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第120节

马乐见此情形,也知道刘琦无暇分身,无奈道:“既如此,便只好祝将军早日讨灭叛逆,安定西川,再议关中之事。”

刘琦劝道:“曹贼诡计多端,其按兵不动,必是在等西凉军人心懈怠,自生变乱,若渭水难破,要劝马将军见机行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若见事不可为,当暂退陇西。”

马乐冷笑道:“司马懿杀了我多少西凉男儿,军中上下无不痛恨,我等同心为马老将军报仇,不破曹贼誓不罢休。”

刘琦心中叹息,他好言相劝,但马乐显然并不放在心上,更何况是年轻气盛、报仇心切的马超?

大多数人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先自以为是,事后懊悔不迭,撞得头破血流后,才会舔舐伤口牢记血的教训。

此次曹操在渭水上游对战马超,早已保住长安,心中踏实,也不急着进兵,虽有许褚斗马超,却再没有割须弃袍的惨败。

这局势倒与诸葛亮出祁山类似,但马超军中没有诸葛,而曹操更胜司马,长此下去,西凉军迟早要崩盘。

想起曹操抹书间韩遂,只好为其谋划道:“马将军远道而来,粮草转运不便,又多杂羌人,久必生变。若曹贼死守渭水,可与韩遂分兵攻长安:一路攻右扶风,一路取左冯翊,分兵迂回调动曹军,寻找战机。”

马乐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回陈仓,必将将军妙计告知孟起。”

刘琦又道:“我虽无暇分兵,但自会吩咐武关守军出动,以疑兵之计牵制曹军,待我平定西川,必助他报仇。”

马乐虽觉刘琦口气未免太大,但也知他一片好心,当面谢过,又聊了一阵西凉形势,酒宴结束后便急急赶回陈仓。

刘琦送走马乐,望秦岭而叹,但愿调走韩遂,马儿也能奋起,改变命运。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马超兵败,按照历史轨迹,会逃到汉中来,岂不是要凑齐五虎上将?

不过五虎上将,就属马超命运最惨,父子兄弟被杀,自己全家被灭,后来又不受重用,郁郁而终,年纪最小,却死的最早!

唯有等他退到陇西后再见机行事,若能赶得上,再出手相助不迟。

正感叹之时,魏延仔细禀告道:“探马来报,巴人皆被张卫唆使叛乱,传言张鲁被囚汉中,要为其报仇,已在米仓山各处隘口增派兵马,断绝汉中道路。”

刘琦冷笑道:“这个张卫,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非要闯,正好叫其做我入蜀的垫脚石!”

二人来到府衙,恰逢孙乾等一批官员也从荆州赶到,便与徐庶、阎圃共同商议出兵之事。

孙乾言道:“张卫不听张鲁劝告,自立汉宁王,汉中钱粮充足,人马未损,当趁其立足未稳进兵,否则必为大患。”

刘琦点头道:“如今汉中已平,取巴图蜀乃是既定方略,我却担心刘璋要如约收回江州,翼德那边该如何答复?若不交还,恐张松不好向刘璋复命,两面为难,危及性命。”

徐庶笑道:“将军勿忧,若非张卫逃走,此事倒真有些棘手,如今既要出兵巴中,正好调江州兵马沿巴水北上,南北呼应,共擒张卫。”

孙乾赞道:“巴人屡叛,刘璋才划三巴之地分治,正所谓除恶务尽,既要擒张卫,想必刘璋不会逼迫太甚。”

刘琦看向阎圃道:“巴西太守庞義与张君交手甚多,此人本事如何?”

阎圃略作思索,缓缓说出四个字:“老奸巨猾。”

不等刘琦细问,继续说道:“此人与刘璋亲厚,故任巴西太守来防汉中,然其骄功自重,暗中招募巴人为部曲,欲专权备乱,后为刘璋所疑,只好又备厚礼派人至成都谢罪,方为无事。后来与我等交手,互有胜负,防备有余,进攻不足,吾料其必是心中不安,担心兔死狗烹,有意为之。”

“原来如此!”刘琦恍然,终于破了案了。

怪不得刘璋手握益州兵马,却连个小小的张鲁都对付不了,竟是有个老六从中作梗。

身为心腹重臣,在前线不好好打仗,只想退守苟全,明哲保身,这不就是迷你版的司马懿?

沉吟道:“如此说来,庞義虽为刘璋重臣,却未必忠心?”

阎圃点头道:“二人甚至可能早已貌合神离。”

刘琦抚掌大笑道:“看来我入蜀之事,要着落在此人身上,不必等刘璋来讨江州,我先去向他求援。”

众人商议已定,刘琦命孙乾往成都去见刘璋,请庞義自巴西出兵共讨张卫。

传令三日后出兵,申耽、申仪运粮,以陈到为先锋,阎圃为随军参赞,留魏延守汉中,自领大军直取巴中。

刘琦降服张鲁,全取汉中,消息传至蜀中,境内一片震动。

让刘璋父子头疼数十年的张鲁,短短两月时间就被刘琦轻松拿下,这是何等手段?

刘璋在成都得知消息,忽然有些懊悔起来,与主簿黄权商议道:“早知张鲁如此不堪一击,我就该发兵直取汉中,何必又请刘琦相助?”

黄权心想若早换庞義,遣其他人为巴西太守,张鲁早已被灭,何至于到现在的局面?

巴西太守庞義,与刘焉有通家之好,又冒死从长安救出刘焉子孙,女儿庞氏又是刘璋儿媳。

庞義久攻汉中不下,反被张鲁几次杀败,虽勉强守住巴西,但结局却差强人意。

堂堂益州牧,却被汉中太守屡屡欺压,张鲁手下并无大将,蜀中上下无不以此为耻,偌大的西川难道无人可用?

自赵韪叛乱后,刘璋更偏向庞義等东州兵,益州官吏见刘璋暗弱无能,又用人不明,渐渐人心离散,张松此次结交刘琦,恐怕别有用心。

黄权此时已料到益州不保,当初他与王累都劝刘璋不必求援,让出江州已够离谱了,还要助刘琦取汉中,这不是自掘坟墓?

但疏不间亲,事到如今,也只能尽责谋划,抱拳道:“刘琦既已得汉中,可请张别驾去见张飞,及时收回江州才是。”

“公衡所言极是!”刘璋长出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下来,欣慰笑道:“汉中已平,除去我心腹之患,刘伯玮不愧为我刘氏宗亲,吾当以厚礼酬谢。”

黄权见刘璋不忧反喜,暗自一叹,为驱一只恶犬,却请猛虎进门,它的胃口岂是那么容易满足的?

恶犬不过狂吠两声,声势唬人罢了,猛虎却是要吃人的!

汉中以南,巴郡以北,曾有賨国,寄寓渠江,北依巴山,南通涪黔,賨人天性劲勇,歌舞善战。

汉高祖刘邦被贬汉中,从巴地招募巴人助战,有七个氏族响应,以为大汉前锋,冲锋陷阵,无往不利。

平定关中之后,七姓巴人衣锦还乡,高祖封为贵族,特赦其族人世代不供租赋,七姓夷王轮流担任巴王,五年一换。

另一部分未曾参战的巴人,则任命賨邑侯治理境内,其赋税大多都由七姓王族收取,只有少数上缴朝廷。

汉末大乱,巴巫兼朝廷司马张修被杀,张鲁继承张修五斗米教占领汉中,与刘璋不和,联合巴人反抗自立。

刘璋割巴郡以北分为东西二地,西部汉人居多,以庞義为巴西太守,东部则为巴人地盘。

张卫和杨任逃至巴中,宣称刘琦出尔反尔,偷袭汉中,囚禁张鲁,召集巴人起事,准备救张鲁报仇。

张卫在汉昌自立汉宁王,封杨任为镇国大将军,七姓夷王朴胡为永世巴王,賨邑侯杜濩为大司马,巫神袁约为护国大法师,商议出兵。

正在此时,张鲁敕令传旨境内,袁约疑惑道:“此乃师君亲笔手书,叫我等归顺刘琦,莫非师君已降刘琦?”

“绝不可能!”张卫摆手道:“师君被刘琦囚禁,必是他们严刑拷打,逼迫家兄所写,看似叫我等归降,实则是盼我等尽快出兵营救,我们一奶同胞,孤王还不知兄长性情?”

众人将信将疑,随后张鲁单独写给张卫的书信送到,劝他迷途知返,为张氏在民间留下香火。

张卫此时当了汉宁王,人人奉拜,自觉尊崇无比,哪里肯轻易罢休,将密信后半截展示给众人看。

反说张鲁派人送来密信,师君自有神灵相助,不死不灭,不必挂念他的安危,叫他们尽快起兵,夺回汉中,兴盛五斗米教,永续张氏香火。

賨邑侯杜濩言道:“刘琦既派人送来敕令,免我等之罪,即便是强迫师君而写,但也看出来他并不想出兵,不如先派人前往交涉?”

张卫大怒道:“刘琦乃反复小人,先前与师君交好,约定同灭刘璋,结果却趁机取了汉中,出尔反尔,他的话怎可相信?”

国师袁约叹道:“中原有一句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连着筋。不管怎么说,刘琦和刘璋乃是同宗,只要有他们在,就没我们的好日子过。”

杨任冷笑道:“先前我在南郑与荆州军交手,魏延当着师君之面,扬言要算当年攻杀汉中太守苏固、斩杀汉使的旧账,这可是谋反大罪,要诛九族的!”

众人闻言神情一凛,巴王朴胡大声道:“没有我们巴人,哪来的大汉王朝?如今刘邦的孙子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既然他们忘了誓约,我们也不必再听他们的号令。”

当了四年的巴王,按照规定,马上就要被轮换,如今起兵反汉,就不必再遵循旧制,让朴氏世代成为巴王。

杜濩蹙眉道:“庞義在巴西,我们若是再攻打汉中,将会腹背受敌,请诸位三思。”

张卫笑道:“大司马勿忧,孤亲自镇守汉昌,有杨将军统兵,庞義不足为虑。”

杨任傲然道:“有本将在此,给他庞義十个胆子,也不敢前来进犯。”

这几年张鲁与庞義多次交手,互有胜负,几场胜仗都是杨任打的,巴人也都参战,自然清楚。

朴胡意气奋发,大笑道:“既如此,那对战刘琦,攻打汉中,就交给我们吧!賨人的荣耀,将由我们守护。”

杜濩蹙眉道:“眼下即将入秋,正要准备过冬物资,年轻人都去打仗……”

自从封七姓巴王后,最好的土地资源都被那七个部族占去,剩余的巴人都在深山偏僻之地,每年还要纳税,苦不堪言。

朴胡很是慷慨,大手一挥:“如今同仇敌忾,今年的赋税就免了吧!”

“大王真乃仁善之主!”张卫夸赞一阵,命朴胡率领巴人往米仓山出战,他与杨任留守后方,防备庞義偷袭。

杜濩心中暗叹,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以为免了赋税就万事大吉?

七姓之外的其他部族,各户家中基本都没什么余粮,武器装备更少的可怜,出去打仗生活会更加艰难。

回到族中,与几位长老商议出兵之事,虽然打仗有立功机会,但一旦战死,家中老小便无人照顾,众人各执一词。

杜濩也无可奈何,安抚众人,巴王有令,谁也不敢违抗,各去准备出兵事宜。

正在大堂闷坐,一名年轻人进来,手中拿着账册:“大王,这是今年各部落报上来的资产……”

“不必了!”杜濩揉着眉心,摆手叹道:“今年的赋税已免。”

“哦?这倒是好事!”年轻人面露喜色,见杜濩满面愁容,疑惑道:“既然不用纳税,大王何以闷闷不乐?”

杜濩苦叹道:“刘琦占了汉中,师君被囚,大家都准备起兵报仇,营救师君——要打仗了!”

“这万万使不得!”年轻人大惊道:“张卫、杨任乃师君心腹大将,二人逃至巴中,足见非刘琦对手,此人善于用兵,连曹丞相都非对手,我们与他交战,岂不是以卵击石?”

“这我又何尝不知?”杜濩无奈苦笑,看着眼前目光明亮的年轻人,问道:“子均,你在成都长大,是读过书、见过世面的人,以眼前的局势,我们该怎么办?”

原来这年轻人叫王平,字子均,虽是宕渠賨人,但他母亲何氏却是汉人,因父亲外出打猎身亡,从小在外祖父家长大,去年才回到族中。

杜濩见他能读书识字,便命其掌管族中户册,偶尔建言献策,都有奇效,虽是随口一问,却隐隐有些期待。

王平答道:“张卫不甘束手就擒,妄图负隅顽抗,而巴王不愿再被轮换,要做永世巴王,他们各有所图,却不顾族人安危,必将引来大祸。”

“子均言之有理!”杜濩心中暗惊,又问道:“但巴王有令,我等不可违抗,如之奈何?”

王平思索片刻,正色道:“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自大汉建立以来,七姓便高高在上,如朝廷权奸,骄横霸道,民心怨愤,巴王不仁,自取灭亡,或许便是重整各族秩序的良机。”

“正所谓不破不立——”杜濩深吸一口气,起身重重拍着王平肩膀:“你随我一同出征,我们见机行事。”

朴胡将大军扎在蒙头岩隘口,此处是进出米仓山的要道,其余各处小路陡峭难行,只需三五百人足够。

杜濩带着王平进入帐中,只见朴胡高坐帅位,右手七姓部落来了三位酋长,各家都派弟子来参战,足有二十余人。

朴胡蹙眉道:“大战在即,怎得只有大王一人前来?”

杜濩答道:“赵黑、赵虎掌管军马,现在营中。”

龚氏酋长龚希揪着胡须问道:“賨部有多少兵马?”

自从汉武帝封巴王之后,七姓便以贵族自居,部众改称巴人,而将其他各部落还称賨人,颇有轻蔑之意。

杜濩眉头微皱,淡淡道:“有精兵三千!”

“哈哈,三千?”罗氏酋长罗鲷大笑道:“我等要对战刘琦,攻取汉中,賨部却只出三千人,真以为战争是儿戏?我们的祖先可是浴血厮杀拼出来的。”

首节 上一节 120/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女尊:老子是男版花木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