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世子稳重点

世子稳重点 第94节

  然后扭头看着种建中,热情地邀请道:“种将军要不要略施拳脚,揍这家伙一顿?揍坏了算我的。”

  种建中愕然,萧光敬却勃然大怒:“赵孝骞,尔敢辱我大辽使……”

  话没说完,赵孝骞冷不丁凑在他耳边提醒道:“……你在粪坑里泡过。”

  萧光敬脸色刷地铁青,满腔怒火却瞬间熄了。

第126章 西郊会猎

  打蛇打七寸,骂人要揭短。

  赵孝骞素质不高,就喜欢戳人心窝子。

  黑历史这东西,是要伴随人一辈子的,反正萧光敬以后在赵孝骞面前是好不了了。

  简单一句话,萧光敬肺都要气炸了,却不敢再对赵孝骞大呼小叫,甚至隐隐还带着几分心虚地左顾右盼。

  这就是被人拿住把柄的结果,对赵孝骞来说,很爽。

  萧光敬脸都气成猪肝色了,但此刻当着众多宋辽两国官员的面,他还真怕自己掉粪坑的事被赵孝骞大声喊出来,那可就不止是丢他个人的脸面,而是丢整个大辽的脸了。

  于是萧光敬瞬间熄火,铁青着脸冷冷道:“人言大宋礼仪之邦,朝堂君臣皆是儒雅君子,今日我算见识了。”

  赵孝骞温和地笑道:“我没素质是我个人的事,请不要上升到国家层面。”

  然后赵孝骞眨眼:“再说,君子可欺之以方,但儒雅君子能让辽国永息刀兵,不再犯我宋境吗?”

  萧光敬一滞,冷哼道:“君子至少该修口德,不揭人短处。”

  赵孝骞笑叹道:“幸好我不是君子,不然真被拿捏住了。”

  此时的萧光敬大约已明白赵孝骞不是个善茬儿,激怒了他,说不定真会大肆宣扬他掉粪坑的事,于是萧光敬的脾气终于收敛了许多。

  环视周围的旌旗林立,以及众多的大宋官员,和千余龙卫营的禁军将士,萧光敬冷笑道:“贵国排场倒是不小,一个小小的秋猎,竟纠集如此多的人马。”

  赵孝骞好奇道:“听说你父亲知黄龙府,又是东北路统军使,你在辽国很低调吗?”

  萧光敬又一次语滞,作为辽国的顶级纨绔子弟,他在辽国还真没低调过。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我们都是一路货色,就不要互相伤害了吧。”

  骑在马背上,赵孝骞直起身,环视周围的官员纨绔和禁军将士,用力地一挥手:“吹号,出发!”

  冗长呜咽的牛角号吹响,大宋和辽国使团一行数千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出了城门,朝城外西郊出发。

  西郊外有一片皇家园林,名曰“琼林苑”,是一处风景宜人的避暑之地,每年大宋官家都会来此避暑一两个月。

  园林除了树林茂密外,还养了许多野生动物,如野猪,梅花鹿,锦鸡,野兔等等。

  每到秋冬,动物膘肥体胖之时,值守园林的禁军就会将动物们放出野外,官家则率群臣和禁军策马狩猎。

  这次秋猎,赵煦虽然未亲自参与,但还是下旨将秋猎的地点定在琼林苑,并且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秋猎队伍浩浩荡荡来到琼林苑外,早有禁军武将等候。

  赵孝骞与武将招呼过后,吩咐秋猎队伍于琼林苑外扎下营盘。

  从古至今,皇家和权贵狩猎是有规矩的,不是一群人围上去射几箭就收队。

  狩猎其实是一种象征国家征战的活动形式,狩猎的人会把猎物当做敌人,用各种兵法和战术,对敌人进行围剿。

  也可以理解成,这是国家炫耀武力和军队战力的一种活动,用以增强皇室威严,以及臣子和百姓对国家朝代的归属感。

  所以狩猎开始时,并不是一拥而上拿弓箭傻乎乎地射猎物,而是首先扎下营盘,然后将士们策骑而出,侦查猎物的聚集地点,骑队分批而出,驱赶猎物朝既定的区域集中。

  最后才是大家一鼓作气,聚而歼之。

  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像影视剧里那样,军士们敲锣打鼓,大声吆喝某某某射中了个啥。

  秋猎的规矩有些繁琐,赵孝骞也是昨晚临时补了课,才多少有了些了解。

  但今日秋猎并不是目的,有些流程可以简化。

  主要是赵孝骞没耐心在野外扎营三五天,只能吃干粮和野味,生活太艰苦了,赵孝骞吃不了一点苦。

  一切从简从速,主要目的是给辽国使团上上课,让对方的小脾气变得谦逊友善。

  扎下营盘后,赵孝骞一点都不耽误时间,当即下令种建中调动龙卫营,策骑分左右而出,将琼林苑外三里处的一片茂密丛林包抄起来。

  随行的大宋官员和纨绔们颇感意外,按流程,今日扎下营盘后便应驻地休憩,只待明日再开始围猎、

  为何今日刚到琼林苑便开始调动人马包抄猎物了?

  赵孝骞懒得跟他们解释,世子在汴京城里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谁特么愿意在野外受几天餐风露宿的苦?

  辽国使团却有些兴奋了,每个人皆跃跃欲试。

  辽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天生对狩猎活动有一种发自天性的喜爱。

  赵孝骞今日组织的秋猎很合他们的胃口,并且迫不及待地打算在宋国官员面前一展身手,用实力获得宋国上下的敬畏。

  龙卫营骑队已出发,赵孝骞骑在马上,眯眼看着将士们分左右包抄,千余人很快将一片广袤的丛林和平原山丘包围起来,并缓缓朝中心逼近。

  萧光敬骑马与赵孝骞并肩而立,见禁军将士的队列稀松,不由撇嘴一笑。

  “你们宋国人到底还是羸弱了些,身材瘦弱矮小,力气不大,骑的马儿也是矮小的南马,马儿耐力不强,冲锋也不快,若与我辽国交锋,呵呵……”

  “啊对对对。”赵孝骞敷衍地回道。

  敷衍的态度令萧光敬大怒,在辽国,没人敢对他这种态度。

  然而一想到赵孝骞这人的德行……

  萧光敬深吸一口气,决定忍了。

  因为……确实拿这人没办法,想想好憋屈。

  龙卫营的将士已将整个猎场围住,并且不停敲锣,猎场内的动物们惊惶地从密林里逃出来,很快各种动物聚集而奔,已有了一定的规模。

  赵孝骞面露微笑,扭头看着萧光敬:“听闻辽人善猎,骑射更是天下一绝,贵使是否也有此本事?”

  萧光敬两眼一亮,这不挠到自己心窝子上了吗。

  于是萧光敬傲然一笑:“那是当然,世子若不介意,我辽骑愿打头阵,让你们宋人开开眼。”

  赵孝骞笑道:“那就辛苦贵使了,请!”

  萧光敬也不客气,当即举臂,令辽国使团官员和随从取出弓箭,并列出阵势,然后,萧光敬一催马腹,率先策马奔出,朝成群结队的猎物们飞奔而去。

  辽国使团随员也跟着策马,在朝猎物冲锋时,顺势便搭弓拉弦,在激烈的狂奔中,各自瞄准了猎物。

  一阵嗖嗖的弓弦响动后,十余只大大小小的动物中箭倒地,发出凄厉的惨嚎。

  百人骑队,第一轮骑射便中了十余只猎物,委实令人佩服。

  赵孝骞冷眼看着辽使随员的阵势和准头,喃喃道:“辽骑确实强大,若是宋辽开战,果真败多胜少,幸好,这个世界有了我……”

  辽国使团游猎一圈,射了几轮后,大约中了数十只猎物,一个个喜气洋洋拎着射中的猎物,朝赵孝骞奔来。

  那得瑟又傲娇的样子实在很讨厌,大宋官员和纨绔们纷纷咬牙。

  萧光敬策马奔到赵孝骞面前,得意地笑道:“牛刀小试,略有收获,世子觉得我辽骑如何?”

  “好!很强大!”赵孝骞竖起大拇指不吝夸赞。

  萧光敬和辽国使团随员愈发欣悦,纷纷张狂大笑,一边笑一边环视面色铁青的大宋官员,眼神中的轻蔑之色不假掩饰。

  赵孝骞也笑,笑得比萧光敬还开心。

  “贵使远来是客,让客人先过瘾,现在你们过完瘾了,该我们大宋试试身手了吧?”

  萧光敬大笑道:“世子你请,尽管试身手,我也想看看,宋人的骑兵较之当年,是否有了长进。”

  赵孝骞也不生气,笑吟吟地朝种建中看了一眼。

  种建中会意,缓缓举起了手中的一面小令旗。

  “火枪队,出阵!”

  话音落,一队大约五百人的禁军将士走出营盘,朝着远处仓惶奔跑的猎物排成三段式长阵。

第127章 时代变了

  这是一支萧光敬从来未曾见过的队伍。

  准确的说,包括大宋官员和辽国使团在内,都没见过如此古怪的队伍。

  尤其是,这支队伍所装备的武器,更是稀奇古怪,既没有尖头也不见刃口,如果用在战场上,顶多只能算是一根烧火棍。

  所以,这东西能击杀猎物?

  四周鸦雀无声,所有人惊愕地注视着这支五百人的队伍排成三段式,缓缓向前推移。

  萧光敬观察半晌,终于忍不住问道:“世子,他们的兵器……”

  赵孝骞正色道:“是烧火棍。”

  萧光敬:“…………”

  种建中挥舞令旗,冗长的号角吹响,包抄猎物的大宋骑兵加快了节奏,许多动物从密林和平原山丘被驱赶出来,朝那支五百人的火枪阵奔去。

  动物里跑得最快的,是一群梅花鹿,大约二百余只,蹦蹦跳跳惊惶失措,奔行在最前方。

  种建中深吸一口气,龙卫营最近操练火枪手,今日算是第一次实战,当着辽国使团的面,委实有些紧张,也不知实战效果如何。

  当猎物奔跑越来越近,眼看只有八百步,七百步……

  种建中又挥起了令旗,沉声喝道:“第一排,预备——!”

  第一排火枪手将燧发枪平端,无数次的操练已产生了肌肉记忆,下意识便瞄准了前方奔跑的猎物。

  待到猎物跑到五百步内,种建中终于喝道:“放!”

  轰的一串巨响,一阵白烟缭绕而上,营盘外聚集的大宋官员和辽国使团猝不及防被吓得面无人色。

  不少人骑的马儿也受了惊,长嘶一声将马背上的掀翻在地。

  赵孝骞和萧光敬也拼命拉住缰绳,安抚座下受惊的马儿。

  然后萧光敬抬眼望去,却见前方奔跑的一群梅花鹿已大片大片地倒下,尸身被后面的动物无情地踩踏。

  萧光敬惊骇地睁大了眼,手脚顿觉冰凉。

  两眼赤红死死地盯着五百人手里的燧发枪,萧光敬浑身发颤,脸色发白,咬牙一字一字地道:“它们……究竟是什么?”

首节 上一节 94/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