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14节
这么改视角就不对了。你要知道火烧圆明园这件事本身对于满清来说打击固然沉重,但圆明园是用民脂民膏修建的,满清的统治阶层是意识不到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含义的。
我们只有站在人民和历史的宏大视角去看待,才会意识到这次事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而电影院的观众,恰恰就是站在这样的角度。“林朝阳的态度坚决,并没有因为李翰祥是导演就遵照他的想法,一番言论把李翰祥驳得哑口无言。
李翰祥想了想,就是多儿场戏,反止都算剪成两部,也无所谓了。
他又接著说道:“火烧圆明园这部分里玉兰(慈禧)和咸丰的感情戏是不是太过薄弱了一点?”
你想加强他们俩的感情戏?像李隆基和杨玉环那样?“林朝阳的话一下子切中了李翰祥的需求,他兴奋道:“没错没错。”
没成想林朝阳又是摇了摇头,“李导,您得考虑清楚,到底是要男欢女爱,还是要历史巨片的厚重感。写咸丰和慈禧的闺阁秘事这当然很吸引观众眼球,但无疑会大大降低电影的格调和厚重感。”
李翰祥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无需言,从50年代在香江拍摄黄梅调电影,他便已经名誉东南亚,成为当时香江电影业的中流砥柱:60年代他前往湾岛创立国联公司,为湾岛电影产业拓荒,搅动了当时湾岛的电影风云70年代他重返香港又拍摄了许多骗术片与风月片,成为后来不少华语电影类型的始作俑者,其在电影拍摄上的奇思妙想和艺术创造力让人叹服。但再厉害的导演也有属于自己的局限性,林朝阳看过李翰祥的不少作品,知道李翰祥的执导风格其实更适合拍那种富有浓厚人文气息和华贵场面的文艺片。
这次他要拍富有底蕴的历史巨片,那首先要抛弃的就是以往拍摄风月片和宫用片的一些惯有思维。
“...-..所以说,咸丰和慈禧的感情戏份可以有,但绝不能拍的过于唯美,也不能使用过多的主观镜头。
如果是这样拍出来的话,就跟你之前拍的那些风月片没什么区别了,你跟我说想做一次突破,想反映出满清王朝在政治上的腐败和当权者的昏庸,想把那段惨痛的历史拍出来,现在这样的思路可不对。”
林朝阳直言不讳的指出了李翰祥在拍摄思路上的自我谬,因著半夜被人从床上拎起来,语气更是毫不客气,俗话说忠言逆耳,李翰祥听了林朝阳的话心里自然不舒服,可又不得不承认林朝阳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他还是忍不任争辩道:“可要是这么写,电影就少了一个看点。”
“火烧圆明园'还不够有看点?这五个字是剧本前半部分的戏眼,感情戏太多,反而会分散观众的情绪。”
两人一番争论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之前李翰祥光想看给电影找个好编剧,觉得林朝阳能够胜仕电影的编剧工作,现在看,他确实是能胜任编剧的工作。可存在感强实在是强得过分了,连目己这个导演都说不动他说了半大,你的剧本我一个字不能改?”李翰祥不满的说道没不让您改啊,但您得改的是地方,不能胡改!”
林朝阳一句话差点把李翰祥气吐血我当了三十多年导演,我会胡改剧本?
这是我的电影!“李翰祥惯怒道“可剧本是我写的啊!”
林朝阳语气平淡,丝毫不见恼怒,可他越是这种态度,李翰祥越是气愤李翰祥被他气的坐不住,转米转去,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李导,要不你坐一会儿,咱们慢慢商量?”
李翰祥刚做完心脏手术,林朝阳也怕把他气出个好岁来,弄不好可就是w事故了,坐个屁!“李翰祥用手惯怒的指看林朝阳,“我要解雇你!解雇你!”
林朝阳面色如常,“解雇可以,稿费得先付了。”
他的话好像一把刀子直插进李翰祥的心脏,李翰祥看胸口面露痛苦之色,林朝阳被吓了一跳,怎么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他连忙起身扶任李翰祥,见李翰祥手指看茶几,他连忙过去将茶几上的药瓶拿了过来,喂他服下药儿十秒后,李翰祥脸上的痛苦表情终于慢慢平静下来,他眼神看看林朝阳,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是造了什么孽,请了你这么个编剧?”
第161章 我改了他两场戏
听著李翰祥有气无力的声音,林朝阳面露歉意,李导,我真不是故意跟你作对,我也是为了电影好...李翰祥摆了摆手,脸上带著几分颓唐之色,“我知道,不怪你。其实你说得对,是我说要拍历史巨片,是我要反映民族苦难,可我一面想看要历史的厚重感,一面又摆脱不了以前拍片的那些坏习惯。”
“唉!”他叹了口气,感觉身体恢复了不少,将身子坐正,望向林朝阳的眼神满是复杂。
“朝阳...”
之前李翰祥一直都是称呼林朝阳为“林先生”,突然之间改了称呼,关系立刻便拉近了。
“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其实很对,是我太贪心了,既想要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有一个高票房,又想用电影来反映出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民族悲歌。”
李导,这不能叫贪心,每个导演都希望拍出叫好文叫座的作品来而且高票房和高口碑并不冲突,我们现在在做的不都是为了拍出好电影来吗?”
刚才李翰祥的状态可把他吓了一跳,这会儿他语气和缓,态度温和,再不见刚才的架驾不驯老同志不远千里北上拍片,真让他给气噶过去了,别人不追究他的责任,林朝阳自己也过意不去。
是啊,大家都是为了电影。”李翰祥喃喃说著,眼中聚起了光,看向林朝阳,“你在戏剧创作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你觉得你的剧本在哪些地方还可以再完善一下?”
嗯?
林朝阳闻言立刻警惕了起来完善剧本是导演你的事,我配合你。”
李翰祥的眼睛眯了起来,这小子世太难搞了!
他低声威胁道:“你就不怕我解雇你?”
反正我剧本写完了,你解雇我可以,稿费得先付了。“林朝阳仍旧是这句话。
李翰祥无奈的仰天长叹,给自己的电影找了这么个编剧,当真是让他又爱又恨爱的是林朝阳的才华横溢,剧本写的义好又快,让人难以压抑心中的赞赏:恨的这小子冥顽不灵,恃才物,一个编剧居然要当导演的家你小子....李翰祥咬牙切齿。林朝阳怕他再噶过去,立马放软了口风,道:“反正我剧本都写完了,你自己想怎么改怎么改呗,别让我改就行。”
刚才林朝阳跟他据理力争,李翰祥心里看一口气,想他拍了大半辈子戏了,竟然被一个比他儿子岁数还小的编剧驳的哑口无言,心里除了有林朝阳反对他的不满,更多的是面子上的挂不住。
这会儿林朝阳变了个态度,说让他目己改,李翰祥又有些掌不定王意了,刚才林朝阳反驳他的那些话,不无道理,他气愤归气愤,但理智总归是在的,所以只好说道:“你是编剧,我可花了钱的。”
这帮当导演的,可真是矫情!
毕竟是拿钱办事,林朝阳思付过后退了一步,说道:“让我改可以,但剧本结构不能动。”
李翰祥觉得自己已经慢慢摸透了林朝阳的脾气,这小子是个顺毛驴,不能呛著来,得顺著来才行。
“可以,我就是改几场戏。”李翰祥痛快的答应道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再交流,林朝阳和李翰祥的关系亲近了不少。
不过林朝阳也发现了李翰祥的小心思,时不时的就往剧本里夹带自己的私货,两人为此没少吵这天早上,史宽进到房间之中,林朝阳正因为李翰祥又忍不住给咸丰和慈禧两个人的感情戏加场而吵的不可开交。
这电影没法拍了!知道的你是我请来的编剧,不知道的以为是我请来的活祖宗!”
李翰祥愤怒的摔看剧本,表达对林朝阳的不满,林朝阳也不在乎他发脾气,这几天他都习惯了,心平气和的喝了一口茶,等待李翰祥气消了,再来找他聊剧本。
不仅是林朝阳,史宽也已经习惯了两人的吵吵闹闹,笑呵呵的给李翰祥倒了杯茶,消消气,消消气。改个剧本而已,这不是配合的挺愉快嘛!”
“你管这叫愉快?这叫愉快?”
李翰祥的眉毛浓密,生起气来,有倒竖之势,很有气势,他大声的质问史宽,仿佛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史宽脸上笑嘻嘻,心里麻卖批跟我喊什么?你有能耐把那耐小子收拾明白了啊!
他劝了李翰祥两句,见对方仍是气哼哼的样子,史宽不再理会他,对林朝阳说道:“朝阳,你爱人来了,在你房间呢。”
一听说陶玉书来了,林朝阳原本平静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来,“她怎么来了?”
说是有事,你先去看看吧。”
“好。“林朝阳迫不及待的出了门。
李翰祥看看他的背影,冷哼一声,显然是心里的气仍未平息,史宽忍不住出言调侃道:“怎么样?给自己挖个坑的滋味不好受吧?”
史宽之前本来是帮李翰祥联系了剧作家杨春彬,可李翰祥是看了林朝阳写的《天下第一楼》后,力主邀请他为自己的电影撰写剧本。
现在可好,人是找来了,可那小子的脾气比李翰祥这个大导演还大,李翰祥想改点剧本内容,就跟求爷爷告奶奶一样,属实是自讨苦吃,面对史宽的挖苦,李翰祥咬看牙,目己要的饭,含看泪也得吃完挖什么坑?我好看呢!知道吗?我今天改了他两场戏!”
说话的时候,李翰祥还不忘伸出手指头来加重语气,带看儿分炫罐之情,史宽看著李翰祥一个堂堂大导演被林朝阳折磨的因为改了两场戏都能高兴成这个样子,不禁心中对林朝阳有点佩服别的不说,光是能把李翰祥这样的大导演给磨成这样,就不是一般人。
“所以说啊,编剧就得听导演的。”史宽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李翰祥不爽的瞪看他一眼,真当他听不出来是不是?
从李翰祥的房间出来,林朝阳急切的回到自己房间,“朝阳!”
陶玉书一见他便投入到了他怀里,这段时间林朝阳窝在饭店房间里改剧本,单位那边合拍公司帮忙请了假,夫妻俩一个星期没见了。
卿卿我我一会儿,林朝阳才问道:“你今天怎么来这了?”
这几天家里先是接到了沪上文艺出版社的信,说是想把你的几部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我本来是打算等你回来再告诉你的。
结果昨天人文社的李曙光找过来,说他们也打算出版你那部《赖子的夏天》。
我想干脆来跟你说一下吧,省得耽误了事。”
人文社要出版《赖子的夏天》这事不出意料,祝昌盛之前还跟他提到过,沪上文艺出版社要给他出小说集这个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沪上文艺出版社他们怎么说的?“林朝阳问。
陶玉书从兜里掏出信,“你自己看吧。”
沪上文艺出版社创社于五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出版社,《故事会》这份畅销几十年的通俗文学杂志便是沪上文艺出版社旗下的刊物他们这次来信说想给林朝阳出小说集,可惜的是林朝阳的《小鞋子》和《高山下的花环》已经跟别的出版社签了出版合同,暂时没办法授权给沪上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既然是中短篇结集,那作品中就仅有《牧马人》《秋菊打官司》和《父母爱情》可以出版,说是小说集未免单薄了一点。
林朝阳当场写了一封信回给沪上文艺出版社说明情况,婉拒了他们的请求,至于人文社要出版《赖子的夏天》的请求,林朝阳当场用酒店的电话给人文社的李曙光打了个电话,同意了他们的出版请求,答应这段时间忙完剧本的事之后就去人文社签合同。
解决完了正事,陶玉书问道:“朝阳,老家那边现在秋收都完了,现在眼看也要入冬了,爸妈那边你准备怎么办?之前你给爸妈写信,他们也没个动静。”
林朝阳最近忙看剧本的事,都快把这事给忘了,他拍了一下脑袋,“你看我这记性。”
他思付著说道:“他们啊,就怕给我们添麻烦。写信肯定请不动他们,回老家去接他们,我们又没这个时间,不行我先打个电话催催他们。”
陶玉书点头,“也好。”
“对了,大前天李拓还带人来了呢,看你没在,失望而归。”
林朝阳想著李拓兴冲冲的带著人来他家蹭饭,结果却吃了个闭门羹的场面,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是真把咱们家当食堂了。”
陶玉书笑道:“这说明你的手艺好啊,他们这是认准了你的手艺。”
林朝阳摇头道:“会的多干的就多。”
“能者多劳嘛!”
两人聊了一会儿,林朝阳又拿起了电话,这次他是往老家打,小杨屯没有电话,只有公社才有,他的电话得经过总机转接到县里,再打到公社,直接惊动了公社一把手,林朝阳现在可是全国闻名的作家,听说他是要给家里打电话,公社立马派人通知林二春。
挂了电话便是长时间的等待,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房间里的电话才响了起来,林朝阳接起电话,便听见林二春那焦急的声音,“朝阳,朝阳啊!出啥事了?”
这年头远隔干里的亲人联系一般都是写信,有急事了就发电报,除非是十万火急,一般很少打电话林朝阳以前都是写信,这回冷不丁打电话,把林二春吓了一跳,以为是出了什么事,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公社待他听说林朝阳打电话是为了让他们老两口上京之后,气得林二春骂骂喇咧就这么点破事值当打电话?我当出什么大事了呢?
上回写信不是跟你说了吗,不去,我们老两口都这么大岁数了,瞎折腾什么!”
林朝阳循序善诱道:“你就不想看看大a门?看看升旗?看看伟大领袖?”
林朝阳的话一下子抓住了林二春的软肋。
天a门的伟大领袖,对于林二春他们这代人来说是精神图腾。
你们俩要是来了,我再带你们看看人民的会堂,还有故宫..…·林朝阳循序善诱,让林二春同志根本无力招架,“那等过年再去。”
“过年都啥时候了?入冬就过来吧,正好我那房子有暖气。”
林朝阳替林二春做了决定。
第162章 你一个编剧,懂什么剧本
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林朝阳配合李翰祥完成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剧本。
期间两人没少为剧本的内容发生争执,李翰祥被林朝阳磨的彻底没了脾气,林朝阳也迁就他改动了剧本不少内容。
说到底,两人都是为了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剧本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人也在这样的争吵声中培养出了感情,变成了莫逆之交。
剧本定稿,林朝阳的工作也算是完成了,后续可能在剧组筹备阶段和拍摄阶段简单参与一下。
剧本定稿这天,李翰祥专门请林朝阳在燕京饭店七楼的谭家菜吃了顿饭谭家菜起源于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缝席,中国最者名的官府菜之一,建国后被伍豪同志邀请加入了燕京饭店的餐饮体系,用来接待外宾,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李翰祥请客吃饭,不仅有合拍公司的史宽和赵伟作陪,连电影局副局长丁桥也来了。
上面对于李翰祥在内地拍电影这件事很重视,从1978年李翰祥透露过这个念头之后,政府方面的官员就没少跟李翰祥接触。
丁桥作为电影局副局长,一直都是李翰祥与政府部门沟通的重要渠道他今天是听说了电影剧本定稿,特地来向李翰祥表示祝贺的,来来回回两年时间,拍摄题材几经变幻,如今剧本总算是定了下来,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席间丁桥跟李翰祥聊起电影投资的事,之前文化部给李翰祥找的两个制片厂都因为自身原因无力投资这么大规模的电影,合拍公司倒是会出一部分投资,但他们只能出一小部分,更重要的作用是牵线搭桥。
上一篇: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下一篇:知道错了?不,你们是知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