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06节

  如今贾琏也是如此,看来这是贾家的祖训了。这么理解,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贾赦贾政是能力问题,没机会展现谨慎本分的一面,贾敬品德糟糕,躲玄真观里避世!

  所以,贾琏才是贾家门风的代表。

  裘世安出去领贾琏,承辉帝不紧不慢的继续用膳。两刻左右,贾琏跟在裘世安身后进来了。

  “贾卿等一会!”承辉帝笑着继续吃饭,毕竟菜都已经凉了,他可不忍心让贾琏享受吃凉菜的待遇。

  来的时候,贾琏见四位中书舍人都不在了,应该是出去用午饭或者去午休了。

  尽管肚子饿着,贾琏还是很有耐心的站着等候,丝毫没有不耐烦的地方。再说了,皇帝午饭看看就行,一点都不好吃。

  这个真不管御厨,事出有因。

  做皇帝的吃饭其实挺惨的,每顿饭前需有人试菜,怕有人下毒嘛。

  试菜半个小时后,试菜人没事,才能端给皇帝吃。什么菜放半个小时不凉呢?除非是花生米!

  现在贾琏明白了,为何称呼地喜欢去臣子家蹭饭了,好几次在张庭恩家吃的可开心了。

  难怪承辉帝喜欢往宫外跑的,吃腻味了宫里的饭菜,出去吃一顿热的解馋很正常。

  贾琏忍不住想起古龙小说里一个段子,名厨做菜送给美食家吃,每次都被挑毛病,最后才想起来,送过去的时间,什么菜都变味了。

  最后一碟花生米油炸好了立刻装盘送过去,到地方凉了,味道反而正好。

  想到花生米,贾琏后悔了,因为真的饿了,有点难受。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勤勉,认了!

  承辉帝总算吃完了,放下筷子道:“贾卿何时来的如此着急,午饭吃了么?”

  贾琏立刻上千,没谈公事,先说一句:“微臣确实饿了,陛下让御厨给做一碗面条吧。”

  承辉帝听了哈哈大笑,就是喜欢这个不见外的样子(臭不要脸的劲)。

第359章 观人用人

  贾琏吃上了御膳房做的面条,滋味只能说一言难尽,不好不坏,勉强下口。

  哎,皇帝吃的还是凉的,仔细想想画面,老惨了!难怪喜欢偷偷溜出去吃饭。

  承辉帝戴上了眼镜,上一次皇帝还没戴眼镜!

  做一个勤政的皇帝太累了!

  贾琏吃面条,承辉帝看专门准备好的公文。

  看完之后,承辉帝抬手揉眉心,详情不知道,但肯定有问题。

  别说宁波府了,松江、天津、福州、广州,同为开埠码头,每年的税收都在小幅度区间上下调整。

  吏部官员也没做错,这政绩够卓越的,也许负责具体审核的官员,没有财政方面的工作经验,想当然了一点。

  面条里加了辣椒,贾琏吃的一头汗,裘世安很贴心的送来热毛巾擦了擦脸。

  待裘世安退下,承辉帝才问:“贾卿觉得该如何处置?”

  “回陛下,吏部的铨叙合法合规,没有任何问题。查不查袁定国是浙江按察司的事情。”

  贾琏的回答听着就让人迷糊,但承辉帝不是一般人,他听懂了。

  下午上班,刘舍人等见贾琏已经先到一步,赶紧问候。

  贾琏很自然的抱手回礼,敲了敲桌面上的铨叙公文:“陛下用印了,送内阁吧。各位还有其他事情么?没有贾某先走了。”

  刘舍人心中错愕,这么快的么?脸上却极为自然的应下差事:“卑职这就送去!”

  其他三人一脸懵圈,老刘可以的,能拉的下脸来自称卑职。

  贾琏见无其他事,自顾自出宫去了。

  刘舍人把铨叙公文送到吏部,梁道远知道后心头一阵自得。

  次日,报纸上出现贾琏自我吹嘘的话本,梁道远笑的更开心了。

  臭小子,知道你死要脸,沉不住气,上当了吧?

  梁道远开心的晚上饭都多吃一碗,夜里在年轻小妾叫声中也找回了自信。

  又过了数日,例行内阁会议上,郭衍主张为了更好的在地方上落实三大政策,各税赋大省的巡抚记三司,应打乱调动重新安排。

  梁道远坚决反对,承辉帝为显示公正,主张投票。最终二点五比二,通过了这项决议,其中潘季驯弃权,梁道远与李驰反对,首辅孔照支持。

  下值回家后,梁道远关上书房的门,对着空气破口大骂:“潘季驯这明哲保身的老狐狸,姓孔的为反对而反对,只讲立场不讲原则。知道自己要退下了,还要给我使绊子。”足足骂了半个小时,梁道远才开了书房门出来,心情稍稍好了一些,脸色依旧阴沉。

  发泄怒火之后的梁道远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首辅这个位子现任内阁的其他四个人,估计都很难坐上去了。姓孔的一定看出了点什么才如此肆无忌惮的反对自己,完全不怕下去后遭到来自内阁次辅的报复。

  再想想三位在外的前阁臣,梁道远不禁有点小小的绝望感。人生走到这一步,就差一步达到巅峰,无论怎么使劲都迈不过去的感觉太难受了。

  这事情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没能体察上意,在次辅的位置上没能获得陛下的欣赏。

  原本以为,内阁五年的过渡期后,能够顺利的出任首辅,带个两三年的班子被外放,现在看来这个机会都没有了。

  具体原因嘛也很简单,陛下对于朝廷的掌控力度,随着李逆案的顺利弹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既然如此,过渡内阁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现在陛下还增设了中书舍人的名额,搞不好就是另外一个汉武帝的内廷制度。如果内阁还不能让皇帝满意,司礼监披红的制度重现江湖也未可知。毕竟陛下只有一个人,注定无法面面俱到,放权是必然的。

  为了集权,汉武帝弄出个内廷绕过外庭的宰相三公九卿,明朝的皇帝直接开内书房,让太监帮忙对抗内阁。

  熟读史书的梁道远越想心越凉!我是跪下学严嵩呢,还是跪下学严嵩呢?蔡京肯定是不能学的,毕竟有六贼分权。

  梁道远思绪万千之际,长子梁丰年过来请安,梁道远看他一眼道:“丰年啊,以前是为父耽误你了,今天开始好好读书,准备下一届的会试。”

  梁丰年一脸的迷茫,父亲是不是搞错了,我读书不行的,勉强中了个秀才,乡试三次不中,国子监都是靠着君恩荫进去的。我也没想过中进士,当初父亲让我不要参加会试,我还挺开心的。

  “儿子知道了!”梁丰年不敢说真话提醒父亲,生怕刺激到他。

  梁道远有点冷静了,生气的看看不争气的儿子,悠悠叹息:“生子当如贾……。”这破名字,怎么就两个字呢?贾琏连个字都没有,可恶!

  还好,袁定国的事情没出岔子,不然又是一通大麻烦。

  污蔑贾琏的话本太监了,作者表示继承了一笔遗产,财富自由了,不写了。

  贾琏看了大吃一惊,还以为这作者也炒股!

  既然对手都没了,贾琏自吹自擂也没啥意义,派人给李亨带话,表示累了,不想写了,断更了。

  李亨托人带话表示,因为连载太精彩了,最近报纸的订阅又增加了,请允许他找枪手续作。

  贾琏回信表示,报纸是你的,你随意。

  李亨表示,报纸是父皇的,我也是个打工人。

  贾琏表示,同是天涯打工人,你看着办,版权费不收了。

  两人一通来回对话,都觉得很有趣,负责传话的报童因为这事没少挣,开心的请小伙伴们大吃一顿。

  三月临近,王熙凤总是在贾琏面前回忆往事,当年如何在郊外初见,春风十里,青草满地,柳枝摇曳。

  贾琏表示,休沐日,全家出动,郊游!

  越是高门第的女子,观其一生待在后院的时间越多,想出门上街玩,都得等特殊的日子才行。

  大家闺秀四个字的字面意思,对应的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贾琏答应的干脆,王熙凤却恩将仇报,当夜纠缠到子时。贾琏几次三番的镇压,王熙凤才算作罢。

  次日,贾琏起来时都得按着腰,在院子里活动了一会,气血散开了才没那么酸。

  可见坚持锻炼的必要性!

  贾琏正在办公室里处理公务时,特设巡视组的六位下属进来汇报工作。

  “卑职等接到内阁指令,先从直隶开始,监督三大政策落实与实施。请大人指示!”

  京城的监督工作颇为顺利,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没有出太大的问题,考成法让各衙门的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贾琏看着六个下属很是感慨,再次确定了承辉帝用人之道就是好用一定会往死里用。

  现在贾琏最希望就是能外放了,如非自己精通摸鱼术,身兼多职的自己,早累死了!

  “我又不是和珅,又没想揽权!”贾琏自言自语,说着奇怪的话,下属们听不懂,只是听到不想揽权,心中暗暗称赞大人不愧是大人啊。年纪轻轻的,就如此的稳健,知道不可揽权,以免树敌过多。

  仕途艰难,越往上爬路越窄,不喜欢揽权的贾琏,仇家是不少,但死丑不多。

  即便是方家人,也不太恨贾琏,当然了,主要惹不起。

  其实贾琏比谁都清楚,到了他这个程度,就不存在什么没仇人的事情,你要往上,他要往上,路就那么宽,肯定要碰到对头的。

  讲究一点,豁达一点的对头还好,遇见不讲究的,睚眦必报的,那真是甩不掉了。

  “嗯,各位同仁辛苦了,下去之后,还是老规矩,只带眼睛别带嘴。”贾琏重复了一下,想了想直隶总督是……关系不深,那没事了。

  六位下属告辞,完成了京城业务后,他们都如愿以偿的官升一级。

  看着只剩下一干走吏的办公场所,贾琏心情格外的好,这边今后没啥事情了,还没人来打扰,真是摸鱼的好地方。

  没等贾琏高兴太久,来了一个内侍,给贾琏叫进宫了。

  承辉帝一脸惆怅的看着贾琏,丢给他一份公文,贾琏熟练的接过,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如此自然的么?熟能生巧了!】

  打开一看,是央行那边的审计报告,贾琏大大的放心了,不是川西战事,天塌不下来。

  审计署在推行的过程中,对央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审计。主持工作的户部尚书宁克,真是一点都不带手软了。

  经审计,央行成立至今,违规现象太多了,其中不乏非常严重的违规行为。

  “龙禁尉已经介入,正在满大街的抓人。老二,太令朕失望了。”承辉帝说这话真是一点都不亏心,这是个新鲜事物,怎么能要求一个此前的外行不犯错呢?再说了,此前忠顺王主管过央行事务,二皇子不过是代行职务,并不担负主要责任。

  还有啊,陛下你不看看央行里都是些啥人,内务府的,宗人府的,还扯上了太上皇,牵扯到巨大的利益,不出事才怪了。

  “陛下,微臣以为,银行是新鲜事物,执行过程中很多时候没有明确的规定,漏洞太多,错误自然也就多了。二殿下尽管有责任,但掌握大局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没有出乱子。微臣之见,有错改正,有漏洞补上,一个人成长是需要经历的。以微臣为例子,错误也没少犯,都是陛下宽宏大量,恩师耐心交代,微臣才有了一点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贡献。陛下,不该对二殿下要求太过严苛,二殿下经历的还是太少了。”

  承辉帝被贾琏一番话说的非常的别扭,这是直言劝谏啊!忠言逆耳啊!

  贾卿还算是客气了,当初确实太过心急了,没法子,太缺钱了,用人的时候没考虑太周全,给老二带来很多麻烦。

  念及于此,承辉帝还是很认真的表示:“无论如何,老二对下属的监管不到位,责任肯定是有的。”

  “陛下圣明,事涉二殿下,不妨作为一次历练的机会,令二殿下负责央行以及所有民营银行的整改。陛下先画好线,二殿下不会出格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可因为一点点连带责任,就此断定二殿下无能。”

  承辉帝听了贾琏一番话,久久不语之后挥手:“你去忙吧!”

  待贾琏告退出宫,承辉帝才转头道:“都听到了么?”

  隔间门打开,一脸羞愧的二皇子走了出来,噗通一声给承辉帝跪下道:“儿臣心胸狭窄,错怪了贾大人。”

首节 上一节 306/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