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仙主 第547节
元派咄咄逼人,上奏的折子依然在御案上悬而未决,事情到了这种层面,他也未必能将局面掌控在手里了。或者说这份折子能递到御案上本身即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他不能再忽视了,而下一步如何行动,还是应当先确认两个方面的态度。
“备墨。”李度阖着眸,唇中吐出二字。
又两位侍者起身,不多时泛着清香的细墨与纸笔就摆在案上,李度轻提袖口,亲笔仔细斟酌着写了这一封信。
往西边寄去。
然后侍者们服侍他沐浴更衣,身躯在暖融的水汽中彻底放松了下来,他握着佛珠出门来到檐下,紫氅裹着身子,两位侍女举着一柄绘了暖阵的大伞,而在庭下,约来的哲子与尚书正立在雪中闲谈。
“李相好。”鬓角整齐的卢春水回过头,向这位老人躬身执礼。
他身旁是刑部尚书李翰飞,也是他的侄子,当今皇后的亲哥哥。
“好艳的梅。”这位尚书轻叹道,回过头,“叔父院里花草比御中还要精神。”
“梅是越寒越艳。”李度走下台阶,淡声道,“你刑部教人钻得那么深,给我带来不少麻烦。”
“是侄儿的错。”
“别处可以放,刑部尽量不要放。”李度交代道,“我想近日他们也有动作。”
“早有了,动作还不小呢。虫子一样啃来啃去,一个狱卒的位置也要争。”李翰飞道。
“这里应争尽争,不要舍不得下力。”李度望着渐昏的天际,“如今这么多件案子在手,朝堂上闹得也大,他们多半想趁着这道风浪把刑部清洗一层,你稳稳坐在这里,该顶的得顶住。”
“没有趁手的东西。”
“有样拿去给你用。”
“嗯?”
“十年前许济的案子。”李度摘了朵颇嫩的梅花,捻着手里揉烂了,“那日圣人允了给他正名,这事昨日开始推动。当年朝堂上全是他的罪状,要翻过来,就得过刑部的手。”
“……如此。”李翰飞沉吟一会儿,点了点头,继续赏梅。
“卢兄好,天理院有什么好消息带给我么?”
“二天论还稚嫩,但‘昊天唯一’确实站不住脚了。”卢春水露出个淡淡的笑,“天理院能帮到李相的事很简单,无非压一压那个年轻的传人,但也只是如此了。”
“我从前听春水兄说,天并非不是二天,实不能是二天。”李度道。
卢春水默然一下:“不错,天论本来就是绝不能动的,尤其现下,就更不能动。”
他袖手望向北方:“这件事动的是五姓根基,五姓是大唐的柱子……好在如今陛下一力即可撑起大唐,这件事,我明日会入宫和陛下详谈一回的。”
“那就请春水兄也帮我递份折子。”李度从暖氅中取出一份奏折,显然也是刚刚亲笔写就。
卢春水没有问,点头接过。
“天色晚了,难得初雪,如此艳梅,留我们吃些嫩羊肉吧。”李翰飞含笑道。
“我不犯杀戒,陪你们坐一坐吧。”老人淡声坐下,身后侍女将暖伞稳稳举着,刚好遮住黄昏的夕光。
……
……
天色将晚,很多脱下朝服的人都围在炉边说着同样的话题。
许多人都以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二相临朝的局势了,新相会趁机最快地拓展自己的力量,人们须在这种局面中平衡抑或选择。
然而谁料,在脚步还未立稳的时候,元照就再度掀起了最激烈的风浪,直指已立在朝中十年的旧相。消息传出,神京士子们纷纷声援。
这不是想从他身上咬下一块肉的进攻,没留任何转圜的余地,这分明就是要彻底逼李度下台。
这种层面的巨浪碰撞往往就不再激烈,或者说,它们激烈搏斗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棋到了终局,就只剩下几个关键棋子的交换,那其实也就只是几步而已。
现下的气氛有种压抑的安静,每个人都知道按当今圣人的作风,这件事很快就会有一个结果,但谁也不敢确定这个结果会是什么。
唯独所谓元派对这个走向没太多惊讶,这正是他们推动的事情,在交锋的最开始,几个月之前,那位女子说的就是:“我要换一个宰相。”
京兆衙门里,新任的元仆射坐在长案对面,桌上燃一柄灯,灯下案卷沙沙,袖口已染了不少墨迹,新墨叠着旧墨,是久经笔场的样子。
元照没什么表情地扒着一碗扣了菜的饭,盯着跃动的笔尖,忽然道:“倒不必这样细,又不走这一步的。”
狄九顿了一下,还是一字一句地抄完,原本的字迹清秀锐利,那是谢穿堂仔细整理的案文,如今是关于一架丘天雨所用马车的调查,女子给了两处直证,五处旁证,推测相府也曾经用过一段时间这架马车。
这是上奏圣上的折文,这马车其实提也不必提,或者只一句“日用亦有沾连”就可以了。
“这件事我是有七成把握的。”元照道,“按你的习惯,保守来说。”
“若不保守呢?”狄九道。
“十成。”元照大口将一碗饭吞咽结束,搁下碗筷。
“李度从来是株又老又大的腐树,他本人不握什么权柄,权柄一概来于‘李’之一字。”灯烛摇曳,元照缓声道,“因此他要不要离开,其实只等两个方向的态度。”
“大李小李。”
“是。这折子递上去,是圣人允我做这个尝试。这几天里我们依然不断施压,等大约两三天后,西边会有个结果,陛上也会有个结果。”元照道,“如今这些天只是小打小闹,届时才是真正展翼的时候,你想要的东西先告诉我,我帮你记着。”
话虽如此,这位新相的脸上也并非全然胸有成竹,他沉默看着案上摇曳的烛影,正如李度未必能把控局面,到了这个层面,元照同样对每一步都谨小慎微。
“刚升了官,没什么想要……其实我愿意做一辈子京尹,干的活都踏实。”狄九轻叹,搁笔望着墙上影子,想着几天来那沉默利落的女捕官向他艰难开口的询问。
——“狄大人,我想……私下冒昧一问,李度他……他能进大牢吗?”
——“说笑。”
——“……嗯。”
此时狄九扭头,面无表情:“我想真办了他。”
“……说笑。”
“是,只是说说。”狄九轻叹一声,提笔翻页,继续开始书写。
那当然只是政治压力,也只是政治压力。
不应对,他们就会持续推进此事,接受了,交换了,事情就总有一个解决的办法,那也正是元派所求的政治成功。
难道你还真想把这样一位五姓真正的核心人物送上刑台吗?既无谋反、亦无悖逆……只因为他喜欢挥霍享乐、礼佛清修?卢玉顾又在哪里呢?
第571章 告老
朝堂上吹起的风悬了快三天,三天来朝堂上几乎没有消息。
那日圣人取了折子回去,言将仔细看看,圣人看得慢些,自然谁也不敢催促,但立在众卿之首的那两袭紫衣也不见太多表情。李度依然是默然地立着,仿佛与一切风波无关,元照依然每日上着折子,大刀阔斧地动着他所有想动的事情。
有这样一位新相朝堂上总要乱套的,但好在他的折子能过的也不多,仿佛无论面对风格如何迥异的辅相,那支御笔永远有它一贯的准则。
正当很多人想,这样的令人心悬的局面不知还要持续多久时,腊月二十四日的黄昏,李度回到他在神京的宅邸,收到了一封来自西边的信。
信纸很柔韧厚实,不那么细腻,虽白却不亮,反有几分暗沉,像被风吹冻的积雪。这是西地的纸,李度很熟悉这种触感。
上面的笔迹也很劲实,浓处如山,淡处如云,笔锋似剑……从很久远的童年时,李度就对这种字迹十分熟悉,与他自己擅长的精丽小楷全然不同。
李度垂眸看着这张简短的信笺,安静了许久,而后他将其收起放在桌上,一句话也没说,侍女青衣们侍立一旁,李度自己解下暖氅,淡声道:“沐浴更衣。”
……
大明宫,紫宸殿里。
卢春水双腿并起,两手搁在膝上,安静地看着地面。
这位哲子其实由来是天理院最为人熟知的面孔,朱问深居,南修老迈,闾鼎疏离,唯独卢春水年岁正盛。他出身贵门,品行端正,风雅昳丽,又领翰林学士之衔,算是朝见圣人最多的几人之一。
然而即便卢春水,能来到这座寝殿的时候也并不多,独自造访更是屈指可数。
烛火燃烧中,内门轻微“吱呀”了一下,而后是那道熟悉的脚步,卢春水没有抬头,就从椅上前趋伏地而叩,恭谨道:“见过陛下。”
“免礼,坐吧。”
唐皇坐回案前,卢春水站起来,躬身后退坐回椅上。
他抬起头来,高处那张圣颜依然淡漠清俊,一条黄绸束起微湿的黑发,朝服已经换下,皇帝在这座寝殿里总是穿着常服,卢春水每次来都是一样。
即便作为朝臣眼中少有的几位清贵“近臣”,卢春水其实也并不比他人更熟悉这位圣人,他确实面见这张圣颜多些,但很多时候卢春水并不感觉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人,而更像一道意志,或者一面冰冷的绝壁。
包裹进一副温暖的人的躯壳里,你所能熟悉的只是这副躯壳的习惯,淡茶还是浓酒,杏花还是桃花……只有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但或者也只有这样高如绝壁的意志才能支撑这个名为“唐”的帝国,也许正如传说的历史一样,麟血的皇帝会和他们的帝国共生,得以分享麒麟长生久视的意志,从此不会因为“人”的昏噩与情感做出错误的决策。
不过卢春水至少习惯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这道身影面前你可以尽量直来直往。
他恭谨道:“陛下,臣有一问,二天之论真将在我大唐扎根吗?”
唐皇看着他,暂未言语。
“臣当年入天理院时,求面圣上,曾吐一肺腑之言,不知陛下记否?”
唐皇点点头:“你说,‘大唐不为天理而立,天理须为大唐而存’,此是你入院之真正信条。”
卢春水拜:“数载春秋,陛下竟仍然记得。”
“闾鼎也是这么想,但他没与我讲过。”唐皇声音轻淡,“且说。”
卢春水道:“今臣目光短浅,只觉二天之天理,并非大唐之利。”
唐皇顿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卢春水认真道:“容臣述浅陋之思,望陛下解惑:唐之立也,在于富国强兵,周遭不敢进犯;富国强兵者,在于圣人与五姓之治;圣人与五姓所以治理昌明,在于麒麟所指;麒麟之指所以正确,在于顺天应时。”
“由是也,皇与五姓皆信麒麟之命,皆身负麒麟之血,北荒犯边疆,卢与李拼死而战,固若铁壁;南国有兵事,郑氏半用其财,一城一邑不肯稍让。如是者,盖因五姓信大唐为自家之大唐,唐之权舆虽然半在世家,世家绝不会离弃大唐。”
唐皇于此点了点头:“是。”
在麟血的联结下,再无比皇室与五姓更牢固的利益联盟,几百年来他们禀奉着天意的指导,也确实已经走到了这个世界唯一的顶端。
“然二天之论,绝非另立一无关之天,亦非只夺些五姓权柄而已。”卢春水默然一下,认真道。
李度在乎这个相位,五姓中很多人在乎那些士人抛开他们的晋升,在乎自己高高在上且独一无二的地位,但卢春水并不在乎。
他此时抿了抿嘴唇,绞了绞手,低声道:“二天触犯的是唯一之昊天的权威,因而使五姓对自己的处境产生疑虑,难免生出杂念,乃至……圣位之无可置疑,圣言之不可动摇……都有松动之处。”
唐皇不言。
“固然言之尚早,但既有此苗头,臣不能不一述心中之忧。”卢春水沉眸看着地面,深吸一口气,“臣之言,昊天之权威毫不重要,但麒麟之权威深为重要;五姓之四殿下可以当权,士人旧军之晋阳殿下亦可以当权,但必须是在麟血的选定之下——此臣真正之所忧也。”
“当年臣入天理院与陛下有一肺腑之言,堪为大逆不道,今有一更逆之言,仍愿说于陛下。”
“且言。”
卢春水直起身来,直视着高处那张圣颜,一字一顿道:“宁可使大唐无真天理,不可使大唐无麒麟。”
唐皇望向殿外。
上一篇:诸天之内世界外挂
下一篇:聊天群:开局给带土看神威难藏泪