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75节
“以插播的形式播放出去。”
综合大楼的新闻部。
是负责协助晨昕管理江河市电视台的部门。
平常的普通新闻和节目,都是由他们这里先筛选和制作一遍,再经过陈厅的审核播放出去。
工作不算繁重,却相当重要。
因为至少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都会把他们制作出来的新闻,当做唯一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几个人商量好以后。
这条新闻被上传到了人工智能的资料库里。
经过人工智能的初步审核后,又发送给了晨昕。
然后很快,它便走完所有程序。
出现在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以及其他仍然有人居住的附属避难所的公共屏幕上。
被推送到了数千万人面前。
农家小院地下5层。
刚刚进行完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的石磊,在球员活动室内冲了个澡。
拎着换下来的球服,挥手和朋友们告别。
离开了活动中心。
这个时候。
外面的街道上。
原本悬挂在活动中心对面,播放着柔缓音乐和自然风景的公共屏幕上。
忽然在一阵闪烁后。
变成了新闻播报。
上面几个有些熟悉的字眼,立刻引起了石磊的注意。
他忍不住驻足停下,仔细地观看新闻。
“常凯县——”
石磊就是常凯县人。
当初,在末世来临的时候,石磊本应该搬进常凯县的官方避难所。
但因为那个时候负责审核入住居民的某个官方办事员,和他家有过矛盾。
故意以莫须有的罪名,卡死了他们一家入住的手续。
逼迫他们不得不另外选择某个小型民间避难所进行避难。
后来因为江河市开始收编宽江流域一带的民间避难所。
他们一家也顺势被转移到了江河市这边。
中间吃了很多苦头。
石磊自己也一度参加了江河市组织的不少义务劳动。
不过总体上的生活质量,还是要稍微比最开始待的那个小型民间避难所要强一些。
算是因祸得福。
但对于当初自己一家人,被平白赶出常凯县的官方避难所,石磊仍然耿耿于怀。
念想着以后有朝一日,能够回去报复那个陷害他们一家的办事员。
但现在,这个念想显然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所有人都死了。”
“没有一个生还者。”
看着新闻上列举出来的那些血淋淋的数字,石磊神情有些恍惚。
直到几分钟后。
新闻都已经结束播报了好久,才回过神。
如果不是那名办事员带来的意外。
他们一家人,肯定也会成为那些数字之一。
只能说世事无常,最终反而让他们幸运地逃过一劫。
摇摇头。
石磊收回目光,走入了街道旁,枝繁叶茂的橡树投影下来的绿荫中。
人造的模拟太阳的灯光。
穿透橡树茂盛的枝叶,化成一串细碎的光点,投影在他的身上。
让他感受到了丝丝缕缕的温热。
一如回到了曾经某个暑假,和同学们相约打球的那个下午。
相似的环境,同样的无忧无虑,不需要为外界的危险而担惊受怕。
忽然间,石磊隐隐有种感悟。
能在这里度过一生。
或许是如他一样的普通人,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归宿。
农家小院。
地下一层核心区,控制中心。
苏武比普通人早几个小时,就拿到了一手的前线情报。
短短的半天内。
连续十几座避难所沦陷,上百万人死亡的数据。
让他看的有些心惊。
这伤亡数字。
都超过了江河市进入末世以来,经历过所有灾难而产生的伤亡人数总和。
也超过了东洲其他任何一个超级城市,在过去累积起来的死亡数量。
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曾经经历了长久动荡的钢城。
“不过是变异出了几只能够屏蔽无线电,还有溶解混凝土的特殊紫晶体。”
“就造成了这种惊人的杀伤。”
“看来还是小看了个体变异带来的威胁。”
第301章 地下九层的超级都市
“得想办法,把常规的晶体探测器推广出去了。”
“最好外边的每座避难所,都能至少持有一台。”
有了晶体探测器的存在。
至少大部分的避难所,都不至于会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紫晶体一波偷袭端掉。
从而拥有组织抵抗和发出求救的机会。
对于实力相对较强一些的大型城市的官方避难所来说。
运用得好的话。
甚至可能都不需要苏武过去支援,就能独立防守下来。
这种能够保命的东西。
其重要性,还在粮食和其他一切必需品之上。
只要能够买得起,没有避难所会拒绝购买。
推广出去最难的地方。
反而在于生产和运输环节。
想要保证整个东洲,所有避难所都拥有至少一台晶体探测器。
需要的材料成本和运输资源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慢慢来吧。”
“至少目前紫晶体活动的范围还不算太广。”
“先从高危区域开始,逐步普及就行了。”
而加强被动防守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尽量打击紫晶体的总体数量。
打开全息地图。
苏武的视线,在宽江流域一带沦陷的那些避难所那里,停留了片刻。
紫晶体并非没有弱点。
除了最为原始,呈现晶体矿石外型的紫晶体,能够长时间地承受地底岩浆中的高温高压以外。
所有蜕变过的进化紫晶体。
都开始具有一些普通生物的特性,惧怕高温高热,也厌恶极寒。
会尽可能地寻找一些温度不那么极端的地方活动。
就比如,这些被攻占的避难所。
此时就沦为了紫晶体聚集的巢穴。
上一篇:升一级等于别人升十级,无敌了
下一篇:什么卡崩副本?我在正常玩游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