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60节
自称王以后,张正谟便志得意满,仿佛真有了冥冥中的天命眷顾,而且汉军又连续打败巡抚、湖南清军,进占三州之地,同样也给了张正谟信心。
聂家父子都能打下这偌大地盘,自己堂堂“古元真王”,有天命加护,自然也能办到。
襄阳白莲教打襄阳,当阳白莲教打远安,那张正谟就去打宜昌,他要打下宜昌府城,作为自己之后称王建国的王都。
湖北以西已经乱成一锅粥!
……
此时此刻,与湖广毗邻的四川。
在湖北白莲教乱的影响下,尤其是汉军打出来的赫赫战绩。经过商旅们的口口相传(添油加醋),都还没出省就已经面目全非。等消息传至四川百姓耳里,版本不说五花八门,那也是越传越离谱。
湖北境内,还只是汉军击败巡抚,到了四川,就已经变成了巡抚、知府等战死,十万清军全军覆灭。
别管湖北哪来的十万清军,反正四川受官府压迫的穷苦百姓都信了,那些底层的白莲教徒也信了这些离谱谣言。
原定计划,应该九月才举兵响应反清的四川白莲教,已经忍不住,他们决定提前起义,响应湖北的白莲教兄弟。
不过四月初夏,达州直隶州教首徐天德率先起兵反清,而后东乡(宣汉)教首王三槐、冷天禄也陆续率众发动暴乱。
四川白莲教大起义提前爆发!
第93章 八旗糜烂
今年四月初夏,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全面爆发,甚至爆发的速度比之历史上还要早,起义规模也更加迅猛剧烈。
整个四川加上云贵三省,面对白莲教的突然举事反清,地方官府毫无准备,只能被动守城。
先是达州教首徐天德、王登廷师徒在亭子铺举事,旬日之间便拉出上万人马,对外号称达州青号军。
紧接又是东乡县,早与徐天德所部白莲教有着联络的王三槐、冷天禄(冷俸)师徒,也跟着在桃花乡聚众万人,发动暴乱起事,并跟着也自称白号军。
青号、白号两支白莲教义军,一经举事便迅速合流,双方共同举兵数万强攻东乡县城。
东乡县城仅坚守一天,便被义军攻破城门,东乡(候补)县令陆霖、典史杨永锡都被义军杀死,脑袋当众斩了吊在城墙旗杆上,无头的尸体也被扔去了荒野喂野狗。
消息一经传出,达州知州震怖,第一时间封锁州城,同时又往成都府方面派去求援信使,请求四川总督英善火速发兵救援。
这里说明一下,四川、陕甘、直隶属于清朝比较罕见,只有总督而没有巡抚的特殊省份。
因为满清搞总督常设,本质是为了制衡权力太大的巡抚,让督抚互相掣肘监督。但四川、陕甘都属于军事重地,藏地、西域、青海可不太平,云贵西南也常有苗民起义,需要总督来独揽大权,镇压叛乱,而不是跟巡抚相互内斗。
直隶总督就更简单了,这里是皇帝脚下,设巡抚完全没必要,浪费财政,还容易发生督抚龃龉。
乾隆先后裁撤甘肃巡抚、川陕总督,改为陕甘总督与四川总督,都兼巡抚事,那些地方官员自然也看到机会,数次上奏请求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也能兼地方巡抚事,但都被乾隆无情批驳。
这是当然的,乾隆好大喜功、贪婪暴虐,却也不是真的昏聩(他只是真的坏),陕甘总督、四川总督还好,真让湖广总督、闽浙总督兼地方巡抚,那汉人还不翻天了?
早起事有早起事的好,晚起事也有晚起事的妙!
就比如这会儿,四川白莲教的徐天德、王三槐等人,提前了半年发动起事,响应湖北白莲教的兄弟,各种准备上难免有所仓促,但他们仓促,四川官府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凡再早两个月,或者再晚半年,已经带兵出川赶赴湖北战场,准备合兵围剿白莲教的孙士毅就得跟他们撞上了。
孙士毅这家伙名声不是很大,但却是如今四川仅剩下的能战之将,其人先后参加过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平定安南阮惠之变、平定廓尔喀之乱,以及配合福康安大军镇压黔贵苗子。
现在,听闻湖北白莲教势大,还有个叫张正谟的教首,居然敢自立为王,简直不拿大清放在眼里。
所以,就在一个月前,这家伙先是移军秀山,接着进兵酉阳,如今已经通过酉阳进入到了来凤,准备去给张正谟的屁股来上一刀。
福康安、和琳不在,能打的孙士毅又刚走,四川正好处于无将可用,无兵可调的真空期。
王三槐、徐天德先是打下东乡县城,准备看看官兵反应,结果等了好多天,官兵一个没来,反而达州州城封锁城门,还破坏了护城桥,一副打算死守样子。
这下,他们放心了,看来官兵空虚是真的,两部旋即分道扬镳。
徐天德的青号军转战往西,准备打一打成都府城,试试强度。
王三槐的白号军则转战川东,准备取夔州、石砫等地,作为立足根基。
如果王三槐运气足够好的话,应该能追上孙士毅所部清军的尾巴。
(蓝色为清军,红色是白莲教)
……
四月中旬。
王三槐一路率军趟过了前江南坝镇,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反而不断吸纳路上的百姓游勇,军队规模进一步壮大。
等大军来至开县城外,王三槐所统白号军,已有近三万多人。
开县县令腿都吓软了,居然当场不战而降,王三槐轻松拿下了开县,那投降的开县知县小命还是没能保住,脑袋被王三槐砍了祭旗。
开县丢了,吓坏了夔州知府,这家伙连忙派遣几路信使,分别去往成都和酉阳请求援兵。
至五月初,已经动兵到了施南府的孙士毅获悉消息,知道四川老家居然冒出了白莲教的反贼,也不去湖北剿贼了,连忙回军救援四川。
孙士毅的大军回师夔州,正好与准备攻下夔州府立足的白号军撞上,两边很是打了一仗。
王三槐兵力占优,但战力不精,而孙士毅能打是能打,可手下也没多少善战精兵。
王三槐打了几场,发现压根打不下来,索性发挥流窜本事,当下折返回兵东乡县,准备去找徐天德的青号军会合,共同对抗这头半路杀出的孙老虎。
孙士毅见王三槐跑了,当下也是紧随其后,率兵一路追赶。
而此时此刻的徐天德,这家伙刚才在岳池一战击溃了成都八旗军,领军剿贼的成都副都统佛住当场战死,随军的绿营千总徐文英、把总唐达及其弁兵乡勇数千,尽数被义军击毙溃散。
这一战同样打的徐天德非常无语,因为他并没打下岳池县,纯粹是屯兵岳池乡里,准备攻城的时候,来了一支八旗大军。
徐天德开始还很谨慎,这可是传说中的八旗天兵,可随着佛住领军入驻岳池县,准备督兵扼河守御。才没过几天,驻城清军便是劣习复发,先后强占民房、淫掠民女、豪夺民物,短短几天时间,就搅和的岳池县城民怨沸腾。
然后……
岳池县大户百姓偷摸出城,给白莲教充作内应,双方里应外合之下,趁夜渡河突袭,清军猝不及防下,一路兵败如山倒。
带头虐民享受的佛住,直接在睡梦中被斩首,绿营千总徐文英、把总唐达仓促之下,想要带兵突围,但寡不敌众,全部战死。
这一战打下来,给还在成都府等捷报的成都将军观成、四川总督(主管西藏)英善全都整懵了。
八旗军糜烂他们是知道的,可没想到会这么烂,荆州八旗军败给了荆州白莲教,如今成都八旗军也败在了达州白莲教手里。
八旗军战败,四川总督英善只能亲自上阵,同时与成都将军观成联名上奏,请求朝廷火速发兵剿贼。
这下好了,乾隆定下四省大军共剿湖北白莲教,还没开始实行,就已经先行破产了!
第94章 又该扩军了
聂宇现在还不知道,四川的白莲教居然提前举事了,还一不小心就灭了一支八旗,惊得四川总督亲自上阵。
乾隆定下四省大军合兵进剿湖北战略,尚未实施就已先行破产。
四川清军已经确定来不了,而陕甘清军同样也没功夫南下湖北,跟惠龄合兵剿贼了。
因为现任四川总督英善,马上就得在岳池吃一个天大的败仗,轻敌冒进之下损兵折将不说,差点本人都死在了白莲教手里,乾隆忍无可忍下调陕甘总督鄂济·宜绵,改道南下帮四川剿贼平叛。
当然,这些事情暂时都跟聂宇搭不上边,乾隆要调四省大军,那也是打的白莲教,跟他的大汉军有毛关系。
就算真要来打荆州,那位蒙古巡抚惠龄肯定也不敢先动兵。
却说岳州府城,自从被汉军打下以后,原来的府衙已经成了新的将军府驻地。
“大将军,荆州送来的分田官都已经到了。”冯修永送来一份电报。
有了电台就是方便,事事都能用电台即时的发报通讯,从而远程遥控指挥。
岳州府作为汉军南下的前线城市,已然成了汉军眼里的军事重镇,有电报时刻保持通信下,分田官吏和火器坊工匠,都已经陆续坐船赶来岳州、澧州两地。
聂宇接过电报简单扫看一眼,点头吩咐道:“这些人先打散了让他们负责地方分田和建镇,那些大户士绅送来的读书人,也扔给他们跟着去分田。先以老带新,等基本熟悉了地方政务,再给他们提拔授官。我们已经拿下岳州、澧州,必须尽快恢复这里的民政秩序,不能全靠手里的刀把子。”
聂宇手下现在已经不缺官了,虽然一下子扩张了两个州,相当于地盘扩大三倍,但这些新占地盘的读书人,同样也要来的更多、更饱和。
这些读书人,他们有些考了伪清的功名,有些却是终其一生也没考上,但这都不重要,考不考的上功名区别不大,进士、举人区别都不大。
因为现在已经是嘉庆元年,一个萝卜一个坑,满清官场的这块巨大利益蛋糕,早就被八旗贵族、蒙古贵族、包衣奴才、有钱士子瓜分的差不多。
每年都有大批的士子,他们考上了功名以后,却苦等一生都等不来一个实缺授官。
官场已经接近饱和,但读书人还在增加,大把落榜士子到秀才举人,乃至新科进士,没官做的照样没官做。便是开场必授官的三甲进士,运气不好的,可能就是一辈子的翰林院闲职,外放想都别想。
汉军现在给这些读书人官做,虽然只是最低级的分田官和镇长,但干得好就能升迁,县令、知府都能不吝提拔。
反贼?什么反贼?
你竟然敢污蔑我们英明神武、知人善任的反清复汉大将军!
在聂宇大棒加甜枣的组合拳下,岳州、澧州两地大族士绅迅速沦陷。
不就是分田吗?
哪个开国皇帝不清查地主豪族的田产,不把那些强大的地方豪族拆分,而且大将军还没有动他们的浮财店铺,这已经算得上仁义开明了。
“还有什么事?”聂宇把荆州新送来的官员都安排下去,见冯修永还没走,就知对方有话要说。
冯修永跟了聂宇许久,已经摸清一些习惯脾性,知道大将军不喜废话,开门见山说道:“大将军,自从我军拿下岳州、澧州,两州的读书人便蜂拥而至,欲为大将军府做事效力。其中有着不少家士绅,实际上都并未被逼着剪辫,而是主动剃发易服了以后,来到咱们大将军府自荐人才。”
这乍一听似乎是好事,因为士绅大户不用剪辫子,都肯主动来投奔了。
正好说明汉军的声势,已经在以荆州为中心,逐渐扩张起来了,尤其邻近荆州府的岳州、澧州等地士绅,他们已经不再认为汉军是残暴嗜杀的白莲邪教。
他们是真的有点相信,觉得汉军或许能成事!
但这并非完全是好事情,因为两湖士绅觉得汉军能成事,所以主动剪了辫子,换了汉服,过来帮着汉军反清做事。
可他们也不光是来帮汉军的,同样也是在试图窃夺汉军的造反果实,不是说士绅们要推翻汉军,推翻了聂宇这位大将军,他们只是想在聂宇的手里夺取更多的权力。
聂家可以当皇帝,他们这些地方士绅,也要与国同休、共坐江山。
就连冯修永现在主动提醒,也不完全是出于公心,同样是在警惕,因为他属于投诚幕僚派。
嗯,没错,汉军内部也有派系之分。
这种情况实际很早就有,只是一开始地盘太小,所以还不明显,各派系抱团也多为自保,争斗并不剧烈。
可今时不同往日,汉军连续数次击败清军,已经有了成事的可能,连聂宇这位大将军都仿佛有了几分真龙之姿。
聂宇问道:“你的想法是什么?”
冯修永说道:“可效仿伪清异地为官,臣说的不是州府之内异地为官,而是应当开在州府之外。现在我大汉只有两府一州之地,可让这三块地方的官员,互相异地做官。这样他们就无法与地方士绅联合,也无法偏向于地方士绅,再以政绩考评,迫使他们做实事。等未来地盘继续壮大,还应异省为官,并且定下制度,本省籍贯不得在本身为官,违者一律罢官严惩!”
还真就是学满清那一套,但也确实有用,让官员异地为官很有必要,可以降低官员与本地士绅勾结的风险。
但这其实还不保险,因为聂宇地盘太小了,在初有荆州时候,手下官员全是荆州本地人,也全在本地为官,他也只能把县镇分开,防止相互徇私偏袒,就这都闹出许多问题,严惩了好些官吏才勉强止住贪腐徇私的风气。
上一篇:人在大明躺平全靠分身努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