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96节

  于是纷纷变出笑脸跟刘华打招呼,利组长把刘华带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刘华很谦虚的说:“利组长,我没有接触航空工业,所以不懂航电,您能跟我介绍一下,顺便推荐一些书籍吗?”

  “好。”利组长很满意刘华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航空工业来不得不点虚假,飞行员可是以性命相托的。”

  于是利组长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刘华介绍了一下航电的理念和作用,然后又推荐了一些书籍,在他们研究所的图书馆里都有。

  刘华直接说道:“我暂时先不跟要任务了,我先学习几天,然后再跟您请教,到时候您看我行了,再给我分配任务吧。”

  刘华从食堂买了几个馒头一些榨菜,找了个水杯直接就扎进了图书馆,开始认真研读利组长推荐的书籍。

  得益于外挂的支持,刘华看书直接一目十行,但是效果却一点不打折扣,因为坐在角落里,也就没有引起别人的瞩目。

  通过三天的学习,刘华对航电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同时,他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就目前掌握的知识而言,想要设计出一款合格的航电系统,有点白日做梦了。

  不过没有关系,刘华有外挂,在诸多小说里早已验证了,再天纵奇才也比不过有挂的人。

  刘华直接兑换了航电方面的知识,千禧年年以后的价值一万五千个积分,千禧年以前的值六千积分。

  此刻,刘华也有些闫阜贵附体的感觉,抠抠搜搜的花了六千积分,脑子混沌了几分钟以后,刘华感觉自己融会贯通了,连带着半导体方面也有了不少新的认识。

  信心十足的刘华再次找到利组长:“利组,给我分配任务吧。”

  “这才三天。”利组长惊讶的说:“我知道你这三天都在学习,每天就啃馒头就咸菜,但是这才三天啊,是不是着急了一些。”

  刘华成竹在胸的说道:“真金不怕火炼,您有疑问很正常,可以考我,最严格的考核,通不过考核,我在这航电研发小组也没脸待下去了,自己走回京城去。”

第211章 要不这个组长你来当

  “不至于。”利组长笑呵呵的说:“你刘华的实力是可以的,多学习就行了,不必逞一时之勇,三天时间太短了,要不你再学几天。”

  “您先考核吧。”刘华笑着说:“我也想知道自己达到什么水平了,不得不说,飞机航电确实非常深奥,比一般的半导体要复杂不少。”

  利组长看刘华很坚定,于是开始提问,从最粗浅的开始问起,刘华那是对答如流。

  看难不住刘华,利组长开始往深处问,刘华依然是脱口而出,可把围观的人给吓着了。

  他们从事航电设计也有将近十年时间了,可以说是行家里手了,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最起码也要思考一下。

  刘华回答这些问题,就好像别人在问他一二后面是什么数字一样,好像想都不用想,直接就下意识都说出来,最重要的是,说的还都是对的。

  问到这里,利组长心里已经有数了,最起码,刘华是能够胜任航电这份工作的。

  他没有停住,而是继续往下问,他倒要看看,刘华究竟能承担多大份量的重担,因为他们现在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航电设计人员,而是能挑得起大梁,担得起攻坚任务的高手。

  于是利组长干脆把现在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比较普通的难点拿出来,刘华果然有点停顿了,但是略微思索以后,还是给出了解决办法,至少算是解决的方向。

  围观的人群中,立马有人欢呼起来,因为刘华解决的这个难题,就是他遇到的难题,这位只是稍微思考一下,就感觉有很大的希望,于是就情不自禁的开始欢呼。

  “有办法了就赶紧去解决,你在这儿欢呼有什么用?”利组长皱着眉头说:“咱们继续吧。”

  刘华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利组长继续往下问,连续问了四五个问题,刘华经过思索以后,都能给出方向和答案,而且都得到了相关人士认可。

  利组长相当满意,这样的人正是他们小组的需要的,领导还是有识人之明的,知道什么人适合这份工作。

  利组长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整个航电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不正好打刘华手背儿上,刘华知道整个两千年以前所有的航电知识,所以航电发展的方向自然一清二楚。

  当刘华用了三十多分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未来航电的发展趋势做了个总结,最后加了一句:“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具体怎么发展,还得靠大家共同努力。”

  利组长点点头:“说的非常好,非常详细。我认为您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不仅仅是一家之言。”

  围观的人开始鼓掌,利组长思考了片刻以后说道:“要不这个组长你来当吧,你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

  刘华赶紧摇头拒绝:“这不合适啊,我没有管理能力,而且也不了解咱们组里的实际工作情况,我怎么能当这个组长呢?现在应该正是关键时期,这很容易把工作给搞乱套。”

  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不是他们不喜欢刘华来当这个组长,而是跟利组长合作这么多年了,比较顺手,贸然换一个人,怕合作不顺利。

  当天晚上,全组人凑钱在食堂给刘华摆了个接风宴,魔都不愧是大魔都啊,那大对虾,大黄鱼,看的刘华都直流口水,他在BJ这些年,可没吃过这些好东西。

  因为在市面上没怎么见过,他也不敢兑换,就是怕解释不清楚,今天总算是大饱口福了。

  在南方喝酒跟北方喝酒就不一样,没有这么狂野,上好绍兴黄,温热之后,醇香透鼻。

  当晚大家共谋一醉,第二天,利组长给刘华详细的解释他们整个组的工作进度。

  刘华足足花了十多天时间,了解完他们过往七年多的工作,利组长这才给他分配了一下任务。

  刘华思考了一天以后,跟利组长告别:“我得先回京城去,这项工作约莫三个月,我能给你一份初步的设计,到时候我再过来,跟你们汇报一下。”

  刘华又坐着飞机回京城了,这次他喝了一杯茅台,为自己庆祝一下。

  回京之后,刘华回到学校,李教授已经在搭建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超级计算机。

  “刘工,你到底跑哪儿去了?”李教授埋怨道:“我这工作刚开始千头万绪,没你帮忙,真的不好往下走啊。”

  “出去之前不跟你说了吗?去一趟魔都出差。”刘华笑着说:“而且这超级计算机我都没有搭建过,完全没有经验,你指望我可不行啊。”

  “我真不明白领导为什么要派你去魔都出差?”李教授摇摇头:“咱们现在工作多紧、多重啊,哪有功夫让你兼顾其他工作?”

  “领导要从全局来考虑。”刘华笑了笑:“在你心里,超级计算机是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在领导看来,还有其他工作也是刻不容缓的,他们只能调集有限的资源,那可不就捉襟见肘呗,咱们苦一点儿就苦一点儿吧,再说了,咱们也十年没有研究了,正好有机会大展拳脚,工作不怕多,最怕的是没有工作可做。”

  “是啊,憋了十年了。”李教授感慨的说:“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着急,咱们国家现在急需超级计算机,原来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跟不上科研的发展了。”

  李教授指着刘华说:“你我是全国唯一具有搭载超级计算机经验的工程师,我们要是不能尽快的搭载出新的超级计算机,我就是罪人。”

  刘华笑了笑:“你这个指控我有点承担不了啊,我们确实需要新的超级计算机,但是你得考虑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就是我们超级计算机项目不能够满足全国科研项目的需要,那就是我们的过错。”

  刘华摇摇头:“我们现在最应该发展的,实际上应该是国计民生,满足人民的温饱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人民温饱了,才有资金来发展科研,你觉得我们现在很难,实际上未来十到二十年我们会更难。”

第212章 累

  李教授也是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第二次超级计算机项目失败以后,他也被送去了参加农村的劳动了,自然知道农民现在过的什么样的苦日子。

  “那难道我们就不发展超级计算机了吗?”李教授反问道:“现在国外的飞速发展,没有超级计算机辅助科研,我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没有说不发展,只是不能像你这么急迫。”刘华解释道:“你要知道,咱们资金有限,你不能抱怨,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不给国家添麻烦,就是咱们现在做的最大的贡献。”

  “你这也太颓废了。”李教授摇摇头:“现在科学部和华青大学联合拨给我们三十万的款子,我认为这笔钱已经足够了,所以我们要赶紧把超级计算机研究出来了。”

  “拨款了?”

  李教授点点头:“对呀,拨款了,三十万,一次性全部到账。”

  “那还犹豫什么,赶紧动起来。”

  “已经在工作了,只不过你不在,有一些问题没办法解决而已。”

  刘华赶紧认错:“没办法,我也是被上级派出去出差的,那个工作也很重要,我尽量多挤出一点时间,兼顾着超级计算机项目组。”

  “赶紧工作。”李教授直接把自己撰写的计划书丢给刘华:“凡是该你工作的地方,我都已经打算五角星了。”

  厚厚的计划书,刘华粗略的翻了一下,自己的工作最起码达到三分之一。

  “不是你给我安排了这么多工作。”刘华不敢置信的说:“我应该是说你太瞧得起我呢,还是说你往死了用我。”

  “给你的工作都是无可替代的,连我都能替代不了。”

  别人给你脸,你只能兜着,刘华很识趣儿的又接下了这一份重任,为此他每天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大部分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走,参加工作十多年了,他没有这么疯狂过,以前虽然有通宵工作,但是最多也就一个星期,这一次可能最起码两三个月起步。

  等真正着手工作以后,刘华才知道李教授为什么说这些工作是无可替代的,必须刘华来做,太前瞻了,国内基本上应该对这些没有研究,反正李教授没有研究过。

  这一点,从两个人平时的交流当中就能看的出来,而你这时也知道,刘华的看法是比较具有前瞻性,所以他认为刘华平时肯定有这方面的思考。

  这会儿只能半天从事超级计算机的工作,半天从事航电系统设计,就这还要挤出一点时间来给学生们上课。

  两个月下来,柳霏霏都感觉到心疼,她觉得刘华已经累脱相了,每天都要变着法儿的给刘华做点好吃的,可是市面上好东西就那么多,刘华又没有时间兑换食材,只能四处淘换一些肉票,尽量让他多点油水。

  刘国栋满满的怨念,哪个孩子不喜欢吃肉呢,可在家里面,妈妈让把肉留给爸爸吃,因为爸爸工作很累,作为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刘国栋只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工作了两个月以后,刘华终于受不了了,正式要求休息。

  李教授的状况其实跟他差不多,但是还想再坚持坚持。

  刘华只能苦口婆心的劝说:“作为咱们科研工作者,最悲哀的事是什么?是有一肚子的想法,人却没了,最终你有什么宏图大志都没有办法施展,保重我们的身体,这样才能保证你的科研能够源源不断的出成果,靠着一味的下苦功去熬,当人累到极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什么新的想法都没有,什么新的头绪都没有。”

  “最近工作的效率是有点低呀。”

  刘华一拍巴掌:“所以呀,咱们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该休息休息,咱把精气神儿缓过来以后,保证你的工作效率就能蹭蹭的往上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理,再加上刘华右手系统里面兑换了一些富有营养的食品,精气神儿终于缓过来了。

  李教授也欣然的发现,自己好像的工作效率又增长上来了。

  有错就要认,李教授很干脆的跟刘华承认错误:“这次确实是我的错,以后咱们坚决不要过度工作。”

  刘华又再一次的飞往魔都,带着丰硕的成果,前往项目组进行汇报。

  利组长看见刘华都吓了一跳:“刘华同志,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你也要保重身体呀,你比两个多月前看起来瘦多了,是不是我布置的工作太重了,你的身体承受不住,我可以酌情再减少一些。”

  “与你无关。”刘华笑着说:“我在京城那边还有个超级计算机的项目,两个工作叠加起来就累了,还持续了两个月,我现在已经缓过来了。”

  刘华跟项目组汇报了一下自己的设计和想法,经过他精细的讲解,大家一致认为它的设计是符合需求的。

  利组长翻看着刘华的设计,高兴的说:“你这个怎么还涉及到雷达方面,难道你对雷达还有研究吗?”

  “都是半导体嘛,至少知道一点。”刘华谦虚的说:“而且我也只是写出了一种设想而已,并没有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结构设计。”

  “我感觉非常有希望,咱们新飞机上面需要雷达。”利组长点点头:“感觉你的新设想比我们现有的雷达要好,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在这方面深入挖掘一下。”

  就是刘华的任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加了雷达方面的研究,刘华带着两份工作又回了京城。

  上一次他是空手回去的,这一次,他抽出一天时间在魔都逛了逛,买了一堆魔都的特产,临来之前,他跟媳妇儿申请了五百块钱的资金。

  这次回去除了买特产,还给媳妇儿买了一些南方流行的羊毛衫、丝巾之类的东西,算是小夫妻俩的一点情调。

  回到京城,收到礼物的柳霏霏可是感动坏了,直接给了刘华极致温柔的一夜。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刘华看见门外走进个破衣烂衫的年轻人,仔细辨认一番,刘华直摇头,这小子竟然这么早就回来了。

第213章 立威

  这破衣烂衫的就是好多年没见的棒梗,以前这小子白白净净都,家里人压根舍不得让他干活,现在晒得有些黝黑,但也是特别黑。

  脸上特别粗糙,而且额头和嘴角还多了几道伤疤,一看就是陈年旧伤,估计是刚下乡那会跟别的知青或者本地人茬架被打的,因为这小子就是个欠打的货。

  这家伙一手拎着个羊皮卷的行李卷放在脑袋后边,旁若无人的走进大院,然后就开始嚷嚷。

  “妈,奶奶,我回来啦。”

  闫阜贵早上可能跑肚,在厕所上多蹲了一会儿,就没注意进来人,这会儿从厕所回来,听见有人大呼小叫,这简直是不把他这个四合院门神放在眼里。

  “谁啊,大清早都大呼小叫。”

首节 上一节 96/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