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343节
在他座位面前悬挂的,是北境东南的巨幅地图,几乎占去整整一面墙。
密密麻麻的木签扎在地图上,每一根都代表着某片屯垦地、新开荒田或矿区、河流。
红色的是重要仓储点,蓝色的是居民区,金色的小旗则代表新建的领地边界。
如今它被一片片鲜艳的旗帜填满,这让路易斯颇具成就感。
“您回来了。”布拉德利已经等候多时。
老人一如往昔,但眉眼间却透着一点掩不住的疲惫。
路易斯轻轻点头:“好久不见,布拉德利,辛苦你了。”
老人行了个管家礼:“没有您辛苦,大人。”
两人对视的瞬间,笑了笑,似乎一切寒暄都多余了。
他们都明白,赤潮领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小领地,任何一项决定,都在牵动无数人的生死,所以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来寒暄。
布拉德利搬出一叠整齐的文件,放在路易斯面前。
“这是您离开的这段时间,赤潮领的全部汇总。”
路易斯看着那一叠如小山高的文件有些头疼,不知道从哪个开始入手。
布拉德利见状,先将一本卷宗抽出,推到路易斯面前:“先从城建方面开始吧,大人。”
路易斯展开第一页,是一些城门与城墙的绘图。
布拉德利在旁一边介绍:“赤潮城的东门、西门已完成加固。
换上了新制的铁木与寒铁包裹,门闩也做了全面更新。现在就算是大型魔爆弹的轰击,也足以支撑两轮。”
“南门呢?”
“仍在施工。”布拉德利手指在羊皮纸上滑过,“预计半月完工。我们优先调集了最好的寒铁矿,保证加固材料不缩水。”
路易斯翻到下一页,展开一张描绘城市西南角的图纸。
那是赤潮城第四批圆顶穹屋社区的规划蓝图。
图上一排排黛红与深灰相间的小圆顶呈放射状铺开,半埋式的地基用细线标注着地热管道的位置。
每个社区中央标注着一个小型集会广场,旁边是公用水井和储藏室。
“第四批赤潮式圆顶穹屋社区已经开工。”老人说到这里,语调里有些掩不住的欣慰,“总计六百套,其中三百套预计在秋初完成封顶。”
路易斯扫了眼卷宗,眉头微挑:“分配方案呢?”
“依然按照贡献优先。”布拉德利平静地答道,“无论出身与背景,只看他对赤潮的付出。老居民中的工匠、军属、官员,会优先搬入。”
“那流民呢?这么多人,我们把他们安置在哪里?”
“我们提前规划的那片集体长屋区已经投入使用。”
布拉德利翻开另一份更厚的图册,露出一张全新的手绘草图。
纸面上线条干净,三大片长条状的木屋区被勾勒得一丝不苟,仿佛棋盘的纹理。
“我们提前规划的那片集体长屋区已在快速建设,部分已经投入使用了。”
布拉德利解释道:“战前就考虑到难民潮,所以预留了土地和地热井的位置。所以建起来很快。”
他用指尖点了点图上标注的几条通风符号线:
“每座长屋是双层木制,底层设有炉灶与公共灶台,屋顶嵌了简易的地热引管,能维持室温不低于十五度。”
“每间长屋可容三十到四十口人,配有统一的木箱储物柜,防火、防潮、防盗。第一批一共建了六百座,足够安置两万余人。”
布拉德利又翻开另一页,指向旁边细密的标注:“这是施粥点、草药站、公共井与排污沟的位置。按计划,三片长屋区各自自成一体,不会互相干扰。”
路易斯的眉头缓缓舒展:“至少他们不会再露宿雪地。”
接着他翻开下一页,那片地图画的是麦浪领。
布拉德利眼神中闪过一丝钦佩,“麦浪领作为赤潮的粮仓核心,已经开始扩建了两座新粮仓群,总容量可容纳七万五千吨谷物。”
卷宗上那张绘图被路易斯缓缓展开,描绘的麦浪领格外清晰:
北侧是已经投用的第一粮仓,厚实的石墙和地底保温层画得一丝不苟。
西南两处空白地块上,标记了两座半地下式新粮仓的位置,地基旁画着双层密封阀与通风井的符号。
布拉德利继续汇报,语气带着自豪:“我们采用双层地窖式粮仓,外层通风散热,内层加固密封,利用地热与通风井保持稳定温度,能有效防潮防霉。”
路易斯笑道:“这是好事,今年冬天……我希望看到这些粮仓被填满。”
布拉德利闻言,笑道:“会的,我还怕不够用呢。”
接着路易斯翻开新的一本报告。
薄册上钉着一张从星锻领送来的勘探图,上面几道深色的矿脉线条宛若血管般贯穿大地,向西北深处延展。
“这是星锻领的情况。”布拉德利声音压低,“地质工坊的勘探队已经确认,第九矿区发现了一条魔髓矿脉。储量……可能远超赤潮领。”
路易斯指尖轻轻滑过那条深色的矿脉标记,其实他并没有太惊讶。
毕竟早就通过每日情报系统,就得知了这条矿脉的存在。
只是当时人口不足、矿工有限,贸然开采只会给自己与领民增加负担。
而如今流民涌入、手可用之人渐增,他自然就可以顺势而为。
“扩建已经开始了?”
“是的。工坊、冶炼炉、工匠宿舍都已立项。矿区小镇也在规划中。”
“通知星锻。”路易斯靠坐回高背椅,“可以开采,但要小心,先从外围入手,安全第一,避免塌方。”
布拉德利应声记下。
“另外让他们多派一些流民过去。矿区宿舍要优先扩建,避免工人露宿山野。”
“遵命,大人。”
看完卷宗最后一页,路易斯靠回椅背,指尖轻轻摩挲纸张边缘。
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落在布拉德利身上:“布拉德利,我们的建筑工人,已经不够用了吧?”
布拉德利低声应道:“是的,大人。赤潮的建设规模已经远超最初的预期。现在不断从收容的流民中选拔年轻力壮者,通过师徒制培训,培养为新一批建筑工匠。”
路易斯轻轻点头,声音里透着压抑的力量:“很好,记住要让他们知道,付出和收获是对等的。只要肯学、肯做,赤潮会给他们未来。”
布拉德利微微一笑,低声道:“遵命,大人。”
路易斯指尖轻轻合上卷宗,大开布拉德利推来的下一份薄册,目光迅速扫过首页上春耕动员四个大字。
“下一本是关于春耕的。”布拉德利会意,微微躬身,“麦浪领的情况您知道的,您才从那里回来。
而赤潮东南其他辖区的耕地,总计新开垦了三千二百亩。大部分是靠流民的劳力开出来的。”
路易斯目光略微一亮,抬眸看向墙上那幅大地图,不如麦浪领,但三千亩在如今荒芜的北境,也意味着无数生命的存活。
“麦浪的经验和技术,已经派遣到各屯点去了吗?”
“已经下达了调派令。”布拉德利声音里隐约带着自豪,“麦浪领的耕作法、耐寒小麦、地热暖棚都在复制。今年粮食增产是可以预期的。”
路易斯低下头,看着薄册上“预计收成”的数字,指尖缓缓摩挲纸张,长久未曾舒展的眉宇第一次微微放松。
这是他最关心的事。
北境可以没有铁甲、没有城墙,但绝不能没有粮食。
“粮食还是不够多。”路易斯低声喃喃,“若领民饿着肚子,一切秩序都会崩溃。”
布拉德利恭敬点头:“所以我们必须提前扩容粮仓,防患于未然。”
路易斯刚合上春耕的卷宗,揉了揉眉心想要休息一会,但布拉德利早已换上下一本厚重的册子,封面上写着《人口与安置报告》。
“战后收容的难民目前为止计一万八千余人。”布拉德利介绍道,“目前每日由粮仓统一施放食物,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稳定。”
路易斯翻开册页,视线掠过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名字。
一万八千人,这是财富,也是负担。
“疫病呢?”他问。
“冬末那波风寒疫潮已基本受控。”布拉德利答道,“医坊和药剂工坊全天运作,每日定额发放草药。但北境湿冷,仍需警惕二次爆发。”
路易斯点点头。
人口暴增是机遇,但稍有差池,饥荒与瘟疫会比战争更快摧毁一切。
布拉德利继续介绍到:“为安置流民,政务厅在推行户籍契约制度。我们为他们提供农田、耕牛、工具、临时住所。签下契约后,他们正式成为赤潮子民,可享受领地法令保护、合理税负、教育以及赎身机会。”
这一纸契约,看似恩惠,实则是赤潮的纽带。
毕竟他要的不只是人口,而是赤潮人,可以被动员、被教化、被信任的子民。
“另外,通过卡尔文商会购买的第一批三千名技能奴隶已经在路上。我们只挑选工匠、牧户、铁匠、药师这类有价值的奴隶,投入到基础建设里。”
路易斯没有抬眼,只轻声道:“不要一次性买太多,先试用,逐步整合,避免出现什么意外。”
“明白。”
册子翻到后半段,纸张上多了几道手绘的红线,标注在赤潮东南新城的边缘。
“这是边卫村的试点。”布拉德利指尖在几处小圆点上轻敲,“我们在接收愿意归顺的蛮族残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失去了部族、粮食、庇护所,所以很愿意服从,算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路易斯视线落在标注符号旁一个小小的名字:希芙。
“是用她的身份在安抚他们?”
“是的。”布拉德利答得坦然,“虽然他们未必信仰寒月部的公主,但至少能给他们一个心理上的台阶下。”
路易斯轻轻呼出一口气,没有立刻回应。
这是一场微妙的博弈。
这些蛮族残部是潜在的战力与劳动力,也是隐患,因此赤潮在制度上为他们划出了“缓冲带”。
表面是自治,实权却牢牢握在赤潮手中。
“军户制、教化训练、连坐制、巡防营,全都同步执行。”
他的声音冷静,仿佛在下达一项再自然不过的命令。
“表面上给他们自治的幻觉,但每一条命脉、每一口粮、每一杆武器,都要握在我们手中。”
上一篇:重生从操盘县城女网红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