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232节

  至于通信这一桩事情,荀攸是自己上报过,所以为刘璋所知。

  荀攸点了点头,他扯起了许都正在发生的一件事情:“听闻曹孟德遣心腹枣祗、韩浩,于许下招募流民进行屯田,和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大差不差的。”

  “不过曹孟德处屯田,如果耕农是使用官牛的,土地所出,官府得六成,耕农得四成,而如果耕农使用自家的耕牛,土地所出同官府均分。”

  “其中,不管使用官牛还是私牛,所需缴纳的税赋都非常重,如果我等欲要招募四方流民到关中来,应当给出一个比许下屯田分成较优的政策,这样流民就不会奔赴到许都,而是向关中而来。”

  刘璋颔首,有句话说的好,人口流动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但这句话并不够准确,最准确的应该是,人流是向着能允许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前进。

  虚假的文明,哪里比得上真实的利益。世人言语嘈杂,说着各种各样的主义,但嘴上都是主义,说到底还不是利益。

  “就劳公达和文和商议一二,给出一个章程,用以招募四方流民进入关中……夫欲成大事者,以人为本,今者关中人少,此为首要之务也。”刘璋殷勤的嘱托着荀攸和贾诩。

  “诺。”荀攸和贾诩各自拱手称诺,应下刘璋吩咐的任务。(本章完)

第422章 汉家男儿

  作为君主,刘璋又是一天的辛苦操持政务之后,他没有去洗个热水澡,然后早早的睡去,而是在中庭摆开了一张案几,案几上放着几叠小菜,以及一壶清酒。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雅兴非常,望着天穹上如钩般月亮的刘璋,念道起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句。

  自古以来天下分崩,万民无主,群雄逐鹿,最后只有一个人会擒获中原的肥鹿,赢得天下,至于其他同时期的诸侯,或是归降,或是殒命,就如‘违命侯’李煜一样。

  在现如今的东汉末年,刘璋有志平定天下、造福社稷,将与三国的人杰抗衡,去竟逐中原的肥鹿,却是不知结果如何。

  一念至此,刘璋想起了今天白日里同荀攸和贾诩商议的关中户口稀少的问题。

  当时商议出了两个法子,一个是招募流离四方的关中子弟,第二个是同曹操去竞争流民,用更好的政策将关东的流民吸引到关中来。

  此外除却这两个法子,刘璋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作为他麾下战力的蜀军、无当飞军,以及他在巴郡招募的板楯蛮,他有意将这些精锐士卒的家人迁徙到关中。

  后面他发兵征讨,多半是从关中动身,要是麾下士卒的家人都还在蜀地,就得是士卒和他们的家人分离开来的状态,数个月的分离可能麾下士卒还能接受,但若是几年的话,恐怕底下的士卒就要沸反盈天了。

  而如果蜀军、无当飞军、板楯蛮的妻小都被迁徙到关中的话,这些什伍们的心思也会安定下来,愿意长久的屯驻在关中,而不是时时顾念着在蜀地的妻小。

  这一招法子还有个作用,那就是充实关中的人口,毕竟现在关中的人口太过稀少了,成为不了刘璋的霸业根基。

  也是因为关中人口稀少,这样一来,迁徙到关中的士卒妻小就能得分赐下土地,而不需要从关中子弟的手上抢夺土地去赐给迁徙到关中的士卒妻小手上,没有了主客争夺土地的矛盾。

  关中人少地多,良田多有荒芜,即是一件坏处,但却也有好处,刘璋自顾自的安慰了自己一句。

  不过不管是招募流民、还是迁徙士卒妻小的事情,都需要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后了,毕竟眼下正值十月,寒意渐起,再等一段时间,就会是雪花飘飘,白雪盖地的场景了。

  大雪一下,气温一降,在没有棉花的当下,保暖可是个大问题。是以隆冬时节,只应休养生息,而不得去搞什么大的人口迁徙活动。

  这也是刘璋没有让留守成都的长史王商所统领的幕府班子,以及他的家小,现下就迁徙到关中的缘故,不管是幕府班子的迁徙,还是刘璋家小的搬迁,都得等到天气好一点再行迁徙。

  再就是迁徙也不是一次性完成,在交通工具仅有牛马,出入蜀地的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下,分批次,花上数年的时间去完成这项工作,才是最合理的。

  但不管如何,幕府班子以及刘璋的家小都需从蜀地迁徙到关中来,蜀地偏鄙,道路难行,实在是不适合作为争雄天下的霸府所在,不如关中地势形便,通达四方。

  事情一件件做,步子一步步迈,不然就有步子大了扯着蛋的情况出现。

  耐心,是打造美好新世界所必需的品质。

  “丈八,元雄,你二人若是觉得累了,就且去休息吧,不用一直值守于此……长安为吾所据已有多时,官廨内外又有亲卫巡视,断然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小酌了几杯后,刘璋看向身侧,他关怀的道了一句,打算让贴身护卫的丈八和吴班去休息,他今日逢着雅兴赏月,但若是因他赏月,导致丈八和吴班不得休息,那就不是一件美事了。

  “明公,小人不累。”丈八瓮声瓮气的道了一句,拒绝了刘璋的关怀,依旧是伫立在刘璋的身侧,沉稳的职守着。

  “明公,班却是没什么睡意。”吴班同样发言拒绝。

  面对忠心耿耿、殷勤非常的两位亲卫头子,刘璋笑了笑,他招来侍从,让侍从摆上了两桌酒席,他打算拉着丈八和吴班一并赏月,不使二人枯站。

  这也是他拉拢人心的手段,对于作为亲卫的丈八和吴班,贴身护卫他的两位将校,他素来是亲待之,毕竟亲卫的心态,关系到自家的性命。

  很快,侍从就端来了两张案几,摆上了酒菜,供丈八和吴班取用。

  酒菜摆上后,丈八自顾自的饮酒吃菜,有如一个老饕一般,他身材雄伟,异常高大,每日所需饭菜酒水,是常人的数倍,是以吃起饭菜来,倒是不注重姿态。

  而另一边的吴班,则是稍稍文雅一些,毕竟是世家子弟,怎么都不会出现粗鄙的姿仪,但身为一名武将,吴班也自是不会像文人骚客一样小口饮酒、细嚼慢咽,饮食的姿态多少还是有些粗犷。

  “明公,不知什么时候征讨凉州?”饮宴之间,吴班向着刘璋打听道。

  刘璋淡然一笑,他应道:“征讨凉州,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夏收之后,赋税入库,钱粮稍稍充足的时候,当然,这是最快的一个时间点,未来飘忽不定,也不是能说的准的。”

  “元雄,你是有什么想法吗?”刘璋回答完毕后,反问了吴班一句。

  吴班脸颊微微泛红,他回答道:“于征讨凉州,班胸中却是没有什么谋划可掏……但我一直以来都是担任着明公的亲卫,从未临阵对敌,无有尺寸之功,却居于校尉之职,这一向心中甚是惭愧。”

  说到这里,吴班顿了顿,他仰着他那张还是略显稚嫩的脸庞,郑重其事的拱手向刘璋言道:“班请命,若是来日征伐凉州,愿身自临阵,为明公讨敌,不负七尺之躯,也不负明公的恩德。”

  打量着少年英气的脸庞,刘璋却是没有立即答话,他心中却是在感慨,吴班放着安全又有前途的亲卫不做,有心临阵杀敌,这是汉家男儿该有的志气,也是大汉雄浑之风的所在。

  “这一桩请命,我应下了。”刘璋在吴班期待的目光中,点了点头应下了吴班的请求。(本章完)

第423章 缓称王

  建安元年,十月底。

  刘璋派遣到许都的使者张肃,同天子刘协派遣到关中,加封刘璋为蜀王的天使,侍中刘艾为正使、中军校尉史涣为副使,三人一起抵达了长安。

  前次就驾临关中,加封刘璋为大司马、行车骑将军事的天使刘艾,此刻重新返回关中,自函谷关一路行来,到如今抵达长安,他心中顿生感喟。

  无他,盖因之前长安城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惨景,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碎砖破瓦,直如一座废墟般,而如今数月不见,长安城已然是焕然一新了。

  城中的废石断木、碎砖破瓦被清扫一空,原本破败的建筑也得到了修缮,且虽是临近寒冬,但长安城内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城中道路、屋宅、桥梁等物,皆在有条不紊的筑造完善当中。

  这一幕幕,落入侍中刘艾的眼中,他感觉到曾经衰败的长安城,将是重新恢复往日的辉煌,露出大汉西都的气派来。

  可这,还是仅仅一二个月的时间,一二月之前,大司马刘璋方才平定了关中,诛杀了李傕、郭汜二贼,夺回了长安城。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携着长安城极大变化带来的讶异,刘艾同副使史涣一起,在长安令张既的接待下,进入了长安城的传舍当中,并准备享用起传舍仆役供给的酒食。

  张既作为主人,他没有立即入坐,而是指着对面的位置,向刘艾和史涣示意道:“侍中,史校尉,还请入座。”他须等到刘艾和史涣入座之后才能坐下,不然有失待客之道。

  “史校尉,请上座。”作为正使的刘艾,伸出手示意史涣坐上他前排的位置。

  虽是作为正使,且担任的是侍中这等的清贵官职,但刘艾明白,他这个正使却是有些名不副实,身为曹操心腹的史涣,才是此次出使关中、真正的正使。

  因是如故,一路行来,刘艾对史涣都是客客气气的,没有因为史涣是武人的身份而有所轻待,如今曹操总揽朝政,亲附曹操的文武掌控权柄、声势显赫,却是轻易得罪不了的。

  “侍中请上座,我为副使,不当居于侍中之前。”史涣谦逊了一句,他伸出手示意刘艾坐到前排的位置,而他则是坐在刘艾的下首位置。

  刘艾见此情状,他心中稍稍安定了些,毕竟若是史涣大大咧咧的应下,直接坐到上首的位置,于他却是有些失却颜面了,在对面长安令张既的面前。

  见着刘艾和史涣互相谦让,坐在二人对面的长安令张既自是察觉到了两位天使之间微妙的氛围,正使不像是正使,副使不像是副使,正使须得看副使的面色行事,上下颠倒,甚可怪乎。

  不过张既对这件怪事只是记在心里,并没有言说出去,他热情的招呼着刘艾和史涣饮酒,一杯接着一杯的劝着,同时说着一些客套热络的话,让宴席的氛围欢愉快活,主客尽欢。

  宴席罢后,张既叮嘱舍人好生招待刘艾和史涣,他则是离开了传舍,向着长安的官廨而去,他将向刘璋通禀二位使者的情状。

  驾马而行,张既不多时就来到了离传舍不远的长安官廨,并直入东阁面见到了刘璋。

  “明公,天使刘艾和史涣已经安置完毕,眼下二位天使正在传舍里休息,此外二位使者打算明日便颁发诏书,希望我等明日做好准备。”张既回禀道。

  刘璋点了点头,示意自家知晓了:“那就明日请二位天使到官廨中颁发诏书,相应的准备就有劳德容你去操持了。”

  “诺。”长安令张既拱手称诺,应下了刘璋的吩咐。

  同时张既不忘道出方才宴席所见的怪事:“明公,方才宴请二位天使,身为正使的刘艾对副使史涣的姿态摆的很低,像是史涣才是正使一般,既料想,当是其中有些不可言说的缘故。”

  “哦,你怎么看?”刘璋问询道,他听张既的语气,知道张既那里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张既端正身姿,他斟酌一二后,出言道:“侍中刘艾为正使,中军校尉史涣为副使,二人的身份官职是明了的,当是刘艾居上,史涣居下。”

  “然如今朝政大权落在曹孟德之手,听闻史涣为曹孟德门客,追随曹孟德久矣,是曹孟德腹心之人,是故此行史涣当是监督刘艾,同时侦访关中局势,是明面上的副使,暗地里的正使。”

  方才宴请刘艾和史涣的时候,张既不留痕迹的问起了史涣的生平过往,了解到了史涣是那位大将军曹孟德亲信,虽是声名不显,但权柄当是极重。

  因是如故,张既通过分析刘艾和史涣的身份地位,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推断,用于解释刘艾和史涣之间微妙的气氛。

  “德容,你确是有识人之才也。”刘璋通过一句夸赞,肯定了张既察言观色的本领,不过是一面之下,就看穿了刘艾和史涣的实际身份地位。

  “明公谬赞,既不过是胡乱猜测而已,具体是与不是,还需接着观察一二。”面对刘璋的夸赞,张既惯常的谦虚了一声。

  刘璋笑着摆了摆手,他肯定道:“此中缘故,不外是德容你方才所言。”

  翌日。

  长安官廨中门大开,天使刘艾、史涣二人从中门走入,来到庭中,向着刘璋及他麾下的文武宣读着大汉天子刘协的诏令。

  刘艾的声音很有磁性,具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声调虽是不高,但庭院内众人都是听得清清楚楚。

  但听刘艾言道。

  “卿安集关中、枭首李郭,有大功于社稷,有恩德于父老,非王爵不足以封赏卿功……念卿往者为益州牧,便令卿为蜀王,以昭天下,使四方之士,知朝廷恩怀忠贞之意……”

  不出所料,侍中刘艾宣读的诏书,里面是夸耀刘璋的功德,以及拜封刘璋为蜀王的嘉赏。

  诏书不是很长,不一会,侍中刘艾就宣读完毕,而后他将诏书小心的收拢,双手捧着向刘璋递去。

  只是对面的人如刘艾意想中的一样,没有接过诏书,并说出了一句刘艾意料之中的话。

  “侍中,还请回禀天子,王爵之赏过重,璋不当受矣!”(本章完)

第424章 大将军袁绍

  长安官廨。

  轻飘飘的,像是扔掉一根解手后的厕筹般,大司马、行车骑将军事刘璋坚定的拒绝了大汉天子刘协赐下的王爵封赏,干脆且利落的行事风格,惹得院落内不少人神色间浮现讶异的表情。

  其中就包括从许都来的副使史涣,史涣露出难以置信的面色,他不敢相信,面前的这位大司马刘璋竟是对王爵一点贪念都没有,诏书刚颁下,刘璋就拒绝了,而且看态度相当的决绝。

  ‘匪夷所思,不可置信。’史涣心中连着感慨了两声,他没想到,有人竟是能在王爵的爵禄面前不为所动,这份心性真可谓是坚如磐石。

  当然,也有人面色平淡,露出意料之内的神色,就比如许都来的正使刘艾,刘艾神色间淡然无比,对刘璋拒绝王爵一事,他在来到长安之前,就十有八九的断定刘璋不会接受,做足了心理准备。

  毕竟之前就来过一趟关中的刘艾,和刘璋交往言谈之下,对刘璋的心性有些了解,他看出刘璋不是什么贪权好利的人,心性也尤为的坚韧稳重,区区王爵之赏,还不足以动摇刘璋。

  ‘当面拒绝还不够,后面还得上表天子才是。’只言片语拒绝王爵赏赐的刘璋,盘算着得上一封表奏给许都的天子,才算是正式的拒绝。

  不过上表的事情不急,刘璋关注着眼下,他伸出手,招呼着刘艾和史涣这两位天使进入正堂。

  在实力没有碾压一切的时候,他习惯性的装出了一副大汉宗室贤良的模样,对天子的使者态度很是谦恭,好生的招呼着天使,甚至于保持着身位和正使刘艾在同一条线上。

  只是刘璋想借此表达对天子使者的尊崇,但侍中刘艾却是略显惊慌,他小步迈了一二步,将身子成功落后刘璋一个身位,使得刘璋成为领头的人物,而他则是跟在刘璋身后。

首节 上一节 232/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长生从红楼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