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综武:摸鱼就变强,这系统我认了 第57节

  又一次坏他好事,童飘云岂能忍耐?身形一晃,出手如电,在徐天顺毫无防备之际,一把揪住他耳朵,咬牙切齿道:“小混蛋,给我速速滚开!”

  耳畔传来微微灼痛,徐天顺一怔,随即古怪地看了她一眼。

  原以为她对自己全然厌恶,顶多动拳脚教训一番,却不料手段如此轻巧。

  他嘴角轻扬,顺势咧嘴叫唤:“哎哟哟,祖母大人饶命,我这就走!”

  “嗯?嗯?”

  见他痛得五官扭曲,童飘云以为真伤着他,慌忙松手。

  下一瞬,却愣在原地,低声自语:“祖母……?”

  不知为何,心头蓦地涌上一股暖意,柔软得无法言喻。

  她怔怔抬眼,凝视他的背影。

  看他踏出门槛,又忽然探回头,朝她调皮地眨了眨眼。

  她竟不由自主,回了一个温柔笑意。

  轻声呢喃:“这孩子,真是惹人疼……”

  “哈啊——”

  清晨初晓,天光微明,徐天顺推开屋门,伸了个懒腰。

  忽而想起什么,斜眼瞥向对面主屋,唇角勾起一抹促狭笑容。

  昨夜两位老人似乎彻夜长谈,也不知有没有撞出些火花。

  说来奇怪,李秋水虽是亲祖母,可她因情成恨、纵情肆意,反倒不如童飘云那般令他心生敬重。

  她一生执念于情,未曾逃离,也从未背叛。

  红颜易逝,刹那芳华。

  他真心希望这个苦命女子,终能得个圆满归宿。

  但终究,只是奢望罢了。

  前尘旧怨,非他这辈所能介入。

  轻轻摇头,他迈步朝湖边花园走去。

  清晨宜修习。

  他突破宗师境界尚不久,对体内新力仍需磨合。

  便在园中演练攻法,将天山六阳掌反复操演数遍。

  直至额间沁汗,方才收势。

  吐出一口浊气,转身欲归,却见林间一人静立——童飘云提着两只肥嫩野禽,不知已伫立多久。

  徐天顺微微一愣,与她目光相接,唇角浅笑,如风拂柳。

  朝她轻轻摆了摆手,熟稔地开口:“早啊,老祖母。”

  童飘云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略显拘谨地回应:“早,臭……小……小徒孙。”

  徐天顺本就暗中留意她的神情,见此情形,心头一松,笑着说道:“侄孙名叫徐天顺,您像叫祖父那样,唤我小天顺或小顺儿都行。”

  童飘云柔声答应,嘴角扬起笑意,目光清澈。

  可这笑容刚绽开,徐天顺却猛地一震,身子不由自主抖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瞬间凝住。

  他分明看见她牙齿间缠着细缕血丝,再细看去,唇色如染朱砂,白皙的嘴角还留着一点未拭净的猩红。

  这才记起,眼前这位是位以血为生的女子。

  目光落在她手中提着的野兽尸体上,一切豁然明了。

  童飘云修的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当年练至紧要关头,遭师妹李秋水偷袭,真气逆行,从此身躯定格在六岁孩童模样。

  想必唯有靠吸食兽血,才能维持生机与修为。

  想到这里,徐天顺心中涌起一阵怜意,惧怕之意悄然散去。

  而童飘云方才被那一声“老祖母”弄得微微出神,并未察觉他神色的变化。

  她其实刚到不久,远远瞧见徐天顺收掌的动作似曾相识,便走上前来询问:“你刚才收势那一式,看着有些眼熟,练的是什么掌法?”

  尽管知道对方不会加害于己,但当她靠近时,徐天顺仍有些局促,干笑两声道:“是天山六阳掌,祖父传给我的。”

  话音刚落,又急忙补上一句。

  童飘云听了,忍不住轻笑。

  她以为他是故意这么说,只为让她安心。

  心里顿时一暖,语气温和地说:“姥……祖……祖母也练这门功夫,若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我。”

  “还有,我精通天山折梅手与生死符,若是你想学,我可以一一传授。”

  至于“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她只字未提。

  一则,她看出徐天顺内力浑厚绵长,显然已有高深根基。

  二则,那门攻法带给她无尽苦楚,虽因李秋水之故所致,但她心底早已对它生出抗拒,不愿让它再牵连他人。

  天山折梅手?生死符?

  徐天顺一听,眼中顿时放光。

  这两门绝技,他早有耳闻,心向往之。

  特别是生死符,堪称武林中最难防备的无形暗器。

  正合他身为捕头的身份所需。

  只需一枚出手,何事不可问?

  他连忙点头,满脸堆笑:“多谢祖母!”

  得寸进尺向来是他的本事,转眼就把称呼从“老祖母”换成了“祖母”,语气亲昵无比。

  童飘云听着舒服,心情愉悦,当即念出天山折梅手的口诀。

  这套功夫仅含三路掌法、三路擒拿,共六路招式。每一路上口诀十二句,总共八十四字,言简意深,字字藏机。

  发音虽绕口,对徐天顺而言却如清风拂面。他天资过人,记忆如刻,听一遍便已了然于胸。

  干脆利落地背诵出来,语调轻快,像是在炫耀。童飘云当场怔住,眼神里满是惊异。

  徐天顺嘴角轻轻一扬。

  这神情他早就熟悉——那是被人惊艳后的呆滞。他乐得享受。

  见他悟性非凡,童飘云也不藏私,将“生死符”的炼制之法,连同解法都倾囊相授,一字一句讲得清晰透彻。

  徐天顺听得专注,片刻之间便熟记于心。

  两人回到后院时,谈笑自若,举止亲昵,宛如血脉相连的祖孙。

  无崖子远远望着,忍不住轻叹一声,心中泛起暖意。

  过往恩怨早已随风,如今见后辈融洽,老怀甚慰。

  晨光初照,饭桌之上。

  童飘云像个得了稀世珍宝的孩子,不停给徐天顺夹菜,碗里堆得冒尖。

  徐天顺本就不忌口,有人代劳更是求之不得,大快朵颐,毫不客气。

  无崖子、李青萝和阿碧三人看得直愣,几乎忘了动筷。

  唯独面对李青萝母女,童飘云始终冷若冰霜,不发一言。

  偶尔目光掠过,瞧见她们那与李秋水极为相似的脸庞,眸底便会掠过一丝阴寒。

  但终究克制住了情绪,未生事端。

  自此之后,徐天顺一反常态,变得异常勤勉。

  每日苦练不辍,直至数日后,两门绝技皆已纯熟自如,方才恢复懒散本性。

  光阴如流,转眼又过了半月。

  黄昏时分,斜阳洒落庭院。

  徐天顺躺在竹椅上,双眼微闭,思绪早已飘向远方。

  “公子,公子!”

  一声急唤由远及近。

  他睁开眼,只见阿碧气喘吁吁奔来。她不懂武功,体态纤弱,一路疾跑额上已沁出汗珠,扶着廊柱喘道:“衙门送来一封信,差人刚走。”

  徐天顺坐起身,脑海中浮现六扇门三个字。

  这些日子逍遥自在,几乎忘了自己还挂着捕头的名头。

  接过信函拆开,纸页铺展,一股凛然正气扑面而来。

  那笔力遒劲的柳体字,他一眼便认出——出自诸葛正我之手。

  内容简短,寥寥数语,却让他眉头紧锁。

  安逸的日子,怕是要结束了。

  “终南山……”他低声念道。

  山脚小镇,炊烟袅袅。

  来福客栈门前,马蹄声渐歇。

  “有客到——”

  小二拖长音调朝内堂吆喝一声,随即小跑上前,满脸堆笑:“公子是打尖,还是住店?”

  话音未落,一道身影横插进来,将小二挤至一旁。

  来者身着劲装,语气压低,却恭敬有加:“徐捕头,蒋捕头已在楼上‘天’字二号房候您多时。”

  马上之人正是从姑苏日夜兼程赶来的徐天顺。

  他微微颔首,转头对愣在一旁的小二说道:“辛苦你,拿上等草料喂我的马。”

首节 上一节 57/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修仙界趋吉避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