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71节

  “来者何人?”双方的弓弩都架设了起来,绣衣使为首一人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
  “北镇!”
  “南驱!”绣衣使为首一人先是诧异,但还是对上了暗号。
  双方这才默契的放下弓弩准备离去,只是这才刚刚走了两步,那绣衣使为首一人又叫住了他们:“你们为何穿着齐人服饰?”
  “特别任务!指挥使大人命我等穿着此衣诱使齐人奇士。”
  绣衣使为首一人这才渐渐放下了戒心,毕竟这种渗透任务时常都有,不仅仅是在敌后也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占领区域。
  这些都是些见怪不怪的任务,这也才有了只对暗号不看服饰的命令。只要你对不上暗号,就算你是穿着自己人的衣服,也是说杀就杀。
  双方这才离去,只是这绣衣使不知道对方虽然能够对上暗号,但却并非是自己人!
  这样的错过,只怕使得晋国的作战计划即将流产?
  “近段时间我们的奇士发现敌军似乎暗中正在向东面增兵,而且保密做得很到位,要不是咱们的奇士潜入进去根本就不会被发现。”
  东平陵,府衙。
  华歆不断的向刘备说着现在战局的变化,所有人对于这首要的防御都看得很紧,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消息确切吗?”刘备惊讶的看向华歆,问道。
  “确切,已经派出至少三队人进行查探了。”华歆认真道。
  刘备这才皱眉,道:“怪不得我说王辰为何这段时间突然在各处加紧了进攻,原来暗中做着这样的盘算!”他看向戏志才,问道:“志才,你以为呢?”
  “我觉得是这几天时间只怕晋军就要发动总攻了,如果其真的在东面集结军队的话,敌军极有可能是要进攻蓼城!”戏志才一本正经道:“蓼城对我军实在是太过重要了,如果进攻其他地方或许晋国不会增兵。若是进攻蓼城的话,必然会增兵。”
  “怪不得朕说这几日晋军的三线像是发疯了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向河南进攻。原来还藏着这么一手,差点就着了晋人的道了。蓼城这里不仅对我们重要,对将来的晋国也同样重要。”刘备道:
  “朕以为还是应当适当的加强蓼城的防御,一旦敌军攻克了蓼城,这里将会成为晋军的中转地,彼时必然会成为敌军进攻咱们的一大要点。”
  “臣附议!”华歆道:“在下觉得可以适当的加强蓼城的防守力量!”
  戏志才也颔首点头,道:“我觉得陛下说得不错,蓼城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不仅仅是咱们的军港,也是咱们的一大仓啊!如果蓼城被敌人拿下,其结果可想而知。”
  “嗯!”刘备颔首:“既然如此的话,再增兵四万五千人防守蓼城,在千乘、乐安等地再各自增添兵马,一旦蓼城被进攻,确保能够随时支援。一切要快,朕觉得敌军如此大的调动,必然会在几日时间内发动进攻!”
  “诺!”
  齐晋之战,虽然开展的时间不长,但是震动天下的效果却绝对不低。
  短短近十日的时间内,消息已经传遍了其他二国天下。
  却说梁国都城平舆,梁皇宫。
  偏殿,诸葛亮急匆匆的赶入,向着正在处理事务的陈诩一拜,方才道:“陛下可知道,齐晋开战了?”
  陈诩颔首,道:“几日时间晋军就一扫河北,这样的事情谁人能不知道?”他将手上的笔放下,引着诸葛亮来到地图前,满面愁容道:“没想到休养之后的晋国竟然会如此的强盛,朕思忖一二还是决定出兵支援齐国。此必然是唇亡齿寒之事,大意不得!”
  这天下,越是打到最后,这明白人也越多。
  再说三弱国之间并没有多少领地纠纷,自然也扯不上撕破脸的事情。三国虽然彼此都想要征服彼此,但是对于晋国而言,战线是一致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晋国在外交上对于三国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毕竟三国的君主都是明白人,而三国的智者也都非同寻常。
  “是要出兵,不仅要出兵,还要倾尽全力啊!”诸葛亮长叹一声,道:“若是任由齐国破灭,那么下一个就是咱们了。”
  “朕也准备拟诏,征调兵马。”
  “陛下且不急!”诸葛亮道:“如今的局势而言,陛下应该将兵马分在三面,其一河南颍川一面,其二齐国东平方向一面,其三大河沿岸一面。”
  “为何要如此?”陈诩诧异道。
  “一面进攻洛阳,一面支援齐国,一面尽可能的阻挠晋国运粮,更要防止晋国突然对我国采取行动。取下洛阳之后,我们能够威胁晋国的粮道,断掉大河运输。另一面威胁河内运输,使得晋国被迫绕道运粮。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大前线晋军的压力。同时威胁弘农,使得晋军不得不分兵来讨,此分担齐国正面的压力。”
  “支援齐国一路,能够从正面分担齐国的压力,阻挡敌军西路兵马,直接支援甚至有可能会扭转败局。”
  “孔明的安排是好安排!”陈诩颔首,道:“切断了晋军的粮道,关中的粮食想要运出来就被迫要绕路,甚至会因此而使得晋国罢兵!不过朕以为还应当增设一路兵马,进攻武关?”
  “武关不可!”诸葛亮急忙道:“江北三郡较为复杂,南面虽然有荆门山与虎牙山构筑的江口关,北面虽然有武当等关隘,但是晋国在益州的都督乃是徐元直,此人诡计多端,若是乘机东进指不定咱们还要丢掉三郡。臣以为三郡应当采取据守的方式,至于武关那就要看吴国的态度如何了?”
  “吴国会参战?”陈诩诧异,道。
  “陛下可不要小觑了周瑜,此人计谋百变,于大局而言他比谁都明白!”诸葛亮道。
  “那么朕这就下令?”
  “陛下且慢!”诸葛亮又道:“此还不到时机,陛下可命令军队在各处指定集结,但不要贸然行动。”
  “为何?”
  “齐国与晋国之战是龙虎相争,我们与齐国而言实力不济,太快支援对我们反而没有好处。应当让猛龙拔掉了猛虎的爪牙,咱们再支援。我有预感,晋国渡河之战必然是一场血战!齐国若是战败,必然损失惨重,这个时候再帮忙就是雪中送炭。更能够在战胜之后,掣肘齐国!不至于助虎驱龙,反被虎噬。如果把握得当,将来说不定还能够助虎驱龙,再吞猛虎!”
  陈诩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笑道:“有孔明在,天幸也!”
  
第九百七十章 蓼城蓼城上
  
  第九百七十章 蓼城蓼城上
  蓼城,是夜。
  约莫三十多艘大小船只在海口之外的波浪之中浮沉,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而大河的对面,现今利津西面,黑暗之中一队又一队的步骑兵正在这里集结,规模蔓延天际。
  除去风声之外,再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如此庞大规模的军队好似完全隐入黑暗之中,连呼吸声都几乎听不见。
  月光穿透乌云,照射在了大地之上。
  天空,也开始渐渐落下小雪。
  主将手上的令旗挥动,庞大的军阵终于徐徐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蓼城海口外的三十多艘船只也快速开动起来,进入乐安三角洲之中。
  蓼城之上,灯火依旧,只是守城的军队变得更多了起来。
  那纵横的城墙之上是数不尽的士兵身影,他们井然有序的忙活着各自的事情,或是扛着一捆捆箭簇,或是准备着檑木砲石。
  城墙上,每一面都架设了数十架弩砲,看来这一场战争终究是恶战!
  大河之上,水军的大小船只载着晋军渡河,首次登临了河南的大地之上。
  “呼!”
  黑夜之中,一道流光从天而降,落在了蓼城之中,迅即炸裂开来引发大火。
  城头上的齐军还未反应过来,便闻天空出现了无数异响,那是刺破空气的声音。
  “暗箭!”将军急呼,他没想到战争在这一瞬之间展开。
  士兵们反应神速,再顾不上手上的工作,急忙躲在墙角,只是总有慢半拍的人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密集的箭簇射成了刺猬,连哀嚎都还没有来得及,便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
  密密麻麻的箭簇就像是骤雨一般,不断倾泻在这城墙之上,遮蔽了仅有的天光,吹灭了城上的火光,城上还蓄势待发的齐军没有任何反击的能力,完全被晋军的箭矢压制。
  射程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哪怕只是长了一丈,而在这一丈之内也将会完全压制敌军!
  天下的弓弩唯晋国神臂弓射程最远,也正因为如此,晋军在每每攻城之际都能够完全压制敌人。
  所有人都知道,攻城已经开始。
  蓼城攻城战由此开始,紧接着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蓼城西北两面爆发了无数喝杀声,晋军开始攻城!
  “前进!”
  黑夜之中,无数声呼喝好似来自九幽黄泉。
  随着那坚毅的步伐展开,晋军先登已经扛着飞梯向着城墙赶去。
  南面水城,港口的船只已经被晋军击沉,城墙也被晋军的箭簇和巨矢完全压制,晋军的大船正向着深水港徐徐靠过去,强大的火力摧毁了面前的女墙。
  最先登上城墙的是晋国的水军,龙枭级的巨舰本身就是一个移动的巨大输出。
  而蓼城的水城也比较奇特,本身这里是港口先成,然后在历年的发展之中与蓼城接壤,形成了一个大城市。
  一开始的蓼城港口并没有城墙,甚至在一开始形成巨大城市的蓼城也并没有在南北两面设下城墙,只是后来随着蓼城在齐国变得举足轻重,军事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故而成为了要点防御,这才修建了分段城墙。
  因为蓼城十分巨大,如果要用城墙完全包围起来,那将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为了方便也就只能通过串联山丘,修建挡墙等办法勉强修建了一个分段的外墙。
  而将城防集中在了内城,这也成为蓼城守卫的一个重点,敌军将会变得很容易突破外墙,而守军将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守卫外墙。
  毕竟不像是长安那样,耗费了那么多年的时间直接修建了一座新城。
  也正因为如此,蓼城为了防止可能来自海上的攻击,故而在港口不远处修建了城墙,也因为当时没有确切的考虑好是防洪还是防敌的方案原因,使得城墙的修建过于靠近港口。
  晋军龙枭级的战舰靠在深水港,通过飞梯可以让士兵直接上到城墙之上。
  而水城的城墙又没有龙枭级的战舰高,城上的士兵甚至只能在船上巨弩箭矢的压制之下不敢冒头。
  却说西北两面,这里攻城的晋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士兵攀城之后,城上的箭簇如骤雨一般激射而下。
  中军,王昀冷静非凡,他将骑兵集中在了几个要点,也不知在等候什么。
  一架架车弩被赶到了特定的位置上,根本没有参与正面的战场。
  “呼!”
  巨矢齐射发出了异响,这些巨矢分别钉在了一面城墙之上,或高或低。
  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城墙竟然开始呈现有规模的龟裂痕迹,而左右两侧的弓弩手快速抵达位置,张弓待射。
  又是一轮齐射,城墙上龟裂的痕迹更重。
  此刻城墙上已经钉了不下五十支巨矢了。
  “步兵集中过来,墙要塌陷了!”
  城墙之上的一个将军不顾厮杀,向着城中呼喝。
  原来晋军射击的城墙只是一个单独的院墙,此时城墙内的齐军步兵已经构建了路障,严阵以待。
  “轰……”
  夜中烟尘起,巨大的轰鸣声使得无数人大惊失色,特别是城中的百姓。
  紧接着,先锋百骑疾驰而来,在无数箭雨的掩护之下向豁口处冲去。
  只是刚刚冲进去之后,却闻一阵马鸣惊呼声不绝。
  这里的齐军用铁栅栏构筑了一个如山阵一般的刺猬防御阵线,前锋的晋军骑兵连人带马被传了个透心凉。
首节 上一节 571/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