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422节

  贾琏猜测他的心思,可能就是怕白忙活,为他人做嫁衣裳。

  相比之下,贾琏不说什么目标是星辰大海的话,在知道未来几百年属于海洋的事实之下,他自然要拿下东南亚的各要点,海上运输的咽喉命脉,岂可掌握在他人之手。必须抢在英国人彻底拿下印度之前,先把东南亚拿下来,并掌握在手里。

  离开黄埔岛,贾琏乘船来到船厂,这里根本不像王子腾说的那样,还有三艘船在建。一共十个船坞,没一个空闲的。

  每个船坞上都有不少工人在忙活,可见王子腾对此花了大力气,投入巨大,难怪他不舍得。

  得知贾琏来到,船厂的厂长来了,他也是王家人。

  “王利见过巡抚大人,大人来的突然,卑职有失远迎。”嘴上说着客气话,手上抱手,语气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贾琏轻轻的点点头,一句客气话都没有,说真的,所谓的暗花,贾琏最怀疑的就是王家人。

  也不用王利领路,贾琏径直往里走,挨个船坞都看了看,转了一个时辰下来,确定十艘船在建,其中有七艘是仿制英国的三级战列舰,就就是不知道舰炮从哪来?明天还需要去广州本地的铸造厂看看。

  “这些船,什么时候能完工?”贾琏总算是开口搭理人了,一路上跟着的王利,尽管心里很不爽,还是如实回答:“再有半年,全部交付。”

  “本抚观之,应有工匠千余人,这些人将来都会留下吧?”贾琏一句话给王利问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这批工匠是王子腾搜罗全国,找到的最好的一批工匠,那时候他是总督,兼任水师统制,调人很方便。如今他没权利从全国调人了,想要再弄这小两千人的工匠,那可真不容易。造船这个行业,最要紧的就是工匠了。

  “下官不知,此事需总督大人决断。”王利只好转移目标。

  贾琏却不给他喘息的余地,而是很不客气的对他道:“请转告王太尉,即便将来他去了交趾,作为交趾公,最值钱的身份还是朝廷命官。一方大员。失去这个身份,一个不小心乱臣贼子的帽子就扣上去了。交趾郡巴掌大的地方,要那么多战船作甚?养的起么?还有这些工匠,留下来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去了交趾郡,最多就是做个修船的工匠。”

  王利还是不太服气,但是贾琏语气严厉,他也不敢造次,只能低头认了,表示会如实转达。

  贾琏从袖口里摸出一张图纸道:“把这里最好的工匠叫来!”

  王利还有点不情愿,但是随行的柱子已经摸腰间了,上面挂着一把左轮。这玩意出现之后,唯一装备的部队就是神机营的夜不收,还有就是贾家的家将。如今京营各部都还在等装备,王家人只能远远的看着,排队都要等三年的。三年后,王子腾都不是总督了。

  纸壳弹药的左轮,最大的缺点不是什么气密性,而是需要不断的板动击锤,现在柱子练出来了,快速的打光子弹,也就是几秒的事情。

  王利看着柱子不善的眼神,以及蕴含的杀气,吞咽了几下口水,转头就去叫人了。

  柱子重重的哼了一声:“不识抬举!”

  贾琏笑了笑,有的事情没法跟柱子讲。王子腾不是所谓的鼠目寸光,不是没看到南洋的重要性,无非就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再一个就是想着拿下整个安南。只要他心怀这个目标,贾琏就不会太过的为难他。安南那个地方,别看不大,总归是肘腋之变的多发地。只要王子腾不称王,一切都好说。当然了,前天是大周能一直强大。或许,将来要改个名称,还成中华帝国,这个名字听着就挺提气的。

  贾琏现在做不了太大的主,只能等他入阁之后,再提更换国号的事情。实际上在对英法的合约上,贾琏在落款上就做了文章,一律写成:中华大周帝国。将来去掉大周两个字,顺理成章的嘛。

  王利领着一个胡须花白的工匠来到,见了贾琏要磕头,被贾琏拦住:“本官面前,年长者不需全礼。”

  “大人召唤老汉,有何吩咐?”老汉小心翼翼的问他,贾琏也不避着王利。摸出图纸道:“看看这个船,能造么?”

  老汉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一番后,点头道:“应该能造,多试几次的就行。只是大人,此船怕是难堪大用。”

  贾琏笑了笑:“老师傅好眼光,猜一猜,此船长处何在?”

  老汉又一阵仔细的端倪后才回答:“快!大人意在取其速!三人轮番操船,其速可超过当下快船的两倍速度。”

  贾琏笑了,你看,这就是专业。

  “先造一艘出来看看。所需费用,去巡抚衙门支取。”贾琏笑着交代,随后留下图纸,转身走人。

  风帆时代最快的船,自然是飞剪船,这玩意要求的就是速度,也不是不能造的大一点,意义不明显。现在的战舰,追求的是大炮口径,以及大炮的数量。

  离开船厂,贾琏回到巡抚衙门,王义也匆匆的去了总督行辕。

  其实两个衙门距离不远,就隔着一条街,但是贾琏上任之后,无论公事还是私事,贾琏与王子腾都不主动见面。

  这是默契,也是演戏。

  当然也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只不过这是贾琏的个人理解。王子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封地上的时候,两人就不同路了。

  王利对王子腾说了贾琏去船厂的事情,王子腾即便被拆穿了,也没有丝毫的尴尬。反倒是笑了笑:“看见就看见吧。至少还能拖半年,不过他那番话说的有道理,没了朝廷官员的身份,在交趾那边,还真镇不住场面,当初考虑的还是不足啊。”

  宝钗这边见贾琏回来,上前伺候更衣,看着她亲力亲为,贾琏心里颇为受用。南方的气温高,穿的少,越发丰润的宝钗,稍微动作大一点,都会带出一些令人遐思的曲线来。

  宝钗对此心里了然,暗自窃喜。她还真不是有意识的这么做,都是不经意的举动。次数多了,不经意也变成了有意。

  以前贾琏上手,她还碍着丫鬟看见躲一下,现在也不躲了,只是幅度不大的轻轻的扭腰,表示躲过了,没躲开。还有就是,宝钗悄悄的亲自动手,给衣服的腰收了收,这样即便动作不大,也能带出点曲线来。

  汛期照常来到,宝钗不免有点焦虑。好在后院里的几个女人,无论是三姐还是丫鬟们,都没有任何动静,这让宝钗的焦虑减轻了不少。

  “最近请教了本地的厨娘,熬了大补汤,老爷事务繁忙,晚上多喝点。”

  既然拦不住贾琏的夜夜笙歌,那就只好熬汤补一补咯。

  莺儿在一旁心里哀叹,混的跟司琪一个档次了。连晴雯和袭人都不如呢。

  贾琏也没客气,更衣后先上桌子,一碗靓汤下了肚子,然后动筷子。南方的菜比较清淡,不重油腻,主要是怕上火。

  “最近家里没啥事情吧?”贾琏不紧不慢的下筷子,顺便问起内宅的事情。

  宝钗摇摇头:“以前留下的本地佣人,家将都去查过跟脚,还托了龙禁尉去查过。哎,说起来最近一直在提心吊胆的,就怕吃喝上出问题。”

  贾琏笑着安抚她:“别想太多,所谓暗花,不过是吓唬一下人,我要是真出事了,广州城里人头滚滚!他们比我更害怕!”

第486章 雷厉风行夏守忠

  对于贾琏的安危,龙禁尉也很上心,魏达那边把好手全都撒出去了,盯着各路嫌疑人。

  贾琏日常生活也很苟,娱乐场所从来不去,这就给心怀不轨的人增加了难度。

  别看贾琏安抚宝钗,实际上心里还是很在意的,日常出门都内穿软甲,问题是现在火枪不是啥新鲜玩意。

  日常出门,贾琏已经不骑马了,改坐马车,每次出门都三辆车,让别人去猜吧。

  除了抓武备,贾琏还要抓建设,水泥厂先搞起来。此事倒不必亲力亲为,下属去忙活就好了,也没啥技术难度,就是烧。

  当然水泥的质量没法跟现代社会的比,没有相应的设备,比如球磨机,做出来的水泥就是差点意思,勉强够用而已。

  夏守忠到达广州时,已经是二月底,看见贾琏时满嘴的抱怨:“活祖宗,咱家这么大岁数了,经不起折腾!”

  因为是秘密抵达的,加之这次保密工作做的不错,贾琏也是才知道,皇帝把夏守忠派来了。

  “我不折腾他们,他们就要折腾朝廷这点家底。”贾琏对夏守忠的抱怨,给与了针锋相对的反击,都是给皇帝干活的,别抱怨。

  “算了,说不过你。实话告诉你吧,来之前,宫里先整肃了一番,几个掌印太监被拿下了。裘世安都跟着挨了陛下的训斥。宗人府的几个老人,也都被退休了。咱家在银行那边享清福,也被派到这边来了。”夏守忠简单的介绍了情况后,贾琏感受到了皇帝对他的支持。

  “内阁怎么没人来?不应该啊,这么大的事情。”贾琏好奇的问一句,夏守忠道:“怎么没来?右都御史方颂,人在长沙病倒了,养着呢。”

  “原来如此,希望他尽早痊愈。”贾琏只能表达一下关心了,也帮不上忙。

  “这事情赖我,非要走陆路,才拖延这么久,方御史人也累病了。”

  “这怎么能怪夏公呢?早先大臣南下,不都这么过来的么?”

  夏守忠不敢坐海船,这是他的心理问题。贾琏当然不会揪着不放。

  “行了,消息我带到了,也该忙活了,真是一刻都不得闲。闲话不说,人手,我需要人手。巡抚标兵,给我来二百。”

  “张参将外出募兵未归,我先给你五百人,够用了吧?”

  “足够了!”

  夏守忠休息一夜,次日一早,点起人马,杀向市舶司。

  贾琏自然是要陪同的,这回算是见识到龙禁尉的办事风格了。巡抚标兵负责外围的包围,贾琏站在一边看热闹。

  百余龙禁尉先控制大门,余者涌入门内,站在外面只能听到一阵喧闹,呵斥声,惨叫声。待一切平静了,有人出来通报,身穿莽服,手举圣旨的夏守忠,这才大步流星的往里走,贾琏默默的跟上,看他表演。

  市舶司监督,总办,督办,协办等一干官员被一网打尽,全数拿下。所有账房先生被控制。

  夏守忠占山为王,利用市舶司衙门的地方审问,贾琏则派人负责查账。事情是夏守忠在主导,但是外人看到了,都认为是贾琏在主导。

  事情太大,连王子腾都被惊动了,匆匆赶来后,面见钦差。

  “王太尉,事涉机密,没有事先告知,恕罪恕罪。”夏守忠还是很给王子腾面子的,没有当面说我信不过你,所以没提前通知。

  王子腾暗暗心惊,脸上却波澜不惊,抱手笑道:“夏公奉旨办案,本官也只有配合的道理,岂有恕罪之说。”

  说话时,王子腾悄悄的看一眼贾琏,希望得到他的暗示,但是贾琏当着没看见。怎么说呢,主要是王子腾还是有点过分了。

  王子腾碰了软钉子,依旧看似毫无芥蒂的留下,陪着亲差一起办案,美其名曰,协助。

  现在他的地位很尴尬,所以做事也很小心,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往家里扒拉东西。

  审案不用夏守忠亲自上阵,他其实也闲着等消息,三人坐在一起喝茶闲聊,只是各自的心境不同。

  贾琏是无所谓,左右是夏守忠在办案,配合就是了。夏守忠自然毫无压力,他办完案子就走人了,王子腾最为坐蜡,总担心自己是下一个。

  “贾巡抚兴办水师之事,进行的如何了?”夏守忠看似闲聊,实则还是带着使命的。

  “本官更愿意用海军这个称呼。南洋水师,应该叫南洋舰队。目前学堂正在修建,生源也在招募中,预计年中能开学。跟随英国教官学习一年后,前往英国皇家海军留学,计划是留学两年。这样一来,三年后,舰队的军官就能勉强够用了。时间还是太紧了一点,海军的建设,绝非三五年的事情。本官的计划,两个任期内,驱逐西班牙人与荷兰人,重建南洋宣慰司。”

  当着王子腾的面说这些,确实有点讽刺,本来贾琏的想象中,这些都是王子腾该干的事情,没曾想他才迈出一只脚就停下了。

  你说他保守也好,说他忧谗畏讥也罢,反正贾琏心里不舒服。

  “说到水师,战舰好造,舰炮难铸,贾巡抚可有好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总不能一直向英国人购买舰炮吧?”王子腾不动声色的试探一句。

  贾琏听了笑道:“广东一地,不缺铁厂,制台大人为何不集中优秀的工匠,给予足够的待遇,让他们仿制英国舰炮呢?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总有人愿意出来试一试的,万一自己能造出来呢?”

  王子腾也听出他的挖苦,这么多年的总督下来,一门舰炮还要向英国人购买,确实丢人了点。不过王子腾却是算过账的,他自己铸造的舰炮,质量不如英国人的,成本也远远的高于购买。出于这个原因,王子腾搞过一阵仿制,发现成本太高,就直接放弃了,改采购了。

  这个操作,贾琏是知道的,所以才如此挖苦他。说实话,王子腾的做法,很有点光头党的做派,造不如买。

  也只有贾琏这样的人,才会认为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研发厅那边舰炮已经不是仿制了,而是先仿制,后超越。如今研发厅铸造的舰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输给英国原产。

  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于后装的火炮,这个一时半会没法解决,只能一点一点的摸索。毕竟贾琏也不是内行,他只能给个方向,具体工艺不知道。

  这个不比飞剪船,贾琏画个草图,老工匠看一眼就知道如何实现。大炮这玩意,难度太大了。

  别的不说,一个弹药的问题,就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难题。一般来说,都是先有新弹药,再有新武器。

  王子腾对于贾琏的话,表示我没听懂,笑着打岔:“夏公,陛下一切都好?”

  夏守忠本来看戏看的很爽,被点了有点失望,不免阴阳怪气:“圣人有龙气护体,自然是龙马精神,好着呢。听说制台大人前些日子在安南生病了,要注意身体啊?”

  王子腾听了顿时一阵咳嗽,这事情怎么说呢,贾琏还真的不知道,顿时竖起了耳朵。

  “在下遵医嘱,养了一阵已经痊愈,已无大碍。”王子腾只能糊弄过去,毕竟事情说出来,有点丢人。

  没吃到现瓜的贾琏,多少有点遗憾,只能等着王子腾走了,再继续八卦。

  王子腾左右不是人,只好借口有公务,先走一步,不作陪了,留下话,等夏守忠忙完了,他再宴请。

  夏守忠还是给他留足了面子,亲自送出门口,毕竟是总督,以前也没少收人家的钱。

  送走王子腾,回去的路上,贾琏好奇的追问:“王太尉在安南生病了,怎么我不知道?”

  夏守忠翻了翻眼珠子:“龙禁尉也是偶然得知,这事他藏的挺深。”

首节 上一节 422/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