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22节

  “还有另一件事。”

  “何事?”

  “他学了与《三尸法》类似的功法。”

  “你确定?”

  “你不该怀疑我,就好像我从不会怀疑你。”

  “那就再观察观察吧,如果合适,可以将他拉入我们的计划之中。”

  ……

  舞阳城,带着人头回去邀功的王景见到了鲍鸿。

  只不过此时的鲍鸿,身形有些狼狈,从城中请来的名医正在为他包扎伤口,显然伤势不轻。

  王凌性格耿直,脱口而出便问道:“校尉亲自出马,竟然未能擒杀贼人?”

  本就因为无功而返窝了一肚子火的鲍鸿,听了这话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表情不爽地瞪向王凌,牙都快咬碎了。

  王景对于王凌耿直的性格也是无语,你这特么的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哪有人当面揭人伤疤的啊?

  未免鲍鸿怀恨在心找自己的茬,王景连忙上前打圆场,先是呵斥王凌一句:“彦云不得无礼,校尉武功盖世,又有山河社稷图襄助,区区一个冒牌货还不是手到擒来?这次没抓,肯定是放长线钓大鱼,你不懂就别瞎说。”

  说完王景一脸微笑地看向鲍鸿:“校尉觉得我说得可对?”

  有人递了台阶,对方还是出身太原王氏,名门之后,鲍鸿自然也不好抓着不放,连忙点头:“没错,放长线钓大鱼,还是元旭知我心意啊。”

  见鲍鸿没再继续追究方才的事,王景这才说了自己击杀黄邵的消息,当然也不忘抬鲍鸿一手:“幸不辱命,在校尉英明的领导下,此战扫灭黄邵所部,如此捷报,应当尽早让朝廷知晓,更要让整个豫州的百姓知道,我们有能力保护他们的安危。”

  “没错,此言在理!”

  鲍鸿对王景十分满意,能做事,会做人,不愧是世家大族出身,如此方才称得上是国之栋梁啊。

  至于为王景请功,鲍鸿倒也没什么不乐意的,毕竟他领兵出征,乃是陛下亲自拍板任命,自然是越早打出战绩越好。

  之后数天,黄巾军开始收缩兵力,而鲍鸿也趁机“收复失地”,一时间人人都有功劳,形势一片大好。

  过后没多久,朝廷给王景的第二次嘉奖也发下来了。

  官职没升,但是赏赐了十滴天露,用一个白色的小瓷瓶盛着,也就拇指大小。

  王景无语:“朝廷这么小气的吗?”

  王凌却是一脸艳羡:“二哥有所不知,这天露乃是承露盘所凝,每一滴都价值千金,珍贵异常,朝廷这次算是大方的了。”

  “承露盘!?”

  王景显然没听过这玩意儿。

  王凌见他是真的一无所知,只好继续解释起来:“据闻武帝时期,有来自海外仙洲的仙人降临中原,而武帝好神仙之道,最后在仙人指点之下,修筑承露盘,承接甘液玉英,以求长生不死。而这天露,便是承露盘凝聚天地灵气所化成的甘液,服用后能改善体质,延年益寿。”

  “真有如此神效?”

  王景有些不信,虽然这个三国有神功,可他看了很多古籍,却并未记载有什么人能长生久视。

  甚至就连道门的高手,一身法术移山填海,可寿命也没比凡人强到哪里去,顶多就是活个一两百年罢了,而且难以延缓衰老,比起传说中的仙人,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更何况武帝有承露盘,他堂堂一国之君,天天拿天露当水喝应该没问题吧?

  可也没见他长生啊。

  王凌说道:“天露还是很有效果的,不过每个人只能服用五滴,再多就没效果了。”

  “怎么喝?”

  “直接饮用即可。”

  王景拿起瓷瓶,对着嘴滴了五滴天露,瞬间一股纯之又纯的能量在他体内游走起来。

  仿佛久旱逢甘霖一般,王景有种说不出的畅快感:“爽。”

第15章 百战刀法,武道六境

  “二哥,你一口去全喝了?”

  王凌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随后急切地从王景手中接过瓷瓶,表情十分心疼:“服用天露是有规程的,即便是专精于炼体的将门武者,修为不到宗师之境,一次最多只能服用一滴,否则药力就浪费了啊。”

  “可是我感觉很好啊。”

  王景只觉得自己如今耳聪目明,状态前所未有的好,他随后平心静气,神意内敛,以内视之法检视自身。

  在他的神念感知之下,天露的药力确确实实地被身体完全吸收,药力并无一丝一毫的浪费。

  经过丹羽圣炎改造后的消化系统,就是如此霸道,无论吃下什么天材地宝,身体都能快速的消化和吸收。

  正常来说,五滴天露,就算是体魄强横的武者,恐怕也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将之完全炼化吸收,可王景却不需要,仅仅只是几个呼吸之间,就已完全吸收了五滴天露的药力,将其全部化成了自身的养分。

  王景张开双目,发现自己的视力得到了巨大提升,至少百丈之内,都可以清晰视物。

  稍微测试了一番,王景发现自己只要双目凝视,就能够看清楚百丈外的雀鸟,甚至就连雀鸟身上的羽毛纹理清晰可见。

  视力获得如此巨大的提升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寻常人的眼力,最多也只能看清十五丈的距离,而想要清晰视物的距离,甚至都不足两丈。

  “取弓箭来。”

  “是。”

  王景一时兴起,便抬头望天,弯弓搭箭。

  咻~

  一箭射出,锐响破空,随即便看见一只南归的北雁应声而坠地,此雁肥硕,怕不是十一二斤重。

  “哈哈,今晚加餐。”

  “二哥好箭法!”

  王景摇头:“非是我箭法好,而是天露效果神妙无比,我的视力直接提升了百丈有余,目光所及之处,任何猎物都无处遁形。”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发升级,法身已经成功开通了锁头挂的功能,如今的王景,赫然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百步穿杨神射手。

  “一百丈!”

  王凌面露震惊之色:“传闻青州有一神射手名太史慈,其天生眼力惊人,能在百丈之外命中飞鹰双目,如今二哥的箭术,怕是能与此人一较高下了。”

  太史慈?

  王景对于这位东吴猛将的大名自然不陌生,奈何现在太史慈貌似犯了人命官司,逃亡辽东居无定所,让他想找都毫无头绪。

  放下长弓,王景又试着挥刀:“速度大概提升了一成左右,虽然并不明显,但这样的增幅已经足够让人趋之若鹜了,天露神物之名,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通过神念内视,王景大概弄清楚了天露起作用的原理。

  其实天露提升的不是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而是强化了王景的神经系统。

  这在王景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毕竟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附于脑脊髓的周围神经组织组成,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为复杂的系统,没有之一。

  哪怕是科技先进的现代社会,王景也没听说过有什么手段能强化人体的神经细胞的,许多国家级的运动员能锻炼的也就只有身体而已,神经系统则是属于一个人的“天赋上限”,是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来提升的。

  可现在王景就知道了至少两种强化自身神经系统的方法,其一就是他正在修炼的真阳九炼,其二就是天露了。

  相比于《真阳九炼》,天露的提升幅度很小,可关键是门槛低啊,谁都可以喝,而且一喝就能立即见效!

  “看来朝廷手里应该还有不少好东西,接下来的战斗我得稍微再多出点力了。”

  王景对于汉室的底蕴有些惊讶,可随后又觉得很正常:“四百年的江山社稷,什么天材地宝搜集不了?”

  越想越心动,王景甚至开始打起了皇家府库的主意,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去看看汉室皇族到底收藏了多少好东西。

  不过现在想这些,着实有点遥远,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毕竟就算要薅汉室的羊毛,也要一步步来。

  黄邵战死后,河阴四兽只余其三,汝南黄巾军的士气大受影响,因此开始收缩战线,退回葛陂,想要和朝廷官军来个困兽犹斗。

  鲍鸿与神秘面具人交手时受伤不轻,也没选择贸然进攻,而是进驻谯县,打算以拖待变,坐等黄巾军继续衰弱下去。

  一时间,双方进入了对峙的局面。

  大战打不起来,王景自然也就有了喘息之机。

  此前连番大战,他麾下的剑卫也疲累不堪,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暂时休整一番,恢复体力和士气。

  而王景本人也没闲着,直接找到许岚:“我的真阳九炼已初具火候,现在欠缺的是一门在战场上杀伤力足够强大的武技,最好是能配合兵刃使出的招式,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加我的战力。”

  “不知岚姐可有什么建议?”

  许岚虽不姓王,却是王宏养女,这么多年来为家族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因此早就被家族视作是自己人。

  家族中收藏的许多武学宝典,除开《真阳九炼》这样的太原王氏秘传绝学之外,她大多都看过,甚至牢记于心,堪称是一座移动的“传功阁”。

  沉默片刻,许岚拿出了位列武榜甲等的《真剑八式》:“这门剑法为剑圣王越昔年游历神州所创,博采众家之长,将天下上百家剑术流派的剑法凝练为八式剑招,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纵使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亦可修习。”

  “武道四极之一的剑圣王越?这个好!我要学!”

  王景闻言跃跃欲试,毕竟传闻中的剑圣王越可是踏入技之极境的绝顶高手,剑法通神,甚至被皇帝刘宏封为帝师,请他入宫传授两位皇子剑法。

  能得到皇帝认可的绝顶武学,必然非同一般!

  然而许岚却给王景泼了一盆冷水:“《真剑八式》易学难精,想要进阶大成,资质、悟性、毅力,三者缺一不可。”

  王景顿时心凉,要比记忆力,他肯定不虚任何人,毕竟法身等同一个数据库,任何东西只要他看过,就能记在脑海里,堪称过目不忘。

  但是悟性这一关他过不了啊,这东西属于天赋,就像创作灵感一样,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没办法,王景只能无奈舍弃,朝着许岚弱弱地问了一句:“《真剑八式》恐怕与我无缘,敢问岚姐,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武功?”

  许岚面无表情,随即又拿出了一门位列武榜乙等的《伏波锤法》:“此为昔年伏波将军马援所创,修成之后,能运使双锤,势如洪涛,无论马战亦或步战,皆挡者披靡。天生神力者,修习此法可事半功倍。”

  听到前面王景还挺激动的,可“天生神力”这四个字,却让他直接就泄了气。

  用丹羽圣炎炼化了消化系统之后,这段时间以来,他的体质飞速提升,可距离“天生神力”的标准还是十分遥远,因此学起《伏波锤法》来怕不是要事倍功半都费劲?

  得!

  还是趁早放弃的比较好。

  毕竟他现在需要的是一门当下立即马上就能派上用场的武功,战场上的厮杀,敌人可不会给他苦练十年的机会,更不会等到他神功大成才和他交手。

  王景一脸郁闷,但还是硬着头皮看向许岚:“有没有那种不需要悟性和资质也能练成的武技?”

  许岚表情颇为嫌弃,最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拿出了一本在家族中几乎无人问津,只能放在传功阁里积灰的功法:“呐,《百战刀法》,昔日武帝时,为北击匈奴而召集天下刀法名家合著而成,用于训练军士。”

  “后历经百战,多次修改,最后仅留下攻、守、威、绝四招,讲究的是有我无敌,有进无退。无需任何资质与悟性,仅凭毅力便可将此功法修至大成,而且还能以战养招,越战越强。”

首节 上一节 22/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