔文柏四人互相对视一眼,彼此的眼神里都在说‘果然如此’。
瞧瞧,他们所带来的东西,当真是……
唉!四人只有无尽的叹服!
大佬就是大佬,长辈就是长辈,吃过的盐就是他们他们多,这心眼和眼界,就是比他们广阔。
他们不得不佩服。
“我们要走得路还很长啊。”耿苍低声感叹道。
乔文柏三人不住的点头。
江叶看看四人,又看看张怀明六人,心中暗叹。
啧啧,还是大佬们会玩啊!
江叶所带来的十人团,已经有九位都敬献过礼物,最后就剩下赵宏这位老总。
不由得,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赵宏身上。
第44章 凶器
上一篇: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
下一篇:港综:玩脑筋,我大傻鬼灵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