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 第382节
赵孝骞笑道:“不是担心你挡刀,是担心你碍事,再说把你控制起来,将来朝廷追究的时候,你也有充分的理由把自己摘出去,免得牵连到你。”
李清臣脸颊狠狠一抽,忍不住放大了声音:“你也知道朝廷会追究?殿下行事向来稳重,今日为何做出如此不智之事?四十二名犯官全杀了,你可知会承担什么后果?”
赵孝骞沉吟半晌,不确定地道:“他们的后台靠山……应该会不高兴吧?也许会骂我……”
李清臣气得胸腔猛地一抽,差点背过气去。
这轻描淡写的语气,你到底是作死还是作大死?
“行了,我做了什么,会有什么后果,动手之前就已经想清楚了,换个角度想想,我杀了四十二个,他们就算要报复,顶多只能杀我一个,这笔账一算,你说我是不是占了大便宜?”
“来,老李,把你悲愤的表情收一收,这里还需要你善后收尾,数万百姓你负责把他们送回原籍,分配土地的事暂时叫停……”
“另外帮我写一道奏疏,联名府衙和辖下九县所有的官吏,把韩维他们的罪状说清楚,这玩意儿我回头有用。”
“还有就是韩维他们所犯罪状的证据,也都准备齐全,汴京那里还有一场恶战等着我。”
“运气好的话,等我回来你继续叫我‘郡王殿下’,运气不好的话,等朝廷的邸报,看上面的新闻,上面写着‘汴京赵某某’的人,就是我了。”
“你用力多活些年头,二十年后说不定你我仍有重逢之日,那时请你耐心抱着我,给我找点有营养的羊奶牛奶,用充满爱心的眼神喂饱我,那时我若记得你,便在你身上尿一泡,就这么约定了……”
李清臣叹气,他都无语了。
闯了这么大的祸,他居然还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一点也不着急,到底是有所倚仗,还是心大?
反倒是李清臣这个旁观者,感觉天都塌了。
李清臣着急,是因为他看到赵孝骞赴任真定府后做的每一件事,短短半年,他不仅改变了宋辽的攻守之势,也为治下百姓谋了天大的福祉。
对待恶官酷吏,他下手毫不留情,真定府的官场被他清洗了一半,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对待辽军,他运筹帷幄,两战两胜,歼敌八万,为大宋开四百里疆土,辽军惧其虎威,从此不敢南下牧马。
对待百姓,他奏请免赋,补贴农商,兴建集市粮仓,吸引天下商贾蜂拥而至,真定城短短半年内已是繁华喧闹,每日货物银钱吞吐不绝。
说起赵孝骞的功绩,半年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不停在李清臣脑海中闪过。
李清臣这半年的心路也随之渐渐改变。
他不再是曾经那个俯首帖耳,只知明哲保身的庸碌官员,如今的他每天充满了干劲,忙碌不停。
所以,宋辽形势,真定现状,百姓福祉……这些东西究竟是谁带来的改变?
李清臣此刻的心情很复杂,他不知如何评价赵孝骞的行为。
就这样下去多好,他还在满眼期盼大宋和真定府未来会有什么更惊喜的改变,结果赵孝骞反手就闯了一个大祸。
用“痛心疾首”来形容李清臣此刻的心情,再合适不过了。
为了这几十个渣滓,竟把自己搭了进去,大宋和真定府的大好局面也将付之东流。
为何不能忍一忍?为何不想个更委婉的办法解决这件事?为何非要用屠刀来平息愤怒?
李清臣的心里堵得慌,想张嘴骂娘,又不知该骂谁。
想着想着,眼眶不觉红了,深深叹了口气,李清臣道:“善后事宜,殿下不必操心,一切交给下官便是。”
“殿下现在要做的,是马上启程回汴京,趁着事情还没传进汴京,赶紧回去向官家和政事堂的相公们解释清楚,兴许……还有转机。”
“快走吧,不能再犹豫了,下官还盼着将来能继续在殿下手下办事,也盼着殿下消灾免祸,顺利度此一劫。”
赵孝骞苦笑道:“老李,你别一副临终告别的样子,我害怕……”
李清臣没好气瞪了他一眼:“现在知道害怕?晚了!”
“好吧,我确实该马上赶回汴京,只是没想到你对我竟如此不舍,想想当初不把你当人,把你当牛马使唤,说实话,我现在对你有一丢丢的愧疚……”
李清臣闷哼道:“你现在依然把我当牛马,一大堆善后收尾的事,不还是我在解决?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待到消息比你先到汴京,你可就被动了。”
赵孝骞点头,朝他行江湖最高礼节抱拳礼:“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山不转水转,水不转驴转,你我江湖……”
话没说完,李清臣急得狠狠一跺脚,推着他就往高台下走。
“快走吧!还拽什么狗屁不通的词儿,你要急死我啊!”
…………
汴京,州桥。
一处三进中等规模的宅院内。
楚王赵颢正趴在某个不配拥有姓名的寡妇身上锻炼减肥,此时正练得满头大汗,浑身的肥肉一颤一颤的,正疯狂燃烧着脂肪。
正在紧要关头,就差最后一哆嗦了,突然听得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殿下!且先勒马停步,有要事禀报!”
屋子里,赵颢脸色顿时铁青,一个男人在最后一哆嗦的关头突然被人打断,这种感受真的很难不发火。
“滚!”赵颢暴怒吼道。
屋子外的人没滚,仍在非常有耐心地敲门。
“殿下,真有要事!事关世子……”
听说事关世子,赵颢终于还是停下了。
楚王一脉香火不旺,有且仅有一根独苗,任何关乎赵孝骞的事,赵颢不能不上心。
低声恨恨咒骂了几句,赵颢余怒未消,却只能飞快穿衣裳。
“你最好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然你惨了,你全家都惨了……”赵颢骂骂咧咧地道。
在一脸幽怨的寡妇的服侍下,赵颢很快穿好了衣裳,愤怒地打开了门。
开门后都不想看对方是谁,赵颢一记撩阴腿便踹了出去,然后没头没脑地抽他的大逼兜,被打的人不敢反抗,只能站着老老实实挨捶。
揍了半晌,赵颢终于解气了,这才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门外廊柱下。
“放!”赵颢冷冷地道。
来人不敢废话,急忙道:“据丁九从真定府发来的密报,汴京政事堂所遣河北西路都转运使韩维,户部侍郎王垣等人,好像得罪了世子。”
“三日前,世子不知何故勃然大怒,调动了龙卫营兵马,在真定府以北大肆搜捕韩维王垣等四十余名官员。”
赵颢一惊,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们干了什么,竟让我儿如此生气?你们没查到吗?”
来人小心地道:“丁九查了,但不详细,依稀探得韩维等人阳奉阴违,对真定府百姓干了不少恶事,好像还害了数百条人命,另外帮汴京权贵们圈占土地也颇为过分,故而激怒了世子……”
赵颢眉头越皱越紧:“消息是多久前发出的?”
“三日前,丁九派人一路疾驰,刚刚才到汴京。”
赵颢的心陡然一沉,神情凝重地道:“不好!怕是要糟!”
第510章 疾驰赴京
你可以说赵颢懒,说他胖,说他坏,但你绝不能说他菜。
作为英宗的儿子,神宗的弟弟,赵煦的皇叔,楚王赵颢历经三朝犹岿然不动,多少次朝堂风浪的洗礼仍全须全尾,毫发无伤,真当他是人畜无害的一个老纨绔,混吃等死的窝囊宗亲?
三日前从真定府传来的消息,短短几句话,赵颢便迅速做出了及时且准确的判断。
仅从赵孝骞调动兵马大肆搜捕韩维等人的举动,赵颢就察觉到事情不妙。
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然了解,赵孝骞看似温文,实则性格刚烈,宁折不屈,若不是韩维等人把他逼急眼了,赵孝骞不会做出如此激烈的举动。
而他一旦这么做了,就说明事情再无转圜的余地,必然是要把事情做绝的。
韩维是都转运使,王垣是户部侍郎,除此之外,还有四十名官员也在搜捕之列,据赵颢对儿子的了解,一旦他抓到了这些官员,很大概率是要往死里弄的。
朝廷命官奉命下到地方办差,若被赵孝骞杀了,这可是弥天大祸。
赵颢此刻心跳都停了三拍,想到此事的严重后果,顿觉大祸临头。
消息是三天前的,到了今日,韩维等官员只怕已命赴黄泉了,只是赵颢手下有个秘密的势力,消息传递比正常的朝廷差驿快了一两天而已。
再过一两天,或许汴京就会掀起惊涛骇浪,赵孝骞和楚王府必将成为众矢之的,而官家,也不清楚得知此事后会是怎样的态度。
赵颢神情凝重,额头不觉渗出了层层冷汗,脸色也渐渐苍白起来。
“快马飞赴真定府,令丁九继续打探最新的消息,另外再派人告诉骞儿,如果闯下大祸,马上归京,切不可耽误,赶在朝堂生起风波以前,回京面见官家,坦陈前后始末……”
“如若不理亏,事尚可为,若是道理不在他这边……”赵颢一顿,突然轻松了些许,道:“骞儿不会做不讲理的事,他就算杀了那数十名官员,一定有他的道理。”
赵颢说得很笃定,尽管他什么都不知道,但他就是对赵孝骞无条件的信任。
父子多年,若对儿子这点信任都没有,这些年不是白活了?
此刻赵颢冷静下来,将有限的消息仔细捋了一遍,愈发觉得赵孝骞杀官应该是事出有因,只要道理在手,最坏的结果至少不会是以命抵命。
只要留得命在,将来就有翻盘的可能。
报消息的人还傻傻地站在他面前,赵颢一眼瞥过,不由怒从心头起,肥肥的小短腿飞起一脚,将他踹了个驴打滚儿。
“傻不愣登的,还站着干啥?快去办事,快!告诉送信的人,人可换,马可换,片刻不准停,一定要把用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送到!”
见不争气的属下连滚带爬地跑远,赵颢叹了口气,转身回房,神情浮上几许忧虑。
事情不好办呐!
如果可以的话,赵颢真恨不得管赵孝骞叫声活爹。
你痛痛快快杀辽军就好了,没事杀大宋的官儿干啥?嫌命长了多在女人肚皮上使劲儿,保准折寿,何必做这作死的事?
转身回了屋子,温香软玉的俏寡妇迎了上来,一脸媚笑。
寡妇是赵颢养在外宅的女人……之一。
汴京城究竟养了多少女人,赵颢自己都数不清了。
当初养了那么多女人,除了解决中年单身离婚老男人的个人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楚王一脉香火不旺,赵颢想碰碰运气,兴许老天垂怜允许他开个小号呢?
结果这些年下来,王府和外宅养了那么多女人,一个下蛋的都没有。
按说不下蛋也就罢了,至少在她们身上每日辛勤锻炼,总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吧?
结果还是没有,身上的肥肉丝毫没有减下去的迹象。
此时俏寡妇主动贴了上来,抱住赵颢那肥胖的身子。
“殿下……”俏寡妇动情轻唤。
赵颢不耐烦地推开她:“殿什么下!都火烧眉毛了,妇道人家不思报效家国,为社稷死而后已,每日惦记这点女私欲的丑陋之事,简直可耻!”
俏寡妇惊呆了。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