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28节

  贾琏愣了一下,我怎么就不能来这?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平时不是睡正屋里,就是睡书房。桂香的院子还真没来过几次。

  “你如何在此?”贾琏反问一句,脸上露出笑容来。

  “妹妹与桂香姐姐相熟一些!在嫂嫂跟前,不自在。”迎春面对贾琏时,倒是有话就直说。

  贾琏恍惚了一下,当初王熙凤没进门前,迎春这边还真就是桂香照顾的多一些,理解了。

  已经显怀的桂香一脸满足,边上扶着她的居然是探春,迎春和探春本就住的近,姐妹俩现在的关系比原著里好的多的多。

  贾琏好奇的是,探春经常往这跑,王夫人也不说她么?按照礼法,王夫人才是母亲,赵姨娘只是生母。

  “爷怎么到这来了?”桂香也很好奇,贾琏怎么过来了。平时都是自己过去的。

  贾琏自袖口内取出一个小布袋子递给桂香:“这次出去收获的玩意,你收着玩。”说着还对迎春与探春道:“你们也有,记得去拿。”

  桂香开心的接过,打开到桌子上,一卷银票用布条扎着,哗啦啦落桌面上是五颗宝石,有红有蓝。

  在贾琏看来,宝石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偏偏桂香就最喜欢这些,每次出征贾琏都记得给她带几个回来,桂香收在箱底。

  “哇,猫眼大小呢!”探春惊叹了一声,迎春倒不是很在意,拿起一颗蓝宝石看看就放回去;“妹妹要喜欢,我送几颗让人磨了做扣子。”

  迎春和探春都是庶出女,在家里的地位素来不高,当然这个不高只是针对贾敏那种嫡出,在贾府里身边也是有婆子丫鬟伺候,用度不缺的。

  宝石这一类东西,以前迎春是不敢想的,贾琏护着惯着每次外出也不忘记她一份,现在连贾赦都不敢对迎春随意打骂了,地位自然就上来了。

  探春的情况要尴尬一些,她可没有贾琏这么一个亲哥护着惯着,只不过她心细,发现自己与迎春玩耍的时候,王夫人都是放任的态度。由此探春察觉到,因为贾琏的身份地位变化,在贾府内的地位不断的拔高,迎春跟着鸡犬升天,自己也受到了间接的庇护。

  “厨房那边还是你管着么?”贾琏问了一句,桂香好奇的反问:“如今多是林之孝家的在管,爷怎么问这个?”

  贾琏笑道:“想问问如今市面上的盐价几何?”

  桂香道:“这几个月京城盐价和粮价不稳,待我让丫鬟去后厨问问!”

  

  贾琏耐心的等待,顺便陪迎春和探春说说话,姐妹俩明显比经典版电视剧里的要活泼的多了。

  迎春不关心盐价和粮价,注意力集中在贾琏出征的艰辛,问了好些在外面吃的住的如何,贾琏淡化了一下,简单的说几句,迎春眼睛便起雾,很是心疼哥哥在外打仗,遮蔽这一大家子。再三提起贾琏归家那日的狼狈样子,她见了回去后掉了一夜的眼泪。

  探春虽然年幼,关注的角度却不一样,并且大胆的问贾琏:“二哥,朝中可是有事?”

  贾琏惊讶的看看探春,这点她与黛玉有点像,只是黛玉要敏感与含蓄的多,喜欢放在心里,探春则是直接问了。或许是因为难得与贾琏相处吧。

  “确实有事,与我无关,只是怕牵扯到林家姑丈,所以才来问问盐价,做点准备。”

  探春听了若有所思,贾琏便好奇的问她:“平日里你都读哪些书?”

  没等探春回答,迎春便抢着道:“探春妹妹读的书可多了!”

  探春露出羞涩道:“妹妹读书确实杂了一些,比不得哥哥博览群书,见笑了。”

  贾琏摆摆手道:“世人都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大错特错了。女人主内,不读书则不明理,那些做官的,好多都坏在女人的手里。”

  探春听了不说话,若有所思后才低声道:“前些日子看一本书上提到,北宋一个宰相夫人打死了家里的丫鬟,导致那个宰相丢了官。”

  贾琏听她居然看史书,便来了好为人师的兴致,笑着科普:“北宋官员家里的仆人,多为雇佣制度,妾、丫鬟多有租期,时间到了便还一个自由身。明朝沿袭了元朝的很多制度,其中家奴制度也跟着沿袭下来,本朝也延续了该制度。因为是雇佣关系,打死下人一旦暴露,自然受国法处置。本朝……,还是有区别的。”说着贾琏停顿了一下,不好继续了。总不能说是一种制度性倒退,从法理上进一步的保护官员的利益吧?

  大周的法律,打死家奴是家务事,做家奴的完全看投胎,好人家过的好一些,烂人家生不如死。

  要不怎么说,历史是螺旋上升呢?

  中原王朝进进退退的,北宋那么个朝代,居然是对底层保护相对较好的时代。

  说起来退步严重的元朝,真就是把人当牲口,而且是一视同仁的,哪怕是蒙-人的底层,也是牲口。

  都说元朝人分四个等级,前提是先混成一个人,然后才有资格分等级。连人都不算的,谈何等级呢?

  这个话题太复杂了,探春的年龄无法理解,所以有点懵圈。

  好在迎春不喜欢这个话题,打岔之后缠着贾琏说话,桂香倒是很安静的坐在一旁,手扶着肚子,一脸满足笑容的看着三人说话。

  什么上人下人,对桂香来说根本不重要,只要她的孩子生下来,她个人的命运就发生变化,如果是个儿子还争气,将来能有个诰命一辈子值了。

  出去问话的丫鬟回来,告知贾琏最新的盐价,粗盐二十二钱一斤,青盐六十五钱一斤。较之春季那会,涨了一倍有余。

  (PS:其实古代论盐价多用斗和石,我这里根据现在的习惯来写。)

  这个价格在贾琏看来有点夸张了,毕竟现代社会那种工业化生产食盐的时代,价格无论如何很难如此离谱。

  当然了,价格高还牵扯到交通和运输,更多的还是官商沆瀣一气,压榨民间。

  别的东西可以不吃,盐是生活必须品。

  贾琏了解价格后,不禁开始思考,如何写一份奏折,回头好阻击一下宁克。两人虽然没啥大仇恨,这不是牵扯到林如海么?

  做人嘛,帮亲不帮理才是正常的!

  贾琏可不是个道德圣人,看书的时候从来不扯道德虎皮的大旗喷作者,最多就是不喜欢的掉头就走,作品有硬伤偶尔也说。总之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点别人如何如何。但凡是个人,在如今生活重压之下,心里还能没点龌龊,真当自己是道德楷模呢?

  【双标体质】的人则另外论,正如某些女性穿的暴露走在大街上,你看一眼她就觉得伱猥琐,看两眼她就会怀疑你偷拍。

  奉劝诸君,遇见双标玩的溜的主,总要求别人如何的人,还是赶紧躲远点,免得那天雷劈下来,溅一身的血。

第381章 宁克:我成了笑话

  京城的夏天又干又热,早晨起来运动完毕,浑身是汗的贾琏光着膀子歇了一会,汗水干了走到院内,拎着一桶水往身上浇。

  伺候贾琏更衣的时候,袭人擦了好几次口水,强壮的男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令人腿软。

  有爬床基因的袭人不禁在想,眼下二奶奶和两个姨娘都有孕在身,错过这个时间窗口,不知道要等多久。

  薛家人到京城居然没住贾府,这让贾琏有点小意外,嗯,应该是薛蟠的意思,这狗东西越发的成熟了。

  “中院的宝二爷闹了好几回,要去林家看林妹妹,要去薛家看宝钗妹妹,叫政老爷一顿板子打老实了。”

  从袭人的口中听到关于宝玉的消息,还是用幸灾乐祸的口吻,贾琏有种梦幻之感。

  正在给贾琏系腰带的香菱不屑道:“提他作甚,好几年了,四书都没学完废物一个,没的坏了爷的兴致。”

  贾琏不免好奇,抬手揉了揉香菱的脑袋:“哪来的火气?”

  袭人在一旁识趣的解释:“前几日宝二爷来家里耍,路上遇见香菱,找二奶奶要人呢。”

  啧啧啧,贾琏发出声音,宝玉才多大,这就惦记自己的丫鬟了?

  “二奶奶怎么说?”贾琏不动声色,香菱道:“二奶奶让他找爷要人,他便没再纠缠。”

  袭人再次接话:“听中院的婆子闲话,王夫人跟前的丫鬟,好些个都叫宝二爷搂着吃了胭脂。”

  贾琏有点好奇,袭人被自己劫走了,如今在宝玉跟前的大丫鬟是哪個?难不成是麝月?总不能是鸳鸯吧?

  想知道很容易,但贾琏不打算主动去问。

  在家的时候,贾琏还是会每天去贾母跟前坐坐,展现一下孝顺。

  习惯性的一个人走在贾府内,两边离得近,没一会便到了中院靠西边的院子。

  正好看见贾宝玉不情不愿的去上学,身边跟着小厮茗烟。

  遭遇贾琏时,宝玉下意识的缩了一下脖子:“见过琏二哥。”得到一个微微颔首后,宝玉快步开溜。贾府里最可怕的不是他爹,是贾琏。

  目送两人的背影,贾琏忍不住感慨,都是贾府的少爷,宝玉身边八个丫鬟八个小厮,自己身边才几个人?

  难怪外面都传,贾府的琏二爷没有做主子的排场。

  贾琏也深刻的检讨过这个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穿越的缘故,总会跟别人隔着一层。在外面要演戏,在家里还是一个人舒服点。

  贾母见了贾琏很是热情,拉着手坐身边说话。贾琏能感受到贾母的热情是真实的,因为现在她需要贾琏来衬托她的地位。

  边上的妇人们好话如潮如潮,贾琏一直面带职业性的微笑,显得很有耐心的听着,时不时的还来一句哄贾母的话。

  坐了半个小时,正要找借口离开时,门口丫鬟进来:“禀老祖宗,宫里来人唤琏二爷。”

  贾琏听了起身告辞,贾母也不留他,还让王熙凤也回去歇着,别累着了身子。

  接待内侍全福的人是周瑞,这厮如今变的老实多了。对全福多有讨好之色,茶水伺候陪着笑,换来的却是有点冷漠的回应。

  周瑞暗暗自嘲,不是来传贾琏,日常在陛下身边的全公公,自个哪有机会遇见说上话呢?

  正寻思着呢,贾琏出现了,全福立刻一脸笑容的起身,主动的上前行礼:“贾大人,陛下召唤,咱家有幸来传话。”

  贾琏对内侍素来都是客客气气的,赶紧正色回礼:“您客气!有礼了!”看了一眼茶水,贾琏便问:“您可歇好了,不好叫陛下等。”

  全福自然无话可说,赶紧请贾琏先走,贾琏客气两下迈步先行,等在前院的柱子悄悄的往全福的手里塞了点东西。

  乾清宫里的承辉帝有点头疼,宁克的奏折上来两天了,皇帝迟迟没有做批复,反复看了好几回,都没能下决心。

  盐务这一块太复杂了,开中法是如何败坏的,承辉帝心里很清楚。这事情牵扯的不单单是盐道,还有不少皇亲国戚。比如皇后的周家,在长芦盐场就占了一个窝,这地方的盐,拿盐引根本买不到盐。长芦盐场现在拿盐引买不到盐。两淮那边,盐引还是能用的,前提是盐商的关系够硬,拿盐引包下一个小盐场,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靠这个发财。

  驳回宁克的奏折不是不行,这不是担心打击他的积极性么?

  盐务固然是要整顿的,只是眼下似乎时机不成熟。思来想去,还是找贾琏来问问,他是懂理财的。

  贾琏进殿,正要大礼参拜,承辉帝直接打断他的施法前摇:“免礼吧!这些日子歇的还好?”

  “微臣叩谢陛下关切!”贾琏可没免礼,依旧继续行礼,裘世安及时的伸手给他拦住了。

  惺惺作态完毕,贾琏这才起身上前:“陛下相招,可有差遣?”

  承辉帝听着就笑了:“怎么,不是嫌假期太短了?”

  来自皇帝的揶揄,贾琏装着没感受到,嘿嘿一笑:“休假也不耽误为陛下分忧。”

  是个人都看能看出来,贾琏这话一点都不诚心。但他就是这么说了,主打一个真实!

  承辉帝被逗笑了,抬手点了点道:“朕还在担忧贾卿年轻气盛,抱怨朕有功不赏,心存芥蒂!”

  这话用轻松的语气说出来,贾琏却丝毫不敢认为皇帝是调侃的意思。

  “微臣还是手软了,当时该把那些虫豸都杀了。”贾琏直接上心里话,他就是这么想的,再善于察言观色,也看不出毛病。

  承辉帝倒是没在意他这么说,好奇的问一句:“怎么临时手软了?”

  “回陛下,这怪不得臣,都怪那些人软骨头,微臣刻意羞辱,竟不敢反抗。杀人也要师出有名,他们服软了,微臣只好放过。”

  这都是贾琏当时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很有说服力。

  “你啊,前脚离开大同,后脚他们就翻供了。林如海不知道该怎么办,八百里加急派人送的奏报。内阁诸公又是亲朋又是子弟,朕也很为难。”

  承辉帝很有耐心的解释,贾琏听着真的有点感动,都不用费劲,眼泪就下来了,抬手擦了擦眼角道:“微臣鲁莽,给陛下添乱了!”

  这个态度让承辉帝非常的满意,做臣子的知道皇帝有难处也愿意出手保他,这就足够了。

  至于杀了几个弃城而逃的官员,那也叫事情么?

  “你的功劳,朕先记下了,以后再补上。今天叫你来另有其事,先看看这个。”承辉帝觉得火候到了,拿出宁克的奏折递给贾琏。

首节 上一节 328/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