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44节
还是性格问题,一个备受官场推崇的贤王,注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
相比之下,李亨虽然是个混蛋,却是更合适的人选。
算了,此事与我无关,且看戏吧。
贾琏没太多的精力去牵扯,最近他在忙碌着最后一批战船的下水,一共七艘,其中三艘为三级战列舰,两艘二级。
造船还是太麻烦了,时间都是半年起步,二级战列舰的工期,正是十个月起步。
现在贾琏手里一共有五艘二级战列舰,三十五艘三级战列舰,最后的拼图补上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加紧训练适应新船吧。
对于南下而言,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台风。每年进入七八月份,台风多发的季节来临了。
所以,必须避开这个时间点,不要抱任何侥幸的心理。
其他船只倒是好解决,只要有足够的工人和船坞即可。难的是舰炮的铸造,好在贾琏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时刻完成了准备。
马尼拉,进入承辉十四年后,西班牙殖民者明显加强了对华人的控制,具体的措施很多,比如限制华人出海,限制华人进入某些敏感区域。
总的来说,控制加强了,本地土著对华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殖民政府的纵容下,经常发生摩擦。
来到此地的赖三,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丝毫不起眼。
在街上被一个洋差人拦住,勒索了两块银元之后,赖三得以摆脱,回到了华人区。
这一片住着的都是华人,情况还算好的,那些在城外搞庄园种植的华侨,好多都被土著袭击了多次,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人员也有不少伤亡。
大名鼎鼎的海龙头,现在看着就像一个老渔民,蹲在门口抽烟。
看见赖三回来,缓缓起身,狠狠的踩灭烟头。
“来了!”赖三招呼一声后,示意跟着进了屋子。
“家里佣人怎么没了?”海龙头好奇的问一句,赖三摇摇头:“最近风声不对,让她们都回家去了。”
“这破地方的也就是女佣还算不错,吃苦耐劳。”海龙头嘀咕了一声,四周看看后,低声道:“最新的消息,大人要动手了。”
“登陆地点确定了么?可不敢坏了大人的事。”
“放心吧,我的人已经在登陆点附近扎根,弄了个农庄,最近与土著干了两仗。只要西班牙人不亲自动手,一切都没问题。”
“我担心的就是西班牙人亲自动手。”赖三微微皱眉,带出了点不满的情绪。海龙头是所谓的副使不假,他可是贾大人的家丁。
“放心吧,西班牙人这些年养尊处优,习惯了做人上人,最多让土著来搞事情,不会自己动手的。”
“别坏了大人的事情就好,这是最新的情报,你派人送回去。”
广州,接到情报的贾琏已经是二十天之后了,参谋处针对南洋作战制定的计划,不是先打爪哇,而是先打西班牙人。
从距离上看,要打西班牙人,应该走大员岛更近一点。
舍近求远,一个是判断地方的注意力一定在大员岛,实际上那边不归贾琏管,所以,应该能起到一点出其不意的效果。
关键是马尼拉湾口有一个小岛,战役初期,需要海龙头的人配合,发起突然袭击,夺取控制权。这样做的好处,方便补给。
计划归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肯定有偏差的,参谋处的想法是,最好在海湾内以主力舰队歼灭西班牙驻扎的舰队,如果失败,转而借助该岛的补给,在海上伏击可能来增援的荷兰人。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不能因为对手可能不执行所谓的互助条约,就怕麻烦不计算在内。
“巴石河南岸的城堡和炮台不宜强攻,以主力舰队的实力看,最坏的结果就是将敌舰队堵在港口内,陆军从别处登陆,包围敌军堡垒。需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还要做好应对台风的计划。”参谋处长详细的介绍,贾琏看着面前的沙盘,面无表情。
“英国人肯定有小动作,必须提防。”贾琏对计划谈不上满意不满意,海战他是个外行,这份计划书是吉姆等人配合参谋处制定的。吉姆作为前皇家海军的军官,毫不客气的进行了补充,让参谋处又增加了一些准备工作。
一言不发的贾琏,心思不在计划上了,而是在李元身上,看时间,也该到广州了。
对西班牙人的作战有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情报方面的优势,西洋人想来搞情报的难度很大,贾琏却能雇佣欧洲人搞情报,还有华侨的配合,就情报而言几乎单向透明。
“大员那边,最近据说来了不少洋人的船,借口是靠岸补给。应该都是探子。”贾琏淡淡的提醒一句。
“闽浙方面的水师规模不大,西班牙人要是判断我军以大员为出发地,那就最好了。”参谋处长人嘴角怪气挂了冷笑。
“希望如此,否则两广支援的建港经费,那就白花钱了。五十万元呢!”贾琏说起这个,还真有点不爽,希望那边配合一下,还要花钱。
“等大人收复南洋,入阁之后再收拾他们都来得及。”参谋处长口无遮拦的,贾琏也没怪罪,毕竟是真的心腹。倒是吉姆没听懂,一脸雾水。对一个英国人来说,周帝国太大了,内部的政治结构,也不是他能理解的。
“都是为了公事,谈不上收拾谁,只要不耽误事情,都好说。”贾琏嘴上还是很大度的,心里怎么想的,别人不知道。
“制台,码头方面来消息了,二殿下的船到了,正在入港。”柱子出现,大声汇报。
贾琏脸上松了一口气,一直在等,总算是顺利抵达了。这年月的航海,真就是不好说会不会出事。
“对了,大帝号的舰长洛克,是吉姆在皇家海军的同事吧?”贾琏想起来问一句,他倒是坐过那条船,当初接触了一下洛克。
“不是一条船上的,而且洛克本来就是三级战列舰的舰长,是上校。平民在海军中的顶格了,除非他能再开拓新的殖民地。”
现在的带英还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嗯,还没出生呢。按说在皇家海军里,应该有上升渠道才对啊。不过也不好说,虽然整个时代是带英辉煌期,但能开拓的殖民地,基本都开拓了,就剩下一个东方帝国了。不知道澳大利亚开拓出来没有?
说句不好听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就是建立在东方帝国的堕落之上。这么一大块肥肉,吃的带英肥的放屁都冒油。
嗯,还有一个印度。
不过还是那句话,陆军还好点,顶着皇家名号的海军,庶民上升的天花板还是比较低的。
相比之下,平民的希望还是在政坛,走竞选道路,还是有一定机会的,前提是有资本的支持。
“现在他也是北洋水师参将了,你要努力了,争取升为副将。”贾琏看似随意,实则在画饼。
“嘿嘿,大人,他是亨利少将的人,卑职此前的上司是丘吉尔少将。”只能说,在大周呆了几年,吉姆也学会了一些规则。
大周的体系有点杂,地方军队最高就是总兵和统制,新军和水师,则是以统制体系为主,总兵副将这些,在水师和新军有点散官的味道了。
当然在地方上,总兵体系还在延续,比如祁云,依旧是总兵,是地方驻军最高指挥官。实际上他能掌控的,也就是各地的卫所驻军。新军是绝对不敢插手的,尽管他眼红的很。
李元从舷梯上下来,站在码头上,身体摇晃了几下才站稳。
贾琏快步上前,抬手敬礼:“见过殿下,卑职有军职在身,不能行大礼,殿下恕罪。”
“这是水师和新军的敬礼么?先生总是能搞出一些新东西。”李元一点都没有皇储有力竞争者的架子,反倒以先生相称呼。
“殿下还是称卑职的职务吧,这确实是为了战时而简化的礼数。”贾琏可不敢真的接受所谓的先生称呼,坐实了就是麻烦。
这不单单是李元,就算李亨这么叫,他也要纠正。
“见过制台,卑职奉圣命听从您的调遣。”跟在李元后面是大帝号的舰长,参将洛克,这是当初亨利推荐的人选。
贾琏抬手回礼道:“你的任务,就是如果二殿下要出海,必须保证他的安全。”
李元在一旁笑道:“怎么,贾大人不愿意用此舰为旗舰?”
贾琏笑着摇摇头:“那可不行,旗舰在战斗时是敌海军的主要集火目标。在大海之上,保护的再好,也难保不会被击中。”
有句话贾琏没说,那就是装备了英制舰炮的大帝号,尽管减少了炮位,增加了舒适性和航速,缺点也很明显,战斗力和防御下降了。本来就不是作为战舰用的,更多的是作为皇帝的专用出巡的战舰。
第511章 李元的观察
感受到贾琏的疏离,李元并不沮丧,因为这厮一直都这样。
看着一脸疲态的李元,贾琏也没废话,请上车,送到准备好的馆驿,摆开香案,李元宣读旨意后,贾琏接旨,客套一番,告辞离开,让他先好好休息。这个理由很充分,贾琏可不会承认是为了保持距离。
至于生活上照顾不照顾的,李元出门身边太监侍女至少二十个,哪轮的到贾琏操心。
别看受伤的是李元,更受伤的是妃子们。
哦,李元封号是晋王,李亨是鲁王。也是当今皇子中唯二的亲王,其他都是郡王。
也许是家教严格的缘故,贾琏对于其他皇子没有太多印象,他们太低调了。唯一有印象的是大殿下在编书。
教育皇子方面,承辉帝算比较成功的,没教出行事猖獗的皇子。
相比之下,太上皇就很失败了,皇子之间为了夺位,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也许是受到了太上皇时,谁当太子就会被兄弟集火的缘故,承辉帝迟迟不立太子。
多数人都认为承辉帝把李元弄到广州来,很可能还要跟着下南洋一趟,这就是放弃他的意思。
贾琏的理解则不是这样,承辉帝非但没有放弃,反而寄望甚深。来广州意味着什么?当然是建功立业啊。
想到这里,贾琏多少有点为李亨打抱不平了,回头上奏的时候,军功方面正常上报就行。反正是来做观察使的。
无论如何,李元还是被打发到广州来了,人不在京城,夺位道路自然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至少是失了先手。
休息了一天,李元便迫不及待的要行使观察使的权利,派人给贾琏通报,提出要了解南洋战事的准备工作。
接到通报的贾琏心里不爽,原因嘛,你不能亲自来一趟么?非要我登门汇报?
贾琏把参谋处长叫来,让他走一趟,向李元汇报战前的准备工作。至于贾琏,不是不能亲自去,而是不愿意落人话柄。
说句阴谋论的话,亲自去汇报,时间拖一点,李元要留饭呢?两广代总督,在二殿下的住处呆了半天时间,别人怎么看?
而且贾琏的事情确实很多,还要去各处驻军巡视,看看最后的战前准备工作如何。
不打仗不知道,钱是怎么花出去的。过去几年,都砸进去了近三千万银元。其中海军占了七成。
海军为啥花钱如流水呢?很简单,舰炮要操练吧?打一发炮弹,不算炮管的折旧,单算炮弹,实心的弹丸+发射药,就是二十元起步。
一艘三级战列舰,九十六门火炮,演练一次,即便每炮一发,自己算多少钱?何况这种实弹演练,不是一次性的。
相比之下,一个水兵一个月的花费才多少,二十元肯定用不到。
说实话,这就很便宜了,现代社会的大二踢脚,那才叫真的贵呢。单位都是万啊!
为了战斗力,尽管烧钱,贾琏咬着牙也认了。毕竟平时不多练,上了战场就是送菜。
李元得知贾琏没有亲自来汇报,心里不免有点失望,不过还是很认真的听取了参谋处长的汇报。
贾琏的军中存在参谋处的事情,李元很早就知道了,借此机会,也很仔细的询问了,参谋处的功能。
得知参谋处在军中权利很大,所有作战计划都是他们制定,军队的后勤补给,人员训练等等,都是参谋处在负责,目的就是让指挥官将注意力集中于作战时,李元深感震撼。尽管不是很懂军事,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指挥官如果能不被琐事干扰,集中精力指挥作战,自然有莫大的好处。
“回去告知贾大人,本观察使希望到军中看看,慰问一下将士们。”李元自然是不甘寂寞的,变着方子,想拉近与贾琏的关系。
这些年李元深知,别看贾琏人在外地,来自皇帝的信任一点都没减少,这是未来的内阁大臣,不出问题首辅基本确定,借此机会拉近关系有大好处。当然了,现阶段看,贾琏只愿意在公事层面有接触,公事之外,保持距离。
参谋处长转达了李元的要求,对此贾琏无法拒绝,只能安排,明天一早去南洋第一镇。你不是想看看军队么?行,让你尝尝味道。
看着熟睡的儿子,宝钗心满意足的起身离开,因为贾琏的坚持,她给儿子喂了初乳,后续还断断续续的哺乳,奶娘也是请了的。
薛姨妈见她出来,笑着说话:“有了儿子,今后在贾府内,倒是多了一些考量。”
宝钗知道母亲的意思,没有接这个话。荣国公留下的爵位,哪里是她能觊觎的?那是贾荃生下来就确定的,只要他在,别人就死心吧。
“老爷奉旨开拓南洋,一番功勋自然少不了,眼下就两个儿子,以老爷的年龄,功高难赏,自然便宜到子女身上。此事,看看大小姐就知道了,至于大公子,那是爵位继承人。”宝钗对于现状还算满意,贾琏身边有身份的,可不就她一个么?至于三姐,那是不能进贾府的,不足为虑。
薛姨妈看着女人满足的表情,想劝说两句也没开口。她是王家女,能不知道王家人都啥底色?
仔细想想,自己的闺女也不是个善茬啊!
但凡是个好相与的,也轮不到她一个人陪着贾琏南下,并生个儿子。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