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76节
“以后不好说。”
“但是现在,别想着有吃了又住这种好事。”
“先做一阵子不能见光的老鼠再说吧。”
苏武心中做出了决定。
当即有十几支正在,或者即将返回农家小院的商队列车,在他的命令下,更改了原本的运输和行商任务。
转为满载机械军团和弹药,前往对应的沦陷避难所。
清剿停留在那里面的紫晶体。
首尾长达1公里,能够一次性运输上万吨物资的商队列车。
是如今还活跃在地表上的绝对的庞然大物。
而当它运输的不再是资源,而是专精战斗的机械军团以后。
不需要多。
仅仅只用一列。
就已经足以轻松碾碎任何一座大型避难所。
哪怕那座避难所里栖息的不再是人类,而是紫晶体。
也一样没有区别。
零星的战火。
在冰封的宽江流域大地上,再度燃起。
以不同型号的蜘蛛机器人,机器狗和作战无人机构成的机械军团。
如潮水一般扑向盘踞在地下建筑中的紫晶体。
火力单一,且数量有限的紫晶体。
在正面战斗上,终究还不是苏武的对手。
被打的节节溃败。
最终要么往四周逃散,要么就化作残骸,成为了苏武手中制造高端武器和其他设备的材料。
而当所有明目张胆地聚集在地表的紫晶体团体。
都被苏武一一亲自找上门去,用暴力粉碎以后。
剩余仍旧还活跃于地表的紫晶体,逐渐变得谨慎起来。
它们入侵人类避难所的次数,不再那么频繁,也不再长时间停留于任何一座避难所之中。
而是吃完就走。
隐匿于能够躲避天空上无人机侦察的荒野角落,默默的积蓄力量。
与此同时。
随着苏武这些显赫的战绩,被广播电视台宣传开来。
又陆续有三四座位于宽江流域的避难所,主动开始向苏武靠拢。
只不过和最开始投靠的那四座城市的避难所不同。
这批新近联络的避难所的负责人,基本都不是最初官方的那些人。
而是他们内部通过暴力手段,从原本的避难所高层手上,武力抢夺过来的新势力代表。
末世中避难所的统治阶层。
或许会为了自己的权力,甘愿赌上自己和避难所中所有人的生死。
可作为避难所中占据大多数,被牺牲的一方。
自然不可能愿意好处没有享受多少,甚至还一直被压榨,却又要为了上层的享乐,一同承担随时死亡的风险。
这种反抗的意识。
再叠加能够便捷又隐秘交流的互联网络。
很容易的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演越烈。
直至最终联合起来,化为刺向避难所高层的利刃。
“构建互联网的好处。”
“又变现出来了一部分。”
感受到了这份网络带来的收益。
苏武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系统面板上的生存点。
那里边的数量,已经差不多足够再制造一枚同步轨道的通讯卫星,将地球的另外一半也覆盖上卫星网络。
或许,可以进一步的扩大这方面的投资了。
接下来的几天。
在接受并消化了这些后续归附的避难所之后。
苏武农家小院避难所的人口总数,正式突破了七千万人。
如果再加上除宽江流域以外的东洲其他地区,那些被纳入苏武的统治范围,但又暂时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转移的附属避难所。
人口数量更是直接达到了1亿。
算是完成了末世生存系统主线任务十分之一的要求。
而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
苏武农家小院避难所的地下第9层,也在这段时间中彻底完工。
并继续开始了地下第10层的建设。
和地下8层容纳了超级工厂,仓库和游乐园不同。
地下9层纯粹以建造改善生活环境的高档居民区为主。
里边除了极少部分空间,仍然建造了一些标准宿舍,用于容纳最近突增的那部分人口以外。
剩下的就是以家庭套房,单身公寓,还有学校,图书馆等等公共建筑为主。
这导致了整个第9层,明明在空间上相当于三个标准层的大小。
理论上足以容纳3000万人口。
但实际上,却仅仅居住进去了约1300万人左右。
并且这里面还有300到400万人,暂时居住在标准宿舍里。
等后续空间宽裕以后。
这里的标准宿舍,会被重新改造成单身公寓。
到时候,整个第9层的人口总数会下降到1000万人以下。
而到了这一步。
就等于步入了理想的居住状态,基本不会再继续进行变化。
“家庭套房和单身公寓的标准都一样。”
“按照每人40立方米的实际居住空间进行分配。”
“在不需要做饭,日常活动可以出门去街道和休闲区的情况下。”
“差不多已经足够使用。”
“更进一步就属于奢侈品了,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购买才行。”
视线在第9层的全息投影地图上巡视。
这片总面积达到3864万平米,高度足以容纳末世前10层高居民楼的地方。
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座实实在在的,拥有千万人口的超级都市。
街道,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小型广场,还有绿化带等等规律分布。
确保每一个人都拥有足够宽裕的公共空间。
再加上穹顶上铺设的散发着微光,模拟静态夏季天空的玻璃板。
已经足以让很多人分辨不清,它到底是处于地底深处,还是本来就是一座屹立在地表的普通大型城市。
甚至由此引申怀疑,所谓的末世和灾难。
是不是网上编织的谎言。
“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地上都市的环境,还有降低压抑的感觉。”
“地面的街道被扩宽了一部分。”
“原本从天花板经过的轨道列车,则挪移到街道上。”
“同时除了车站以外,它们也不会与街道上的行人有直接的接触。”
“并列两条的轨道外侧和上方会用不透明的快速水泥隔开,下边是轨道列车行驶的隧道,上边则是人行道。”
“而人行道的两侧,就是绿化带。”
“还有作为商店和公共活动区的居民楼1层。”
回忆着最初的设计思路。
苏武发现,它们如今都已经被彻底地在第9层中实现。
只不过。
不管再怎么向现代城市靠拢。
在寸土寸金的地下避难所中。
某些独属于地表的奢侈物品,终究还是不会在这里复现出来。
就比如汽车和摩托车。
人们在街道上通行的方式。
上一篇:升一级等于别人升十级,无敌了
下一篇:什么卡崩副本?我在正常玩游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