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36节

第二百二十一章 墙角被撬
  
  是夜,曹操驰骋着快马沿着浍水东进,他之所以不选择走大路,就是怕董卓临时反悔将他召回去。
  “主公,咱们连夜赶路作甚?何不等明日出发?”
  身旁的几个亲卫对于此事多少有些埋怨,本来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宣调,美差而已,为何要搞得这般神秘?这毕竟都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每一战都拼死保护自己,曹操倒也没有计较,只是简单道:“连夜出发,天亮前便能到刘备大营了。此番太尉在此僵持,若是白日出发只
  怕会引起王辰怀疑。”说完之后,曹操便没有了解释,只是现在这路还长,必须要依靠身边的几个弟兄护卫才行。等过了刘备大营,入了河内的路,这些侍卫便是知晓了自己的打算,也不会对
  自己有什么不利。
  毕竟,现在的董卓多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他不敢保证身边的人不会在此时将自己给卖掉。
  “吁!”黑夜之中,曹操勒住马匹。
  “主公,怎么了?”亲卫纷纷止住,看向曹操。
  只见曹操急忙示意众人翻身下马,将马匹牵到了路边,绕道远处的土丘。
  一众亲卫觉得诧异,难不成这大晚上的还会见鬼不成?
  曹操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从雪堆旁边探出头来看向远处。
  只见那大路上一队白袍骑兵呼啸而过,除去马蹄踏在雪地的声音,就再听不得丝毫声音。
  这时候,身边的亲卫才暗暗抹汗,适才若是逃避不及,与这敌军相遇只怕性命不保。
  “王公振果然奇谋,此真英雄也!”
  历史上,曹操口中的英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刘备。现在称赞王辰,看来对于王辰他是真心佩服。
  “来时太尉心下大定,等着过两日王辰的答复。却没想到王辰连夜袭营,这般下来,只怕太尉危矣!”
  曹操嘴上虽然这般说着,但是却并没有派人去报信,只是转过身牵着马匹领着众人向着小路而去。
  许久后,那来路的方向传来震天的喊杀声,火光将这漆黑的西面照得通亮。
  但是曹操根本就没有去管这些,只是在山头上最后看了一眼远处的火光,叹息一声,策马往南而去。
  翌日,刘备大营。
  在张飞与太史慈的迎接下,曹操健步入了中军帐。
  此刻,刘备正睡在榻上不断咳嗽,身边候着的便是他的谋士。
  曹操心中冷哼,如何不知道这人是装出来?将密封好的帛书取出,奉给刘备,道:“刘将军,这是太尉给将军的任命诏书。赐卫将军,领青州牧。”
  旁边的谋士将诏书取过来拆开,奉给了榻上上的刘备。
  “在下谢过陛下圣恩,只是带病之躯难以起身拜谢。”
  “恭喜刘将军荣升,既然负病在身,便无需起身拜谢了。”曹操道:“只是不知将军准备何时拔营东归?”
  “也是这几日了!”刘备说完,摆摆手,道:“志才,你送孟德下去休息吧。我身体不好,便不久留了。”
  “诺!”谋士抱拳,引着曹操出了中军帐。
  “不知志才姓名?”随着对方在这营中穿行,曹操向其搭话,道。
  “不才姓戏,名庸,字志才。”
  戏志才?难道这个给刘备献计围死卢植,静依靠点点变化便推出了将来情况的人,便是戏志才?
  如果真是戏志才,那刘备简直要逆天啊。王辰若是知道刘备身边有这等奇人,不知会作何感想?
  只是不知道这本是颍川人的戏志才,又如何会与青州任命的刘备一起?
  曹操哪里知道自己将来的墙角已经被人翘了?还恭敬抱拳,道:“在下姓曹,名操,字孟德。”
  “原来是曹校尉!”戏志才向着曹操抱拳,还礼,道:“不知曹校尉欲要在此歇息多久?”
  曹操一笑,摇头道:“此番过来其实操还有其他要事,自然不能在此久住。如不出意外,用膳之后,休息片刻便走。”
  “校尉这般着急?不若在此多住几日再行也不迟!”戏志才好似知道曹操要去哪里,他道:“毕竟,我等顺路不是?”
  曹操大惊,他不知自己如何表露了出来,让这戏志才竟知道了自己的打算?
  戏志才只是笑道:“如今太尉鸩杀废帝,曹校尉乃是忠义之士,这忠义之士又如何会甘心留在奸佞之下?”
  “志才便不怕我此行是西归吗?”曹操问道。
  “若是如此,那曹校尉便不是在下所知的曹校尉了。”戏志才胸有成竹,引着曹操入了客帐,道:“难道郑公业就没有什么交代校尉的?要我等为他做些什么?”
  曹操算是对面前这个人服气了,与对方对坐之后,方才道:“郑大人只是想要将军能够秉持公道,为大汉江山社稷考虑。”
  他并没有明说,面前戏志才给了他有一种看穿一切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相信戏志才能够明白这个意思。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更不能说实话。
  “哈哈哈哈.”戏志才会心一笑,连连摇头,看来对方现在确实不信任自己啊。
  不过也不能怪他,毕竟在这个环境下,谁又能这么容易的去相信别人?
  他为曹操满上了一杯茶,道:“此乃是攻王辰东路军时得来的好茶,曹校尉可以尝一尝。”
  一口祁门香入腹,确实很是舒畅。
  曹操赞叹,道:“这王公振弄出了这个东西,短短半年,风靡天下。边郡的商贾,虽是战乱但却商队不绝。”
  “说的不错!”戏志才点头,道:“正如商贾所言,茶分三六九等,买的人也分三六九等。这等好茶,自然不会送俗人。”说罢,戏志才将一个盛满上好茶叶的木盒放到了曹操面前,道:“此乃是缴获的上好茶叶,王公振帐下将军们专享的。比起那董卓享受的御贡也要好些,便送给曹校尉了。
  ”
  “啊?”曹操受宠若惊,一时间竟忘记了推迟。
  戏志才笑着将手在盒子上拍打了一下,道:“曹校尉此番若是东归的话,在下以为应当及早动身,前往陈留。到了陈留,曹校尉应好好劝说张孟卓,如此可成事。”“多谢。”曹操向着戏志才抱拳。
  
第二百二十二章 陈留起兵
  
  辞别了刘备,曹操纵马东进。
  短短半月时间匆匆而过,天下的局势也在发生着变化。原本浍水的对峙变成了闻喜对峙,这一场拉锯战还不知会将如何收场。
  陈留,张邈府邸,后院。
  “孟德此番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张邈为曹操满上了一樽酒,现在自己既没有倒向董卓,也没有倒向王辰。
  这曹操既然是董卓的人,难不成便是来给董卓当说客的?现今局势,虽是旧友,但且先将他打发走了便是。“孟卓,我此行本欲回谯县,此番路过此处,特来看望旧友,在你这里小住几日,没甚问题吗?”曹操并没有表达自己想要反董的意思,甚至连自己想要在这里招兵买马的
  事情都没有说,包括自己手上那一份伪造的天子诏书也没有亮出来。“哦?”张邈显得有些吃惊,他诧异的打量了一下曹操,道:“孟德不是在太尉帐下吗?如今董太尉与王将军正在河东杀得你死我活,孟德身为校尉为何便要突然回乡了呢?
  ”
  “唉!”曹操故作愁苦,叹了口气,一口将手上的酒干下,摆手道:“孟卓啊,咱不说这个。你若是不喜我叨扰,喝了这酒我便离去罢了。”
  这一下到叫张邈有些摸不着头了,原本准备好的一番说辞也尽数给乱了。但看曹操这模样,只怕是官场不如意罢了。
  看到旧友如此,他也不好推脱,当即便应承道:“孟德放心住下便是,你我之交情,便是住个十年八年都不在话下。”
  “诶!”曹操摆手,道:“也不久,短则三五日,慢则两三月。”
  “哈哈哈哈.”张邈大笑着,示意曹操饮酒。
  连续两三日,曹操一直闭口不谈东归之事,倒是将这张邈搞得越发的糊涂了。短短几日过去,也就权当曹操是从官场失意,想要回乡顺道过来看看老朋友罢了。
  这短短几日光景,二人又是饮酒,又是作乐。
  眼看着,这陈留的雪也化得差不多了,气温也渐渐回暖了起来。
  只是这一来,张邈忙了起来,也不来陪曹操了,二人一日难得一聚。
  第五天,依旧是张邈府邸后院。
  曹操为张邈满上了一樽酒,看着老友愁苦的模样,笑问道:“孟卓,这才几日不见,为何便这般愁苦?难不成是觉得老朋友在此叨扰太久了?”
  张邈哪里有心情与曹操开玩笑?只是摆手叹道:“孟德,此时便不要拿我开心了!前两日,郡内来了大批流民,这两日为了安抚的事情我头都大了。”
  “流民?哪里来的流民?竟叫你一郡之首都这般为难?”曹操放下手上的酒樽,面上关切,心中暗喜:‘正好趁此时机与孟卓好好说说。’“唉!”张邈叹气,道:“你是不知道啊,这段时间天下到处都在打仗。别说河东董太尉与王将军你来我往,便是冀州也是杀成一团。那豫州,徐州,哪里没有打仗?也就咱
  们几个郡安定些,那百姓不往这里跑往哪里跑啊!眼瞅着这春耕就要来了,这么多流民要如何安顿啊!”
  “那不好吗?”曹操笑道:“将流民百姓,按户分配土地,保证春耕便是了,说不定明年你张孟卓就高迁了!”
  “唉!说得这般容易,可就算是给他们分配土地,这些流民今年一年的口粮又如何处理啊?”张邈连连叹气:“这搞不好啊不是饥荒就是民变,我正愁着呢!”
  “这事儿简单,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曹操心中暗喜,将这话题引到河东之争,道:“你上奏朝廷,让其从敖仓调粮赈灾便是了。”“孟德,你我是旧友。有些话,我也就不避着你了。”愁苦的张邈一口将酒饮下,道:“现在朝廷是谁的?是董卓一手在把持。咱们要问他要粮食?他不问咱们要就算好了。
  敖仓?敖仓的粮食早就被董卓调干净了!”
  曹操给张邈再满上一杯,看样子张邈是对董卓心存芥蒂,试探性问道:“孟卓,你说这天下战乱啥时候是个头啊?”
  “等吧,等王将军打败了董太尉,或者等董太尉打败王将军吧。”
  “孟卓便没有想过要助手谁吗?”曹操终于将这话题扯了出来,看来这段时间试探张邈已经有了成效。
  听到曹操这话,张邈立时便警觉了起来,双目之中警惕神色若有若无,也不说话,只是等着曹操的下文。“孟卓,王将军与董太尉在河东杀了个几败几胜。前番我去刘玄德营中传令时候,王将军将董太尉在浍水杀得大败,使得董太尉连夜逃到了闻喜。而刘玄德也不敢为敌,顺
  势撤到了河内。”“现在董太尉身边狼环四顾,南面有孙文台与袁公路两路大军合攻轘辕,北面也有王公振大军虎视眈眈。其鸩杀先帝,已招致天下英雄不齿,人人欲要诛之。此时孟卓不起
  兵,更待何时?”
  曹操连续的几番话,让面前的张邈陷入了沉思。
  只见曹操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放到了他的面前,道:“我此番从河东逃出来,便是身怀陛下密诏。孟卓,大义当前,不可不慎重啊。”
  看到了这帛书,张邈目瞪口呆,他一时间竟没了方寸:“你孟德你有此诏书,为何不早早拿出来?”
  “孟卓,皇命在身,不可有违啊!”曹操向着张邈抱拳,道:“大义在前,不可不赴死啊!”
  “唉!”张邈将帛书确认无误之后,还给了曹操:“既然有天子诏书在此,不奉命,岂不是助纣为虐?我自当起兵响应王公振,西进旋门!”
  “好!”曹操大喜,总算是将这第一个人说服了,他将帛书收起,向着张邈抱拳,道:“孟卓放心,操已命人将这天子诏书抄写数十份,分发天下起兵之诸公,必诛董贼!”
  “如此甚好!”
  二人这才又坐下来,只是这一股子热血大义过去之后,眼下最严重的问题又凸显了出来。
  那大批流民,当如何处理?
  一想到这,张邈就一阵头大。
首节 上一节 13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