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132节
老人看到一张红票子,抬头看了一眼。
他唱歌的时候很少直视观众的脸,但对陈星还算记忆深刻,之前就看了好几次,只是一下没见到,就来给了我一百块钱?
“谢谢,感谢……”
“不用不用,您唱得挺好的,还有这里有十块钱,是那边店里的大姐给的。”
老人唱得好听不说,歌曲歌词都有深度,这种人陈星觉得赚多少都正常。
比那些靠着抄袭曲子,赚几百,几千万的人高雅多了。
离开这里后,陈星在园林里面转了几圈,看时间快到七点的时候才出来走到外面的广场上。
现在这个时间点,围在这里的人很多,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因为音乐喷泉快要开始了。
大雁塔的喷泉每天会喷四次。
十二点,四点,七点,九点。
夏天,九点的喷泉最漂亮,因为九点天完全黑了,喷泉里面的灯就会显得很亮,很好看。
但现在是冬天,三月份还没到呢,天黑的早,所以七点的这一场人也很多。
陈星走出来的时候,大雁塔身上的灯已经亮了,等他走到广场的最前面,也就是观看音乐喷泉最好的位置时,发现自己前面全是小孩。
算了,不去和这些小孩挤了,反正他们也不会影响自己的视线。
第171章 系统你好抠
当喷泉完全被蓝色的光芒笼罩,眼前完全变成了霓虹大世界的时候,音响终于响起来了。
首先是一个男人在介绍西安这座城市,喷泉这时候也刚涌现出来了一点点,仿佛在预备着什么。等到他话讲完,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喷泉里的灯光就变成了粉红色,喷泉演出也开始了。
这时候陈星才意识到这里的喷泉池好大,因为近处的喷泉还没见到有什么动静,各种粉色水柱喷出来的位置都在很远的地方。
一个水池一个水池,呈现阶梯型的往上走,最起码也得有十来个水池,几百根水柱。
不得不说这里音响的效果是真的好。
成千上万个人在这里观看喷泉,每一个人都能清晰的听到音响里面传来的歌声,堪比演唱会级别的音响效果。喷泉也在歌声里随着节奏变换着自己的颜色,造型。
陈星不是第一次看这样大型音乐喷泉。
他在法国尼斯也看过。
这一次比起在尼斯的那一次观赏体验,人更多,音响的声音更洪亮,音乐也许不是那么的出色,但那种华夏风格还是展现出来了,很令人震撼。
但陈星最喜欢的并不是音乐,也不是喷泉。
而是在自己的正对面,如今被喷泉形成的水雾所弄得有些模糊的烂怂大雁塔。
音乐喷泉哪里都有,或许有些地方会比大雁塔的音乐喷泉更震撼,更有视觉体验,但那个在灯光下显得十分神圣的大雁塔,如何去复制?
一古一今,一动一静,大雁塔虽然在这场音乐舞会中什么都没做,但也聚焦了许多人的注意力。
如果这里没有大雁塔,仅仅只是一个音乐喷泉,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了。
三首歌以后,音乐喷泉停了下来。
人群逐渐往外散去。
有些人在互相讨论这三首歌曲是什么,好像歌词里面都提到有大雁塔?
但更多的人则是在吐槽每一首歌曲结束的时候,总会有一个人声出来,介绍西安,介绍大雁塔什么的,让人特别出戏。
大雁塔的故事,随着游客来到这里旅游,就有太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了。
门口的牌子,网上的消息,园林里面的音乐,介绍等,甚至你去买纪念品的时候,店主都会和你聊一些大雁塔的事情,完全不需要他在音乐之中来介绍啊。
这也是这场音乐喷泉中,陈星觉得美中不足的一个点。
“纪念品!”
陈星猛然想起了,大雁塔下面的小亭子商铺里面,有个大姐要给自己打折呢!
本来要离开广场的陈星连忙转身,想去看看那边都关门了没有。
也不是为了那点折扣,主要还是想照顾一下老板的生意。
被之前那个老板拒绝了,陈星才知道后面的那一份善意有多难得,别人还愿意主动拿出一部分钱来打赏,她甚至还没有完整的听过那个老人的演唱。
反正回家的时候都要买一点纪念品的,在哪里买都可以。
就像那把扇子。
就算自己用不到了,抽奖送给哔站的粉丝们也可以啊,现在都涨到五十万了,离一百万还有一半,还是得偶尔多去照顾照顾粉丝们的心情。
回到大雁塔下面,那些店果然还开着。
七点到九点,大雁塔广场有很多来看音乐喷泉的游客,如果来得早了,很少会有人选择会一直等在广场的,总会到处走一走,逛一逛。
所以这些纪念品店也许要九点才会关门?
陈星来到之前换钱的地方。
那个老人已经离开了,只有几个拍照的人站在园林门口。
陈星站在商店前面,看着几面墙上挂着的那些乐器。
女老板也能认出陈星,毕竟下午才见过面呢。
“你来啦?刚才那个老头还过来和我道谢呢,我看他样子也活得挺艰难,还多给了点钱,唉。帅哥伱喜欢什么乐器,我这里大件的没有,小件的乐器还是很齐全的。”
“我看看那个陶笛。”
陶笛的造型很像一个吹风机,但肯定没有吹风机大,从这一点来看会觉得陶笛很可爱,毕竟很多人就喜欢迷你的东西,不管是迷你的什么。
岛国有一首故乡的原风景,这首歌在国内很出名,就是用陶笛演奏的。
不过陶笛是一件世界乐器,全世界都有,华夏最早的陶笛还能追溯到六千年前,估计也能算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了。
陈星不会吹,他只是认识。
但这个陶笛好看,而且比较小巧,走的时候放进行李箱也不会占空间。
老板从货架上把陈星指的陶笛拿了下来,说道:“你能吹响吗?”
“不知道,以前没试过。”
他很喜欢这个陶笛的造型,和以前陈星认识的那种黑色的传统陶笛相比,眼前的这个陶笛看起来和瓷器没什么两样,应该算是瓷器了,而且上面还有青色花纹。
青花瓷风格。
大小也很适合,陈星拿在手上,手指的指腹刚好能完美的贴合这些小孔。
“那你先试试,能吹响再买,这个东西有些人第一次吹还吹不响,好多游客买了还来找我退,真的是……”
她也是好心和陈星介绍的。
在这里开商店做的就是一次性生意,你都花钱买下来了,我还能给你退货?
十二孔的陶笛,陈星尽力按住所有大一点的孔,然后堵住吹口一吹……
嘟……
比较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陈星以前学过两个月竹笛,对气息有一点点的理解,在不懂指法的情况下虽然不能吹出调子,但仅仅是吹响,对他来说也不难。
至于为什么会学竹笛?
那就得问周鹏是怎么想的了。
“就这个吧,多少钱?”
“你给六十就行了。”
陈星很爽快的扫码交钱。
就算吹不响,陈星觉得花六十块钱买一个这样的瓷器摆件也是不亏的,主要还是颜值高。
离开大雁塔广场,陈星坐车回到了这几天一直在住的柠檬酒店。
陶笛放在桌上,陈星先去洗了个澡,准备一会儿睡觉的时候再来好好研究这个陶笛的指法。
学会了,吹几首简单的曲子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还得连夜收拾衣服,日用品,因为明天他就要回去了。
这几天他把西安的几个主要景点都去了一趟,剩下那些小一点的,只要蜜蜂窝上的评分高,陈星也去了。他还把周雪研地图上存着的店铺都去吃了一轮。
有些店完全就是吹嘘起来的网红店,没有半点陕西美食的特色,味道也一般,也不知道是怎么火起来的。
这些游客的家乡难道就没有小吃吗?
这个疑问陈星一定要放到自己的旅行专栏里面问一问。
顺带一提,陈星和蜜蜂窝的合作已经正式开始了,陈星以后发布的游记只能发在蜜蜂窝上,游记的数量没有限制,而但每个月必须写一段有关旅行话题的专栏。
专栏没有题材的限制,陈星可以用这个和网友对话,也能写一些旅行常识,小知识什么的。
签约的事情都过了这么久,剩下的钱也打在了陈星的账号上。
但直到现在,陈星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蜜蜂窝要是投资的是陈星的摄影能力,比如邀请他拍摄一些照片,所有拍摄到的作品版权归于他们,然后给陈星几百万,他都不会像现在这么疑惑。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值这个价钱的,就算现在看来价格有些高,但等到未来自己成名以后呢?
这不就是一个成功的投资了吗?
但写游记?
这只是陈星给自己找到的一项爱好而已,副业都算不上,当初决定写的时候,纯粹是想把自己没有放在视频上的旅行经历,通过文字来详细的告诉自己的粉丝而已。
然后这个行为还被人投资了几百万?
实在搞不懂资本家们怎么想的。
不过在陈星来看是个好事,希望蜜蜂窝在这三年里面也不要觉得亏,那么这就是双赢了。
第二天,陈星带着收拾好的行李离开西安。
梁玉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辆车来送他,车上还有周雪研。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