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天帝纪年

洪荒之天帝纪年 第133节

这些肆无忌惮,毫无敬畏之心的生灵本就该被清除掉。天地生养万灵,万灵无一可报天地,反而为所欲为,要之何用?还不如尘归尘、土归土,将自身返还给天地。

有这样教他们改命的时间,还不如多收几个良善有德的弟子,向生灵多传授一些向善之道,救渡更多有善根的普通生灵。

反正靠那些业力缠身的弟子,肯定不可能将教派发扬光大。他们本就是靠吃人修炼的,还指望他们给人传道?如今人族是天地主角,有这些弟子在,如何使广大的普通生灵受益?

截然不同的教义,这这一天终于不可避免的产生对立,虽然二人都各退一步,最终没有继续争论,但三清心中都清楚,这是道之争,没有包容的可能。

除非有一方改变自己的道,但洪荒大神,哪一个不是心志坚定无比的人,选定的道自会一以贯之,不会动摇。

若改变自己的道,就是否定了自己的道,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过去,怕立刻就会道心破碎,身死道消。

所以大道之争,不死不休。因为彻底输的一方,往往心态崩溃,气数散尽,道心破碎。

不过能证道混元的人,当然不可能否定自己的道,就算一时输了,也不过失手一次,有无数的机会卷土重来,除非彻彻底底的被证明,自己所行的道,就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此后,阐、截二教教义不同,所带来的裂痕分歧越来越大,矛盾甚至已经上升到亲传弟子的程度。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也因彼此观点对立,而渐行渐远。

这并不是二人有仇,或者对对方不满,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三观不合,但要严重严肃无数倍。二人道路南辕北辙,譬如水火,又各有坚持,是注定难以调和的矛盾。

老子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叹息。这件事本无对错,不过是各自的选择和坚持不同罢了,谁也没资格让别人改变。

到了现在,双方都不再是一个人,各自代表了一个教派,矛盾对立随之不停放大,终于难以再调和下去。

这也是昆仑山太小,无法容纳三尊圣人的不同大道,使得碰撞越来越激烈。

“罢了,堵不如疏,道不同不相为谋。如其强行凑在一起,全兄弟之义,不如顺势而为。既然道路不同,就各走各路好了。我是大哥,也不跟你们两个抢昆仑山,你们好自为之吧!”

老子唤来玄都,骑上青牛,将九龙金杖变为扁拐拿在手上,飘然而去,到了首阳山,开辟八景宫,就此重立道场。

通天教主长叹一声,看了看昔日钟灵毓秀的神山,如今确实乌烟瘴气,不复昔日清圣,心中更是叹息。

“二哥,你我所行之道不同,彼此各有坚持,如其日后相看两厌,不如就此分家。今后三清不复一体,但仍是亲兄弟。小弟也去了。”

通天教主骑上奎牛,在四大弟子和随侍七仙的簇拥下,离了昆仑山,一直降到东海之上,见有一岛,形如巨鳌,金光灿灿,霞彩漫天,心中甚是欣喜,于是就想将道场立在这里。

不过这岛已属天庭所有,教主派多宝道人上天,不一会,天帝旨意下达,将金鳌岛并周边群岛都划给截教以作道场。

通天就在岛上开辟一座洞府,仍命名为碧游宫。

元始天尊在通天教主走了之后,心中颇不是滋味。虽然不是自己的错,不过兄弟先后离去,心中难免失落。

于是天尊将三清宫封闭起来,再另行开辟一座洞府,取名玉虚宫。

第一百三十章 找帮手,阻圣人(感谢次元神主的万赏)

且说东胜神洲有一人族风姓部落,实力强大,是人族第一部落。部落族长有一女,名华胥。

这一日,华胥独自在郊野游玩,不知不觉进入雷泽之中,看见一个大脚印,好奇之下,就踩了一脚,竟致怀孕,十二年后,诞下一子,人首蛇身,十分奇异。

部落族长开始以为是妖怪子嗣,喊打喊杀,可后来又想到人族圣母娘娘也是人首蛇身,又想到女儿履大迹而突然得子,传闻雷泽之神龙首人身,此子与圣母娘娘、雷神或有关联?于是便好生教养起来,取名伏羲。

伏羲渐渐长大,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智慧和才能,小小年纪,就已经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又教民驯养野兽,提高部落的生产能力,使得部落发展的更快。

众族老对伏羲赞誉有加,许多事情都要听他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而伏羲也总能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部落大权渐渐就转移到他身上。

在伏羲长到二十岁的时候,老族长去世,临终前,经一致推举,让他做了新一任部落首领。

就在伏羲大力发展人族的时候,三十三天外,离恨天,纯阳道宫之中,天帝天后与诸圣齐聚,共同商量着有关人族三皇五帝之事。

伏羲之事没什么好说的,一切都有女娲娘娘一手操办,轮不到别人插手,诸圣感兴趣的是后面两位人皇。

东王公道:“伏羲证道之事清晰明了,不过尚需先天灵宝河图、洛书。就请鲲鹏道友走一趟,亲自下界指点伏羲,同时借出河图洛书,让伏羲明悟阴阳五行八卦之理。”

鲲鹏点点头,答应道:“此事易耳,伏羲道友昔日与贫道也有些交情,助他证道义不容辞。”

诸圣没有异议,鲲鹏是妖族之人,指引伏羲证道,女娲娘娘放心。就算得了功德,也没有便宜外人。而且,用了人家的先天灵宝,不得给点补偿?

以鲲鹏至人的身份,别说指点伏羲,就是做他师父都够了。不过伏羲是人族圣皇,当然不可能拜一个万妖之师为师,这一点,在坐的诸圣没有一人会答应。

东王公道:“巫妖劫后三万年,人族方孕育一尊皇者。伏羲当在位一千八百年,传国至一万八千年,人道昌,方有地皇出世。再一万八千年,有人皇出世。”

老子道:“皇者出世,虽生而知之,但终究不明大道,不悟天命。我等圣人负教化之责,当引导人皇明天命,证大道,使人族昌盛。”

东王公点头同意,圣人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导人皇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没什么好说的。

女娲娘娘道:“人族有三皇五帝,除去天皇之外,尚有七人,诸位打算如何分配?”

东王公道:“皇者,本意指原始之神祇也,岂能无功而为之?人族地皇与人皇并无定数,功绩大者自为之。诸位在这里争论也是无用,不如想想如何选定人选,然后做出足够大的功绩。”

准提接引暗暗高兴,如果就此确定,他们两个肯定吃亏,至少地皇和人皇是不要想了。如果各凭本事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陛下之言有理。天道之下,有三皇出世,但何人为三皇,乃是小势。想要证道三皇,当然要有匹配的功绩,否则如何汇聚镇压人族气运?”

准提话音落下,后土接着道:“不错。人族三皇就该从人族中竞争出来,没有足够强的能力和功绩,怎么能代表人道大势呢?”

三清见接引和天庭意见一致,女娲娘娘也没有反对的意思,知道无法独圣心独运,操纵三皇五帝人选。不过他们也不担心,就算诸圣都插手,但三清同气连枝,何所惧哉?

女娲娘娘又道:“人族杂居混同,人伦不分,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我将效法洪荒男女道侣,为三皇定天地人三婚,以使人族明人伦,立道德。”

诸圣默运天机,得知此乃顺应天道之举,人族混居一处,血亲生子,乃是禽兽不为之举,不改变这种情况,如何谈得上道德文明?

诸事议定之后,诸圣率先离去,只剩下东王公、西王母、后土、鲲鹏四人,气氛逐渐变得怪异。

鲲鹏心有所感,见天帝面色端严,目不斜视,而两位娘娘之间隐有暗流涌动,心中有所明悟,笑着打破僵局,开口道:“关于伏羲之事,陛下可有要交代的地方?”

东王公悄悄松口气,忙道;“道友辅佐伏羲期间,有一重大任务,务必重视。”

当下将伏羲封禅祭天之事一说,接着道;“此事关乎天道权柄,我料诸圣必不会坐视。虽然我以天机谶暂时遮掩了天机,不过最终还需做过一场。

首节 上一节 133/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召唤大佬

下一篇:天庭越狱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