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64节

  所幸这次航行的时间也不长,等到二月份的时候,船队抵达了上海。

  嘉靖三十七年二月,就在苏泽一家在上海码头卸运行李的时候,刚刚过完年,各部衙门开始重新上班之后,几道命令就从京师六部发出,飞快的向南京和十三道布政使衙门急递而去。

  这些命令这么着急,自然是为了筹备重建三大殿的事情了。

  首先是工部的命令,要求江西、福建、云南等省进贡皇木以资大工。

  特别是云南的木材比较多,工部除了命令云南要将木头采伐出来,还命令沿途的两广,也就是广东广西两省要出钱出力,负责将木头运送到京师。

  紧接着,为了筹措修建宫殿的费用,户部又命令在南直隶增发盐引,要求南京户部将这些盐引卖出,用出售盐引的钱来在江南募集资金。

  最后一件事就是全国性的捐款还在扩大,在京师百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以助大工之后,南京六部衙门也带头开始“自愿捐款”,而十三省衙门自然也不能落后,全国轰轰烈烈的“自愿降薪”给皇帝修宫殿的活动开展起来。

  大明官员们以“皇帝的恩情还不完”的心态,“主动”把自己的俸禄捐给皇帝修宫殿,皇帝自然也是非常的“感动”,多次表示“朕不差这点银子”!

  只可惜群臣实在是太过于“热情”,皇帝也是为了不让臣下“为难”,最后还是接受了这笔主动降薪的捐款,将这笔银子用来修宫殿去了。

  除了群臣慷慨解囊,身处于皇城根下,平日沐浴在皇帝恩情中的京师百姓们,也“自愿”加入到没钱出力的行列中。

  皇帝在二月一日下旨,征调六万民夫加入京营,和京营的士兵一起接受工部的征调,修建三大殿去。

  在京师的百姓纷纷开始逃亡,对于这些不能够主动为君父分忧,甚至还要逃跑的百姓,京师各级衙门出动出击,纷纷用镣铐和枷锁让他们悔改,被抽丁的富户也只能乖乖的交钱免役。

  不过这一切还和远在上海的苏泽没什么关系,方若兰下了船之后,就坐上了前往南京的马车。

  方若兰对于江南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奇,不时的挑开车帘看着外面,比起福建的多山,一望无际的江南水网风景确实非常好。

  等到抵达南京城的时候,方望海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派遣管家在南京城外迎接。

  见到家里的老管家之后,方若兰自然又是百感交集,虽然从她出嫁到现在也才过了两个多月,方若兰却感觉和父母分别了这么长的时间。

  方若兰已经出嫁,再住在方望海的府中,别人就会说苏泽是倒插门了。

  好在苏泽如今也不差钱,直接在距离方望海府邸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座新宅,方若兰让翠屏安顿行李,就和苏泽一起上门拜会方望海。

  “夫人在后宅等着小姐,姑爷请随老仆去书房,老爷等着见您呢。”

  如此焦急的要见自己,恐怕自己这位老丈人又遇到什么麻烦事情了。

  果不其然,在书房见到了一脸焦急的方望海,对方口的第一句话就是:

  “汝霖快看看这个!”

  苏泽接过来一看,这是内阁发往南京户部的公文,内容是要南京户部出售江淮盐引,为修建大工筹措五万两银子。

  “这么多?”苏泽倒吸一口气。

  方望海也皱眉不展的说道:“是啊,自从倭寇肆虐江北,江淮盐法一直不通,光是承兑以前卖出去的盐引都不足,朝廷发的新引要如何卖出去?”

  也难怪方望海忧虑,因为南京户部的一个重要差事,就是负责整个南直隶的盐务。

  盐,这个从春秋战国开始就被认定为战略资源,汉代确定了盐铁专营的政策之后,盐税就一直都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唐代财政名臣第五琦在江淮建立盐院,江南地区进行盐务改革之后,整个江南地区的盐税更是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苏泽在穿越前对明代盐法也只有部分了解,于是他向方望海打听起情况来。

  “岳父大人,这江淮盐法淤塞是怎么形成的,可否和我好好说说。”

  方望海也稍稍冷静了下来,他开始说起了大明的盐政:

  “我都忘记了,汝霖没治过盐政,我就来好好说说大明的盐政,也就是开中制。”

  “开中制,就是我大明朝不同于前朝的盐法制度,当年创立开中制的时候,是为了解决卫所粮食供应的问题。”

  “我大明一共有六个转运盐使司和八个盐课提举司,这其中盐运司负责盐的仓储运输,而盐提举司则负责管理盐场生产。”

  方望海喝了一口气茶说道:

  “这开中法大概是这么运行的,首先是由各地军卫验报我们南京户部,明确各地卫所所需要的粮食,然后由我们南京户部确定各卫所的盐引数量,这个步骤就是‘开中’。”

  “盐商根据各地盐提举司的榜文,将指定的粮食运送到指定的卫所,从卫所换取的凭证叫做‘仓钞’,这一步叫做‘报中’。”

  “盐商完成运粮之后,手持仓钞前往盐运司将仓钞兑换成‘盐引’,‘开中’的阶段就结束了。”

  “当然,各地盐运司是不能自行印盐引的,盐引需要他们上报仓钞核对之后,由我们南京户部核对各地‘开中’和‘报中’的账本,然后在南京户部印刷盐引给盐运司,再由他们发给盐商。”

  “盐商拿到了‘盐引’之后,就要前往指定的盐场提盐,这个步骤叫做‘守支’。”

  “盐商拿到盐后,还只能将盐在指定的区域来贩卖,所以这些盐要送到各地的批验所核验,核验完毕之后才能在本区内贩卖,一旦贩卖完毕就要将盐引上缴,这就是一次开中制的全过程。”

  苏泽听完,对于大明朝盐务的体系有了一些了解。

  其实说白了,开中制的出现,其实是为了配合明初卫所制度,朝廷是想要通过开中制度来解决卫所粮食后勤供应的问题。

  因为明初设立的大量卫所,光靠卫所的军屯,是肯定解决不了这些卫所的吃饭问题的。

  开中法,就是朝廷将粮食采购和运输外包给了商人,商人通过给偏远的卫所运输粮食,获得仓钞和盐引,然后取得盐这个国家垄断产品进行销售,从而获得利益。

  苏泽也承认,开中法在设立的时候,确实是非常精妙的法,算是同时解决了偏远卫所粮食供应和朝廷盐业销售这两个问题,算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不过穿越了这么久的苏泽,也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再好的办法到了这个时代,也会发生变化。

  苏泽问道:“那请问岳父大人,现在盐法有什么问题呢?”

  新卷,求票,这章3000字,晚上7点还是4000字,晚上12点前加更一章。

  不是为了凑字数,是这一章这个字数正好。

  这一卷可能有点概念性的东西,我一向认为,制度也没有好和不好,只有适合不适合。

  盐法问题很大,但是具体还是执行的问题,如果只是一个新制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那历史就不会这么复杂了。

  肥鸟这么写其实是非主流的,还是感谢大家支持!

第262章 明亡于开中法废

  方望海说道:“本朝的盐法,最大的难在‘守支’。”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方望海的意思,他反问道:“岳父大人,守支,就是说开中的盐商提不到盐吗?”

  方望海点头说道:“本朝所说的盐法壅塞,就是指拿到盐引却在盐场提不到盐,特别是江淮的盐场,有的盐商从祖父辈就拿到盐引,孙子辈都提不到盐。”

  苏泽心中感慨,果然是市场规律无法逆转,盐引壅塞这种事情会发生,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在大明朝的前期,边境地区的粮食价格并不高,一般来说,一引的盐需要纳粮二斗五升,而边境地区的粮食并不高,二斗五升的粮食只需要五分银子,也就是0.05两银子。

  而一引的盐,在江淮地区能够卖到五两银子。

  这样巨大的利润,自然导致江淮地区的盐引壅塞,有大量商人拿着盐引提不到盐。

  毕竟一个地区的盐产量也是有限的。

  苏泽问道:“是不是产盐和守支两个方面都出了问题。”

  方望海知道苏泽对财政的事情非常在行,却也没想到他这么敏锐。

  执掌了南京户部之后,方望海也查看过盐业有关的档案,这也是他看了大量的档案才发现的原因,苏泽竟然一下子就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方望海说道:“是的,江淮的沿海盐场,从国初以来的产量就在不断地下降,如今一些盐场的产量还不如国初的一半。”

  苏泽对于盐场很了解,他手下的朱七就是盐丁出身,对于朝廷压榨盐场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苏泽立刻说道:“这也是必然的啊,朝廷的对盐丁还用工本折钞,今天还在给盐户发宝钞,如果不贩售私盐根本活不下去。”

  处于洪武大帝的“伟大”设计,盐丁在国初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他们的工钱是通过折算宝钞下发的。

  洪武年间的宝钞还算是稳定,这项政策没什么问题。

  到了永乐年就绷不住了,宝钞到了今天和废纸一样。

  可是盐丁的工钱到现在还在用宝钞支付,导致几乎所有的盐场都会有盐丁偷取盐去私自贩卖的情况的。

  这个问题也很正常,大家都是要吃饭的,如果上面不管饭,那就不能怪下面自谋出路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盐户能够靠的就是盐,所以几个产盐的省份,同时也是私盐泛滥的省份。

  明明从国初至今,所有盐场的规模都扩大了,盐丁的人数也变多了,技术上也进步了,但是盐场的产量却降低了,甚至导致一些盐场长期拖欠生产任务,商户无法守中。

  苏泽冷笑着说道:“恐怕无法守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朝廷滥发盐引吧?”

  方望海笑了笑不语,从孝宗开始,就喜欢赏赐宦官和亲贵大额盐引,皇帝就有把盐引赏给近臣的传统。

  皇帝动辄赏赐近臣亲戚们成千上万引的盐引,这些权贵人家拿着盐引过来提盐,又有哪个盐场敢不给。

  朱七这帮盐丁造反,就是因为嘉靖皇帝赏赐太监盐引,太监到了福建提不到盐,然后逼迫盐户产盐而导致的。

  这种事情从孝宗朝开始就数见不鲜,两淮两江的盐场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叛乱。

  这些内容也都是后世讨论的很清楚的,苏泽读书的时候也知道这些内容。

  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更加深层次的内容了。

  方望海说道:“其实原本这样,盐法还是能够维持的,可是弘治五年的户部尚书叶淇改革盐法,就彻底将盐法败坏了。”

  叶淇改革?苏泽用自己的【历史学】回忆了一下,问道:

  “是不是开中均输折色?”

  方望海疑惑的看着苏泽,这件事苏泽竟然也能知道?

  大明朝要让科举考试名次靠前的进士进翰林院,给翰林官优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翰林院中有大量国家的典籍。

  这些典籍包含了大臣奏折,内阁的堂议和六部的部议记录,甚至还有大量的皇帝诏书和奏章批示。

  更不要说还有皇帝的实录,也都是收录在翰林院中,可以让翰林官学习。

  比如张居正在翰林院中,他的工作是翰林院编修,主要工作就是检查校对这些典籍。

  这工作比较轻松,但是可以自由的查看这些资料。

  国家施政的精华,就是在这些重要的档案中,这也是为什么翰林院出来的官员施政能力都不差的原因。

  如同张居正这种过目不忘的神通,在翰林院中更是如鱼得水,他不断的吸收前朝各项改革变法的精华,查看当年对各种决议的讨论,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方望海的科举第次不高,无法进入翰林院,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起。

  他到了南京户部侍郎这个层次,才能接触到这些内容,而且还仅限于户部的部议和讨论,要不是南京户部就是管理盐政,他也根本看不到这些内容。

  苏泽所说的叶淇变法,实行的时间很短,很快又废止,方望海以前都是不知道的。

  他也是看了大量的文档,才知道叶淇变法对于盐政的败坏。

  但是苏泽竟然知道这件事,还能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件事的危害?

  方望海对于苏泽的父亲更有兴趣了,难道苏泽的父亲不仅仅是大儒,还曾经做过高官?

首节 上一节 264/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太君安心打仗,夫人我照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