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23节

  王景闻言大喜:“好,英雄百战,一往无前,当真是深得我心,就选它了。对了,敢问这门武技位列武榜几等?”

  “丁等。”

  “怎么才丁等?”

  “给普通军士修炼的功法,你还想几等?”

  “……”

  王景撮着牙花子,想要反驳却十分无力,最后目光瞟向在一旁看热闹的王凌,开口询问许岚:“那彦云修炼的是哪一门武功?”

  许岚扫了王景一眼:“《真剑八式》。”

  “等等,为何彦云可以修习《真剑八式》?”

  “他的资质和悟性皆属上等,加之为人刻苦,为何不能修习《真剑八式》?”

  面对许岚略带鄙夷的眼神,王景捂住胸口,顿时感受到了人生的参差。

  神功绝学很强,可偏偏要求也高得吓人,体质、悟性、毅力甚至是修炼的资源,缺了哪一样都不行。

  可一想到自己能够挂机练功,甚至另辟蹊径改良了《三身术》和《三尸法》,勉强也该算是天资横溢,鹤立鸡群了吧?

  王景看向许岚,一脸期待:“岚姐,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我也是万中无一的绝世天才?武榜甲等的武学那么多,肯定有一门特别适合我的对不对?”

  然而许岚的回答却是直接扎了王景一个透心凉:“不,你不是。”

  “为什么?”

  “因为我见过真正的绝世天才。”

  许岚陷入回忆之中,随后道出了当时的经历:“六年前,我随义父因急事途经河东解州,路遇一年轻人在劈柴。此人不过弱冠,挥刀间便上应天时下合地气,明明武骨未成,却已能斩出四时流转的惊艳一刀,当真是天资横溢,世所罕见。”

  卧槽,劈柴都能劈成绝世高手?

  这还有王法吗?

  还有法律吗?

  王景终于明白了何为真正的绝世天才。

  什么神功绝学,人家根本不需要啊。

  哪怕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岚也依旧为当初的见闻而深深感慨:“那人面如红枣,身形高大,仅仅是每日劈柴,便练就了一身上乘刀法。义父惜其才,知其日后必成大器,便赠予了《解牛刀经》。”

  随后许岚又一脸惋惜地说道:“奈何当时急于赶路,后来再去寻时,才得知此人犯了人命官司,已不知所踪。

  王景心中暗惊:“河东解州?面如红枣?这人该不会是关二爷吧?”

  越想越觉得像,毕竟关二爷就是河东解良人,更何况刀法天赋强到这种地步,天底下估计也很难找出第二个了。

  一瞬间,王景感觉自己仿佛错过了几个亿。

  这可是武圣关羽啊!

  差一点点,就能招进王家了啊!

  眼下六年时光过去,关羽怕是已经和刘备桃园结义了,这个墙角着实有点难挖。

  算了,往事不可追,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把汝南黄巾这个副本给刷完,多捞点好处才是正经。

  至于自己的天赋和资质不够,王景并不气馁,武技不够,修为来凑!

  他就不信了,只要自己的修为提上去,到时候大力飞砖,没有什么对手是一刀秒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刀!

  已经练成了《三身术》和《真阳九炼》,身上还开着自动提升修为的外挂,王景就是如此自信。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景难得地刻苦起来,每日都向许岚请教关于刀法的诀窍。

  许岚的天赋和资质并不算强,成不了什么绝世高手。

  但她悟性不俗,因此十八般兵器都有所涉猎,每一样都能说出几分独到的见解来,为王景传道授业解惑打基础那是绰绰有余。

  在传授刀法技巧之前,许岚首先是让王景熟悉刀的整体构造和作用,随后才开始传授口诀:“刀法的要领,就在于‘尖透八寸芒,刃斩一肩长’,记住这四个字,细心体会。”

  许岚手持长刀,一边说着,一边向王景演练起来。

  只见她竖劈斜砍,刀光凛冽,王景隔着数丈距离远远看着,就能感受到一股惊人的杀机将自己笼罩。

  “想要成为高手,就必须掌握读招与破招。读招,即洞悉对手的意图,而破招,关键在于寻找破绽,然后一击必杀。”

  许岚身姿健美,贴身的甲胄更是让她有着别样的野性魅力。

  但此时此刻,王景面对来袭的刀刃,却只觉得头皮发麻。

  “战场上,生死只在一瞬,留神了……”

  “这是第一招!拔刀式,攻,狭路相逢勇者胜!”

  许岚一声清喝,威猛至极的刀光便已临身,此招就重在一个“勇”字,唯有激发自身的悍勇气势,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一招的威力。

  王景不敢大意,连忙出刀应对。

  铛~

  刀刃碰撞的瞬间,王景虎口发麻,差点握不住手中的七星刀。

  心里面更是震惊不已,这特么是丁等!?

  原本还觉得《百战刀法》仅仅位列武榜丁等而对其有所轻视的王景,如今总算是切身地体会到了这一门武学的惊人威力。

  许岚甚至都没出全力,仅仅只是给王景喂招而已。

  一刀挥出,许岚及时收招,倒也没有故意要让王景出丑,而是提点他道:“武道六境,第一境初窥门径,第二境登堂入室,第三境炉火纯青,第四境圆满大成。哪怕是丁等武学,只要练至大成,伱也依旧能够成为一流高手。”

  王景甩了甩发酸的右手手腕,嬉皮笑脸地凑到许岚面前:“岚姐,和我聊聊第五境和第六境呗,我想看看武道的巅峰,究竟是何等风景。”

  “第五境出神入化,到此境界,招式神乎其技,可称宗师。第六境登峰造极,为武道尽头,目前只有四人抵达这一境界,被世人尊奉为大宗师,而他们又被称之为武道四极。”

  王景双眸一亮:“剑圣王越便位列其中吧?”

  “没错,剑圣王越便是四极之一。”

  许岚见王景心生向往,便又忍不住提醒他道:“眼下的你,还是不要想得太过遥远,先把《百战刀法》练至圆满大成再说吧。别以为这很简单,哪怕只是丁等武学,想要达到神完气足,招式圆融的程度,同样得下苦功的。”

  “岚姐教训得是,景知道该怎么做。”

  话虽如此,王景对于武道四极这样拉风的称号,内心之中依旧是十分向往的,毕竟人还是要有梦想的嘛。

  万一实现了呢?

  更何况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武道四极现在一个个的年纪都不小了,等到自己神功大成,他们怕是都差不多垂垂老矣,半截身子埋进土里了。

  到时候拳怕少壮,自己还是很有机会的!

  虽然这样有点不太敬老就是了。

  转眼间,便到了隆冬时节,天空中雪花飘落,大地上银装素裹。

  王景这一个月来,每日除了吃饭和睡觉,都在练习《百战刀法》,渐渐就有了几分火候,得以初窥门径,踏入了武道的第一境界。

  踩着积雪,刀光在寒风中闪动,这一刻,王景感觉手中的兵刃仿佛成了他肢体的延伸,如指臂使,指哪打哪,每一分力量,都被精准的把控。

  就连王景都对自己的进境感到惊讶,随后就想明白了原因:“没想到天露强化了我的神经细胞,居然还有这种效果?”

  招式的初窥门径,说白了就是让身体熟练地记住每一个动作,当需要用到的时候,不假思索便瞬间用出。

  而强化过的神经细胞,显然帮助王景迅速达成了这一步骤,让身体牢牢记住了《百战刀法》的每一招每一式。

第16章 黄天道国,改天换地

  开春,冬雪初融。

  为了不耽搁春耕,朝廷官军与黄巾军在葛陂展开决战。

  “杀贼报国!”

  “黄天当立!”

  城墙外,大军激烈厮杀,汝南黄巾人数虽众,却在防守中落入下风,反而是人数较少的官军训练有素,结阵而战,步步紧逼。

  “破阵!破阵!”

  鲍鸿挥舞长刀,奋勇向前,虎贲破阵刀既是武功,亦是战阵和战法,万千刀光汇聚成一道无可抵挡的洪涛,顷刻之间便击溃了黄巾军的左翼。

  “休得猖狂!”

  火豺何曼手持一根大铁棒前来阻击,饮下天符符水的他,此刻仿佛巨人一般,身高八丈,力大无穷,所到之处无一合之敌。

  “朝廷的走狗,吃我一棒!”

  大铁棒轰然落下,随即竟是抖落大片毒火,官军但凡被沾上一丝火苗,立刻就被毒火烧灼得骨消肉融,死状凄惨。

  鲍鸿定睛一看,才看清何曼手中的乃是一杆奇门兵刃,外表看来像是一根上宽下窄的大铁棒,实际上内有乾坤,设计精巧的机关,让这根铁棒可以随意开合,将内藏的毒火喷发出来。

  而墨绿色的毒火遇物则燃,水浇不灭,甚至还不断释放毒气。

  何曼本就武艺不俗,拥有天符法力加持之后更是刀枪不入力大无穷,冲锋陷阵起来,如同人形坦克,难以阻挡。

  如今他的手上还有这样一杆兵器,更是让人绝望。

  不过鲍鸿身怀山河社稷图的副图,却是不把眼前的对手放在眼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阵图一开,何曼身上的天符之力顿受压制,大汉的王朝龙气霸道至极,汇聚众生祈愿的思能之力浩如江河,沛然难当,为天下一切法术和武道的克星。

  “旁门左道,也敢造次,今日我便斩了你!”

  鲍鸿一声怒吼,再催虎贲破阵刀,狠狠斩向何曼。

  何曼举起手中奇门兵刃,还想抵挡,却被这爆发的千钧之力打的倒飞而回,八丈高的巨大身躯砸在人堆里,瞬间就砸死了黄巾军一大票人。

  “渠帅!”

  “渠帅倒了!”

  黄巾军本就是乌合之众,眼见何曼连鲍鸿一刀都接不住,顿时军心涣散。

  “住口,老子还没死呢!”

  铁棒猛然杵地,何曼从地上挣扎起身,虽然方才受创不轻,可他还有一战之力:“狗贼,纳命来!”

  “哼,不知死活。”

首节 上一节 23/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