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摄影开始 第67节
俞杰刚下了两个螺丝就喘得和耕了几亩地的老牛似的,扶着腰站了一会儿,点燃一根烟抽了起来。
接着板螺丝。
一弯腰,一用力,俞杰忽然眼前一黑。
大家只看到俞杰忽然失了力气,朝着陈星所在的地方栽了下去。
陈星连忙抱住他,让他后仰着半躺在地。
俞杰原本是头朝下倒的,就地上这些尖锐的石头,要不是陈星正巧在他前面,那至少也得摔个头破血流。
侯小艾和张琳连忙凑了上来。
陈星检查了一下,发现事情并不大,是俞杰自己抽了一口烟,本来肺里的氧气含量就少,然后高原环境中的氧气也少,导致大脑供氧不足,一时间晕倒了而已。
但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俞杰的身体就不能继续支持他旅行下去了。
他脱下衣服垫在俞杰的脑后,让他躺着,对两个妹子说:“你们帮忙看一下,如果他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就叫我,我先把车胎换掉。”
现在这条路上是没有来往车辆的,陈星得先把车胎换了,送俞杰到仁多乡里做进一步治疗。
“不打120吗?”
“叫救护车还不如我们自己送他过去呢,而且仁多乡也是个小地方,应该不会有救护车。”
俞杰这种缺氧晕倒的人,要不了多久自己都会醒,只是身体不可避免的要弱一些,难以继续抵抗高海拔稀薄的氧气。
这在华夏的文化中叫做元气大伤。
车胎换好了,张琳开车,半个小时以后就到了仁多乡,仁多乡没有医院,只有一所乡卫生院,两个医生和四个护士。
他们都是久居当地的医护人员,对于怎么救治各种高原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第二天陈星几人从旅馆再过来的时候俞杰就已经醒了,他的脸色很白,输着液。
陈星一看这情况就问:“怎么了,怎么还输上液了?”
俞杰脸色更白了,无奈道:“有点头晕,医生说是高反了。”
“那你一点继续下去的希望都没有了。”
要是他仅仅是缺氧一会儿,恢复得好的话转个山应该没问题,但高反就不行了,得立刻回到海拔低一点的地方去休息。
再次出发时,队伍里少了一个人。
但张琳和侯小艾都不是去转山的,他们只会在狮泉河休息两天,看有没有人搭车,接着走北线或者南线把车开回圣城去,所以准确的说,在今晚以后,这个临时的队伍也该解散了。
陈星转山出发的地点定在了塔钦,要到这个地方,必须先去侯小艾她们这次的目的地狮泉河,然后自己搭车到塔钦。
但两人坚持要把陈星送到终点。
11月13的下午,陈星总算是到了塔钦这个小村庄。
这里还是挺热闹的,有商店,也有旅馆,这些年因为冈仁波齐的出名,来这里的外地游客不算多,但也络绎不绝,旅馆总能有客人。
他们在进村子的时候就看到有个女生站在村口,手里举着一个转山求组队的牌子。
张琳放慢车速看了好一会儿,差点让人以为这辆车要接受她了,这才把车开走,对小艾说道:“就跟打游戏组队似的,陈星,你也是一个人,要不要去组个队啊。”
陈星摇摇头说:“要是和那个女生组队我还不如一个人走呢。”
侯小艾说道:“那我们也想去呢?”
“别吧……”
陈星不愿意让她们也去,不管是从之前学校,还是从这段时间慢慢收集到的资料来看,转山都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是对人的体能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
他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转山的过程一切顺利,何况再带着两个人呢。
第94章 转山
冈仁波齐转山一圈总共52千米,如果是那种身体好的,什么登山达人,徒步达人之类的,就能在一天之中转完冈仁波齐,全程大概是15个小时到18个小时,最快的他查到是13个小时转完一圈。
他不准备去追赶这样的记录。
好不容易来到了冈仁波齐,这个藏族人眼里的神山,难道他就对周围的一切不管不顾只埋头赶路?
那他来做什么。
陈星选择的是两天路线,也就是要在山上住一晚,第二天才转完一圈回到塔钦。
这样就有大量时间去摄影,去记录。
也能静下心来感受当地人对于神山的敬仰和寄托。
如果要把侯小艾和张琳他们加入进来,那就只能选择三天的路线了,两天到也可以,只是这样也很累,陈星了解过她们以前都没有徒步的经验,只能说适应了高反,勉强能去而已。
张琳看陈星说转山有多么多么辛苦,刚生起的念头瞬间被打消,劝着候小艾。
“算了,小艾,我们去狮泉河吧,听说也是个大城市呢。”
大城市不算,但在阿里来说,狮泉河是个挺热闹的地方。
侯小艾点了点头,临走上车之前深深的看了陈星一眼,两人什么都没说,仿佛之前在那个小房间里产生的暧昧完全不存在似的。
陈星看着她们的车驶离塔钦,才转身走进身后的这个旅店。
塔钦的环境比阿里中线上那些乡镇都还要好,水资源不缺,旅馆和餐厅,茶馆什么的也有不少。沿路的居民房也都整整齐齐,米黄色的墙,红色的顶,像一个个独栋的小别墅,特别漂亮。
这是哪个城市援建的?他心里想。
内地省份对藏地实行的是一对一的帮扶,比如川省就对口昌都,前几天他刷B站的时候就看到过这个表,阿里好像是河北陕西?
当时没看清。
反正哔站上莫名其妙就会给你推很多东西,比如某天你牙疼了,给你推荐一些牙齿疾病科普类的视频,或者伱想吃点零食了,刷几下就出来一个十大被埋没的好零食。
神奇得就像房间里装了监控似的。
路上的小房子不但是民居,有些还是商用的,陈星就看到有人把门扩大改成了一个餐厅,上面挂着藏地常见的木招牌,写着:牦牛餐厅。
陈星进去,点了一个炒白菜,一个酸萝卜炒牛肉。
酸萝卜炒牛肉不算什么大菜,但的当你饿了的时候,想要吃饭的时候,这道菜绝对是藏地的首选。
吃完饭走出餐厅,对面的雪山在夕阳当中很是显眼。
不是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是海拔7694米的纳木那尼峰,夕阳把上面的雪照耀得金黄,反光,像一明晃晃的刀锋,显示着危险和寒冷。
回到居住的旅馆。
藏地什么都贵,旅馆住宿虽然也贵,不过你既然对这个地方有所求,便只能接受这样的价格。
而藏地人本就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下来的,倒也不会觉得东西太贵。
陈星洗了个澡,吹干头发后去睡觉,他觉得被子略显潮湿,很久很久他都暖和不起来。
睡不着的同时,心里想着其他的事情。
一年之前陈星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在今晚蜷缩在藏地的塔钦,在冈仁波齐的一角沉沉睡去。又想到侯小艾,不知道她在做什么,狮泉河的旅馆应该不会有这种潮湿的环境吧,她们应该在今晚能睡个好觉。
早上的三四点钟,陈星被一阵熙熙攘攘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吵醒。
这是第一波上山的转山者,应该是想用一天的时间完成转山,陈星稍稍考虑了一下,便又埋头继续睡觉。
11月14的早上八点,陈星出来拍照,天空依然云幕低垂,但远处巨大的纳木那尼峰却沐浴在一片阳光之中,身后传来一阵狗吠,陈星回头一看却是一只摇着尾巴的二哈。
“嗷嗷……”
这只二哈被养得挺好,但近期看来是没打理过,毛发有些脏了。
陈星摸了摸它的头。
友善这个技能一直发挥着作用,吸引着人,以及小动物。
之前陈星是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就更不会怕这些本来就很亲人的动物伙伴了。
陈星准备找个早餐店吃了饭就开始出发,但这只二哈却一直跟着陈星走,他可没有办法在照顾自己的同时养活一只小狗,在超市买了一包火腿肠喂给它后,陈星赶紧逃跑。
不说别的,如果不是自己开车来的话,带着一只狗,大量的交通工具陈星都坐不了。
今天的天气很好,适合户外运动。
说来也怪,他选择的转山时机并不是很好,11月算是阿里的雨季,在他们来冈仁波齐之前这里已经下了十几天的雨,但他们一到,雨立刻就停了,还连续出了两天太阳。
希望明天也是太阳,别下雨,陈星心里想着。
陈星将行李大部分都留在旅馆,只背了一个小包,里面带了足够使用两天的路餐和水,手上拿着相机。
他就一个人,也没请向导,就这样出发了。
向西沿着顺时针走了一个小时,大概三公里后,就到了冈仁波齐真正的入口,塔钦经幡广场。
传统的转山者,一般都会在这里转上三圈,然后献上哈达以示敬意。
还有一点,在这里是可以看到神山冈仁波齐胸部以上细节的,从山峰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岩石,以及那些水平状的岩石层,二者在接触后构成的图形很像万字,这代表着佛教的一种精神。
走出经幡广场就是冈仁波齐转山真正的出发点,拉曲峡谷。
在这里见到的藏民就很多了,几乎每走一段路,都能看到几个人绕着冈仁波齐或走路,或朝拜的往前走。
走路的少,朝拜的多。
走路的大多还是游客,近些年藏地旅行是大热门,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很多,而冈仁波齐这个地方,只要不是落下大雪封了山,就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朝着这边走过来,欣赏当地人眼里的神山。
选择走两天或者三天路程的人,有很多都是对自己的体力不自信的。
倒也确实,陈星看到好多人走前面的十公里都拿着登山杖几步一喘气了,下午到了更高的地方,岂不是要走三十步休息十分钟?
拉曲峡谷的两边也很漂亮,有许多白练似的小瀑布,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拉曲河水,蜿蜒的流淌在谷底。
第95章 哲热普寺
海拔这么高,但路上的小动物都不少。
走路奇奇怪怪的红嘴鸥,以及一点都不怕人的土拨鼠。
土拨鼠看起来很可爱。
他们一般来说也不会来到正路上,而是在一边的草地上和同伴玩追逐游戏,如果有游客上去拿着饼干投喂,他们也不会跑,会十分乖巧的双脚站起等待投喂,对这套操作熟练得就像家养动物似的。
有些游客还用手去触摸,土拨鼠不理不顾。
上一篇:年代:我有一个小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