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37节

  “孟卓适才说的流民,可曾派人统计过?有多少户人家?”
  “约莫有六七千户吧,其中还有不少健壮。总共算下来,应该有三五万人的样子。”张邈看曹操胸有成竹的模样,莫不是对方已经想到了什么法子?
  曹操大笑,道:“孟卓啊孟卓,我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替你解决此忧!”
  “啊?”张邈大喜,急忙问道:“可有何法子?孟德快快说来。”
  “募兵!”曹操吐出两个字,直把张邈说得云里雾里。
  “募兵?”“对!”曹操道:“我曹家家财何止万贯?我若散尽家财募集军勇,便是一两万也可养他个几载。彼时我出钱募兵,这三五万人中募个三五千人不成问题。如此不仅给你解决
  了这三五千人,有家室着也可凭着这募兵来的钱,换些粮秣。只要你愿意连结豪族,压低粮价,什么都好说。”
  “如此甚好,孟德还请速办,务必在春耕之前,解决此事!”“孟卓放心!”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局势骤变
  
  董池陂,边军大营。
  “一纸诏令,天下具反!”
  王辰看着手上的天子诏,实在是笑得不行,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曹操这个时候在陈留传檄天下,无异于是为自己彻底打开了局面。现在自己在河东只有三万精锐,其他的都已经回调。
  也全仗前番夜袭成功,不然仅凭着这三万精锐如何能够与作用数十万大军的董卓在这里分庭抗礼?
  原以为自己最终会熬不下去,撤军北归。但是这一下,彻底叫他打开了局面。
  “张燕希望能与主公恢复和平,撤军南归。万望主公不要追究当初北伐之事,说如此可为主公掠下河内,一应所得尽数交付主公。”
  公孙彦将手上的一封帛书放到了王辰的书案上,不知王辰会不会同意这个请求?若是按着王辰以往的性子是绝不会同意的。
  便是他还想要补充的时候,哪知王辰竟然作出了令他刮目相看的决定。
  “传令广越,让他知会张燕。就说前番他奉皇命攻伐我,情有可原,我不予追究,望他莫要再犯,否则严惩不贷!”“诺!”公孙彦抱拳,又将其他帛书放到了王辰书案上,道:“现在,曹操联合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统兵三万进屯原武,进逼荥阳。河南尹朱儁率兵三千响应,进屯
  京县。而另一边,豫州刺史孔伷等人正统策四万人赶赴河南尹。”
  “袁绍、公孙瓒合兵一处,已入河内!”
  “好!”王辰大喜,这天下终成了伐董之态势,相信要不了多久这局势便是一片大好。
  虽然自己拨乱了历史的弦,可那些能够给自己创造机会的人,终究不会沉默。
  或许,这就是枭雄与寻常人的差别吧?
  被搅乱的历史,可能会埋没任何人,但绝不会埋没那些真正的枭雄。因为,他们可以创造时势!
  这就是为什么英雄,总被枭雄利用的原因吧?
  “刘备率军两万攻下怀县,斩杀河内郡守,先正统兵赶赴平皋,相信要不了多久便会抵达孟津!”
  “好,好的很呐!”王辰大喜,他知道是时候了。
  “传令云长,令其快速督兵南下,我要趁势,一鼓作气拿下河东!”
  “那军屯春耕将如何?”公孙彦问道。王辰却是嬉笑着,道:“河东有几大家族,一个裴家,一个卫家,拿下这两家之后还愁什么?就算拿不下这两家,董卓可是将敖仓的一些粮食调度到了安邑,取了董卓的辎
  重,明年无忧。况且现在春耕未到,在其之前克下河东,我等无忧!”
  “主公,是否再考虑一二?”公孙彦无奈,只得抱拳道。“行吧,眼下的事情应该是让董卓内乱,咱们要趁势分化董卓帐下各路兵马才是。从凌断等人传来的消息,董卓现在也没有闲着,正暗中调配兵马。将刘虞等各路军队调到
  了最前线,同时开始将自己的兵马暗调回了吴山一线。”
  “于西面,不仅强令皇甫嵩渡过大河,进驻汾阴。还在临晋驻扎军队,在华阴屯军修筑关城。便是旧函谷关也被他调集民夫整修了一番,看来已经严阵以待了。”“嗯!”王辰点头,道:“分化自然不在话下,不用咱们分化董卓与刘虞等人自然会分道扬镳。只是现在董卓倒也是清醒了过来,只是他在华阴修筑关城,在临晋屯集军队,
  是想要作甚?想要借四塞之险固,雄踞关中吗?”“只怕是如此了,前几日其安排牛辅率军南下,从弘农送来的书信表明李儒建议董卓焚洛阳,毁敖仓,挟天子归长安,东扼群关之险以挡诸军,北舍河东以和主公安北境。
  ”
  “哼!看来这董卓是打算跑了啊!”王辰道:“如果这么说的话,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董卓应该是已经采纳了李儒的建议了。”
  “你派人活动活动刘虞等人,将刘虞一众争取到那我们这边来!”
  也是此时,只见燕回进账,道:“主公,董卓派人来了。”
  “哦?这么迫不及待想要与我议和了吗?”王辰大笑,现在就天下局势而言,自己已经稳操胜券,董卓也该是时候来求自己了吧:“派的谁来?”
  “钟繇!”
  “又是他?”王辰有些哭笑不得,他看向公孙彦,道:“这董卓是真傻还是假傻?现在还派钟繇来,难不成以为钟繇说服张燕反我之后,以为钟繇真的就是心向与他的吗?”
  “这天下人都似主公这般英明,只怕又另当别论了。”公孙彦笑道。
  “行了,将他唤来。”
  王辰摆手挥退了燕回,方才向公孙彦道:“子明下去准备吧,按照我说的调动便是了。”
  “诺!”公孙彦向着王辰一拜,缓缓退出了中军帐。
  未几,便见燕回领着钟繇入帐。
  来时的钟繇面上依旧挂着一股子盛气,也不知是何意思。
  王辰示意燕回退下,方才向钟繇道:“元常,咱们关起门来说话。你也无需装作无礼模样,我自然不会与董卓善罢甘休。”
  听到王辰此言,钟繇面上方才放松了下来,感激的看向王辰,抱拳,道:“王将军高义,只是此番钟繇来此也是有命在身,不得不宣了。”
  “你讲便是了!”王辰摆手,道:“这董卓是又给我许了什么高官啊?我也想看看他为了与我停战,都开出了什么条件?”
  “大将军,领冀州牧,加封食邑一千,赏黄金两千。使持节,赐斧钺。”
  钟繇完全好似照本宣科,在他看来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本来自己也没有打算劝解王辰。“换汤不换药!”王辰轻笑,道:“董卓这人倒也好玩儿,给自己封了一个太尉,现在又让我担任大将军?哼!这功名利禄与我而言,根本就不屑一顾。若是真的计较这点功
  名,我何至于还是区区卫将军?”
  “将军!”钟繇谈了口气,向着王辰抱拳,道:“将军高义钟繇自知,只是如今董卓不仅祸乱朝政,还强逼.”
  说到这,他钟繇好似意识到了什么,强忍着没有说话。
  王辰心中自然也是清楚得很,钟繇不说是也因为他要尽自己的本分,哪怕董卓再令他讨厌,他这个时候也绝不会透露任何消息出来。
  “行了,你回去告诉董卓,便说我王某与贼人势不两立。”
  “谢,将军!”钟繇向着王辰恭敬一拜,缓缓退出了大帐。
  
第二百二十四章 陈宫献策
  
  刘虞军大营,中军帐。
  刘虞正在帐前左顾右盼,好似在等人。
  片刻之后,他失望的回到了帐内,叹气连连。
  “大司马!”一个将军打扮的人正健步入了帐中,向着刘虞拜道:“大司马,韩州牧、袁太守已经合兵一处,准备撤往了东面的王屋山,正等候大司马命令。”
  “刘公山呢?”
  对于二人的撤军,刘虞到没有什么意外,但是现下刘岱的行踪对于自己权衡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今,且不论董卓是否秉持朝政。既然陛下已经出了诏书,自己是决不能与董卓同流合污的,务必要考虑是进是退!
  “刘州牧率军北上,已经入了王辰军营!”“嘭!”刘虞气得打颤,道:“好他个刘公山,竟然如此不识时务!王辰是何许人也?助他作甚?若是杀了董卓,这王辰就是下一个董卓!我本欲将军队撤往河内,进攻洛阳
  ,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河东襄助王辰。这刘公山倒好,自己降了王辰了。”
  “大司马,在下以为王辰首倡义兵南下,其人应忠义无双才是。何不联合王辰,南下吴山?”那将军也很是好奇,对于自家主公的打算,他甚是不明。“王辰与董卓一般,乃是虎狼!”刘虞道:“前番王辰南下,不过是想要与董卓争夺朝政罢了。你若以为王辰真是倡义兵吗?此人野心勃勃,将来必为朝廷大患,不能与之为
  伍!此番我等且入洛阳,联合诸军西进才是。”
  可以说刘虞的看法很准确,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王辰的用意,不愧是后汉名满天下的大司马。
  就这般,董卓挡在闻喜前的大军各奔东西。
  刘虞领着三万大军东进东垣,往河内而去。
  另一边,刘岱也进入了王辰帐下,意图跟随着这个常胜将军在河东打开局面。
  董池陂,王辰军大营。
  “公山在此便当是自家了,不要客气。”王辰为刘岱满上了一樽酒,却给自己倒上了一盏茶,面上笑容不减。
  刘岱倒是好奇,这整个帐中陪坐的,除去自己及部将之外,其他的人一色的苦茶,也不知是何意。
  “王将军这是”刘岱好奇的比划了一下,不知王辰这般是否有什么讲究?万一自己唐突得罪了对方,那可就不好了。
  王辰只是爽朗一笑,道:“公山见笑了,王某营中有一个规矩,军中禁酒!虽是款待贵客,但我王某也不能坏了这个规矩,故而我等便以茶代酒,聊表心意了。”“哦哈哈哈哈”刘岱听了王辰的解释,不忍笑了起来,适才自己还在怀疑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原来是这个意思?不过对于王辰以身作则他也是佩服不已,向着王辰抱拳,道
  :“王将军果真是朝廷之栋梁,以身作则使得大军令行禁止,难怪百战百胜!”“公山见笑了!”王辰谦虚,示意刘岱将这酒给喝了下去,方才继续问道:“现如今天下已成伐董之态势,各路大军正在各方集结。公山此番与我合军一处,且先安顿几日,
  等我后军赶到之后,直袭董卓,扫荡河东!”
  “将军若要动手,应当尽快,何必要等大军到来?”
  末座,传来一个声音,此人在众人饮酒之际并未动手上的酒樽,反而是绕有深意而不失礼节的看向王辰。
  “这位是?”王辰向刘岱问道。
  刘岱面上有些难看,对那人道:“公台,何以不顾礼节擅自议论啊?且退下!”说完,向着王辰歉意道:“此乃东郡陈公台,当初过东郡之时随行过来的。”
  “哦!”王辰点头,打量了一下再没说话的陈宫,方才收回目光继续与刘岱畅聊了起来。
  这个陈宫自己倒是有几分想法,想要将他揽入麾下。但是按其原本历史中的表现来看,对于他又有几分敬而远之的打算。
  并非是陈宫曾经背叛过曹操,主要是陈宫这人给他一种看不透的感觉。其一是因为原本史书对于此人就极少描述,如果想要以书识人很难做到。
  况且,从其一生事迹来看,陈宫这人战略有余,战术不足。以自己现在帐下的人才来说,谋有贾诩,政有杜畿,策有公孙彦。
  想了半天,王辰突然觉得自己的盘算很好笑。自己倒是一心想要人家过来,可人家还不一定会效命自己呢。
  许久后,这宴席散去。
  刘岱也喝的伶仃大醉,被王辰的亲卫送了回去。
  等众人都离去之后,王辰方才命人将陈宫唤来。
  “将军!”陈宫适才并未饮多少酒,在帐中向着王辰一拜,道。
  “公台免礼,请坐!”
首节 上一节 13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