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408节

  估计是谁都没想到,他居然在把汽车厂一分为二之后,合资厂那边通过以货易货来解决外汇问题,老厂这边居然撺掇搞商业中心。

  他倒是说得简单,好像魔法杖指一下,价值几个小目标的商业中心、购物中心,以及上面的建筑群就搞起来。

  后世司空见惯的区县级场面,在这会儿还绝无仅有!

  平京的商业中心现在是东单王府井那块儿国营高档,西单个体户扎堆的局面。

  偌大个京城是让这一带作为商业中心,哪有后来几乎几个街区都有座商业中心的星罗棋布。

  而且这么大的“策划”,让卫东那么寥寥几句,反而容易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肯定最后还是找到他这里来。

  不过就这么几天时间,让卫东又在面对金卓群了。

  就因为秦羽烨在联播新闻上的露脸。

  紧接着她在汽车制造厂夜市上持续的引吭高歌,尤其是《如愿》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引得全城关注。

  到处都在传说有个HK歌星在平京汽车厂夜市唱歌。

  肯定会把消息关联到金卓群那。

  作为日常精准关注联播新闻的有心人。

  还能随时搞到联播新闻录像带,反复观看那个砸车身影辨认出来身份。

  金卓群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明这次来平京的时候,好像还仅仅是来做电脑研发汇报工作,怎么居然搞到平京汽车制造厂去当中流砥柱的搞事情?!

  “我找朋友再打听下,你居然已经是JEEP汽车公司的副总?你知道切诺基现在在平京城里有多抢手吗?”

  让卫东难得装逼:“小股东而已,跟着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金卓群牙都要咬碎了:“装!你在我面前还要装,我还听说你在汽车公司的大楼都开建了,这不是本来要到平京跟我合作的吗?”

  事情就有这么寸,让卫东已经顺着铁路警察处那边了若指掌:“我打听到那个火车站附近的地块水很深,能搞定这事儿的背景不一般,你觉得你挑得起这副重担?反正我不觉得投入上千万还能全身而退,你我都不是平京的根底,赚点钱做点事没问题,要在这里拿大资产,要看有没有这个命花。”

  金卓群腮帮子都在用力:“伍曦帮你打听的消息?”

  让卫东摇头装神秘:“他说帮我扫听扫听,也没见回音,现在自然有其他渠道。”

  金卓群简直觉得要窒息:“兄弟,你劝我不要修大楼,自己在这边已经修得不亦乐乎,这是不是太州官点灯了。”

  让卫东可以不解释的,但还是说了:“老金,你在平京修楼是为了自己拥有产业,这就是巨大的欲望,别人才能趁着这股欲望拿捏你,我没有,我很清楚我在平京只是过客,最多在这里发展下关系,重点在江州发展,所以当我参与解决汽车厂的一些问题时,我垫资建楼的目的是为了让这家厂解决住房问题,变得更好,然后我抽回资金走人,你做得到吗?”

  花了两百万美元!

  据说这批零部件已经要抵达港口了。

  刚开始还说是只要外汇,国内兑现金,结果炒成了股东。

  如果不是有扎实基础的产业,这两百万美元就能要命。

  所以还得是有钱才豪横。

  但让卫东这句话还是说早了。

第454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毕竟这么优秀的野生民营企业家,真的很罕见。

  有钱有能力还罢了,关键是敢担责,“看准”了方向敢动手啊。

  这第三点才极其罕见。

  尤其在这个方针战略极为重要的节骨眼儿。

  真要是家底儿厚实,做点这样那样尝试也不是不行。

  现在已经穷到这点汽车配件外汇信用证都开不出来的地步。

  随便走错个什么,都可能导致揭不开锅。

  要饿死人的。

  就譬如让卫东随口给这位朱厂长指点的商业中心做法。

  这是三四十年后,任何一个城市人口都熟悉的样子。

  甚至地级市可能更熟悉,因为大城市已经有无数商业中心遍地开花,可能会看花眼。

  小地方往往就那么一两个,三四十年形成都没有改变。

  看得都已经滚瓜烂熟。

  税务大院隔壁是中心小学,岔路口对面是市医院,隔壁是粮食局。

  这种格局在小地方就是市中心的标配。

  加上另一边就是到码头的传统老街,说明解放前这里就是中心区。

  所有新城市建设规划,都是围绕这周边展开。

  让卫东这做门卫的,就像个监控摄像头的延时拍摄,记录下三四十年街区变化的全过程。

  他还觉得理所当然。

  这么说吧,去年底沪海在《城市总体规划》里已经确定修建个以海外人士、外国专家、港澳台同胞等为主要居住对象的涉外社区。

  方便安排外商投资建设旅游宾馆、贸易中心基地及驻沪领馆基地。

  沪海市那些建筑规划单位正在绞尽脑汁的做方案。

  但很显然,内地相关单位现在搞点拿奖的标志性建筑都是苏式风格,普及型的住宅社区建设还停留在赫鲁晓夫楼阶段。

  让卫东推动的高层住宅楼+小街区规划,都高出他们个层面。

  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可以建设大型国际社区。

  专家都做不了。

  现在沪海市里面已经有意无意都把关注点放到电子产业园开发区的那片港商配套社区上,酒店、写字楼、商业中心、高级公寓的组合有板有眼,就看修出来跟图纸上区别如何了。

  现在让卫东提到的工业用地转化成商业中心,还特么有板有眼的循序渐进,甚至跟现有的厂区住宅楼改造建设遥相呼应。

  就二三十年后城里人大多知道的地产把戏。

  这会儿真的让人耳目一新。

  没几天就请朱厂长通知让卫东到市里面开会。

  熟人居然还不少!

  经委的,一机部,汽车总公司的,然后去年搞房地产去过商州的金融、建委的。

  让卫东竟然混成了到这个级别都有这么多熟人的地步?

  他都有点懵了。

  平京就这样,市里、部里、国家级会议没啥区别,尤其这会儿界限很模糊。

  市里面随便做点啥工作,都要邀请上级领导来参与指导。

  反正就隔条马路或者一栋楼的事儿。

  譬如平京电视台就是后来的砖儿台,砖儿台的领导也是宣传口的领导。

  而机构改革中,砖儿台这会儿的上级还不是光电总局,这广播电视局这会儿归口在电子工业部的四机部下。

  可见八十年代恰好处于啥都空白,啥都在摸索的草台班子阶段。

  难得有个相关专业有国外经验的都是专家。

  让卫东当然说自己是师从HK了,本来还想带着秦小妹帮腔,朱厂长以保密条例要求港商还是暂时回避下。

  所以只能自己面对:“简单介绍下港商投资江州地区的一些经验,我们在苦苦抵抗,资本家的进攻火力非常猛烈!”

  他也是来平京各方接触了快整月,知道还是要把界限划清点安全些。

  果然大家光是听了这个开头就精神一震。

  这么凶险的吗?

  “我们搞经开区的目的是什么,搞活经济带动民生发展,资本家来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赚钱,赚钱,还是赚钱!这是我们从踏上HK、欧美外部考察学习起就一定要牢记在心的区别所在。”

  光这份税务工作者根深蒂固的认知,就足够让现场穿着中山装、列宁服的各位鼓掌了。

  小让同志虽然是民营企业代表,觉悟确实不错。

  “我们江州的经济开发区放在江南区的一片农田村舍,夏季还可以听取蛙声一片,思路肯定是用新建设的工厂、楼盘、生活住宅区带动新城区建设,但港商来看了就不太感冒,他们只想要市中心最好最繁华的地段,为此拿出三十亿投资的诱惑!”

  当初江州市里面就是这样把让卫东卖进房地产,不知道他们汇报给上面怎么说,反正现在终于可以哼哼哼,大家都看看是怎么回事。

  在场各位肯定都倒吸口气,江州市都能这样吸引三十亿!

  整个江州已经是全国数得着的重工业大城市,之前全年工业产值就是四十亿。

  现在计划单列市把在江州的国企、央企、三线厂都打包给江州,也才价值约三十亿。

  这港商只要几块地就能投资三十亿!

  光是想想就觉得匪夷所思。

  当然也有人问为什么港商要感冒……

  让卫东赶紧解释是打比方,不感兴趣的意思。

  他其实是隐约记得好像港商在平京是拿了很大很牛逼的几块地,现在把话说透点,算是打个预防针,起码有人知道这事儿大概怎么回事:

  “肯定有很多吹牛皮的港台商人,大多都是骗子,但我接触到江州这几位都是赫赫有名的亿万富豪、百亿集团、上市公司,这三十亿也能从合资公司投入查证,所以我分析下这三十亿怎么投,又为什么会投……”

  就分享会的模式:“一座二十多层的酒店建筑,建设成本一千万就够了,但后期装饰装修各种设备妥妥的上亿,四五星级酒店运营就得三五亿,一座商业中心建设成本大概也是几千万,但要能全面对外营业,而且定位在高端购物中心,带影院、带各种餐馆、美食街,五到十亿的投资很正常……”

  对于月工资一百元内的机关单位,启动偌大个平京汽车合资公司,勒紧裤腰带都实际上没掏几个现金,总资产才五千万美元。

  按照官方汇率不到两亿。

  已经搞得天上地下一团乱麻,据说当时是六位院里副总拍板才确定合资。

  这边港商搞商业中心几个亿都稀松平常的口吻。

  真的把各位惊到了。

  好在让卫东这不是准备赚钱:“相比之下,一座二十多层的写字楼投入才是最低,简单装修给各家单位租用办公,所以几千万都能搞定,这就是我推荐给平京汽车制造厂的模式。”

首节 上一节 408/4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

下一篇: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