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明君

万历明君 第303节

  李诚铭听得不尽明白,也不懂什么叫殇了,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难怪陛下挑选的译本都这般古远,原来是不想影响了学生的本我。”

  朱翊钧呵呵一笑:“本我,这个词用的对,确实是为了保持本我,不过不止是学生的。”

  “还有,也不是我故意挑这么古远,而是西洋这千年来,力学思考同样不进反退。”

  “比咱们好不到哪里去。”

  这时候伽利略跟牛顿都还小著呢。

  自然哲学也未成体系。

  得等到依托哲学思辨,将判断是非的权威,从教会引用圣经,下放到科学论证,也就是去中心化后,才有这些人开宗立派的份。

  这一点,跟如今的大明朝,多有相似之处。

  朱翊钧将手中的《计算之书》塞到李诚铭怀里:“上次的《几何原本》看完的话,可以看看这个。”

  几何看完,该学学斐波那契的代数了。

  朱翊钧看了表兄一眼,哎,可惜天资有限,只能学学前人的,不能推陈出新,不然一加一之后就该开始搞代几综合了。

  被偷偷调侃的李诚铭浑然不知,默默收下了皇帝所赠的译本。

  而后恭谨行礼:“陛下,臣送陛下回宫。”

  皇帝偷偷出来的,不早点回去,届时被李太后发现了,倒霉的肯定不是皇帝。

  朱翊钧怫然不悦:“这才刚出来,急什么,朕后日就要搬寝宫了,到时候可没这机会了。”

  李诚铭面色一苦,讷讷无语。

  朱翊钧见状,又安抚道:“别怕,顾总督、锦衣卫都跟著,朕又不会玩什么白龙鱼服。”

  李诚铭抬头看了皇帝身旁的京营总督顾寰一眼,勉强扯了扯嘴角。

  他神色不安,小心翼翼问道:“陛下还要去何处?”

  朱翊钧早有定计,嘿然一笑:“顾宪成的会馆今夜不是有文会么?去给朕找个视野好听得清的包间,朕去旁听一番。”

第156章 河清社鸣,群龙见形

  会馆的历史源远流长。

  汉置邸长安,唐设进奏院,宋有朝集院,明朝无之,惟私立会馆,然止供乡绅之用,其迁除应朝者,皆不堪居也。

  会馆遵循发展脉络,也有相应的时代特色。

  既然是私立,那就有亲疏远近,是故,一般都只接待同乡,名头也以地方相命,譬如全晋会馆、全楚会馆、徽州会馆等等。

  地域属性太强,显然是不合适广邀同道开办文会的。

  好在还有一种会馆,地域属性没那么强烈,那就是佛道两门挂名,“信众”注资的会馆,一般就叫这个庙,那个宫的,礼一礼道祖佛祖,便来者不拒。

  而今夜顾宪成开办文会的地方,便是选在三阳宫。

  三阳宫面阔三间、进深三进院落,三进之间各一泓荷花池相接。

  第一进,其入口必有山门,牌坊为六柱五间七楼的青石仿木结构,南北两侧各有一道拱券门,前院进去正中乃是真君大殿,此外,大殿北为讲经堂、南为旌阳祠等,门面十足。

  第二进,正中间一方中庭,一座歇山式瓦屋顶的戏院,与另一侧的玉隆殿,分置中庭左右。

  ……

  一只麻雀与大部队走散了,恰好掠过三阳宫第二进院落。

  麻雀居高临下,瞳中映照著中庭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飞过九步成仙桥,耳中听到三三两两学子谈天说地的声音;最后落到了一座二层小楼的屋檐之下。

  它好奇朝里看去。

  只见一人站在台上喋喋不休,慷慨激昂。

  “士之号为有志者,未有不亟亟于救世者也。”

  “官荤毅,念头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不在百姓上;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念头不在世道。即有他美,君子不齿也。”

  顾宪成只是在场中一站,便理所应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尤其他今日特意梳洗打扮,换了一身这个天气并不耐寒的夹袄白衣锦袍,广袖飘飘,实可谓仙姿英发,神人秀出。

  再加上话里的孤傲与志向——他即便地位不高,但却是有心救世的,反而对于那些地位高而无心救世的人,他是非常看不起的。

  这仪态,这气质,天生盟主之姿。

  台下立刻有人垫问:“身居高位,未必有志。既然顾君这般说了,想必是有志者了,那顾君以为,当如何救世呢?”

  顾宪成朝发问的人回了一礼,赞道:“问得好。”

  他环顾四周,朗声道:“天下不患无政事,但患无学术,何者?”

  “政事者存乎其人,人者存乎其心。”

  “学术正则心术正,心术正,则生于其心,发于政事者,岂有不正乎?”

  “故学术者,万民之道德,天下之大本。”

  “末世不但不明学以伸道德,且欲禁学,若之何而天下治安也?”

  “……”

  世道怎么乱的?

  是因为学术不正!

  道德、政事,都是学术的衍生,根本败坏了,道德、政事才会随著一起败坏。

  那么,怎么救世就很清楚了,先正学术!

  学术搞好了,心术自然也就好了,人人都懂得仁义道德,达官显贵也会各司其职,天下自然也就欣欣向荣了。

  同时也适当表达了对皇帝禁止官员讲学的意见。

  台下众人或而喝彩,或而沉思,或而相互申论。

  这时候,不知道哪里传来一句:“顾君的意思是,做官后政事不过末位,正业反而是开坛讲学?”

  顾宪成广邀同道,自然是不惧质疑的。

  他也不看谁在提问,嘴角噙笑摇头:“所谓政由学始,以政为学,学在政中,政学一体,心平政平。”

  “此乃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学不可为政,为政必勤修学。”

  “以政为学,一切应感不抗不阿,人人信为有德官员,可谓不负所学矣。”

  所谓文会,当然有不同的名目,或咏物、或合乐、或布道。

  作为举子,准进士,自然不会什么文会都参加。

  今日能聚集这么多人,自然是因为这场文会的主题,与会试跟做官紧扣,

  其一乃是押题。

  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会试这个阶段,闭门造车死记硬背的早就没了效果,反而是试前押题,互相考校磨砺,才会偶尔灵光一现,百尺竿头。

  是故,每届会试之前,这等明星考生所举办的文会,就跟学习小组差不多。

  当然,这个阶段已经结束了。

  已然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大家肯定是能考上进士的,那么,届时要如何做个好官,做个贤臣,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呢?

  虽然还没考就开始议论这种事,在外人看来为时尚早。

  殊不知,这才是高端文会跟低端学习小组的区别——正因为我们都十拿九稳了,才要提前考虑这些问题啊。

  顾宪成答完一句之后,便要继续说下去。

  却听闻方才问话的声音再度响起:“陛下先前呵斥翰林编修赵君,不顾本职,开坛讲学。”

  “所以,此事在顾君看来,反而是陛下阻碍了翰林赵君的一颗救世之心了?”

  顾宪成闻言面色不改,心中却是冷冷一笑。

  这种公开教学,最怕有人下套,诱他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严重的时候,书院、会馆都要被封。

  但这些小人浑然不知,自己今日开坛是哪些人在身后背书,这等下套阴私作为,反而只显得其跳梁小丑一般可笑。

  顾宪成不仅丝毫不避讳这一敏感的问题,反而抚掌一笑,容光焕发:“是极。”

  “整饬人心道德,胜过一切奇技淫巧,穷兵黩武。”

  “若是不开解学禁伸张道德,只怕朝廷之政越衰,天下之治越危。”

  他今天还就明著说了,看看顺天府的衙役,五城兵马司的兵痞,今夜敢不敢来砸场子。

  只听那道声音再度响起,语气夸张道:“难道说,朝廷不听赵君的,大明朝不日就要亡国了?”

  这话居心之叵测,顾宪成脸一下就冷了下来。

  终于不再碍于面子,开始四处张望,到底是谁这么阴险。

  台下的学子也纷纷皱眉。

  发问的这厮,未免有些太过不识好歹了,别害得大家参加不了文会。

  李三才朝顾宪成打了个手势,示意后者再纠缠一两句,他分辨一下谁在找事。

  也不知道顾宪成是看到了李三才的手势,还是纯粹脾气上来,生硬回道:“……难说。”

  顾宪成开口之后,李三才在台下以目光巡弋四周。

  可惜,方才那道不识好歹的声音,却并未继续响起。

  等了好半晌,顾宪成没等到有人再度打断,心中不屑地继续著方才的论述。

  “不论这位同学是何居心,但问题提得很好。”

  “终日空谈本体,不行实事,亦为我所不齿。”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此等风气,向使阳明复生,亦当攒眉。”

  “学术之用,在乎治世,出世空谈者,皆为篡道逆宗之学贼!”

  “朱子平,阳明高;朱子精实,阳明开大;朱子即修即悟,阳明即悟即修。”

  “以此言之,两先生所以考之事为之著、察之念虑之微,求之文字之中、索之讲论之际者,委有不同处,要其至于道则均焉,固不害其为同耳。”

首节 上一节 303/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以穿成红方首长,开局平推蓝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